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8862字
摘 要
: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很强艺术品性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的艺术性主要表现以下方面:对不同而又相通的爱情悲剧的生动描写、对结构安排的恢弘而又收放自如,小说语言的诗意与通俗的成功结合,可以说小说在艺术上的这些特点,正是这部作品能够震撼读者的内在原因.[关键词]:爱情悲剧;结构;语言;艺术性
Abstract:Luyao’s "ordinary world" is an outstanding work with strong artistic featur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The art of the novel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follows: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t but interlinked love tragedy,the grand and fre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the successful combination of poetic language and popular fiction.All of these features are the internal reasons that the novel can shock the readers.
Key words: Love Tragedy;Structure;Language;Artistic quality
路遥,原名王卫国,陕西作家。其1986年发表的《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弘的结构,朴素凝练的语言,鲜活的人物与情节以及包含在深处的对生活人生的思考打动了无数的读者,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要传达的精神对当今社会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希望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解析这部作品,以自身阅读体验为主并借鉴别的学者的研究结果,分别从爱情悲剧、结构与语言着手,力图能够深度剖析这部作品。
一、爱情悲剧的艺术性
《平凡的世界》中发生了许多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其中以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最为凄美,田润叶的最为曲折。他们都体现着路遥的爱情观,以及路遥发自内心深处的悲观性。
(一)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爱情
在作者笔下,孙少平是一个物质上贫困而精神上富裕的人,他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读书、看报和参加各种活动。除了在拿“非洲馍”时的窘迫,他在学校生活中都表现的像个大人物,不卑不亢。短暂的学校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已经摆脱了哥哥孙少安身上的小农思想,不再拘泥于一个小家庭和村落,而从内心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而田晓霞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高级干部家庭,衣食无忧,其父亲的开明使得她的生活环境相对自由与宽松。因而她不似一般的高干子女的纨绔,她从小就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并对很多事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正是在这一点上,她与孙少平有着超越周围同学的共同点。地位的不平等没有对他们的关系造成任何伤害,反而因为两个人的共同价值观,对精神生活的无限渴求使得他们越走越近。从这儿到孙少平去大亚湾做煤矿工人,田晓霞到省里做了省报记者,两个人的心灵不断碰撞,相互需求又相互温暖,他们之间的爱情也由此不断升华。没有金钱,没有地位,完全抛弃了世俗价值观,有的只是两个人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需要。如此清澈的爱情充满了年轻人的热血与理想,太过于超越现实主义就会进入理想主义。因而就在他们打算公开恋情的时候,一场南方的洪水,带走了晓霞年轻闪光的生命,只留下孤单的少平与热爱她的人们。
田晓霞的死在文中可以说是“猝死”,类似于少平师傅王世才的死,作者路遥好像只是以一个第三者的目光冷冷的看着这一切,采用白描的手法,以十分简短的篇幅快速带过。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两个人苦心经营的爱情瞬间被路遥击打的粉碎!美好的回忆与曾经的希望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田晓霞在作者笔下是多么完美的一个现代女性形象,为什么要将她毁灭?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太过完美,她与少平的爱情本就不该存在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这就导致了其爱情悲剧的必然性,而这必然性正是其艺术性的表现。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思维与精神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主要标志,但是人不能仅仅依靠精神而存活,这就是田晓霞与孙少平两人爱情遇到的首道障碍。他们的爱情是坚贞的,精神是相通的,但是两个人在小说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共同的物质考验,或者说他们有意无意的避开了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始终都停留在精神层面。或许他们都知道最终结合需要迈过多少艰辛,晓霞面前是世俗观念,社会地位,而少平身前则是他始终无法完全走出去的生长在“交叉地带”[1]中农民的不安定的社会地位与贫困的经济状况。他们的爱,在精神上是从容而崇高的,但是在物质上则是充满着矛盾与痛苦。完全依靠精神而存在的爱情,那是柏拉图式爱情,那是理想主义的爱情。而我们生存的这个平凡的世界,它是现实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一碰即碎。在最终因为时代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作者在无法平衡社会阶层距离的矛盾下没有保持住这份爱情悬念而选择让晓霞死于洪水,这样的处理并不一定见得有多么高明,不确定性与留白显然更能显示出美学审美原则。而其爱情表现出的现实主义的脆弱理想也充满了艺术性。
