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6767字
摘 要
:清末女弹词人邱心如的作品《笔生花》,尽管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作者封建思想的牢固性,然而其文学艺术却独具一格,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赏析《笔生花》——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精心的人物形象塑造、典雅精致的韵散语言,结语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关键词:邱欣如;《笔生花》;弹词
Abstract: Qiu Xinru was a “Female Tanci”author in the late of Ching Dynasty, “Bi-Sheng-Hua” is her first play and has a great value in the literary research and its art is unique, although the theme is subject to the limitation of that age and the feudal ideology of herself. This thesis is de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introduce its art features --- story structure of one"s own narrative style,careful characterization ,elegant rhyme language,and the conclusion part will conclude this article.
Key words: Qiu Xinru ;“Bi-Sheng-Hua”;Tanci
前言
从魏晋的志人志怪小说开始,到融合文人文化的唐传奇小说,再到宋代汲取民间艺术养分以说话为标志的小说,融合说唱曲艺,如变文、词话、弹词等文本活泼自由的文体特征,从而为传统叙事诗注入了新的血液,才形成了明清盛行一时的弹词小说体。是在当时长江流域影响最大的说唱文学,以其可说可唱,韵散交替,诗文并茂,其雅处近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雅俗共赏,具有高下咸宜的性质。邱心如的作品《笔生花》被誉为“三大弹词”之一,洋洋洒洒近一百二十万字,共八卷三十二回,展示封建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人物口吻如生,形神逼肖,措辞典雅,语言清奇浓淡无之不具,情节起伏 照应之无不周,抒写出她自己的情思,融入了她自己的遭遇和感触。
《笔生花》以明代自正德至嘉靖末年数十年间的政治演变为背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地真实性与艺术虚构性相融合,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勾勒了各式各样人物的生活与思想。故事前半部承袭了《再生缘》的故事框架,以一段儿女婚姻的悲欢离合故事为主线,叙述姜德华与文霞情意相投,却被点秀女,又被蓄意挑衅的仇家借机倾害,逼姜近仁献送德华。德华为不牵累老父毅然就选,半途自杀为狐仙所救,易装化名为姜峻璧,应试中状元后辅佐王室建功立业;后半部则把重点放在描述文少霞识破未婚妻的乔装与之成婚,其
后妻妾成群的家庭生活。
陈寅格先生在其《论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评论中说:
如弹词之体者,苟无灵活自由之思想,以运用贯通于其间,则千言万语,尽成堆砌之死句,即有真实情感,亦堕世俗之见矣。不独梁氏如是,其他如邱心如辈,亦莫不如是。
虽然在陈寅格先生看来,《再生缘》因端生自由之思想而独胜,而《笔生花》远不及《再生缘》。在我看来,邱心如的确封建观念过于浓厚,使得作品宣扬的封建伦理道德是落后的。但作者这种思想的形成,是因为她从小沿袭的礼教传统教育,也正由此,很好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真实性;而她不幸的生活遭遇,赋予她真实的社会情感,还原封建妇女
的一些真实生活面貌。浅析《笔生花》,作家文采斐然,曲意流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
作品拥有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以历史的真实事件为故事发展的线索,结合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的虚构性,例如,作家以明朝帝王中最荒淫无耻的正德皇帝作为典型,描述当时“皇帝选美”的历史事件——话说这位正德皇帝,本是个风流天子,遂降旨一道,要选十二个才色兼优的宦家闺秀,封为贵人,居此十二楼上。要求“数十个内官,同出京邸,协办此差”,并要求他们“休怠玩,莫优游,比户埃门仔细搜”。根据《明通鉴》所描述的:
