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5956字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志愿群体以及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特点与不足,试图探索构建以各类高校志愿团体为载体,以大学生服务特性为导向,以政府法制体系为保障,联合社会服务组织,形成多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l
Chen Yu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Volunteer service is individual to neighbors, community, social welfare and non-profit, tired, non-occupational behavior. In order to be able to clea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 the subjec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Development model
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助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参与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主力军,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可支配资源组织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这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很好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目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也面临着保障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不足、专业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当下亟需探索出一种特色鲜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的建设。
一、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自19世纪初起,志愿服务事业已经开始活跃于西方国家宗教领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事业自诞生起至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 多年,逐渐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与鼓励,甚至成为发达国家评定公共服务事业发达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香港,志愿服务起步早、参与度广、影响深远,当地人将志愿服务工作称为“义务工作”。1970年到1998年期间,在香港行政当局的支持和推动下,相继成立了义务工作人员协会、义务工作统筹等相关部门和组织以不断发展和推广志愿服务工作。在我国大陆地区,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始于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志愿者产生于社区服务领域,随后发展成为社区志愿者组织。而真正意义上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开始于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并于1994年12月5日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各级省市、区也相应成立起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渐入佳境。到目前为止,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志愿服务工作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正面作用。自2000年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首次开展“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在他们的带动指导下,各种大学生下乡支教、下乡扶贫、宣传农业技术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展开。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国内国际赛事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也为我国加快建设专业化青年志愿者队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亿多人次的青年参与了社区共建、节能环保、义务支教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贡献时间超过45亿小时。现如今,中国的志愿服务力量已逐步汇聚到国际性志愿服务事业中去,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党中央、团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积极实践、稳步推进。通过对当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项目、实践形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认识偏差、创新不足、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与新形势下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还有一定距离。
(一)现存的两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1]
1.高校共青团组织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发展模式
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是指各高校共青团组织根据共青团中央的志愿服务政策和计划结合各高校共青团自身发展需要发起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主导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围绕志愿服务主题申报、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暑期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等。
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是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中较为常见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不仅大学生参与度广、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而且有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准备充分、领导重视、资金充足。但长期以来,该模式下的志愿服务活动趋于形式化和指令化,缺乏良好的群众基础,基层服务的持续性不强,志愿服务的影响不够深远,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层群众的受益度不高。此外,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强制要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违背了志愿服务的自愿精神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也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草根组织的成长。
2.学生志愿服务团体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发展模式分为两种:(1)自上而下发起,自下而上发展;(2)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发展。“自上而下发起,自下而上发展”的发展模式是指在高校共青团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学生根据根据实际需要自发组织成立的学生自治的志愿服务团体,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活跃在高校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学生社团;“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发展”的发展模式是指随着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入人心,为解决基层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呼吁、自我组织成立的志愿服务团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活动,例如“爱心一对一”义务支教服务队等。
该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近年来快速成长和发展,长期活跃在义务支教、文艺表演、节水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各个方面,数量众多,自我参与意识强。但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和良好的服务培训,组织管理的流动性较大,个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会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收效低,最终阻碍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的传承和发展。
(二)志愿服务经历久,意愿强
在我国高校中,校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普遍成立较晚,但这并不意味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时间短。据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大多自建校以来就一直活跃在各项基层服务工作中,主要开展惠及农村支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校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成立以前,各二级学院、各班集体就存在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分队,主要以分组分队的形式运作,例如“义工进社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共建活动、“蜜蜂微宣讲团”开展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等。这充分表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足、经历久。
同时,参与笔者专项调研的400百名在校大学生均表示在各学习阶段都曾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其中34.5%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5.5%从初中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9%从高中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1%在大学才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综合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先前的志愿服务经历会有助于现阶段对于志愿服务精神、内容、组织形式的理解和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增强了他们自我参与、自我组织的服务意愿。
