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9749字
摘 要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今,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内容。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不同阶层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素质呈现。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某学校六年级为样本,通过综合自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的三方评价,对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和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的素质进行评价。同时调查学生父、母亲的职业背景,学历背景和家庭的经济背景,通过联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一一对应分析,发现了学生的素质与其家庭背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背景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关键词:学生素质,家庭背景,相关性
Abstract: Whil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s continuousl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education are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sam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tudents of different classes have different quality rendering.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with a sample of sixth grade school,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of self-assessment, parent assessment and teacher assessment, writer evaluate students’ quality in moral, civic literacy,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sports and health, aesthetic and performance. Writer also investigated the parent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income background, contacted and analyzed with all aspects of the qualities of student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correl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Keywords: Student Selectivity, Family Background, Correlation
目录
1绪论 4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4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4
1.2.1学生素质 4
1.2.2家庭背景 5
1.3研究方法 5
2 学生素质与家庭职业背景的关系 6
2.1家庭职业背景的人口学特征 6
2.2学生素质与家庭职业背景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7
3 学生素质与家庭学历背景的关系 9
3.1 家庭学历背景的人口学特征 9
3.2学生素质与学历背景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10
4 学生素质与家庭收入背景的关系 11
4.1家庭收入背景的人口学特征 11
4.2学生素质与家庭收入背景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12
讨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教育问题始终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对教育加大投入,使教育得到了更好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学校及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待学生;社会和家庭也日益重视教育问题,都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学生。
我国从80年代起就坚持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基础教育和全社会的任务。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走上了新的台阶的同时,个体的差异也值得我们探讨。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公平,同时,贫富差距、社会阶层也影响着教育的公平。
学生家庭背景对其素质有多大影响,如何影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因素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家长采取有利于子女学习的措施提供借鉴,也能使学校认识到学生的素质是学校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提醒学校应该更关注家庭环境不佳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校的努力减小因家庭背景致成的差异。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学生素质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遗传因素”,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
素质是指“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所谓的学生素质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教育、环境为条件,通过对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简单地说,学生的素质就是学生的质量。
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和审美与表现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素质。
1.2.2家庭背景
通常情况下,个人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收入、居住地等方面的情况;在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家庭背景还包括教养方式、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等;此外,若延伸家庭的范围,则家庭背景还可以包括更广层次上的亲戚所拥有的这些特征。[2]
本文研究的“家庭背景”主要是指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就是学生家长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本文通过研究学生父母亲的职业、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年均总收入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3]
(1)父母的职业
本文将职业分为六大类,即:
-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 专业技术人员 。
-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
- 工人和农民。这一阶层是体力劳动者,体力或劳动力是他们拥有的资源
- 私营企业主和自雇者。私营业主雇佣一定的雇员,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自身不直接参加生产。自雇者包括个体户
- 其他。主要是指失业和半失业人员
(2)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
本文将父母的学历主要分成三类:
- 大学及以上
- 高中及中专
- 初中及以下
(3) 家庭收入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749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