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9341字
摘 要
为了适应快速成长和转型的中国经济,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下的员工心理资本水平进行管理和投资。通过开发员工心理资本,激发员工的潜能,能使员工获得幸福感、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样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心理资本;开发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Capital
Gao Q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y, enterprises must intensify efforts to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capital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By developing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capital,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employees, employees can get happiness, threw herself into her job, which not only can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but make enterprises obtain the advanta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
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和竞争给员工带来了关于亲情、事业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重压,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如此大的压力面前,大部分员工开始出现内心疲倦、消极怠工等问题。比如2010年轰动一时的富士康企业员工的十几连跳事件,这十几跳不仅暴露出当今社会员工身心健康存在的严重问题,也跳出了管理界和学术界对员工心理资本的新关注和研究热情。根据研究实证得出:积极心理资本通过关注并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达到改善员工职业倦怠和降低离职率的效果,有助于增强员工满足感,最终有效地提高组织绩效。每个企业都想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中流砥柱,因此,如何妥善对待心理资本开发这一新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资本的含义和内容
2004年,Luthans教授首次提出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并创造性地将这个新名词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他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并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高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可以用投资培养的方式获得,使个体在竞争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坚韧性等四个积极心理资源。[1]在提倡宣传正能量的社会环境下,对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和开发势不可挡。
(一)心理资本的定义
以前心理学关注和研究的主要是人的各种消极想法和行为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带领社会各行各界的组织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研究人的品质中对工作生活有较好影响的各种要素,并关注积极心理资本为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形势。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探索了能够促进员工认真剖析自己、了解自身优点和不足、提升幸福感和使企业最终获益的各种措施。
Luthans教授将心理资本的范围从心理学延伸展到管理学,认为心理资本是能够使员工表现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2]
(二)心理资本与其他资本的比较
物质资本是指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开始代替它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主流。人力资本是指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对个体进行的一系列投资所形成的资本。社会资本是指个体依靠自身的社会关系给自己带来各种收益的资源。人力、物质以及社会资本其重点都不在员工心理健康方面。心理资本是超越其他三大资本的新兴资本,它包括员工对自己的肯定、对成功的渴望和乐观程度,以及积极面对挫折,勇于挑战自我的韧性;它保证了员工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和正确的做法。它是将员工的积极的个人品质转化并运用到工作中,通过奋斗和拼搏实现自身发展,提高组织绩效。对比之下可以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仅在于雄厚的资金和顶尖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人拥有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挖掘员工隐藏的心理属性,才能最大化地开发它们。
(三)人力资源管理下员工心理资本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不只是人员招聘、培训和配置等传统方面,更要注重员工的心理资本开发,如何将这个新标准运用到其中对管理者也是一大考验。每个学科都是复杂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被研究透彻,一般认定的积极心理要素主要有四个:
1.自信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自信是指个体在面对某种特定的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客观,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调动手头可用的一切资源,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完成某种任务的信心。[3]自信是指某人对于获得成功的自信心。这与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有关,有的人能不畏失败,并从所犯的过错中总结出经验,坚决不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他人的鼓励和肯定也对员工提高自信心有帮助。因此,要开发员工的自信心,企业管理者要多多注意员工自信心的增强,在工作中多鼓励支持员工,在员工失败时帮助其总结经验。
2.希望
希望是指个体对实现目标的决心以及为达到目的量身定制的一套计划,是员工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和期盼,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合理范围内设定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才能达到的目标,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通过自我分析等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希望和绩效在各个领域中都被证明它们成正比关系。
3.乐观
乐观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保持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都往好的方面想。“半杯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还有半杯水”和“只有半杯水”分别代表了积极乐观和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乐观的人满足于现在,期待着未来,觉得生活都是积极向上的;而悲观的人总是认为发生的事都不如意,觉得生活糟透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管理者拥有乐观的心态并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员工,使组织都充满正能量,员工才会积极主动地寻找事情的解决方法。反之,员工只会垂头丧气,坐等失败的到来。
4.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员工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在遇到挫折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咬牙坚持不服输的好品质。坚韧性是一种可开发的心理能力,它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使人从巨大的身心打击或者极致的快乐和喜悦中迅速恢复正常,可塑性较大。[3]生活带来的不如意每个人都会遇到,如何妥善处理才是重点。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论怎样问题都得解决。家庭和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得到解决,而工作中的问题,除了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管理者也需提供一些帮助。当然,主要的还是看个人,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克服了困难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除了上述四个要素,心理资本是否还有其他构成要素尚在不断研究中,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开拓创新给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为了适应快速成长和转型的中国经济,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下的员工心理资本水平进行管理和投资,从而达到企业战略发展的新高度。除了密切关注员工的心理资本开发,管理者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资本以作表率。
