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6482字
摘 要
一直以来,对唐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绘画及诗歌方面,鲜少涉及书法,历代书法家对他的书法评论也不多。文章结合唐寅狂放与悲凉交织的人生道路,分析唐寅不同人生阶段的书法艺术风格,探讨唐寅性格与书法艺术风格的成因,评议唐寅书法价值及其代表作。关键词:唐寅 书法风格 任天真
窗体底端
。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绪论…………………………………………………5
- 唐寅生平简介……………………………………5
- 唐寅书法风格的分期……………………………6
3.1、第一阶段(30岁前)…………………………6
3.2、第二阶段(30岁-36岁)……………………6
3.3、第三阶段(37岁-45岁)……………………6
3.4、第四阶段(46岁-54岁)……………………7
- 书法和绘画的关系………………………………7
- 书学思想…………………………………………7
6、唐寅性格与书法风格关系及成因………………8
7、书法成就——任天真……………………………9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绪论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总的趋势初期元四家的影响犹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而唐寅的诗书画三绝在明代艺术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唐寅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画家,再浙西领域都取的了过人的成绩。迄今为止,对唐寅的研究也越来与多了,大多是唐寅的书法、绘画、诗文等方面研究,对唐寅书法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将其生平分为几个阶段,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唐寅书法做出探讨。
1、唐寅生平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江苏吴兴(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享有盛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在绘画上,唐寅是一位取众家之长的画家,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四人被誉为“明四家”.唐寅山水画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的技法,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特色。唐寅画花鸟喜用水墨铺就,清新峻峭,和同时代画家的风格相异。唐寅擅长山水画和工笔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用笔纤秀细密、飘逸洒脱。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传世代表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端端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
唐寅书法学赵孟頫,笔法细腻唯美。从他留下的书法作品来看,字体都比较娟秀,体现了清新淡雅的气质。他的书法变化不多,很少用倚侧取势,很少有放纵之笔,以韵致取胜。其代表作有《落花诗册》和《自书诗卷》,《落花诗册》用笔圆润顺畅,线条自然婉约,让人有一种春日暖阳、优美画境之感,也确实和赵体字有契合,说他得赵子昂真传,实不为过。
3、唐寅书法风格的分期
3.1、第一阶段(30岁前):唐寅在家乡苏州居住时,和同乡很多名家交往,特别是文徵明,两人相互影响。他和文徵明的风格相近,在书画的技法上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中的湖石、平坡、树丛和文徵明的细笔技法极为相似,也体现了他们的天才创造力;唐寅和文徵明的书法都从赵孟頫入手,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的款字就和文徵明的基本相似。在这个时期,唐寅人生平顺、意气风发,在一众相知朋友才情的相互融汇下,天赋充分发挥。其锐不可当的气势在各个方面得以充分施展,其书法也体现出深厚的唐楷风貌,字体端庄平正,法度严格谨慎。但他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很少传世,我们现在也只能从他的绘画题字中管中窥豹,得见风采。
3.2第二阶段(30至36岁):唐寅科场被黜,妻子也和他分离,他只能靠着诗文和书画谋生,处于人生第一个低谷。这个时期他的书法仍旧以唐人为法,力求规范严整,尤其是受颜真卿的楷书影响很大,体现在书法中用笔凝重、圆硕肥美,结体偏于长方形,雄强且布局茂密,深得颜体精髓,点画横细竖粗,取隶书笔法的意境,使得字体厚重有力度,这些特点无一例外地体现在他36岁所作的《落花诗册》中,算是他书法创作的一个顶峰。
3.3第三阶段(37至45岁):唐寅处于创作的高峰时期,科场被黜,加之亲友的离弃,有更多自由的创作时间,这时候的他思想成熟、技法纯熟,居住在安静、隐秘的桃花庵,专心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其书法风格又重新返回王赵一路,并结合唐朝李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结体俊美婉约,用笔娟秀,以赵体作为基础,又结合李邕斜长的姿态,笔法有力度,布局生动活泼,既有秀美又有劲道。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流传后世,如其近40岁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的《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的款题和《行书三绝卷》(丁念先藏)等作品,结合赵孟頫和李邕的特点,展示出自身的风貌。
3.4第四阶段(46至54岁去世):这个阶段,唐寅经历了诸多挫折,已厌倦尘世,对仕途心灰意冷,看透世事并参禅信佛,为人处世低调谦和,思想颓废消沉,但于创作上更加真实率意。其书法不但保留了赵体的秀美,也汲取了米芾多变取势的风骨,用笔迅捷而沉着,率真自如,在力量、速度、韵致上取得平衡,又能够融合多家笔法于一体,达到了潇洒不羁、心随意动的境界。这个阶段其代表作品有《西洲话旧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的款题、《看泉听风图轴》(南京博物院藏)上的款题等。
- 书法和绘画关系
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提出“书画同体”理论;到了宋代,文人画兴起,以书法之笔法、笔意入画的尚意风气开始形成,书、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和发展。元代,赵孟頫则提出“以书入画”的艺术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明代中期,以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等为代表的“吴门四家”,继承并发展了赵孟頫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吴门画家在创作中能够融诗、书、画三位为一体,以书法的功力去融会贯通,广纳诸家笔墨之长,将吴门一±也书法优势更全面、更深入地渗入到绘画之中,从而创造出很高的绘画艺术成就。
唐寅在其《六如论画》中说:“工画如楷书,写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他认为在在执笔转腕方法上,书画是相通的。他没有继承赵孟頫,而是我其相反,所以也是唐寅是以画入书的 。
- 书学思想
在璀璨的吴门书家群中,唐寅是不能不提的一位,而对其书艺叹赏有加者也有不少,如精于书画鉴赏的明末清初人顾复说:“六如书不事临池,而性成秀发。”启功先生对唐寅更是情有独钟评价极高:“无今无古任天真,举重若轻笔绝尘。”当代史论家对唐寅的书史地位做了适当的拔高。如黄惇于明代中期其他书家中单独列了唐寅一节,认为唐寅书法于其绘画一样,均保留自己的独立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482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