论文总字数:21063字
摘 要
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有些资源已经失去了市场活力,亟需挽救和保护。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研学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笔者将新兴的研学旅游文化力量对南京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层面入手,以调查数据来直观呈现游客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满意度和期待性,了解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再结合产品层次理论和情景理论,设计符合市场需要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关键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旅游产品
Abstract
Nanjing possesses abund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but some of these heritages are losing their market vitality and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where some protection and salv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What’s more, under the direction of policy, educational tourism become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tourism industry. The author will start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emerging research and tourism culture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Nanjing.To get research data, the author issues questionnaires and the survey investigate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perceptibility, satisfaction and expectation. By analyzing data in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any facts and flaws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Nanj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med educational tourism can be known. At last,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product levels and situation theory to design market-catering tourist product for Nanj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med educational tourism.
KEY WORDS: Nanj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al tourism, tourist product
目录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第一节 研究背景 5
第二节 研究意义 5
第三节 文献综述 5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5
二、研学旅游研究 6
第四节 研究方法 8
一、文献研究 8
二、实证性分析 8
三、直接访谈法 8
第五节 研究内容 8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9
第一节 相关概念 9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9
二、研学旅游 9
三、研学旅游产品 9
四、非遗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 10
第二节 理论基础 10
一、产品层次理论 10
二、情景学习理论 10
第三章 南京研学旅游发展和非遗主题研学产品开发的现状 12
第一节 南京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 12
第二节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12
第三节 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发展的现状 12
第四节 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 13
第四章 对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产品的问卷调查分析 14
第一节 研究设计 14
一、 问卷设计 14
二、 变量的测量指标 14
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 15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15
二、相关性分析 24
第五章 南京非遗主题旅游产品的设计构思 26
第一节 设计原则 26
一、教育性 26
二、体验性 26
三、主题性 26
第二节 产品设计 26
一、中华一绝——金陵金箔研学之旅 27
二、庄严佛法——金陵刻经处研学之旅 28
三、灯火盛会——秦淮灯会研学之旅 28
第六章 结论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3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文化基因,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逐渐消亡的状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何星亮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基于保护与传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发展研学旅游在国家战略层面已经得到了认证,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地指出,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实行学分制教育,以此来动员学校与学生的参与,与此同时,文件中还强调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为研学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场地。因此研学旅行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学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通过开发南京非遗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文化与旅游需求相结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此外,将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当前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产品的设计可以了解当前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的现状和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为深层次激发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生命力提供参考。
第二节 研究意义
将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运用文化 旅游的模式,可以设计出优秀的、吸引游客的非遗研学旅游产品,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催生新的生命力。同时,在市场的需求下,让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
研究当前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产品的设计可以了解当前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的现状和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为深层次激发南京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生命力提供反思和建议。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国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游的时间要早于中国。Yahay(2006)[1]回顾了自1964年通过《威尼斯宪章》以来,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已经采用并通过了章程,建议和决议等许多保护准则。作者指出虽然遗产的界定大致上分为了“物质”、“非物质”以及“环境”三大类,但是但“遗产”的更精细术语尚未精简或标准化,因此各国之间不存在统一性。而Gardner et al.(1974) [2]在1974年就探讨了学生在二元文化里的研学旅行是否会改变他们的刻板印象、态度和动机。
国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早,二十一世纪初,国内专家学者都聚焦在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严峻问题上。20世纪末詹正发(1997)[3]就提出了当时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的问题,并提倡要用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文化传统保存下去。到了21世纪,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重大的危机。黄顺祥(2002)[4]在2002年时通过调研发现黎族民间文化岌岌可危的现状,社会上对黎族传统文化的非法使用、不理解、歧视和歪曲已经严重影响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亡。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叶春生(2003)[5]在2003年就指出国内的巫术、傩戏、神秘游戏等濒临消亡。而且他们团队在编纂中山大学民俗丛书时,有些文献在国内已荡然无存,还是从日本等地寻来版本复印。同时,还有少数学者在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上进行探析。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2003)[6]指出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学者不能将文化简单的分为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两个。他认为非物质文化,属于不能用书本记载,其核心内涵又不能够通过外有的物品所展示,非物质文化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这是它的观点所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063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