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7102字
目 录
1.绪论 1
2.1选题背景 1
2.1研究意义 1
2.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
2.4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
2.理论与文献综述 1
2.1相关理论 1
2.2文献综述 2
(1)国外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动态 2
(2)国内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动态 4
3.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4
3.1研究假设 4
3.2模型建立 4
3.3变量设计 4
3.4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
3.5实证研究 5
3.6结论 10
4.结语 11
4.1本文结论 11
(1)我国化工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 11
(2)我国化工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 11
(3)我国化工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绩效有负影响 11
(4)我国化工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 11
4.2政策建议 11
4.3研究局限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赵悦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2011 to 2016 to build a model and explore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taking 71 compani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through SPS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nagerial shareholding ratio and the company performance in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2) the asset liability ratio of the industr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performance. (3)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z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An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help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Keywords:Business Performance;Managerial Stock Ownership;Chemical Industry
1.绪论
1.1选题背景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要想得到有效的治理,最重要因素之一的就是对管理层的监督和鼓励。为了均衡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公司运营的效率,开发出一套能够同时激励管理层又能保证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机制必不可至少。从一开始的工资加奖金,到后来的年薪制,以及内部职工持股的方式,我国对管理层的激励方式在现如今渐渐倾向于让管理层持有股份。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因为股权分置而遭到扭曲,所以公司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很难趋同一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有学者发现,管理层对持股有着极大的需求,但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而难以获得。2005年,法规规定公司可以回购其股份,解决了股票来源的问题,这让管理层持股变得日益常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管理层持股和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尚存在分歧。
1.2研究意义
首先,管理层持股持股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管理层持股的影响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更好的治理。
所以高管持股通过影响企业治理机制从而对上市企业的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管理层持股的影响可以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提供合理建议。
总而言之股权结构是公司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机制的体现,不仅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的监控、成长机会的选择,还影响自由现金流的投资等行为。研究管理层持股可以优化公司的投资,降低风险。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的内容一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理论与文献综述,首先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对国内外文献做出总结概括。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提出假设然后建立模型,最后再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指出本文的不足。
1.4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首先本文选取的数据是中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目前关于管理层持股和公司绩效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所有行业统一进行实证分析的,本文单独对化工行业进行分析,或许可以发现两者间隐藏的关系。
其次本文选取的衡量业绩的指标不是传统的托宾Q值,而是更符合中国现状的ROA(资产收益率)和EPS(每股收益)。
2.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
2.1.1基本概念界定
(1)管理层持股的界定
管理层为公司年报中公布的高管人员。本文中的高管人员是指在公司做出战略型决策并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直接负责的人员,包括公司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才(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以及监事会成员。其中不包含独立董事,因为目前独立董事的薪酬是基本固定的,无关公司的经营成果,故不考虑在内。本文的持股只包括管理层持有的现股,不包含期权和期股。
(2)企业绩效的界定
绩效也被称业绩,即公司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所取得的成绩。衡量企业绩效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EVA、ROE、ROA和EPS等。在管理层持股和公司绩效的研究中,各国学者对于公司业绩的测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学者以资产收益率为衡量指标,也有一部分学者以Tobin‘sQ来衡量。但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尚不完善,用Tobin’sQ指标略微复杂,故本文采取资产收益率(ROA)和每股收益(EPS)作为会计指标来衡量公司业绩。
2.1.2基础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的股东,但是所有者由于个人精力、能力的有限而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管理者是与股东签订合同,由股东聘请的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人员,他们之间是一种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企业的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让渡给管理者。所有者会根据管理者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数量为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2)利益协同假说
最早的利益协同假说是Jensen和Mekeling最早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一个理性的管理者,作出的行为应该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内进行资源分配。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情实感的想要提升企业的业绩,而是把企业当成自己上升的跳板,这种想法往往会使管理者和企业的股东利益产生分歧。更有甚者,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相勾结,作出不利于企业的事情。除此之外,企业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管理者往往掌握着最真实最直接的运营信息,但是所有者却内那么容易获得此类信息,管理者就有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作出有损企业整体利益的事情。归根结底这还是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假设一个企业创立初期,只有公司的创始人一个人,也是公司唯一的管理者,此时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随着公司的逐渐扩大,一个人无法有效管理整个公司,只能招募新的管理者。但是新的管理者是否尽其所能为企业做出贡献是未知的,固定工资显然不能让所有管理者都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努力,这时,如果给管理者一定数量的现金股票,管理者就能享受公司的剩余价值,代理成本也相应的减少,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是同向的,管理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从而提升整个公司的绩效。
(3)壕沟防御假说
根据Jensen和Meckling在1976年的分析可知,企业的代理人,即管理者,并不是总是按照委托人,即所有者的意愿,去追求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虽然委托人会运用一系列的控制和激励手段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然而由于两者之间缔结的契约并不完美,所以此类有损于公司价值的行为并不能完全被阻止,壕沟防御假说认为,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高管的权力也在不断增加,高管为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地位,可能会过度投资、增加雇员福利等,构筑自己的职位壕沟,一旦高管的控制权太强,公司内部股东与董事会还有高管间的权力制衡将被打破,所以,对高管的约束也就越来越难,高管可以肆无忌惮的追求个人利益,利用权力进行寻租,无视企业的整体价值。
2.2文献综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研究高管持股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已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对管理层持股仍存在争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未达成一致的观点。
(1)国外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动态
早在1931年,Berl和Means首先指出,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公司的所有权和公司的经营权是分离的,那么如果管理层没有股权的话,就会与外部股东的利益产生冲突。但是如果管理者持有公司的股份,他们的利益就与所有者的利益趋同一致。这种利益牵制机制迫使他们不得不努力地工作,减轻其背离企业最大化的倾向。该理论成为利益一致性假说。关于股权激励的一系列研究也因此而展开。到了1976年Jensen和Meckling对此问题做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构建了企业所有权理论。企业所有权理论指出,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最重要的就是消除他们之间的代理关系,也即给予管理者一定的公司股份。
以上两组均为股权激励理论研究,为了发掘管理层持股和公司绩效间真正的关系,以下学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有学者认为两者呈正相关。Laporta(1999)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和公司绩效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证明了以上二人观点的正确性。他认为相比股权集中的公司,股权分散的公司反而绩效更好。对国际上的研究进行了比较,他发现,家族、银行和国家控股在大部分国家的上市公司很普遍。此时企业的小股东和控股股东的利益是冲突的。在缺乏对控股股东的制约时,控股股东可能会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以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甚至控股股东会牺牲整个企业的利益。所以控股股东的存在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提升。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管理层持股和公司绩效负相关。Shleifer和Vishny(1986)的研究模型表明管理层持股过多会影响公司业绩。股权结构也不能太分散,否则管理层将会很难受到监督和约束。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可以防止管理者为了一己私利而牺牲外部股东的利益。所以股权集中可以使公司的营运能力加强,并且还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并且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会很在意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会非常乐意监督管理者的行为,防止管理者作出不利于企业的事情,这样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就会趋同一致。Ohad Kadany和JunYang(2006)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操纵财务报表来操纵公司的股价,管理层持股比例越多,他们就越会冒这种风险来获得巨额利益,短期内可能绩效会虚增,但不利已公司长远的发展。Bradley W. Benson, Qin Lian,Qiming Wang(2016)对上市公司CEO进行研究,发现未持有股份的公司绩效反而比持有股份的公司绩效更好。即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7102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