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8235字
摘 要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不断净化其精神境界,提高思想觉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的必然要求。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就要自下而上,从大学生的自制自律、学校的道德引导和政府的职能转变等,三方合力多管齐下。关键词: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public spirit
NI Bo-hua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the public spirit. So it is vitally necessary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public spirit ,purify their spiritual realm constantly ,improve ideological awareness and make the public spirit permeate into the behavior and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public spiri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bottom up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public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hree parties should multi-pronged which from college students homemade self-discipline, moral guidance of the schoo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spirit, cultivate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以“弘扬公共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繁荣了大学校园文化,着重培养了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和道德修养,这也是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后要进一步贯彻十八大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民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更加重视公共精神的培育。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不断净化其精神境界,提高思想觉悟,使公共精神渗透在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当中,是极其必要的。
- 关于公共精神的内涵
公共精神的范围广、内容多、体系复杂,国内外许多学者曾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国外的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指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1]它是一种追求民主的法治的思想理念。是公民有责任、有义务影响和带动社会发展的理念。除此之外,国外哈贝马斯也对公共精神的内涵有丰富的研究经历,在他看来,公共精神的体现依托于公共领域的存在,人们在公共领域的社交具有开放的性质,而公共精神就是人们不约而同的在公共场合里参与公共事务的交流与合作中体现的开放性和民主性。而在国内也有诸多学者对“公共精神”有过探索,在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写道“‘公共精神’为一新词,‘公共意识’一词亦然,‘社会服务’一词亦然,中国原来没有这种东西”。[2]在过去的中国,人们已经逐渐的意识到公共精神的重要和我国的缺乏,并开始向西方学习优秀的精神文化。同样,梁漱溟先生认为公共精神是中国社会“公共性”问题。他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人们的品性,固皆养成于不知不觉之间;但同时亦应承认,公共观念不失为一切公德之本,中国人于身家而外漠不关心,素来缺乏于此。” [3]由此看出,即使我们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但是公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缺乏。随着思维浪潮的推移,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公共精神”有了更深层系的认知。谭莉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就是一种价值的取向,跟帕特南先生的理解不谋而合,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责任意识、平等观念、民主法治等一系列的价值倾向。学者杨礼银更是在探究当今社会结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如今的公共精神与公共意识相联系,一方面表现在态度上,全体公民在公共领域关心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体现在行为上,公民用实际行动去表明态度,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同违反公共规则的行为作斗争。学者袁祖社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层面理解了公共精神的特征,他指出,公共精神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使公民在参与经济生活中,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平等、开放、法治、民主。只有公共利益得到维护,社会才能和谐健康发展。
有关公共精神的具体内容,潘强恩在《论公共精神——反思传统文化中公共精神的缺失》一文中指出:“公共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善待生命社会的慈悲胸怀”[4]这四个方面。由此可见,公共精神与社会公德、自身品行道德、社会美德有密切关系。公共精神也时刻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那么,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学者李贺、刘政妍指出,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体现在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人,在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下,支持并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各种公共活动与公益事业,尊重并维护公众的利益,关心集体与他人,积极维护自身与集体的权益的一种态度与价值观念。因此,公共精神主要体现在道德理念上。而学者刘亚亮不仅从道德的角度出发,也从制度的层面对公共精神的内容做过全面的解释,他认为公共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政治和道德伦理。首先在制度上公民有权利依法参与公共事务与活动,其次,在价值观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体现公平与正义。最后在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主动遵守社会秩序与道德法则。总之,公共精神能够展现一个具有正能量的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不断参与公共事业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和追求的公共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具有集体主义的观念,热爱集体,关爱他人,不以个人私利为目的的思想与行为态度。本文中公共精神也特指在大学生在公共领域其思想与行为中表现出来对社会、政治与道德伦理的积极态度与实际行动。
-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他们更希望能完善和发展自我,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但是,在现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有机遇更有竞争,有挑战亦有诱惑,如何权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一)在社会制度中,大学生过于关注自我,缺乏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大学生作为有志青年有权利与义务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但是客观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导致过多关注学业、就业信息而忽视对社会问题了解。主观上,对国家公共事务缺乏理性的思考,不了解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途径与方法,主人翁的责任感不强。而社会的发展正需要有志青年的参与,只有这样,社会制度才能巩固,国家前进才能更有动力。
