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古镇的开发现状和深度开发研究

 2023-05-15 09:29:22

论文总字数:15145字

摘 要

通过对河下古镇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河下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发起步晚,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气息淡薄;宣传力度不够,辐射范围小,小景点名不副实,维护不到位以及景点新元素与古镇文化不协调等问题。因此,河下古镇应该合理整合旅游资源,重视挖掘文化深度;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并且通过调动居民参与古镇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景点维护,深度重视古镇发展,以此促进河下古镇发挥自身优势,向着良性发展。

关键词:河下古镇,古镇旅游,旅游开发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about the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e Xia ancient town. We found that He Xia ancient town started lat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also lack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cultural ambiance. The infrastructure is imperfect and the propaganda is not enough, the range of radiation is small. Some small attractions are unworthy of the name. The protection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new elements do not go well with the cultural attractions in town. Therefore, He Xia ancient town should be reasonable to 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dig the depth of the culture. Widen the way of the publicity and need to intensify propaganda. In addition, we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attractions maintenance and dept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wn by mobilizing resi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protecting the ancient town. In addition, it will promote the He Xia town to play its own advantage and lea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He Xia town, status analysis, tourism development

目录

1 引言 5

2 文献回顾 5

3 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料处理 6

3.1 研究对象 6

3.2 研究方法 6

3.2.1 深度走访 6

3.2.2 问卷设计 6

3.3资料处理 6

3.3.1问卷资料处理 6

3.3.2走访资料处理 6

4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6

4.1 开发现状 6

4.2存在的问题 7

4.2.1旅游开发起步晚,竞争力不足 7

4.2.2宣传力度不够,辐射范围小 7

4.2.3基础设施不完善,古文化气息淡薄 8

4.2.4一些景点名不副实,维护不到位 9

4.2.5景点新元素与古镇文化不协调 9

4.2.6镇内居民参与热情低,旅游接待差 10

5建议 10

5.1合理整合旅游资源,重视挖掘文化深度 11

5.2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11

5.3重视古镇各景点的维护 12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1走访记录整理 15

附录2问卷调查 21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随着周庄、乌镇、同里等江南水乡古镇以及丽江、平遥、婺源等一批特色古镇的崛起,古镇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河下古镇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历经千百年,古镇内的小街小巷一如从前,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记录着小镇特有的历史。河下古镇文化底蕴深厚,镇内不乏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会馆,以及明清建筑风格的名人故居,整个街区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在古镇旅游开发的潮流带动下,河下古镇也着手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民居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古镇旅游,然而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也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

2 文献回顾

古镇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在学术方面也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学者们对古镇旅游方面的研究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者朱慧对古镇的文化留存与经济开发平衡视角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透过“双赢”的视角引导我们辩证的看待古镇开发的问题,强调在开发古镇旅游同时,保证古镇文化的原真性不受破坏[1]。而孙坚烽则对古镇出现的雷同现象进行研究,从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客源市场的细分以及经营理念的差异化等多方面着手,突破古镇的雷同现象,引导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多角度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2]。鲍蕊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发现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体验文化的新型古镇旅游形式[3]。对古镇旅游的研究,除了针对发展比较成熟的古镇外,还涉及正处于发展中的古镇。河下古镇旅游虽然起步晚,但是对于河下古镇的研究资料还是比较丰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曼、王丹对河下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在河下古镇保护和开发方案制定时,要注意解决好三对矛盾:即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居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4]。对河下古镇的保护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外,董秀芳还提出河下古镇文化开发的思路:将古镇文化通过市场开发提升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核心吸引物,是河下古镇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双赢”的关键[5]

就河下古镇而言,叶超通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报酬率三项指标,客观地分析了江苏省河下古镇旅游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并针对古镇开发的投资增加、建设延期和收益减少三方面风险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并论证了河下古镇旅游开发收益良好、经济可行的结论[6]。但他的研究主要是理论性的研究,而现实中的河下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收益并不理想。笔者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希望对古镇旅游开发的不足进行研究,为古镇的深度开发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从而促进古镇旅游的新发展。

3 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料处理

3.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河下古镇的居民和河下古镇的旅游者。

3.2 研究方法

3.2.1 深度走访

针对实地走访,共分6次完成,从2013年5月到2013年8月,时间跨度约为3个月。不仅从旅游者的角度去考察河下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对古镇的居民和古镇内个体经营者做走访,从居民和个体经营者的视角发现河下古镇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对于河下古镇深度开发的建议。

3.2.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在设计上,结合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独立设计,包括15个问题,其中前面五道题是对调查者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基本信息的调查。第六题是对旅游者信息获取方式的调查。后面七道题主要涉及旅游者的出游目的、满意度,河下古镇的吸引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旅游者下次出游的因素等问题。此次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98份,有效率为98%。

3.3资料处理

3.3.1问卷资料处理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主要通过现场发放问卷。所有调查问卷经过仔细检查核实后进行顺序编码,并依次输入计算机,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对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类型主要是单变量的描述统计以及多变量的均值分析。

3.3.2走访资料处理

走访资料由笔者以时间为跨度,针对不同走访对象的口头记录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整理。对于重复的答案不做重复整理,并将结果附在论文最后(详见附录1)。

4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4.1 开发现状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古城淮安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仅明清两代就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古镇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集文化、军事、盐商、中医、美食于一身的历史文化重镇,是楚州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到目前为止,整个街区仍然保持明清时的建筑风格,其中比例最大的是石板路,占90%;民国前的砖木结构也基本保存完好,占80%;清代以前的建筑也很多,占70%。2002年7月河下古镇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淮安市委、市政府,楚州区委、区政府将河下的开发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三湖一镇文化旅游开发区",重点负责河下的开发工作。2011年4月8日河下古镇正式对外开放。在其优势的衬托下,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体现在古镇旅游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开发起步晚,旅游竞争力明显不足,旅游宣传方面也很不到位,辐射范围小。河下古镇的旅游基础设施并不能让游客满意,特色的旅游活动也比较缺乏。而且景区内有些小景点表面工程严重,只是保留着应有的建筑物,不仅如此,景区内还兼有一些破坏文化氛围的新建筑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河下古镇的整体旅游形象。

4.2存在的问题

河下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仍然存在着开发起步晚,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气息淡薄;宣传力度不够,辐射范围小以及小景点名不副实,维护不到位;景点新元素与古镇文化不协调等问题。

4.2.1旅游开发起步晚,竞争力不足

早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纳入遗产保护范围后,古镇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特别是以“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江南水乡古镇早已盛名在外,备受旅游者的青睐。相比较而言,河下古镇尽管拥有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其独特的文化旅游价值,却没有被早早的发掘,直到2011年4月8日才正式对外开放。因此,河下古镇旅游开发起步晚。

河下古镇又位于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对于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而言,所在的城市知名度就远远不足。在自身品牌知名度方面与他们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此外,河下古镇起步晚,无论是从开发模式还是从管理体制上看,都是在模仿中进行探索,缺乏创新,竞争力远远不足。

4.2.2宣传力度不够,辐射范围小

河下古镇长期时间的“沉睡”于苏北大地,知名度小。开发以后,在宣传方面也很不到位,力度远远不够,就连淮安本地人都对其认识少之又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514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