(三)志愿服务项目丰富、领域宽广
目前,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正确引导和组织下,由校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联合草根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
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出人力,献爱心”的主流思想影响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组织开展的社区服务(如法律援助、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环保服务(如节能环保、保护水资源等)、关爱服务(如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老助残行动等)、赛会服务(如礼仪接待、安全保卫等)、捐助服务(如慈善募捐、爱心献血等)、三下乡服务(如义务支教、文艺汇演、农业技术等)等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公共卫生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随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如火如荼的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日渐丰富、涉及领域愈加宽广、形式也日渐多样化,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与认同,促使近年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受欢迎、更有活力、更接地气。
(四)志愿服务动机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与大学生志愿者调研交流中,谈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收获时,大多数人表示收获颇丰。其中,参与调研的志愿者中42%的人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帮助了有需要的人”,33%的人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15%的人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另外还有10%的人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拓宽了人际交往”、“发挥了自身特长和优势”等。
在谈及志愿服务动机时,笔者认为可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志愿者中,有61%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36%的大学生的动机是“获得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就是实现社会价值,70%的大学生的动机是“获得社会实践经验”,57%的大学生的动机是“锻炼社交能力”、“丰富大学生活”等。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肯定奉献价值的同时,也意识到利他行为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足,存在偏差
志愿服务精神是什么?志愿服务的核心是什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这么说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那么,在笔者认为志愿服务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共青团组织普遍存在强制要求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现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行政主义色彩较为浓厚,这不仅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精神,也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得部分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大大降低。此外,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力军,理应更加积极、热情的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存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自己获利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浪费时间的错误思想。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不足,动机不正确,服务的质量差强人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就不高,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同度自然就不会高。由此可见,现阶段急需加强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在校大学生关于志愿服务精神的指导和引领,使其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的本质和内涵,紧紧抓住自愿性和利他性两大原则,以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青年志愿服务。
2.志愿服务周期短,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活跃于社区服务、环保服务、爱心捐助、赛会服务、三下乡服务等多个领域,但据笔者调查和服务对象反馈发现不少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周期较短,持续性较差。每年暑期各高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大学生志愿组织数量虽然众多,但志愿服务时间整体较短,短则两三天,长则一个星期。不仅如此,志愿服务活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使得很多有意义的长期性的志愿项目无法深入推进,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只注重表面的服务工作,无法产生长远影响和实效,也反映出高校志愿服务缺乏精品项目的困境。
不仅志愿服务的周期短、可持续性差,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足也阻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近年来,不少高校志愿服务内容比较空洞,搞形式主义,活动形式偏向于群体性服务、专业性不足,忽视了个体需求和自愿。例如每年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有关爱留守儿童或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如出一辙,仅停留在如何在志愿期间内丰富弱势群体的生活等方面,往往忽视了受助对象的自我救助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导致无法彻底改善受助对象面临的境况。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层服务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高校志愿服务仍延续着原有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并未做出相应调整,因而当下的志愿服务与日益变化的服务需求已不相适应,亟需创新和改变。
3.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备,效率低下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效率低下已经成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在每年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乏一些志愿服务“一日游”、“二日游”的情况出现,这不仅反映出当下高校志愿服务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参差不齐,更深刻反映出当下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缺乏。
完备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据笔者调研分析,相对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志愿服务的项目立项、组织动员、总结表彰等环节的关注度而言,志愿服务活动进展过程中的管理和指导显得尤为不足,不少需要专业指导的志愿服务项目因缺少高校的支持和有效管理而无法发挥其应有效用。不仅如此,不少草根志愿服务团体并未确立完善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方法,活动开展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出现组织效率低下、活动过程比较混乱的现象,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无秩序、无益处,有时候甚至给受助者增加了生活负担,使得社会和他人对大学生志愿者及志愿活动颇有微词。
4.志愿服务专业性不足,培训机制不完善
志愿服务人才队伍体系主要包括志愿服务组织者和志愿者两大主体[2]。从调研中可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草根组织者并未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因而其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同时,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于招募志愿服务并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门槛较低,部分专业能力不足、责任心较差的大学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影响了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此外,在涉及到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时,大学生志愿者有时很难满足专业服务的需要,比如对青少年服务和社区服务。而在笔者进行的调研中有67.5%的大学生从事过此类型的志愿服务,这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需要志愿者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并且要求达到专业水平。特别是义务支教之类的志愿服务项目,除了要求志愿者们掌握青年教师基本的职业技能,还要求对课堂氛围有一定的把控能力,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等各个方面。
很多专业服务技能是需要经过完备的培训后才能掌握的。调查数据显示,72.5%的大学生认为培训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2%的人经常参加培训,26.5%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培训,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培训资源相当匮乏。不论是活动前的培训还是活动进行中的培训都关系着甚至决定志愿服务的质量。因此,高校亟需完善培训机制,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