(一)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的可行性
心理资本的概念刚被提出就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仲理峰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要素和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工作满意度以及为企业作出的贡献都成正比。尤其在保证性别和年龄这两个量不变的情况下,他发现员工这些心理资本要素对企业的绩效、组织承诺和员工个人行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4]
心理资本是能够被衡量、开发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素质。它与企业能否获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适应性以及个人幸福感等有密切关系。对员工个人来说,自己的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提升的,这有助于调节因为各方面压力而产生的心理与生理问题。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可以使员工的身心都保持健康,在工作中有着高亢昂扬的冲劲,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最后达到提高工作满意度和个人幸福感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开发心理资本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最重要的项目,具有很大升值空间。通过对员工内在潜能的挖掘和提升,能创造出最大效益,不仅能使企业获得高绩效高收益,更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败。一位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影响幸福感的所有因素中,有一半来自于客观条件,包括遗传因素、受到的教养等。另有百分之十的幸福感来自于社会环境,比如生活的地域、国家、富裕程度等。所以,“有钱就有快乐”这种观点并不能够成立,这在获得幸福感的因素中只占百分之十的比例。剩余的百分之四十是可以控制的因素,是指人的主观意愿,主要包括我们的内心状态和心理活动,它能够使我们感觉到快乐还是不快乐。有着同样的压力、生活环境的人,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他们的心态是否正向(积极)。客观的因素个人无法改变,但是企业和员工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及方法去改善另一些可以改变的影响因素,从而达到改善员工心理资本的目的。
(二)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的必要性
企业和员工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不断从管理中寻找新方法来管理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才能让企业不断变强不被挤出去;员工必须通过开发自身的心理资本才能展现自身能力,找到优越的工作,并为企业作出更大贡献,实现双赢。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直面压力和可能的危机,没有人和企业能够避免,逃避只能导致失败。开发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诠述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第一,市场化、信息化是如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势不可挡。在新的经济潮流下,企业各方面都必须跟上潮流的脚步,落后就意味着被打败,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一个企业面临问题或者处于瓶颈期的时候,只有团结所有管理者与员工才能应对出现的问题。人才是一切的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权威,上下齐心才能首先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大方向,然后再对日常管理中的细枝末节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第二,工作倦怠这一问题被广泛关注。工作倦怠是指员工觉得工作没有乐趣,工作压力大并且感到身心疲惫。伯克利大学的Maslach教授认为,人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不适和疲惫是导致出现情绪失控、低效工作、成就感降低等心理问题的原因。对工作的不适应、在工作中受到不平等待遇、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负面情绪爆棚都会造成员工工作倦怠。而实证得出,快速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挖掘员工内在的可开发的心理资本要素。
第三,这一新提出不久的概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大多数企业已经充分认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而心理资本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新法宝。心理资本是治疗员工心理疾病、解除员工心理危机、实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保证。开发心理资本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好的选择。
此外,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只注重对员工技能的培训和开发,而忽视了员工内心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喜好,这给日常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在接受了本企业仅限于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员工,常常会因为别的企业提供的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更高的职位而轻易地与本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给本企业造成各方面的损失。此外,基于普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仅仅解决的是员工个人能力问题,无法解决员工不喜欢工作或工作不适应的心理方面问题。根据一些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能够充分调动起来的话,其潜力能发挥多达百分之八十。美国的Luthans教授等人对心理资本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若企业要想在以后获得明显优势,必须管理和开发积极心理资本。心理资本上的投资绝对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优势,并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的影响因素
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感受到心理资本开发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近几年来,心理资本及其开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逐渐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企业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对它进行开发。根据研究结果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资本的组成以及产生作用的内在和外在条件上,但影响心理资本开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一些经营策略和政策,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等。
(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心理资本开发的影响
只有明确企业文化在大局上的作用,企业才能明确人本思想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这一思想观念;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调整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创造较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从而敞开心扉,竭尽全力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价值观对员工的想法和行为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人为本的企业会更加关注员工个人的管理,关注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动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开发,使企业个人和企业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政策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政策制定应该公平公正,员工的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福利以及奖惩等都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若做不到公平公正,员工就会感到失望沮丧,反正无论自己再努力也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这只会促成他们消极怠工,每天混日子打酱油。只有在平等的工作氛围中员工才能感受到尊重,才愿意为企业毫无保留地付出。另外,企业内外的监督力度对员工及心理资本也有很大的影响,缺少监督,就一定程度上会有腐败,损害的大多是普通员工的利益,员工内心就会有怨言。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保证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企业有效地培训能够挖掘开发员工的自信、乐观和韧性,明确其不足和优势并加以利用。激励政策有利于员工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达到自我开发的目的。
