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3094字
目 录
摘要..........................................................................................................Ⅲ
ABSTRACT..............................................................................................Ⅳ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2文献综述 1
2.1对移动社交媒体的研究现状 1
2.2对网络舆论的研究现状 2
3基于MAS的移动社交媒体舆论传播模型构建.........................3
3.1贝叶斯网络与多主题建模的理论研究 3
3.2移动社交媒体网络舆论传播模型构建 3
3.2.1影响移动社交媒体上网络舆论传播的因素 4
3.2.1.1移动社交媒体中的意见网民.........................................................................4
3.2.1.2移动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 4
3.2.1.3移动社交媒体中的政府干预 4
3.3移动社交媒体中网络舆论传播的模型 5
4 基于Netlogo的移动社交媒体舆论传播模型仿真......................................6
4.1基于Netlogo的仿真设计 6
4.2仿真建模的目的 6
4.3仿真参数 7
4.4仿真逻辑 7
4.5仿真实验设计 7
5基于案例分析的舆论传播模型实证研究 8
5.1数据来源 8
5.2案例一分析 9
5.3案例二分析 10
5.4模型有效性分析 2
5.5意见领袖对舆论传播的影响 14
5.6移动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建议 2
6总结与展望 15
6.1总结 15
6.2展望 15
参考文献...................................................................................................................................15
附录..............................................................................................................................................17
致谢..............................................................................................................................................24
移动社交媒体中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的构建、仿真与实证研究
张晗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事件在移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生,本文以MAS理论为基础,构建移动社交媒体中网络舆论传播的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得出舆论事件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模型,随后使用实证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模型模拟意见领袖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本文发现舆论事件的传播有多个峰值而且意见领袖能显著影响舆论的传播,以此为基础为网络舆论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的监督和引导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移动社交媒体,网络舆论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Simulation of Public Opinion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Media Based on MAS Mobile Model
Zhanghan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NUIST, Nanjing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vents frequently occur in mobile social media. Based on MAS theory, this paper builds a model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mmunication in mobile social media and conducts simulation research. It concludes that public opinion events are in mobile social media. On the propagation model, and then using empirical data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and to model the role of opinion leader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peaks in the spread of public opinion events and opinion leaders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pread of public opinion. This basi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n mobile social media.
Keyword:Mobile social media,Network public opinion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倾向于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8年1月31日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高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7.5%,达到7.53亿,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上网的首选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交热点人物纷纷转战移动端,各种社交媒体也纷纷推出移动服务,移动社交媒体开始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新浪微博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65亿:微信的平均日登陆用户达到了7.68亿。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网民不仅在网络上浏览信息,同时也产生和传播信息,由于这些新的特点,使得来源于事件发生地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形成网络舆论。因为移动社交媒体自身的特点,在将话语权下放到个体的同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也加大了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力。可以说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网络舆论的影响效力,传播路径,传播周期等产生了新的变化。移动社交媒体的移动性,便携性和及时性在使人们网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给不良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方便,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和谐和安定,因此需要探索移动社交媒体中网络舆论传播的规律和内在机制,方便社会监管部门能采取即时措施,引导网络舆论的同时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
2文献综述
2.1对移动社交媒体的研究现状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用微信、QQ、微博等的用户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焦移动社交媒体的推广和应用,并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种津在《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社会认同需要对营销信息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中认为,社交媒体包含“社交”和“媒体”两部分,是人们发表意见,交流经验观点的平台,而移动社交媒体则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下,社交媒体从PC段到移动端过度的产物[1];甘春梅等指出移动社交媒体是指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社交网络媒介。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移动社交媒体指以移动终端为载体,能够使用户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以各种方式进行传播,使用户之间能够实现互动的在线媒体[2]。韩璐(2014)认为互动性传播时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中的一个显在现象和突出特征,并认为移动社交相比于网上交友,更强调基于客户的真实信息建立人际网络,与传统社交媒体相比,移动社交媒体有着更便捷、更有效、更真实等媒介优势,移动社交媒体的传播有更强的互动传播亲和性、复向传播性、联通聚合性、天然的情感联动的能力[3]。目前对移动社交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影响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因素研究
梁栩彬认为娱乐动机和信息动机是促使人们反复使用移动社交媒体的原因[2],而孟猛从心理认知角度和内在动机角度两方面个分析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移动社交媒体的因素,从心理认知角度来讲期望确认度和使用有用性的高低影响着人们是否会持续使用移动社交媒体;感知关系型和感知胜任性则从内在动机角度产生影响[4]。张艳丰则认为低效的隐私保护和过量的信息会使用户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产生倦怠[3]。
- 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的影响的研究
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韩璐认为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使用户的社会人际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维护和扩展[3]。王晨通过调查指出,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和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6]。梁栩彬则认为移动社交媒体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可能会让用户陷入沉迷,而其本身带来的社交压力也会增加这种风险,给用户的生活带来困扰[2]。
2.2对网络舆论的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使得一些看似寻常的社会实践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能快速交叉扩散,形成网络舆论。这一现象吸引了很多学者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卿立新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中认为,舆论是公共或公共意见,是公共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混杂这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而网络舆论则被认定为这种类型舆论传播的载体是网络[7]。马冰星则认为网络舆论是借助于网络传播而产生的新的舆论形态,是通过网络传播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借助于网络媒介传播有倾向性的观点而形成的社会舆论[8]。丁雪峰认为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的映射和扩展,具有放大事件、扩大社群分化、提高参与能力等特点[9]。目前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 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研究
邹军认为在面对特定议题或有众多精英人物的参与下,网络舆论会发挥巨大的威力,但在其他方面依然因为各种制约而只能发挥有限作用,而随着现实中表达意见的渠道的增多,网络舆论的繁荣最终会消失[10]。朱立峰认为,网络舆论作为民众表达意见的新渠道,在承担反应民引导民意的同时,还承担着参与社会管理与旅行社会监督的功能[11]。卿立新则认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一方面可以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事件动态,一方面大量负面的网络舆论则会对社会的公共环境造成破坏[7]。
- 网络舆论的传播研究
党小超结合元胞自动机理论和模糊推理算法,设计网络舆论传播中的元胞自动机结果普,建立了模糊元胞自动机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12]。王根生以迁移元胞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构建迁移元胞遍历的迁移元胞演化模型、小世界效应下的网络舆论演化迁移元胞模型和无标度特性下的网络舆论演化二阶段模型,模拟并验证了网络舆论演化传播规律[13]。
- 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研究
王灵芝认为,在高校中网络舆论的引导应该以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等为原则,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方法来进行,并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扩展和疏通信息交流渠道等方法来减轻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14]。常锐则提出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采取的是政府和公民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其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公民社会积极参与的治理模式[15]。姜胜洪则提出应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民自我教育等方法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16]。
3基于MAS的移动社交媒体舆论传播模型构建
3.1贝叶斯网络与多主题建模的理论研究
3.1.1贝叶斯网络与影响图
贝叶斯网络是提供了变量间依赖关系的有相无环图,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变量,每条有向线段上的概率说明节点之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如果用 X表示变量的集合,那么贝叶斯网络的联合概率分布则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3094字
相关图片展示: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