5.志愿服务激励体系缺乏,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备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有93.5%的大学生没有获得过补助,但62%的大学生希望“有一些便于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补助资金”,36.5%的大学生觉得“需要报销车费、餐饮费等,不让自己倒贴钱”。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来源较少,政府投入不足,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并无收入,让大学生来承担部分的志愿活动经费无疑会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学习,也会减少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调查分析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自愿性”、“利他性”、“利己性”,只有兼顾这些特性建立与当代大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志愿服务评价激励体系,解决志愿服务资金短缺问题,达到大学生志愿者们服务社会、他人的同时产生出利己的效果,才能持续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还很滞后,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来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和规范志愿活动[3]。地方出台的一些志愿服务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没有明确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对志愿组织、大学生志愿主体、志愿内容、服务对象等没有做出法律意义上的明确规定,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都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志愿服务法律的制定,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新模式
本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新模式是对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的总结与创新,针对当下高校志愿服务发展中暴露出的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备、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培训机制不完善、激励体系缺乏、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改革路径。在我国“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4]的时代新风背景下,构建以各类高校志愿团体为载体,以大学生服务特性为导向,以政府法制体系为保障,联合社会服务组织,形成多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一)培育积极向上的志愿精神,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价值观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涵,因此重视培育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势在必行的。
各级政府需要大力参与和支持志愿精神的培育工作。政府部门可定期组织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共党员、公务员与大学生结对共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要做到参与早、范围广、力度大、可持续。特别是各级政府中的共青团组织,他们联系着我国最广大青年学生,指导着高校共青团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引导作用,每年可制订详实的志愿服务计划和项目,由官方主动发起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营造高校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同时,从政府的角度结合各地的人文情况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及时公开表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突出贡献者,抓住典型、重视典型、宣传典型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志愿服务氛围,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工作是各高校志愿工作的重点。首先,为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参与各项志愿活动,高校可将参与志愿活动与学生的学分挂钩,每学年每位大学生都需要参与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如此,志愿服务项目的指导老师还会关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质量,会在志愿服务活动后对每位志愿者进行评定,评定合格者才可获得相应学分,学分不满则将会影响到该生的升学和毕业。这不仅增强了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大学生积极的志愿服务精神。其次,要改变目前高校重志愿活动轻志愿精神的现状,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关解读志愿服务精神内涵的课程,特别是一些实践学习类的课程,例如宣传志愿者先进事迹,开展万人学习实践活动等,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志愿服务榜样作用。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人生观、价值观逐渐由模糊到确立,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价值观,不仅有利于自身优秀品德、品质的塑造,也有利于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大环境,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影响深远。最后,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者,高校共青团组织更要坚持自愿性的志愿精神内涵,坚决杜绝因志愿者人数不足强制要求大学生参与的现象,尊重大学生自我参与的意愿,不断改进与大学生的沟通机制,多动员、多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志愿服务的本质内涵,促使其抱着正确的价值观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二)创新组织管理机制,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1.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寻找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构建有效的服务载体并形成可持续性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政府部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提高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的效率,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应加强各高校与企业、媒体、各类社会志愿者组织的沟通联络,高校志愿者组织也应该与社会志愿组织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组织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共建机制,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动员招募、组织培训、激励考核以及各项协调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寒暑假实践、周末实践、课余实践等实践方式,结合志愿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同时,要拓展志愿服务领域,积极与各类社会公共服务结对共建,特别是在适应社区发展的社区文化、基础建设、老年人服务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组织动员志愿者为创造“和谐社区”做出积极贡献。此外,志愿服务活动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的,但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建立起严格的绩效考评监督机制,只有对志愿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对志愿者进行深入指导,并对志愿服务的质量及时评估,才能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
2.打造精品项目
首先,在思想上树立品牌意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来说,品牌不仅是一个组织的无形资产,更是代表着一个组织的荣誉和形象。对志愿事业而言,品牌则是志愿服务与和志愿文化的融合,起到着宣传、普及和弘扬志愿精神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志愿服务品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的社会认可度,更有利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支持。
其次,要探索建立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化运作的机制,发挥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个性和特点,形成长效管理运作模式和持续发展的社会影响[5]。高校共青团组织可根据各自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计划,每学年考察并确立一批重点培育的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由高校共青团组织主动发起,面向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公开招标,制定严格详实的审核制度,邀请优秀志愿者、专家参与项目的筛选和评审工作,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立项的志愿服务团体给予物质和精神的支持,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队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同时,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与地方政府部门充分沟通与合作,深入挖掘地方有利的志愿服务资源,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确保大学生志愿项目的顺利实施。
打造精品志愿项目还需紧密结合学校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淮阴师范学院是周恩来故乡的第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它秉承周恩来精神办学,有自己独特的“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应与淮师的特色紧密结合,将高校特色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去。淮阴师范学院是个例,但绝不是特例,它表明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种趋势,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结合学校特色,逐步形成每所高校所特有的志愿服务品牌。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5956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