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5928字
1 前言
合唱与独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常听到的一种说法便是: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独唱演员就不要参加合唱团,否则声音就被毁了,是否是这样呢?合唱与独唱到底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本文将从唱法特点,气息运用,发声状态,音域音量四个方面结合歌曲《致祖国》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逻辑分析,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各种方法将相同之处进行总结,将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唱与独唱存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便于在之后的声乐学习中更好地投入。
2 合唱与独唱在训练方法上的异同
合唱与独唱是声乐的两种表现形式,两者各自具有特点,合唱给人的感觉是雄壮震撼的,独唱给人的感觉是悠扬动听的,两者在发声方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作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接下来,我将从唱法特点,气息运用,发声状态,音域音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唱法特点的异同
合唱与独唱都是以发声为基础,在其唱法特点上也有异有同。首先是他们的相同之处,我将其归结为以下两点。1.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即演唱技巧,包括呼吸的方法,处理高音的方法,演唱的站姿问题以及对歌曲四大要素(音高,音值,音强,音色)的掌握。合唱与独唱在演唱时要保持正确的呼吸,气沉丹田,吸气时肩膀放松口鼻同时打开,让气息缓缓流出;在演唱高音时保持身体直立,双脚分开保持放松,要将音往头顶发,可将手指顶于头部,找到努力将手指顶开的感觉,演唱歌曲要保证音准,节奏等最基本的要素的准确无误。2.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情感可以说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只有良好的演唱技巧没有情感的演唱是没有生命力的。要想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其次我们要反复朗读歌词,在歌词中找出词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两者加以结合进行演唱。
其次是他们的不同之处,1.合唱是共性艺术,独唱是个性艺术。合唱是一门共性的艺术,它需要的是合唱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共同之处,避免自己的独特之处,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的声音,要求合唱队员的发声方法,发声位置,还有音色以及对歌曲情感的表达都达到一致。而独唱完全是个性艺术,要求唱出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演唱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2.独唱是单声部演唱,合唱多声部演唱。在独唱中,独唱者是自己单独演唱,无需与任何人配合,当然歌曲中的高低音的转换,节奏的变化,节拍的长短都需要自己熟练掌握,而合唱队员则有明确分工,女高男高负责中音区到高音区,女低男低负责中音区到低音区,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达到和谐的效果。
2.2 气息运用的异同
首先是相同点。气息是演唱歌曲的基础与支撑,呼吸是唱歌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呼吸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形成的,用刚开始打哈欠的那种状态吸气并且可以感受到两肋向下扩张用最自然的状态感受即可。学会呼吸还需要对呼吸有控制能力,呼吸的控制主要的是对气息的控制,气息的保持和平稳的逐渐吐出,使声音平稳持续的发出,这便是气息练习的目的。不管是合唱还是独唱都需要良好的气息运用为基础[[1]]。
其次是不同点。独唱要求快吸慢呼,而合唱则较为灵活,分为整体呼吸法,轮流呼吸法,循环呼吸法。独唱中呼吸要求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根据歌曲的不同要求,最长的一次可以达到十几到二十秒之间。而合唱因其发声体较多的优势,可以队员之间进行循环呼吸,到达气息不断地听觉效果。
2.3 发声状态的异同
首先,他们的相同点。1.打开共鸣腔,找准声音位置焦点。要想令歌唱的声音具有宽广的音域,优美的音色,不仅要做到正确的气息控制,还要掌握人对共鸣腔的运用。人体的共鸣腔体主要分三种,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高音区是以头腔共鸣为主,中音区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低音区则是以胸腔共鸣为主。如果只是气息产生振动发出声音而没有打开各共鸣腔体同时产生共鸣,那么这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就是一个大白嗓子。所以在演唱歌曲时要根据歌曲高低音的转化正确的运用共鸣腔。2.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合唱与独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都是以发声为基础,两者在用声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合唱的个体成员与独唱者在发声状态上是一致的,除了要打开共鸣腔体以外,还要注意高低音的发声方法,高音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挤”,很多演唱者在演唱高音区与中音区音色不能统一,到了高音就容易挤,这就需要我们找准发声的位置,高音的演唱多数是用头腔共鸣为主,在练习中打开上颚,幻想在鼻咽处有一个“气团子”,你的声音就是要冲出这个气团子从头顶出来,这就是高音的发声状态和位置。而低音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压”,由于音比较低,声音很容易出不来,所以演唱中容易压喉头。唱好低音必须适当扩大咽腔管径,其关键是打开喉咙,像打哈欠那样长大嘴巴,喉结下拉,下巴放松,声音自然而然的流出。
