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

 2024-02-06 10:20:38

论文总字数:6136字

摘 要

: “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提出的浪漫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对“美丑对照”原则产生的背景着手研究,分析这一原则在作者最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的体现,仔细体味其魅力所在,最后阐释“美丑对照”原则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美;丑;对照;背景;意义;

Abstract:Beauty and ugliness control "principle is proposed by the famous French writer Victor Hugo romantic theor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on the principle of" beauty and ugliness contrast "the background of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in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authors of the most romantic breath in" Notre Dame DE Paris ", carefully appreciate the charm, finally explaining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beauty and ugliness contrast".

Key words:Beauty;Ugly;Contrast;Background;Significance;

一 “美丑对照”原则产生的背景

雨果认为“美与丑”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甚至提出“丑”比“美”更具有艺术价值。他说:“近代的诗神,……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4](P30)这是雨果第一次正式地提出对“丑”的欣赏,同时也大胆地提出“丑”应该与“美”一样被同等看待。另外他认为“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滑稽丑怪在文学中比崇高优美更占优势,美的典型不久又要恢复它的地位和权力,它并不排斥另一种原则,而是要胜过它。”[4](P36)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雨果对“丑”在文学史上的高度评价。 下面是对这一原则产生的背景的具体分析:

首先,从人们对“美”的认识转变来看,审丑由当初的不接受到最后被赏识的价值。在西方历史上,作家们起初是很难接受“丑”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认为写“丑”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例如在文艺复兴以后,法国古典主义的著名作家布瓦洛,就直白大胆地批判“丑”,他说:“不管你写什么,要避免鄙俗卑污:最不典雅的文体也有其典雅要求。”[5](P52)在他看眼里,只有正确的、合乎情理的“真与美”才是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的,并且具有欣赏价值的。

尽管“丑”不被人接受,但是在西方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体现,并且早已有对“美与丑”的定义。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就曾道:“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2](P25)他认为与“美”相对的是“丑”。另外著名作家狄奥尼修斯也曾说:“恶是一个存在。它在存在者之中。它是至善的对立面,与它相背……恶也参与世界的完成,并且通过自己的存在防止世界的不完善”[10](P37)这是他对“善与恶”的看法,认为善恶是对立的,且同时对万物的存在起作用。进入中古时代,人们照样倡谈丑,法国作家威廉说:“我们谈论丑是与美相对而言的。事物可以以两种方式同美相对立,即当它显示出某种不适当的东西或显示了某种缺乏的时候。”[11](P273)他对“丑”提出的理解是要想使美的东西更美,就要突出它的对立面——丑。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期,“丑”同样得到了人们的正视。如苏格拉底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各种各样的美都给予我们以特殊的高兴和愉快,正如丑产生痛苦一样,不论它是寓存于什么主体中,也不论它是在有生物或无生物中被观察到。”[3](P333)他认为“美”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而“丑”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

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法国爆发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革命,各阶级斗争激烈,人性迫切得以解放。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发展,人性中的“丑”也被慢慢重视起来,甚至达到与美对抗的地步。在这一阶段,雨果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了“丑”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他第一次尝试在《lt;克伦威尔gt;序言》中正式阐释了自己对美与丑的理解,甚至更看重“丑”的艺术价值。

其次,从人性多样化的角度,看待唯心主义。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大部分哲学家们把“理性”看作人性中最基本的,并且从这个方面来判断自己的本质属性。例如,柏拉图传授理论的基本特证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练习,觉得人可以依据自己的理性而走向美好未来,一旦拥有“沉思”和“反思”,就能使自己理性的知识真正达到心中有数、闻一知十的境界。感觉效果只是现象的理解,并不是理念东西的获取。笛卡尔也是肯定理性主义的,他在《物理学》中认为理性是人类基本生存能力,他推崇理性的思考问题而不是感性的理解。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反理性主义运动的涌起,人们渐渐打破理性主义对人的禁锢向唯心主义方面转变,即注重情感、精神、感知等因素。如唯心主义的开端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意志,他认为意志如影相随,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具有最原始的意识,而认识是后来自己发现附加的。德国尼采对反理性主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教育家叔本华》一书中肯定了叔本华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认为生命依靠自身的直觉,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自己生命里无穷无尽的徜徉,主张自由自在的体验生活。

