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

 2023-05-16 09:35:03

论文总字数:10438字

摘 要

近代知识女性的自我认知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倡导女性成为新时代的贤妻良母,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情感归属进行了重新选择,也因此产生了行为上的变化。在情感归属上,主张婚恋自由,男女获得平等地位;在自我认知上,昌明女性接受教育,更好的教育子女;在行为面貌上,要掌握现代技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主张女子在处理好家庭与社会的平衡关系后,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

关键词:民初 知识女性 自我认知 《妇女杂志》

Abstract:The self-awareness of modern educated women have made some changes, they advocate women to become a virtuous wife and loving mother in the new era, they have made a new choice between family and work emotion, which has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ir behaviors. In the emotional attachment, the freedom of marriage is advocated, men and women should have e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 cognition, it is advocated that the female should accept education and educate children better; in behavior and appearance, they should master certain modern skills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society and have their own occupation. It is also advocated that women seek the balance between family and work to become the intellectual women in new era.

Keywords: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ducated Women ;Self-awareness ;Woman Magazine

目 录

一 婚恋与家庭的自我认知 4

(一)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衡量 4

(二)女子的恋爱婚姻观 5

(三)妇女对子女承担教育的责任 6

二 读书与教育的自我认知 7

(一)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 7

(二)接受教育意识的萌发 8

(三)提高女性文化修养的思考 8

三 生活技能与职业的自我认知 9

(一)掌握应有的现代生活技能 9

(二)倡导具有社会职业 9

(三)对女性可从事职业的探讨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晚清以降,中国处于旧社会与新社会、旧制度与新制度反复博弈的社会变革中。随着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思想及西方女权运动经验的传入,女性问题日益引起国人的关注,女性自我意识亦日益觉醒,反缠足、兴女学和办女报活动渐次开展,至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正式形成。[1]兴办妇女刊物讨论妇女问题,宣传妇女解放是我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女性报刊对女子自身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第一份女性刊物《女报》由陈撷芬于1899年在上海出版,1902年改为《女学报》后继续出版发行。此后,出现了一批妇女刊物,《女子世界》(1904)、《中国女报》(1907)、《神州女报》(1907)、《女报》(1909)、《留日女学会杂志》(1911)、《女权》(1912)等。但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袁世凯加强了对舆论界的控制,高压的言论环境下,民初女报的办报盛况不再持续,这些知识女性的性别觉醒意识,自我身份的重塑都遭遇了种种困境。1913年新创办的女性刊物仅为三种,1915年为六种,如《妇女杂志》(1915)和《女子杂志》(1915)等。

《妇女杂志》是其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妇女刊物之一,五四运动以前即1915-1919年期间,以王蕴章为主编。其间,第二卷的主编发生变动,由留美归来的女报人胡彬夏担任。五四运动以后即1919-1931年期间,以章锡琛为主编。在1919年之前的《妇女杂志》提倡兴女学以培育新式贤妻良母,而1919年之后因受“巴黎和会”的刺激,承五四运动的风暴,《妇女杂志》讨论妇女问题冲突激进,办报风格与之前截然不同,因此本文以1915-1919年的《妇女杂志》为例来探讨民初知识女性的自我认知。《妇女杂志》被誉为“研究民国女性社会生活和妇女问题最有价值的史料之一”[1]P12。《妇女杂志》的传播实践使其成为那个时期女性形象、社会思想观念的鲜活见证,是当时中国社会整个妇女界女性生活状态的缩影,有不少学者关注和研究该刊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主要集中在民初妇女的家庭、教育、职业和社会生活风貌等方面。本文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对民初知识女性的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2]P12作初步的探讨。

一 婚恋与家庭的自我认知

知识女性首先产生的自我认知是在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定位及恋爱婚姻的选择方面。

(一)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衡量

民初知识女性的身份认知具体可分为“家庭身份”和“社会身份”两大类型。一方面,女性背负着“相夫教子”的传统责任;另一方面,女性对社会还有应履行的职责。首先不容忽视的是,当时很多知识女性自身开始渴望面向社会,向世人展示自信的女性美。于是她们逐渐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不再局限于亲朋好友之间,她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用镜头展示自己的风采,而报刊则成为了她们的首选工具。譬如《妇女杂志》的大多数文章都是由知识女性亲自撰写的,改变了清末妇女运动是由男性主导的局面,并且在每期的卷首都会用将近十多页来刊登一些杰出知识女性的照片。这些女性的穿着各式各样,有中式的,有西式的;她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有些是报刊的女性作者,有些是杰出的教授、律师、医生等。

但是民初时期的社会舆论并不支持女性一味的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而是更多地将妇女角色定位于家庭。女性在接受了教育之后,纵使自身具有从事一份职业的强烈意愿,但由于“贤妻良母”传统观念的制约,在家庭与职业间妇女基本依旧是偏向于家庭的角色,拥有自身的工作与事业必须是在不影响女性相夫教子的基础之上。《文史杂志》认为:“将教育作为养成整理家务、教育子女的手段,以相夫教子作为女子的终身事业,并认为这同样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光荣而非卑贱的事业”[3]P65。包括《妇女杂志》主编胡彬夏也呼吁当今女性应以家庭建设为“天职”,女性履行改良家庭的责任,也是其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许多女性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不意味着放弃家庭,而不过是在很好履行家庭职责之后,再来体现自身在社会上的存在感与价值。因此在家庭与社会的衡量,妇女依旧以家庭为主,但已开始趋向于社会的选择。

(二)女子的恋爱婚姻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43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