其次,两者的不同点。1.运用声音状态不同。合唱在演唱时,发声状态大多以混声半声,轻声的演唱为主,控制好气息在主旋律和副旋律之间的不断变化,声音要有弹性。而在独唱的演唱过程中,特别是在歌剧的演唱中,以真声演唱为主,要以强音为主。打开共鸣腔体,要富有激情,并要达到强烈的程度[[2]]。2.声音的焦点位置不同。合唱声音焦点的位置比较清晰,声音比较平稳,比较抒情,柔中带刚,声音焦点位置靠前,要做到高但是不挤 低但是不压 强但是不炸 弱但是不虚。而独唱声音位置的焦点相对靠后,气息要吸得深,吸得多,张大嘴,打开所有的共鸣腔体,感觉有气柱作支持[[3]]。
2.4 音域音量的异同
首先,两者的相同点。1.音域方面。合唱与独唱在音域发面要尽量适应各种音域以保证对各种歌曲的更好演唱与诠释。2.音量方面。在音量方面都要注意对音量的把握,根据歌曲旋律配合音量,在高潮之前尽量平缓,高潮将音量推高,之后在逐渐降低以形成对比。
其次他们的不同点。1.在音域方面。合唱音域较广,它的最高音由女高来演唱,它的最低音由男低来演唱。而独唱都需要演唱者自己来演唱,一个人的音域是比较有限的,一个好的歌唱家音域也最多能在两个八度内,所以音域相对于合唱没那么广。2.在音量方面。合唱因为是很多人一起演唱,所以音量自然比独唱大,音的强弱反差也比独唱要大。而独唱是一人演唱,声音的强度及强弱变换的对比都比合唱要小。另外,合唱的表现力是特别强的,不管是什么风格,什么时期的作品,通过合唱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而独唱是一个声部一个人演唱,只能表现单旋律的作品,这也是它们一大差异所在。
3 以《致祖国》为例进行分析
《致祖国》独唱谱子的旋律基本上就是合唱谱中女高的旋律,属于单旋律演唱,而合唱是四个声部,旋律饱和度以及各方面都要高于独唱。在情感方面,不论合唱与独唱都要准确定位,仔细拿捏。演唱《致祖国》时,要心怀对祖国的热爱与感念来演唱,情感要发自真心才能感人。
3.1 从合唱与独唱的相同之处分析
首先从唱法特点方面,在歌曲《致祖国》的演唱中,合唱与独唱在演唱时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呼吸,气沉丹田,吸气时肩膀放松口鼻同时打开,让气息缓缓流出;其次歌曲《致祖国》中高音较多,在演唱高音时保持身体直立,双脚分开保持放松,要将音往头顶发,可将手指顶于头部,找到努力将手指顶开的感觉。《致祖国》中段第二遍反复转1等于降A,最后一句“我的祖国”音比较高,比较难唱,这就需要正确的演唱方法与良好的声乐功底,高音最好的效果是让听众觉得音好像没有那么高,听起来很舒服,很容易就唱上去,但自己实践起来才觉得困难,有的人天生嗓音很高也能唱上去,但若没有正确的演唱方法,高音给人的感觉是刺耳的,而且也容易出现音准问题,所以在高音处,唱法也显得极为重要,高音首先我们从心里不要害怕,避免唱的高音出现躲闪造成音偏低,其次保持好正确的唱姿,气息沉稳充足,共鸣达到,那高音就自然达到,在演唱高音的时候要注意找到“气团子”的位置,充分利用头腔共鸣,这样出来的高音令人的感觉既舒服又明亮。在《致祖国》中,它的创作背景是文艺复兴阶段,从歌曲开始“写下的一页页都是你的名字,唱出的一声声都是你的恋歌,我说不出美到底有多少种颜色,母亲啊中国你永远不会褪色”,作者就开门见山的表达了祖国在自己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到歌曲高潮处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更是毫无保留的表达了对祖国的无尚热爱,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时要心怀对祖国的感念,用最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感情是歌曲的灵魂,生动的感情更能使歌曲更加富有感染力,这比演唱技巧更加重要。
其次,在气息运用方面,《致祖国》这首歌是四四拍节奏,节奏规律是强-弱-次强-弱,除了要遵循四四拍节奏规律,另外,要想使歌曲流畅生动,本歌曲要求一个乐句及两小节一换气,看似简单但没有良好的气息作支撑是达不到效果的,气息吸得太浅或太少中间容易”断气”,这就需要对气息正确的控制,快吸慢出,深入浅出[[4]]。《致祖国》中段第二遍反复转1等于降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整段音较高,在演唱中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气息支撑,其次是合理的支配气息,避免“断气”,此段由于音比较高节拍也较长,气息控制不好,音准就会出现偏差,最后一句“我的祖国”在“祖”字前可以偷换一口气以保证气息足够达到音高并拖够整个节拍。
然后,从发声状态方面分析。在歌曲《致祖国》中,歌曲由升F掉转G调在转降A调,音高较高,所以此段以头腔共鸣为主,在演唱时注意口型,上颚一定是开的,嘴里像喊个鸡蛋,声音出来时候,气往下走,气沉丹田,气息往上走,用气息把声音拖出来。声音上,气息下,整个就像是一条线,从你头顶被拉出来,这样的声音不仅走向稳且声音洪亮。当然不仅需要头腔共鸣,口腔与胸腔也要结合运用。尤其在歌曲中段转降A调后,要充分运用头腔共鸣来演唱,此段最后一句“我的祖国”中,“祖”字到达本曲最高音,演唱时一定要打开共鸣腔体,找准声音的位置焦点,使声音稳定洪亮的从你的眉毛之间“走出来”[[5]]。
最后,从音域音量方面。在歌曲《致祖国》中,开始一段是升F调,高潮第一段转G调,第二段转降A调,音域从升F调低音5到降A 调高音3,横跨将近两个八度,这就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演唱功底,熟练掌握各个音区的高低音转换。开始段升F调“写下的一页页都是你的名字....,你永远让我爱着”的演唱音量较弱,中速深情的诉说,第二遍反复“讲出的一字字都是你的故事...,你永远让我铭刻”音量比第一段略高,还是较弱。到第一遍反复转G调,放开声音,音量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音量较大,第二遍反复转降A调,音量达到最强,尤其是到高音处,最后一段与之前三段形成对比,结束句慢慢弱下来,与之前强度形成强弱对比。这样使歌曲的旋律线更加清晰,使歌曲更加流动。