正是人们对人性的认识的从理性到唯心主义,使得人性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冲破固定不变的形势,但是在人性观的单一与多样之间有一个中间阶段,雨果就是处于这个时期,他从人性观多样化的根源上领悟“丑”以及美与丑的关系,甚至走向更加复杂的人性观。

最后,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分析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18 世纪末,法国引发了轰动一时的大革命,资本主义与封建顽固势力的对抗升级,既有新兴思想的斗争,也有新旧力量的对抗,从而引起法国大革命时期轰动一时的二元对立思想。雨果正是处于法国体制发生根本性转折的阶段,所以二元思维深入其身。即使他突破古典主义的偏见,肯定“丑”的地位,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他不能将人性和外界理解的更多元化,他只是从“美”和“丑”对立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而不是将他们混为一谈的去理解,也就是说“丑”中有“美”、“美”中含“丑”以及“美”与“丑”界限时刻转换着,当然这无非是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不能从根本上定义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所以他只能用二元对立思维去分析阐述“美丑对照”原则。

由此可鉴,雨果的“美丑对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即使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制约,但他的“美丑对照”原则仍然是文学史的突破,具有不可忽的重要地位。

二 《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应用

维克多·雨果成功地将这对照原则运用到最具有浪漫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甚至可以说把“美丑对照”发挥到了极限。在小说中,作者认为“有比较才能鉴别”,他的“对照”不仅体现在事物与事物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而且还体现在人物与事物的内部。“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创作中的主旨,在故事情节场景的设置,或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雨果都很喜欢用它来完成他的艺术独创,暗示他所要表达的目的。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第一,从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场景角度上来分析,对照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雨果擅长用“对照”的方法去处理和设置故事环节,主要显示在悲剧场景中灵活地运用少许喜剧环节。比如雨果首先着笔于法院大厅内的一次滑稽的笑剧,使得开始的喧闹场面与最后的悲剧构成显明的对照。接着在爱斯美拉达的不幸遭遇中,雨果运用奇特的笔法,使爱斯梅拉达一会深处险境,一会死里逃生。另外在法庭上,聋子审聋子的恶作剧、爱斯美拉达无意中与自己的亲身母亲相认的暂时相聚等离奇情节,都和小说结尾的悲剧形成强烈地对比,震撼人心,感人肺腑,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引人入胜,以达到悲喜交织,曲折离奇的境界。小说中的悲喜交加的情节设置,不仅给读者心灵上的冲突,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其次,雨果喜欢在小说场景上应用“对照”,首先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场面。教民们纷纷从各地赶来,在巴黎圣母院内正上演着中世纪的宗教神秘剧,可是观看的人却寥寥无几。与此相对的是格雷勿广场上的那位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舞姿却吸引了众人,赢得了阵阵掌声。雨果之所有这样设置场景,目的是揭示善恶两种势力的对抗,反映社会的矛盾,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

第二,从作者对《巴黎圣母院》中人物自身及之间的刻画上来看,这可以说是小说中“对照”的精髓之处。 雨果安排了两种对照的人物,一类是正面人物,以爱斯梅拉达和加西莫多为代表,包括法国下层社会的人们,他们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一类是反面人物,分别以克洛德和法比为代表,包括宗教和资产阶级,他们代表着假恶丑。第一对人物的心灵都是美的,爱斯美拉达是个天真、纯洁、优美的姑娘,但她在爱情的道路上是坎坷且盲目的,只看到了人物的外表美,而看不清人物的内在美;而加西莫多是生下来就是个怪物,首先自己在形体上与心灵形成鲜明对照,其次他的其丑无比的外表和优美典雅的爱斯美拉达形成强烈对比。爱斯美拉达的纯洁、善良、优雅还和克洛德道貌岸然、阴险狠毒形成对照。另外,爱斯美拉达和腓比斯、格兰古瓦形成对比,即爱斯美拉达的纯洁真心与腓比斯的虚伪玩弄、爱斯美拉达的受恩与格兰古瓦的忘恩负义。加西莫多和克洛德是貌丑心灵美与外美心灵恶的对比,一个是头脑简单、善良、敢作敢当的正人君子,一个是道貌岸然、阴险毒辣、利欲熏心的反派人物。雨果通过两类人物的对照,使得丑的更丑,美的更美,次要人物在突出主要人物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刻画,达到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意境。