(三)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心理资本开发的影响
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事,企业所能采取的措施很有限,比如为员工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树立榜样供员工模仿学习等,员工主观方面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改变自身一些不良习惯。健康的身体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员工更好地投入工作,幸福稳定的家庭也能使员工感到快乐满足。员工个人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情绪和心态来培养开发自己的心理资本,快乐的情绪和心态也会传染他人,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在工作中要学会展现自己的优势,逐步实现自我开发,变得更加自信。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和谐的家庭和交往的朋友以及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等都对个体的心理资本开发有着或轻或重的影响。
四、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在进入21世纪后,企业和员工都应该明白,如今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不是财力或者技术,心理资本已成为新兴的核心竞争力,获得积极心理素质才能保持战斗力。心理资本是隐藏在人头脑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开发不像前者那样速成。像减肥一样,这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刻获得明显的效果,要循序渐进,通过内部或外部作用慢慢进行,才能达到扎实稳定的效果。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员工的心理资本开发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要点,它使员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属于人的精神范畴,是可以开发的,但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一)员工自信心的开发提高员工自信心的方法非常多,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感受成功完成任务带来的快感,并在过程中掌握技巧、提升能力。企业给员工创造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最擅长、最乐意做的事,给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让员工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此外,企业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发,舍得下血本投资;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保持好的方面,改掉不好的一面,为员工成功创造条件。在现实情境中,有很多我们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因而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地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高调宣传优秀员工的事迹,借助为员工树立榜样的方法来让其他员工学习借鉴,将在他人成功的经历中学习到的东西总结后运用在自身。此外,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好好沟通交流,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员工的问题,为其获得成功、提高自信创造更多可能。
(二)员工希望的开发
从希望的概念中可以得知,希望受到目标的设定、途径的选择和产生动机的原因的影响。因此,为了开发希望,员工需要在企业协助下设置合理的、有挑战性的、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这些目标能使员工产生动因[3]。员工通过自我分析来设置难度适宜的目标,在企业管理者的帮助下制定多种方法,并明确每种方法的优劣得失,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成功。渴望能促使人进步,企业通过对不同性格员工的了解,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奖励机制,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用这种有针对性的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员工心理素质,激发员工的斗志,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只有看得到希望的事,人们才会拼尽全力去完成。
(三)员工乐观的开发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学习氛围、交往的朋友以及工作环境等对员工的心态都有影响,所以这是可开发的。企业可以通过形成乐观向上的企业文化、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来改变员工悲观的态度,开发并提升乐观指数。不论面对的环境多么糟糕,企业都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中的乐观,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挫折,应给予员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否定和打击。每个员工都有未被开发的潜力,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开发员工乐观的心态,这样即使面对非常糟糕的事,员工也能够冷静判断,放眼未来,看到积极的方面并为之努力。虽然明天会发生什么是不可预料的,但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处变不惊。
(四)员工坚韧性的开发
开发坚韧性需要磨砺员工的意志力。意志薄弱的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稍微遇到困难就半途放弃;只要遇到别人的质疑就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摇摆不定随波逐流,这些人的内心都不够强大,永远也尝不到胜利的甜。有坚韧意志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都不会停下脚步,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再苦再累也要完成目标。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员工家庭和工作遇到困难时,应适当地伸出援手,给予鼓励与帮助。员工克服困难后会心存感激,更好地为企业效力,也促使他们对自身能力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在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会积极应对。
关注并通过各种手段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若困扰多时的问题得到解决,员工就能够从压力中脱身并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后的工作情绪会有所调整而不再是负面的,工作就能够积极上进。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些美好品质,但既然它们是可以被开发的,企业就应当尽一切可能开发它们,员工就应该尽全力完善自己。
关注员工心理,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帮助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所面临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可以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此外,需要培养员工乐观、豁达、宽容、感恩,以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积极的心态,全面挖掘员工积极的心理潜能。
五、结 语
管理学家尼尔森指出:“未来企业经营的一大明显现象,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只是拥有权威的领导者,而是要不断深入基层,间接引爆员工的潜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和效益。”[5]人是社会生产的核心因素,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享用者。通过开发员工心理资本,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员工获得幸福感,能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对手下每一位员工有所了解,考量其心理资本开发所需的条件。优秀的管理者能够通过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判定他的开发价值,因此管理者也需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甄美荣,彭纪生.心理资本理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1l,(7):206-209.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341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