(二)在政治观念中,大学生对公平、宽容和正义的理解缺乏
如: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与尊重,人情淡薄,金钱至上;人格贬低,行为堕落缺乏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公共事务时缺少合作与共赢的理念,缺乏团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必须提高思想认知,相互尊重,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在道德伦理中,大学生缺少自制力与约束性
公共精神体现在人们在公共领域的相互尊重与自我约束。大学是个公共的平台。在这个“公共”的环境里,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随地吐痰,乱涂乱画,公共卫生习惯差;教室和走廊上喧哗、校园飞车;自私自利,集体主义观念不强;没有节俭意识,互攀比现象等等。不仅在校园内,在社会的公共场所中,没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观念,闯红灯,损坏公共财物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大学生缺乏公共精神的体现。
总之,客观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诱惑重重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往往出现混乱。主观上,大学生缺乏自制性与培养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与途径,使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不断丧失,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利于国家更好的培养人才。因此,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大势所趋。
-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性
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修养的是极其必要的。
(一)是实现“中国梦”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有着巨大的正能量与渗透力,是全国人民奋发向上、自立自强、众志成城的体现,是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法则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现,进而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5]5而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就是倡导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国力量的影响力,让“中国梦”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中国梦的魅力去影响大学生的实践生活。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随着现代化的建设步伐的飞度前进,我国公民的公共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从“中国式过马路”到公职人员贪污腐化、个人主义。而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建设者,对其公共精神培育意义深远。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把公共精神消化吸收,不断引导其日常的行为规范,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要求我们在取其进步的正确的世界文明精神文化的同时,去其糟粕,抵御西方各种腐朽思想,强化民族精神,加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用公共精神和爱国精神支持和激励民族团结统一。因此,在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学会遵循世界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比如:公平正义,平等法制,诚实守信等的同时,与时俱进,强化我国的已有成果,增强自身的薄弱点,提升大学生公共素养,以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展现综合国力的同时,体现大国风范,融入世界历史的大浪潮中。
(二)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一词逐渐进入公共视野,它是以“公共性”为主要特点,体现公共权力、公共领域,是国家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自愿以社团等各种形式参加公共事务的社会。建设公民社会是提升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公民意识和促进经济社会结构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公民社会的建设正需要那些有公共精神、公共意识的公民,在追求自己权力的同时,自发维护公众的利益,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大学生群体正是祖国的建设者,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才能更好促使他们积极、有序、自发地维护公民权力、参与政治事务,增强主体意识,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内在需要。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6][6]由此可知,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需要我们领会党的思想的同时,从我们自身做起,共同奋斗。全民道德素质,特别是公共精神内化于公民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社会、服从社会,而不能随心所欲,我行我素。邓小平曾说:“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努力上进,但毕竟还要看各个人自己是否努力,集体的努力也是个人努力的综合表现。”[7][7]现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特别是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齐心协力发扬公共精神,在参与公共事务中互帮互助,理解与信任。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需要。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文化、民主、法治的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共处。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既是掌握市场运行规律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的、人文的社会的需要。
(四)是新时期大学教育与提高大学生行为修养与的内在要求
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大学生是一群有梦想,有追求有活力的群体。他们作为社会的潜在人才,能否在职场和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特别是与各种社会媒介和团体有效融合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因而必须培育公共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并且,在我国大学教育中也始终贯彻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了学校教育及培育人才的方式。学校教育要推选“公共榜样”,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规范,让学生们体会到公共精神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独立的人格。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培育与激励公共精神。
-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途径
现如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与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和政府引导、学校家庭教育和新闻舆论媒体对公共道德的冲击有关。约翰.奈斯比在“中国大趋势”中指出:“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8][8]所以,要想更好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就要自下而上,从大学生的自制自律、学校的道德引导,和政府的职能转变,三方合力多管齐下,才能更好的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正向引导,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要强化政府的“榜样”作用,完善政府职能。在我国传统公共行政中普遍存在“家长制”文化,领导言行往往被视作绝对真理。[9][9]因此,为了弘扬公共精神,政府要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公众理念的传播者,必须以身作则,通过政府力量的支持与传播来带动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实践。政府在经济上加强监管和服务;政治上在遇到严峻挑战和考验时如禽流感疫情时,通过信息公开,科研人员,公关,部门事业单位相互配合方式,调控社会公众的心理减少恐慌,对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学校进行保障和监管。
