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1908字
摘 要
采用吴宪编制的“高职生刻板印象调查量表” 中所包含78个形容词测试了113名大学生,研究一本大学生和二本大学生的自我刻板印象. 结果发现:对于一本院校学生的自我刻板印象突出表现为:奋进、实践能力强、专业性强、虚荣、好学等;积极特征印象词汇多于消极词汇,而对二本院校学生的自我刻板印象突出表现为:成熟、叛逆、能吃苦、粗俗、贪玩、独立、散漫等;消极特征印象词汇多于积极词汇;一本大学生和二本大学生的自我刻板印象结果差异显著。关键词:大学生 刻板印象 自我刻板印象
Abstract: Using hsien wu, compiled "stereotyping" survey scal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ested contained 78 adjectives in 113 college students, study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self stereotyp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a college student self stereotype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s: the endeavor,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strong professional, vanity, studious, etc.; The positive characteristic impression vocabulary is more than the negative one, and the self-stereotyping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wo universities is highlighted as: mature, rebellious, hard-working, vulgar, playful, independent, and undisciplined, etc. Negative characteristic impression words are more than positive word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stereotyping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tereotypes Self stereotype
目录
1 引言 3
2研究综述 3
2.1刻板印象的定义 3
2.2刻板印象的激活 4
(1)情境依赖性 4
(2)反向激活 4
(3)情感一致性 4
2.3刻板印象的内容 4
(1)偏见影响维度 5
(2)温情与能力的使用 5
(3)具有异质性 5
2.4刻板印象的影响 5
(1)合理化职业差异 5
(2)影响职业选择 5
(3)调节能力表现 6
(4)消弱学习的灵活性 6
3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6
3.1问题的提出 6
3.2研究意义 7
4研究 7
4.1研究目的 7
4.2研究假设 7
4.3研究方法 7
4.4研究过程 7
4.4.1研究被试 7
4.4.2材料和程序 7
4.5结果与分析 8
5讨论 9
6研究总结 11
6.1结论 11
6.2不足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刻板印象是对每个单独个体所存在的群体持有的一种信念或想法。刻板印象具有二面性,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可以由本群体内部的成员自己激活,也可以由外部群体成员激活。
自我一般指的是主体对自己的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全部身心状况的知觉, 是作为主体的个体把自己置于一种客观的位置进行的主体性的评价。从认知角度而言, 自我刻板印象作为涉及个体关于内群体及自我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 其运作方式在很多时候应是自动化的或内隐的。
根据我国的国情,大学本科有一本;二本之分,其中一本又有着211,985院校为重点院校,都是高考选拔制度下的产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的高低在本科中划分出的学校。学生凭借自己的高考分数选择进入不同批次的大学进行深造,在以往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校差异, 表现为一本院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二本院校的大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本院校大学生和二本院校大学生在取得成就方面和追求成功的较大差异呢? 究其原因包括自身的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 本研究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对象, 从心理因素角度, 分析调查他们对一本和二本高校的学生的不同标签入手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刻板印象。
2研究综述
2.1刻板印象的定义
刻板印象是由希腊单词 stereos 和 tupos 而构成的,它们原本的意思分别是 firm(坚硬的)和 trace(痕迹的);1798 年由新闻记者沃尔特.利普曼在他的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1]。沃尔特.利普曼发现观察者的不同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方式也会存在着戏剧性的差异,沃尔特.利普曼认为这是因为人类在感知事物之前会存在一个“预先观念”,每个单独的个体对人和事的知觉很大程度上受这个预先观念的影响甚至会被其决定。沃尔特.利普曼借用印刷行业的专业术语“stereotype”来指代上面描述的现象[2]。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人们经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听到的一个词语,在评价一些特定事件或人物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常把它作为一个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刻板印象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其产生因素都深受许多学者和专家的研究偏爱;根据当前的解释;由于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在这复杂变幻多端的世界;人们是很难去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事儿的,所以每个独立的个体只能亲身去体验和接触部分世界,再通过外界的信息去了解和明白另外的世界。个体通过这样的信息接收方式间接的快速接收了社会的大量信息;但是这样及其容易导致个体对外界有很多错误的理解,个体很容易盲目的认为这就是正确的判断;所以这种接收信息的方式;很有可能让个体做出很多的不合理决定。偏见、污蔑、歧视的进一步发生,通常是由群众或个体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过度负面看法。如,刚进校时一名学生平时很贪玩儿, 其他同学在个体的意识当中,默认对方学习很差。又如,例如亚洲人与智慧、安静、矮小等属性相联系;将黑人与学业成绩差、热情、爱运动等属性相联系;以及女性与软弱、依赖、敏感等属性相联系等等。
2.2刻板印象的激活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908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