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8243字
摘 要
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心理表现、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共同创生的课堂风习、课堂氛围、规则纪律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展现出新姿态。把握其内涵与特点是塑造课堂文化的起点。因此,课堂文化的塑造首先必须立足于课堂,坚持科学的价值观的引领,在教室的物质环境中,以师生交往为主要内容,以课堂实践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促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应对与时俱进的教育问题。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文化,内涵特点,策略建议
Abstract: Class culture is formed by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world outlook, values,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cluding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are formula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classroom culture also shows a new attitude. Mastering its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haping it. Shaping class culture, therefore, must first be based on the class,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values, centre on the interaction, to exercise the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contribute to good behavior habi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keeping the pace with the times in the form of classroom practice.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class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trategy suggestions
目 录
1 前言 3
1.1 塑造课堂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需求 3
1.2 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2 课堂文化内涵 3
2.1 课堂物质文化 3
2.2 课堂组织与规范文化 4
2.3 课堂观念文化 5
3 课堂文化特点 6
3.1 聚合生成性 6
3.2 生态情境性 6
3.3 生命人文化 6
3.3 优化高效性 6
4 塑造课堂文化的策略建议 7
4.1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把握学生群体特点 7
4.2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平等对话全面发展 7
4.3 优化课程知识内容,丰富课堂文化意蕴 8
4.4 联动社会生活资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前言
课堂文化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在纪律规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整合体。课堂作为文化产生的媒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而文化贯穿于教室布置的物理空间,学科教材隐含的价值观念以及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师生协作以及生生互动等诸多方面。课堂文化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它是师生的心理表现、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共同创生的课堂风习、课堂氛围、规则纪律等因素的整合体。把握其内涵与特点是塑造课堂文化的起点。
1.1 塑造课堂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需求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种教育的有关理念、方法的不断更新,变化层出不穷,课堂文化也表现出一些新内容。新的课堂文化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求课堂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空间和权利。[1]营造开放活跃、和谐共融的课堂气氛,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互动实现最优化,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1.2 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塑造优秀的课堂文化也是班级、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的课堂文化具有极强的聚合力,它是形成班级文化乃至学校文化的必要因素。从课堂文化中,我们能看到师生的整体状态,进而感受到整个班级组织集体的精神气象。而班级文化又是构成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三者相互影响,共生共荣。
基于此,本文从课堂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内涵出发,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就塑造课堂文化的方法提出一些策略建议。通过对课堂文化的探究努力,试着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去,以配合课程改革的步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课堂文化内涵
课堂文化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课堂要素的有机组合,或者说是影响促进师生在课堂上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课堂文化的物理空间形态,是课堂思想观念文化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主要体现为教室文化,包括座位安排、活动区域、教室设备、空间光照等。它是课堂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教室座位的编排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座位的空间限制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以及活动参与程度,同时座位组合的布置直接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产生影响。座位安排务必要服务于教学,并且定期变化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和谐,利于课堂教学开展。教室座位安排按形状分有多种编排形式,比如最普遍的分组式、梯田式,还有阶梯教室多采用的剧院式,以及配合教学活动采用的半圆式、矩形式等。一般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中,学生较多,基于空间安排便利和教学效率考虑,座位以梯田式、分组式编排的居多,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更多的座位安排方式,特别是分小组交流讨论或者开展多样的开放活动比如班会课的时候,配合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教室内除了讲台学生座位的布置之外,也需要师生精心计划准备,尽可能地利用教室空间,最大程度发掘教室文化。教室的装饰,除了一些美化教室环境的装饰物外,更要从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布置教室空间。可以在墙壁张贴名人名言或者类似与小红花、五角星的奖励评比表格,还可以贴合儿童兴趣,多些布置一些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装饰。[2]又比如利用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卡通图画作品或者书法课练习贴饰墙面,既美化了环境,又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学生以在班级协作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骄傲,提升自信心。学生也更会爱护这样的教室环境,增添其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感和体积荣誉感。另外,我们可以在门前走廊窗台种些观赏花,讲台上适当布置一些绿植盆栽,学生自然课上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手工作品等都是极好的材料,教室宽敞的班级还可以选择的在教室的角落设置一个角或者类似阅读广场的空间,增添教室的审美功能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学生全方位发展。让学生更加喜欢这样一个课堂空间,为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服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243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