(二)田润叶的爱情与婚姻
田润叶是小说中的女二号,作者路遥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这个已经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女性,她的爱情属于孙少安,而她的婚姻属于李向前。这两个悲剧的艺术性存在同一性与内在联系性。
1.同一性
孙少安是与田润叶一起长大的,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在婚姻大事上,相比主动的润叶,孙少安则要理智的多,甚至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他是喜爱田润叶的,但是和田润叶不同的是他在婚姻问题上要“成熟”许多,农民的思维观念使得少安不可能正视这摆在眼前的爱情,在少安心理面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小农思想与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城乡的差距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遵循各自环境里的规则,想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去打破显然是以卵击石。同时,润叶的父亲,双水村的第一领导人,在知晓女儿竟然钟情于穷小子孙少安后第一反应就是不行!因为两个人的条件相差太远,迂腐的家长观念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羁绊。
当孙少安远走他乡带回了贺秀莲并很快与之结婚后,田润叶的爱情就被宣告了死刑。但是她还得面对李向前献的殷勤。润叶的防线直到徐国强老汉为她“分析利弊”后,她才同意与李向前结婚。这时候也没有人考虑过什么门当户对,在人们眼里一切都顺理成章,因为这是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就应该男强女弱,女人就该成为男人的附属。就这样,润叶被李向前选中了,润叶也在看不见却确实存在的现实压力面前再次屈服这也是可怜的润叶第二次牺牲。纵观这两次悲剧,它们的矛头都直接指向了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与男权社会的男权主义思想,因而其悲剧艺术性存在着同一性。
2.内在联系性
田润叶的悲剧人生,不单单是社会环境的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和她自身性格的弱点有关系。她带东西去看望疯疯傻傻的田二父子俩;她偷偷塞给少平粮票;她帮助少安解决姐夫王满银被劳教的事。这些都可以看出润叶善良,热情,总是为别人着想。但是在一些需要她做决定的事情上,她却反而显得固执和懦弱。她知道自己的父亲不同意自己与孙少安的爱情,所以除了表达爱意之外她都一直处于被动,她始终没有自己去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田润叶似乎总是为别人而活着,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意见,她对生活给她安排的不幸就只有用固执来反抗。于是我们看到婚后的润叶与李向前实际过着分居的生活,她把自己的悲剧也施加给了李向前。她敢于做一切来捍卫自己,却始终不敢提出与他离婚。她知道她的婚姻其实是一场政治联姻,所以她牺牲自己不敢去打破,却忘了婚姻是两个人的,这样的田润叶其实也是自私的。
婚后的李向前由于得不到润叶的爱抚,开始抽烟酗酒并最终酿成惨剧失去了双腿。这之后润叶才似乎翻然醒悟,回到李向前身边尽心尽力的照顾他。这一段内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贤惠识大体明大义的润叶形象,温暖了无数读者。但仔细一想这显然有悖常理,哪有人放着健全人不过日子而等到那人残疾了以后又真心相待,更何况是一个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人呢?所以我认为这绝不是所谓爱情的力量,田润叶的爱情梦想早就破碎在孙少安身上了,她或许今生都不会再品尝到爱情的甘泽了。润叶太善良了,她从弟弟田润生口中得知他的惨剧的源头就是自己,所以她不能不摸着自己的心去看待李向前的不幸。这样的润叶才是读者心目中的润叶,才是作者路遥想要塑造的润叶形象。润叶性格上的善良与隐忍使得她走不出这传统道德与社会规范,她始终被困在社会环境的隐形枷锁之下无法得以解脱。依然没有人关心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所有人包括润叶自己都沉浸在这“美好”的归宿中。她对李向前有的是一种深厚的怜爱的感情,“不仅有妻子对丈夫的感情,而且还有一种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润叶牺牲自己换回来的是一种感情畸形的婚姻和对传统道德观的妥协。作者这样的安排即使田润叶性格的必然,也是整个小说站在道德至高点的必然。田润叶的性格弱点即是她的悲剧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平凡的世界》里的爱情多以悲剧收场,作者以一种打碎理想、揭露悲剧同一性、挖掘悲剧人物自身原因的艺术手法来描写它们的发生与结束,深深震撼与感动了读者,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二、《平凡的世界》的结构艺术性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共3部,6卷,180多万字,包含人物达近百人。一篇成功的长篇小说离不开合理的作品结构,只有将文章中的人物和线索统筹帷幄、合理安排才能使文章在内容饱满生动的同时不显得杂乱无章。那么,路遥是通过什么方法使得《平凡的世界》能够从容的形成一个兼容并包、生动自然的艺术整体的呢?