2.人大机关要完善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保障公共精神有章可循。违反公共秩序者承担必要的责任。提倡公共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需要。现代法治的核心是有一整套法律体系,因此公共精神的推广必须通过健全法律体系,才能实现。
3.扩大社会参与培育社会公共精神。高波在“政府传播论”中指出:“通过公共精神和‘阳光作业’主导政府改革,增进社会公益理念,在扩大公众参与中引导公共精神生活”[10][10]。随着群众路线活动的开展,政府越来越关注百姓生活,建设阳光政府特别需要公众的支持,那么就必须以多渠道多角度地吸引公民关注政治生活,比如:民主监督的开放,社会事件的公开评议,特别是让大学生群体有机会行使公民权力,去参与公共事务中。除了政府,网络与新闻媒体更有独特的力量吸引大学生,对正向的民生事例大力宣传予以表扬,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予以曝光,弘扬社会正能量,创造良好的公共生活环境。
(二)完善高校道德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校园文化
大学,作为公共的平台,是培养国家优先人才,提升公民修养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公共精神的平台。
1.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同时对腐朽的旧文化加以摒弃,使学生的心理的积极思考与外部健康理智的行为得以激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弥补中国传统公共精神缺乏。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如:结合大学生社团与学生会开展包括:志愿服务、演讲朗诵会、学者宣讲会、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从理论与实践中去培育大学生公共热情与精神;组织学生参与公民社会建设,拓展多种渠道如:网络投票,微博信息宣传等参与政治生活;学校多用“身边榜样”的实力去影响学生,并通过艺术节等多种契机积极宣传公共精神,激发学生自觉遵守公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突出实践性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使大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出校门,强化社会实践。比如参与公民社会建设以社团等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与考察;进入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生产实习和挂职锻炼等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同时,认识到劳动重要性和现代雷锋精神及社会急需的正能量。从而更好培育公共精神。
(三)提倡大学生自制自律,在实践中促“情,理,行”三个方面转变使其自我发展
作为有志成才的大学生,想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就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尤其是对公共精神的培育,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1.在“情”的方面,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群众要有思想感情。要善于关注他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在生活学习中通过网络博客、微博、媒体等多种形式积极关注公共权力的实现与监督,关注与人们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的发展,对已形成了社会思潮加以辨析等有效的参与政治生活,培育公共精神。
2.在“理”的视角,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处理社会关系的方法。比如,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懂得顾全大局,方法要合情合理;心胸开阔为人正直;自觉抵抗诱惑,绝不沉迷于放纵,反对拜金主义;提高自制自律能力,使自制力一种支撑力和推动力,以内省的方式审视是否违背自律的原则;提升自己修养,尊重他人的权益。培育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对人云亦云;在校园内要讲公德,追求文明行为等等。
3.在“行”的角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到群众中去,主动积极适应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育公共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自己行动,让更多人为改变现实去贡献力量。例如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他用一个月时间,和34名志愿者一起,做了一个《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认识有毒食品,让公众记住那些被曝过光的有害食品。[11][11]用自己的力量和专业知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种行为是大学生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的体现,是大学生应有的姿态。当然在行动中需要理性的引导。“公共精神是公共理性的产物,也是公共理性转化为公共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结果公共精神本质上是理性化的道德态度与道德情怀,是一种理性精神。”[12][12]也就是说,大学生用自己行动去参与公共生活时要有理性科学的态度,用专业的方法技能去推理验证,要符合公众的利益。
结语
大学生,一个充满活力,凝聚梦想的群体,他们有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激情与信念,更有责任、使命和追求的汇聚。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离不开政府、集体、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大学生在投身公共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校园才能更加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更加绽放光彩,因而“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7-62. ↑
[2]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8,P157 ↑
[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87:82-103. ↑
[4] 潘强恩.论公共精神——反思传统文化中公共精神的缺失[N].光明日报,2004,2,19. ↑
[5] 习近平.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3,3,18. http://news.qq.com/a/20130317/001314.htm ↑
[6]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2012,11,18. ↑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P106 ↑
[8] 约翰﹒奈斯比.中国大趋势[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6,2 ↑
[9] 魏娜.官僚制的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1) ↑
[10] 高波.政府传播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91 ↑
[11] 曹林.大学生“食品安全报告”彰显公共精神[N].济南日报2011,6,20. ↑
[12] 李小林.谈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
致 谢:通过本次的写作,我对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也为今后工作学习积攒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自己经验和能力有限,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公共精神内涵的理解等,但同时,我也得到了同学与老师的帮助。在这里,我要由衷感谢— 丁妍老师的热心指导,帮我排除疑惑,解答问题,使我顺利完成论文。最后再一次感谢丁老师的付出。 ↑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235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