第三,从女主人公爱斯美拉达被四个男人喜欢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的爱来分析:加西莫多对她的爱是无私、不求偿还的奉献与守护;克洛德对她的爱是利己、霸占、凶残的伤害与情欲;腓比斯对她的爱是卑鄙、龌蹉、虚伪的利用;格兰古瓦对她的爱是忘恩负义、见死不救、胆小怕事的懦弱。作者通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对爱斯美拉达不同的爱,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和人物心灵之间的对照,给读者在思想上产生强烈、鲜明地冲击感。

最后,从两个相互抗衡的阶层来分析。一个是上层贵族统治者,他们狡滑、野蛮、残忍冷酷,俗称“长着狮爪的老狐狸”。另一个是巴黎最下层的百姓,他们是勇敢、顽强、正义的代表。雨果特意把被压榨的下层劳动人民描写的崇高伟大,目的是与封建贵族的残暴、丑陋、黑暗进行对照,用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暗讽残酷的封建社会,直接对教会和封建最高统治者进行赤裸裸的揭露与责骂。以封建统治阶层的“丑”烘托下层人民的“美”,歌颂和赞美下层人民的纯仆、伟大、高尚,从而表达出反封建、反人性的主题。雨果直接肯定下层百姓的崇高伟大,上层统治者的凶残渺小,这比直接对贵族统治阶级的美化和虚假颂扬要明智的多,这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 “美丑对照”原则的目的与意义

事实上,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就是文学作品中广泛地应用高尚与美丽、丑陋与粗鄙的意向或者人物进行对照,使得心灵上造成巨大的反差,使故事情节此起彼伏、扣人心弦。然而相对于古典主义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创作,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大致归纳,有以下四点:

第一,雨果既是“美丑对照”原则的倡导者,也是其实践者。他的“美丑对照”比一般创作中常见的烘托、对比手法更高明、更突出、更强烈。它不仅体现事物与人物形象的表面,而且表现出其内心的“美与丑”,特别强调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与希望,某些方面上显示作者的仁爱之心,这在当时的西方史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第二,雨果的“美丑对照”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它冲破了古典主义单纯地描写事物的表面,反对追求崇高优美、虚伪地歌颂教会与上层封建社会、不揭示社会的本质的作风,使得艺术缺乏真实感。他认为作品只有描写“美丑”互见的人物形象,展示现实生活中最卑微的人物,才能符合实际的生活状况,更能传达作者的真实目的,这样更符合实际逻辑的发展。

第三,雨果采用奇特、超强、大胆地夸张和幻想与古典主义的规则、严谨对比,他把事情和人物的描写无限扩大,用奔放的风格、非凡的想象,刻画出“善与恶”并存、“粗俗给人崇高”的人物形象,以达到更加鲜明的效果,使得作品中的违背理性的东西更丑陋,高尚的东西更美丽,浓烈的感情更丰富。

第四,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攻破了古典主义的循规蹈矩,痛斥其没有独创性,只会模仿他人或自然,人物形象太单一,指出了描写滑稽丑怪事物的艺术价值,以“既伟大又渺小”、“善恶混杂”的形象,丰富了文艺题材,加强了艺术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真正抓住读者的灵魂,更有利于实现扩大近代新文艺表现的艺术领域的愿望。

言而总之,正是在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指导下,才使得其作品中的情节场景曲折鲜明、人物塑造生动突出,并且具有很强地真实感,让读者回味无穷。这无疑比古典主义单纯追求“真与美”高明的得多,并且具有进步意义。尽管雨果把这一理论总结为单纯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并赋予毁灭性的结局,显示出必然的局限性,但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雨果主张并通过自己检验过的“美丑对照”艺术,是他对浪漫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价值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13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