在谈到有关这部作品的艺术构思时,路遥很明确的表示出一种对史诗长篇的追求。他说:“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初到1985年初,力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2]选择这十年作为作品内容的时间线足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因为这十年是中国阵痛的十年,新旧思想和制度之间的激烈碰撞被作者细化到人物的日常生活中,人物的一举一动无不被时代影响,同时又反过来改变着时代。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而勾勒出一幅磅礴而又不失细腻的历史画卷,这也就是作品震撼同时感动读者的原因所在。
作家路遥的目光停留在整个时代的走向,因而作品中既包含了农民的艰苦奋斗、悲欢离合,又揭示了政治层面知识分子们的历史抉择与情感波折,同时还描绘出社会各个角落的人们的生活与思想状况。在众多的人物事件线索中,有三条最为重要的主线,第一条是以孙少安为主要人物的双水村线,这条线围绕着田、金、孙三个家族的恩恩怨怨,在一系列重要事件中产生的犬牙交错的矛盾关系网,并在这些矛盾中集中展现了当代农民的生活需求与精神世界的变化。作者也借此透视了左倾政治路线给农村带来的种种影响,着重揭示了改革是农村的唯一出路。第二条以孙少平为中心,一群农村青年在外面闯荡的艰苦奋斗经历与在此过程中不断蜕变成熟心路历程,他们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城市,却无法规避自身与社会环境的矛盾,由此反映了当时农村青年在追求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种种矛盾心态,点明了“交叉地带”与城乡文化差异的主题。第三条则是围绕以田福军为代表的干部们在政治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并以此把各级干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幅既有层次又彼此有联系的政治生活图景。赞扬了代表了正确路线的人物,否定和批判了存在的错误的思想与做法。
路遥采取这种三线并列并同时呈放射性发展的结构模式,在突破了传统小说自我封闭的同时,也提高对作品的总体把握要求。这三条线索各自有着自己的主题,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如果忽略了彼此之间的联系,那么整部作品就会显得散乱零落,反过来如果只注重相互间的联系而抛弃了独立性,则会使作品看起来缺乏中心。因而处理线索之间的关系是作者首先要思考的事情。路遥选择用一种层层连接、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来组合这三条线索。这三条线索上的人乍看起来毫无交集,但是在作者的安排下,人物之间或如孙少安孙少平之间的血缘关系,或如李向前田润叶之间的婚姻关系,或如田福堂孙少安之间微妙的利益关系。这使得整个作品里面的人物始终处在一种动态的联系之中,彼此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串联起三条线索,显得得体而又不失自然。除此之外,双水村也是人物联系的重要纽带,它既是孙氏兄弟与地委书记田福军的联接点,也是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关系根基。双水村就如同三条线索的源头,保证了三条线索在分别发展的同时保持着一定的同一性。线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小说主题,既能包罗社会万象,又能体现较深的内涵与思想性。
“小说的结构,并不完全指剪裁布局这一类外部形态的表现,而是更取决于作家整体把握能力的强弱,即能否找到一个较高的视点来统帅全局。”[3]作品中反映的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路遥将各种各样的人物一起推进了时代的洪流中,并从中细心挖掘人物的思想变化。人物的各种行为,无论是孙少安的自主创业,还是孙少平的艰苦奋斗,抑或是田福军大刀阔斧的改革,都被时代所紧紧束缚,与此同时他们的行为也反映着时代精神。整部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就是因为时刻洋溢在字里行间那种催人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双水村发生的种种事件的后面,都能够发现孙少安一直以来的艰苦创业精神;而在田福军这条线上,看似较为松散的描写,实则紧紧围绕着田福军的改革与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着手;而最终这两条线交汇在孙少平的身上,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的知识青年的遭遇更容易体现出一种现实与理想的沟壑以及为理想所付出的的努力。这正是从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在层层深化后显得尤为强大,小说的结构布局巧妙的体现出了这个内在核心。