正德十年正月,御史张翰上书,说起旬日以来,因民间传闻朝廷欲博选女子以斥后宫,凡有女之家,“未字者不则婿而配,及茾者不备礼而成”,天下一片汹汹,然而正德皇帝不予理睬,选美照常举行,“彬从帝,数入人家,索妇女。帝大乐之,忘归,称曰家里”,“时车所至,近侍多先掠良家女子以充幸御,至数十年,在道日有死者”,竟出现“有女者一夕皆适人,乘夜争门逃匿不可禁…忽夜半,遣骑卒数十人开城门,传呼驾至,令通衢燃炬如白昼。径遍入人家,捽妇女出,破垣毁屋,必得乃已。”[1]
又虚构的姜徳华的美貌——
“娇娃生得美非常。眉蕴秀,脸含芳似玉如花好女郎。更有一桩奇绝处,问得那,芬芳遍溢体生香。”;“果真是,倾国倾城诧稀逢。眼前多少如花貌,个个皆须拜下风。莫是前生为弄玉?不然天上降飞琼故教具此非常色,压倒群芳第一红。”所以才有了军兵包围姜府欲强德华入宫的场景——“忽见前面冲出许多人,也有骑马的,也有步行的,个个手内都拿兵器。”;“一行约有百十余众,雄赳赳、恶狠狠地对面冲来。”
这一回合的描写作为作品的“主脑”,成为全书大转折的关键。
围绕这一主线,就有了柏固修公报私仇;文炳逃难历尽艰辛;楚国舅乔装骗婚逼人投水;慕容纯娘被□徒骗卖;姜玉华受人暗算几遭活埋;楚国丈瞒天篡位等等情节,纵相交错的叙事结构,叙事详尽,高潮迭起,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通过巧合、意外、误会、伏笔、悬疑、情节重述来设置情节的安排,虽回环曲折,通俗大气,但是全书在基调上儒雅细腻,紧凑灵性,风格妩媚旖丽,妙笔生花。 譬如在姜家不讨喜、不受宠、过继给别人的二女儿玉华,在蒙受不幸际遇之后,被子兴王聘为王妃,光耀门楣;纯娘孤守闺房被骗子拐卖到青楼后,誓死不从,要守贞操立牌坊,被鸨母狠心毒害赶出青楼。在她欲守贞自尽之时恰好遇到了男扮女装荣归故里的姜状元,在德华百般劝慰之后,纯娘终于答应不轻舍生命,德华愿意纳纯娘为妾,善待她们母子,后吕洞宾又赐药纯娘,使得她可以张口言语,无疑使情节在荒诞无稽之中增加了喜剧效果。
传统小说的章回标题往往是特定故事情节的标志,引导了整部小说的叙事顺序、叙事过程和叙事的阶段性,《笔生花》也不例外,但特别的是作家连用对偶的修辞笔法创作回目诗,细腻富有特点,例如第二十一回,用“吐幽情双双遂愿,成美眷两两和谐。酸醋瓮齐齐翻到,闷葫芦刻刻相猜。”为标题,整章内容就是:峻璧为避免絮才为修道而时时防范,故吐出乔装的实情,絮才又惊又喜;春溶同时迎娶佩兰、凤翔,三人感情契合;少雯迎娶春漪后,与其如胶似漆,春漪善于取悦少雯,而静娥生性忠厚,故糟少雯冷落,不免醋意扑鼻;峻璧知道少霞刻刻相猜其为德华,但仍然无意重着女装。可见四句诗完整准确地体现了该章回的主要故事情节。
每章开头作者都会陈述自己的身世沉浮、身体状态以及当时的自然与社会状况,郑振铎言:没有一个女作家像她那样留下那么的自传材料给我们的。[5]
“惟停针线偿诗债,或检篇章遣闷怀”;“诚知此恨人人有,在我这,久别初逢益痛哉。罔极之恩渐未报,空余涕泪日凝腮…刻下虽然依母氏,将来未卜怎安排。自古今,红颜薄命人常事,予姊妹,未具红颜命亦乖。此理由来浑不解,落得个,千愁万虑日萦怀”。
不仅起了承上启下沟通前后两章的作用,更是将她写作的动机与心态毫不遮掩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融入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比如作者抒发的牢骚于郁闷不平,让我们在品读作者精心设置的人物、情节时仿佛能够与作者对话,体悟作者联系自身遭遇的真情实感。
由于弹词受到叙事体制的限制,在人物众多,背景宽广,内容复杂的叙述情况下,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由作者介绍而来,而不是由自身展开的,但是作者依然能够做到过渡自然,事件连接井然有序,例如在第一回介绍姜近仁的两位妻妾时,先写“花氏为人多猜忌,颜如桃李性如豺。”随之又介绍了她的身世和日常行事作风,然后用一句“表过花姬说柳姬,出身旧族好根基”,承上启下,详写柳氏性格。又如“姜府中,近事表明权按下,话文别处另开场”(第一回);“言莫絮,话休烦,且说清晨这一天”(第四回)以此为节点,切换叙事内容。
精心的人物塑造
就人物塑造上而言,首先作者在创造人物的时候,在她身上寄予了邱心如本人真情实感,由此呈现出传统与反传统兼具的人物艺术魅力。在第六回序言中她自述:
虽则教,良人幼习儒生业,怎奈是,学浅才疏事不谐,到而今,潦倒平生徒碌碌,止落落,牛衣对泣叹声偕。
因此邱心如正是以一个孝字为全篇奠定道德基调又重在表现的是女子之美德主人公姜德华把男儿和女子所应有的德行于一身。正如第十六回已经成为神仙的孙夫人对德华说:
我想忠孝节义此四字兼全者闺阁中甚少。意使汝一身兼之以传后世为我辈生色不亦美乎?