3.2 从合唱与独唱的不同之处分析
首先是唱法特点方面,在《致祖国》中,独唱者要尽可能的展现自己,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毫无保留的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在歌曲处理方面,要做好强弱对比,高音处理好,节奏音高音准不出现任何问题,再加入自己的情感就可以演唱好这首歌。而合唱队员则要避免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歌曲处理方面与感情方面都要与其他队员达成一致,才能融为一体,达到更好地演唱效果,而不是突出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演唱。《致祖国》整首曲目跨度较大,在合唱中有明确高低音的分工相对占优势,而在独唱中从低音到高音都需要演唱者自己完成,所以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首歌采用的级进方式,由升F掉转G调,再转降A调,旋律再现,音高逐渐上升,在独唱中演唱者不仅要把握好音准,还有对歌曲的力度,逐级上升时的明显的强弱对比,以及对歌曲中音调的不断转换等各方面有良好的把握,这些都需要独唱演员良好的自身音乐功底与正确的演唱方法。在合唱中,首先歌曲开头处的哼鸣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哼鸣,就需要闭着嘴唱,但闭嘴唱口腔共鸣达不到,容易声音出不来,达不到好的视听效果,所以在哼鸣处口型还是闭着,但嘴巴微张,露出一条小小的间隙,声音就会比之前明亮很多,这就体现了唱法的重要性,在此合唱队员在哼鸣处要达到和谐一致,演唱时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声音,也要关注其他声部以及同声部中其他队员的声音,因为是多声部演唱,所以声部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气息运用方面。《致祖国》歌曲开始处便是一段较长的哼鸣,在此处合唱比独唱在气息方面的优势是循环呼气,合唱队员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队员与队员之间的配合达到气息不断歌声不断地效果,这就是循环呼吸法,这是合唱所独有的方法,在歌谱上是无法标记的,要求呼吸的每个个体队员不能有明显的起声和收声,通过声部之间或各声部内部的循环换气达到气息不断,旋律流畅的效果[[6]]。而在独唱中,歌曲本身每个乐句较长,音高也较高,尤其是转入G调和降A调以后,需要独唱者有足够的气息做支柱,并能做到匀速有力的吐字,尤其在第二遍反复转降A调的最后一句高音上,不仅是要正确的唱法,更要有正确的气息运用,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然后是发声状态方面,《致祖国》中,在最开始的哼鸣处,独唱演员要确保气息做够支持,并保持声音的延展性饱满性,使用真声为主,而合唱队员演唱者要以轻声,混声弱声为主,将歌曲的旋律轻轻哼鸣出来,要求各声部声音线条清晰柔美,富有弹性,声音在气息的控制下自然流出。
最后是音域音量方面,《致祖国》中,独唱的音域是合唱曲女高音的音域,合唱由男高,女高,男低,女低,四个声部组成,音域范围自然比独唱广。而《致祖国》独唱曲,为单旋律演唱,声部单一,音量有限,形成的强弱对比也是有限的。而在合唱中,由四个声部组成,女高,男高为主旋律,女低男低为伴唱,不仅音量饱满,对比强烈,形成的和声效果也是独唱所达不到的。
结论与建议
合唱与独唱同为声乐中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唱法特点,气息运用,发声状态,音域音量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此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合唱与独唱进行了分析,并以歌曲《致祖国》为例进行补充说明,是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合唱与独唱的存在的差别与相同,避免盲目的认为,独唱是合唱的一种形式或合唱与独不可共存,唱好独唱与合唱是一个好的演唱家所必备的。在以后的声乐学习中,要适应独唱与合唱的各种转变,参加合唱训练也能有效的锻炼自己的歌唱能力,成为更好地独唱演员。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两种艺术形式,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在合唱中插入独唱,在独唱时,以人声做伴奏,形成饱满的和声效果,使音乐更富有感染力。
[] 周沛然.合唱指挥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10 ↑
[] 修海林.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合唱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0):11 ↑
[] 罗小平. 音乐美学通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11-15 ↑
[] 陈良. 合唱指挥知识[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133-134 ↑
[] 薛良. 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7,13(05):113-115 ↑
[] 吴一帆.合唱与指挥[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1 ↑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5928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