另外在人物出场的结构安排上,路遥没有采用他的文学导师柳青那种让人物逐一出现的方法,相反他让作品中的人物在故事开始不久就出现了一大半。作者先是简单提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之间的矛盾,这就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出了大量铺垫,使得线索的进行更加自由。这种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事带人,用情节的发展来带动人物的叙述。这样的情节往往带有某种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又存在着必然性,这种典型情节的描写最能够体现作品结构的艺术性。王满银倒卖老鼠药就是一个典型情节。王满银是孙家的女婿,由他私自倒卖老鼠药事件引出了孙玉厚的兄弟孙玉亭,并激起了孙家与王满银之间的矛盾。同时借此事件将视野从农村生活转向政治层面,描写了公社领导人徐治功等人。由此将简单的人物关系介绍延伸到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思想与路线斗争,凸显了政治主题,一举奠定了作品的俯瞰式视角。作者花费了较多笔墨来写这件事,在深化主题的同时也不断充实了内容。王满银被送去劳教后,孙少平带着东西去看望他时,作者以详细的介绍了途中的景色风光,让读者对双水村与周边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带有一些神话色彩的地点描述充满了乐趣,还巧妙的叙述了金和田两大家族的历史渊源。这种手法将自然景观融入了叙述中,避免了直接叙述所带来的枯燥与乏味之感。从王满银这个次要人物,作者却能以他来带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发展,丰富作品内容,足可见路遥对结构艺术的造诣之深。
《平凡的世界》整部作品多线并进、收放自如,看似松散却始终紧紧如一;恢弘的时代背景描写与细致入微的生活刻画相辅相成,结构庞大的同时有血有肉。这部作品散发出来的强烈的史诗风格正得益于作者巧妙的结构艺术。
三、《平凡的世界》的语言艺术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连接作者与读者心灵之间的桥梁,作品的内在正是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因而这座桥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语言具有以下两大特点:平实而又富有诗意、地方而又通俗化。平淡中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这正是其语言艺术性的最好体现。
路遥曾师从文学巨匠柳青,《平凡的世界》中也有比较明显的《创业史》的影子,比如语言上都追求质朴凝练,人物情节刻画上都追求与环境的统一性。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路遥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语言风格。
首先是语言平实而又富有诗意。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无谓的呐喊,看起来略显沉重与简单的词语读起来却有着催人向上的力量,究其原因是作者赋予乐语言纯洁细腻的感情。这份纯净的感情让语言平生诗意,例如文中的:
(1)别了,我的青草坡,我的马兰花,我洒过欢乐和伤心泪水的地方。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即使是有一天我要远走他乡,但愿我还能在回到这里来......(第三十五章)
(2)干涸了,爱情的河流......不,爱的海洋永不枯竭!听,大海在远方是怎样地澎湃怒吼!她就在大海之中。海会死吗?海不死,她就不死!海的女儿永远的鱼美人光洁如玉的肌肤带着亮闪闪的水珠在遥远的地方忧伤地凝望海洋陆地日月星辰和他的痛苦......哦,我的亲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样的语句在《平凡的世界》中随手拈来,作者的语言是由心而生,质朴的语言背后总倾注着作者饱含的深情。无论是孙少平只身一人来到县城举目无亲四处飘摇的时候,还是孙少安因为砖窑而欠下一笔巨债的时候,抑或是在孙少平失去自己的爱情希望—田晓霞的时候,作者都赋予了主人公属于自己的充沛的感情。作者路遥的人生经历,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对生活理想的不倦追求造就了他朴实却华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风格。
《平凡的世界》中的语言带有的情感色彩不仅增添了文字的活力,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诗人气息,体会到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如作者在文中写孙少平对田晓霞的思念时这样议论道:“人类之树谁知凋落了多少这样的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是的,美丽。美丽的花朵永不凋谢;那花依然在他心头开放......(第一百四十五章)”如此充满诗情画意与哲理的议论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独到而深刻的理解。路遥融合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他笔下的人物真实平凡却都有着崇高的信念,由此一来客观的人物故事情节与信念理想相互交错并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最终使其语言显得平实而又富有诗意。