又并赐她神药要其匡盛世佐明皇。揭示了女作家内在刚毅的一面,以及渴望走出家园,施展才能的心愿。
“描状细物锁情,无微不至”[2]道出了《笔生花》写作手法细腻深切的特点。以譬喻描写肖像情态,”秋水盈盈珠欲滴,春山眽眽翠含伤”(第二十一回)这里用景物比喻人的情态心绪,含泪的眼睛犹如秋水般泛滥着悲伤,紧锁的眉间犹如春山般,压抑着住不尽的悲哀,细腻诗意地刻画了人物愁苦的心境。
剧文体决定了独白也是最能表现人物内心的一种手法,达到人形相契务求生动之境界。例如玉华远嫁杭州盼望家书时所描写的:
咳,自如春以来,未接家中一信,不知祖母、母亲及姨娘姊妹等安否?好生牵挂也…咳,家中别人与奴却也淡淡漠漠,不甚关情。止有嫡母、亲娘及三妹这三个人,时刻年之,放心不下。
以独白刻画心理,表现人物思亲之绪。
以语言与行动刻画性格,在作品中,作者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角度展开叙事,比如她屡屡借他人之口对德华极尽夸奖之能事,如少霞之父文上林感叹道:
真义侠好才能千古娥眉第一人。可敬他来堪愧汝还亏了娇妻携带得功勋。若非是小峰仗义同相勉汝怎能忠孝双全事业成?漫道汝曹多不及便连吾亦逊三分。匡盛世荷殊恩首掌丝纶较我尊。列土封茅沾圣泽光前裕后振家声。(第二十二回)
从描写德华美貌与她男儿之身立于世时的描写中,可看出语言旖丽与笔锋挥毫的对比.