《平凡的世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地方而又通俗化。地方是指作者用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对话与行为,用富有个性的乡土语言来塑造不同背景、文化、思想内涵的人物。比如贾平凹的商州话与陈忠实的关中话,这两者都是语言地方化的代表。路遥生于陕北长于陕北,与陕北这片黄土地血水交融,无法割裂。《平凡的世界》中的背景主要是在陕北一带,合理巧妙的运用陕北方言既可以使内容更加贴近真实生活,也有利于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有血有肉。这些方言主要出现在人物之间的对话中,使得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与生动化,加深了作品的地域色彩,丰富了作品内涵,一批批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路遥苦心孤诣的方言运用。总之,陕北方言的运用给这部小说增添了许多亮色,也是其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工友“萝卜花”形容一个女子时这样描述道:“瞧,这灵香头发黑格油油,脸白格生生,眼花格弯弯,身材苗格条条,走起路来,就象那水漂莲花,风摆杨柳!”(第二卷第十八章)其中的“黑格油油”“白格生生”“花格弯弯”“苗格条条”都是陕北方言里的一种独特叠词现象,用在这里既突出了方言的特点,又通俗易懂。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路遥所采用的方言写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方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的,这样处理就能使读者的理解能力与作者要表达的陕北文化特色产生一种自然的默契。一方面作者力求语言的地方化,另一方面重视作品语言的通俗化。作者会根据人物身份地位以及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方言的运用,如田晓霞的语言机灵俏皮又善于抒情,而田福堂的语言稳重老练又心思缜密,这些特点都通过方言描写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出来。而在文中的叙述部分,作者也进行了语言选择,如在描述大城市的时候,作者会很少运用方言,相反描写农村与农民生活时就会有选择的使用陕北的地方语言,作品中出现的“圪蹴”“圪崂”“崖洼洼”“朽葛针”“憨娃娃”“逛鬼”等等都准确而适当的体现出其地方特色和人物性格特点。作者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他的写作灵感之源,陕北方言的巧妙穿插与润色,自然得体,为作品增添了许多亮点。
总之,基于对陕北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加之对整个社会的浓缩与升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史诗般的气势较为完整的描绘出震感人心的陕北十年间的社会生活画卷。作品中语言朴实而诗意、本土而通俗的艺术特点,给予了读者一种难以忘怀的阅读享受,同时也让路遥在当代文学史上取得了令人夺目的地位与声誉。
《平凡的世界》整部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在作者的精心整合与布局下焕发出多彩的生机,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描写深度与思想高度。路遥这部多少年来始终魅力不减,多少读者读后为之振奋鼓舞。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它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仍然鲜活有力,路遥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了平凡的人们最简单的道理,无论出身与遭遇如何,我们都应该为理想而奋斗,或许它会在现实的阴影下折翼,但只要心中有梦,平凡的生活就不会平凡。
参考文献:
[1]安本▪实著 刘静译:《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小说评论》1999年1月刊。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862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