“月殿姮娥应减色,潇湘洛女逊多分。花容占断乾坤秀,还只怕,千古佳人第一名”(第一回)与“峻璧天生多慧智,虽临虎座不彷徨,真做作,假昂藏,能屈能伸有主张”(第十七回)以及”赖他峻璧多谋略,更又清军勇气扬。所向必克无杂事,一处处,贼臣犯者尽摧之”(第十九回)。
前者描绘迤逦,写出德华的雍容华贵,后者显得气势非凡,表现出她的军事才能,骁勇善战,针对性的描述使得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入木三分。
生动而夸张的细节描写,当谢春溶与其开玩笑有意攀住德华的胳膊,她顿时容颜大怒。回到房中越想越气,竟然拿起案上的裁纸刀把自己的胳膊砍得鲜血横流。虽然这一描写略显夸张,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展现礼教所要求的女性必备的美德比如贞节和妇德。在第二十七回中中写道,文家媳妇在等待临盆时,忽觉腹中饿,便向母亲讨些吃的,谢夫人连忙命令仆人到厨房去取熬好的粥,并要求仆人“勿得延迟,速行一步”,于是“仆妇闻言飞步行,立将粥献少夫人”,一个“飞”字、“一气”一词,用夸张的手法使得全书富有幽默意味。
作品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描写神仙鬼怪的浪漫主义手法,譬如德华与少霞的姻缘就是天赐的,这一背景的展开有点类似《红楼梦》,却更为浪漫:掌书仙子因罪谪世为德华,玉帝认为仙女不匹凡夫,故将其赐婚为同样被谴谪的少霞。在第六回中,九华遭柏存仁强亲而殉节,土地公“念其九烈与三贞,申知上帝差雷部,震得娇娃又复生”故使其复生。
韵散语言总体语言分析语言清丽
散化的生活语言与精心凝练的诗化辞章相结合,是作为弹词的一大特色,韵散结合,修辞丰瞻,既有一般叙事诗的严谨,又洋溢着活泼灵动的民间气息,形成雅俗共赏的文化奇观。从内容角度看,全文语言通俗易懂,充满民间气息,大量的口语白话以白描的语言状物写情。同时,作者又写了玉华排遣内心凄苦的诗句:
自别高堂日,故园杳杳梦难期。苦逢雁序伤兄劣,犹幸萱帏赖母慈。无可语人惟自泣,不如意事更谁知?年来历尽辛酸味一纸书成泪满滋。
具有闺怨诗浓郁的气息。将随继父母远迁杭州,思家念亲的忧郁与遭受屈辱的悲恨传之殆尽,泪眼凄迷,渲染玉华感情。以文为诗,以诗合道,全文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
语言古色古香,清秀淡然,恰如姚莹所云“功力甚深,神俊高远”。如景色描写:粉墙边,几树芭蕉摇翠影;瑶阶下,数丛茉莉送清香。源于唐代侯氏女的《龟形诗》有蹫瑶阶下碧台生,珊瑚帐里红尘满。典故“兔走乌飞疾如梭,时光又已届初秋”(第二十二回)源于唐代庄南杰《伤歌行》诗:“兔走乌飞不相见,人生依稀速如电”。令有谚语:一言不实,百事皆虚。[4](第二十八回) 如此“似诗而非诗,似词而非词”正体现了其叙事文体的不平庸。以诗的意境营造为主导的叙事文体,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余味无穷的氛围叙事和情调叙事。
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将中国韵文的抒情方式分为“奔迸式”、“含蓄蕴藉式”和“回荡式”三类。我认为《笔生花》中的抒情唱词则属于“回荡式”——情感复杂浑成呈曲线或网状式的感情的抒情是欲吐又吞、欲扬又抑。《笔生花》韵文句型丰富多变,有八种以七言韵文为主的句型,以及由十字句组成的“攒十字”句型。作者在萧萧竹影,瑟瑟琴声中。从诗性的方式抒发了自己深刻的忧思隐情。
例如当德华为救父应诏入宫时,少霞误以为姜德华嫌贫爱富,怒而作诗:
宝钗分股叹无缘,鹤去重霄鱼在渊。
得意紫鹃休舞镜,断从青鸟罢衔笺。
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抛残怎续弦。
此恨未知何日尽,不禁搔首问青天。(第七回)
这首诗是改自唐代刘禹锡的《怀妓》的前三句: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
得意紫鹃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
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
这几句可谓锦心绣口、字字珠玑,汲取了中国诗歌美学的营养,引经据典,增强意境、可资玩味。作者改为“叹”字,写出少霞感慨与德华犹如分股宝钗,无缘而分离,悲痛抑郁的心境。
结语
《笔生花》是邱心如在阅读陈端生的《再生缘》后的又感之作,在贫困交加,忙于生计的状态下,历时三十年之久而成。她自述在创作时如“空心楼阁任意转,幻里戈矛任意挥”、故事虚构“离离合合随心转,怪怪奇奇任意注”,由此使得故事发展结构及其宏伟,情节安排也堪称精密,语言如木兰辞,体现本色,笔锋华丽。在作品中她肯定女子德才兼修,展现女子的担当与才能,推翻男尊女卑观,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也突显作家的劝人为善的说教意义。
作者将真挚感情融入到作品中,让读者直接地感受作家的情怀——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社会婚姻不幸的控诉。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767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