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1667字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第三方支付的性质 1
1.3.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因素 2
1.3.3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 2
1.3.4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3
1.3.5文献评述 3
1.4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3
2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 4
2.1流程介绍 4
2.2整体现状 4
2.2.1发展迅猛 4
2.2.2梯队划分两极化 5
2.3发展环境PEST分析 6
2.3.1政治环境 6
2.3.2经济环境 7
2.3.3社会环境 7
2.3.4技术环境 8
3支付宝案例介绍 9
3.1发展历程 9
3.2业务模式 9
3.3 SWOT分析 10
3.3.1优势 10
3.3.2劣势 10
3.3.3机遇 11
3.3.4威胁 11
4支付宝与商业银行的竞合分析 12
4.1支付宝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12
4.2支付宝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13
4.3支付宝与商业银行博弈分析 15
4.3.1囚徒困境 15
4.3.2纳什均衡 16
5结语 16
5.1结论 16
5.2对策建议 17
5.2.1合理划分市场,弱化双方利益冲突 17
5.2.2及时防范行业风险,加大违约惩戒力度 17
5.2.3督促行业创新,促进双方深入合作 17
5.2.4双方开放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18
5.3行业展望 18
参考文献…………………………………………………………………18
致谢………………………………………………………………………20
浅析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以支付宝为例
胡永妍
,China
Abstract: Recently, major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taken the action like closing down business outlets, withdrawing ATMs, laying off employers, all of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Golden Decade” of banks has quietly departed. Meanwhile, domestic mainstream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s like Alipay, have swept almost all retailers and individual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ience and quickness make great impact to the former, which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addition, compared to the "high profile" financial services that banks have historically presented,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is accessible and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At first glance, it seems that there exists a tendency for third-party payment to replace the bank. However, since 2017,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kept to supervise the payment market, and issue regulations frequently, m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ore subtl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sight into the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use of PEST and SWOT and g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ird party payment,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between it with commercial bank and whether there exists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Wish them to find the best market position, rationally integrate the economic resources, and create a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at is safer and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people.
Key words: Third Party Payment; Commercial Bank;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SWOT; Game Theory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史仅仅追溯至1998年,短短二十载,它从一个无人瞩目的“草根阶级”爆发成为撼动金融界老牌资本家——商业银行的种子选手,近来尤在金融支付市场独领风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不小冲击。过去的半年内,类似“银行巨变”、“银行裁员”等字眼为标题的文章不时刷屏我们的朋友圈,银行因为常年被诟病的效率和服务态度问题大众支持率本就很低,许多人不禁带着点幸灾乐祸的心态旁观商业银行如何招架这匹突然闯出后劲十足的黑马。第三方支付作为中介方,起初是通过与银行签约,获取支付接口技术支持的方式“依附”着银行生长,然而伴随着其便捷高效及低成本等优势很快席卷了小微市场,业务种类和规模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对银行中间业务进行了渗透,侵占了其盈利空间,两者的关系自然从合作演变成为合作与竞争并存。
另一方面,自第三方支付诞生起,中国人民银行便意图规范引导其与商业银行的共同发展。近阶段,在内部人士看来,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市场可谓“频频发文”,其中尤以“提高客户备付金交存比例”和“断直连”最为引发社会舆论。央行介入戏份的加重使得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可谓愈发复杂。
1.2研究意义
对于金融大环境来说,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关键性意义,现今由于金融支付市场内外部的激烈竞争,以及相关监管政策,两者之间的竞合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最终是商业银行忍痛“割肉”还是第三方支付悄然退出市场?剖析两者关系,引导双方良性竞争和深入合作,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普通消费市民来说,不同年龄段人群已经普遍接受并依赖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会被革新或者取缔吗?我们会被迫去适应新的支付方式吗?在可预见的无现金社会,对于这两个几乎将完全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支付形式的主体,了解双方走向也有助于我们进行支付选择时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1.3文献综述
1.3.1第三方支付的性质
宋仁杰,袁海威(2008)指出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企业,各方对其性质各抒己见。并且由于其性质的模糊不清,最初相关的监管单位和监管标准都难以落实确定,造成一段时间的监管空白。一方声音认为它担当的货款托管、代收代付、存取货币、清算结算等职能已然使其充当了“虚拟银行”的角色,而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由于第三方支付并未涉及贷款业务,应定义为非金融机构。徐显峰(2013)将第三方支付认为是交易支持平台,具备多重实力和信誉优势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和各大银行签约,待客户完成商品选购后,双方通过之前在平台注册的账户完成货款的支付,第三方支付在过程中充当中介角色。
1.3.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因素
苏华忠(2013)将第三方支付业务兴起背景归纳为:商品价格和种类的地域分布不平衡,中远程商品交易需求日增,传统支付方式的限制,时间、地点的不便和信用的无法担保,给了第三方支付出场机会;而金融环境的硬件、软件提升,银行卡、互联网的便民化以及国外初步成型的第三方支付交易模式都为其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魏武挥(2014)认为:对传统银行构成巨大威胁的所谓网络银行,甚至于是诞生在第三方支付的崛起之上的。而银行对消费网购业务的近乎无视,才使第三方支付有了可乘之机。从微观角度而言,Anna Noteberg, Ellen Christiaanse, Philip Wallage(2003)在其研究第三方认证对信任建立的影响时发现:第三方认证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可能性,减少了其对个人隐私和交易完整性的关注。张璞(2016)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佐证上述观点:他认为支付宝借助淘宝网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普通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的距离。2006年淘宝网的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人民币,远远甩开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华全年营业额。数据一经问世,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即刻声名大噪。市场中随即涌现出快钱、易宝等一大批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促使第三方支付在国内迅速发展。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创新性和革命性。Massimo Gastaldi, Irene Iacovelli, Armando Calabrese, Nathan Levialdi Ghiron(2008)强调技术创新在竞争中担当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可为支付系统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和效率的巨大提升,使其向来在寡头垄断支付平台市场中成为最常用的竞争策略。而第三方支付可以说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1.3.3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
吴嘉俊(2014)认为我国目前的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尚未形成,两者的合作对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增强。Stjn Claessens, Thomas C, Glaessner and Daniela Klingebiel(2002)指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第三方支付都或大或小地改变或影响着金融服务的性质结构和应用水平。付俊平(2012)研究发现,在初始阶段,两者默契合作,共同开拓中国电子支付市场,随着在线支付的规模化发展,其中一些佼佼者打破此种默契,渐渐渗透和争夺网上银行业务,对后者形成不容忽视的挑战。两者也最终演变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胡娟(2016)认为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利益冲突,客户群体之争和数据之争;而两者可以挖掘出巨大合作空间的方面有:沉淀资金管理,信用信息共享,安全性和便捷性,跨境支付结算等等。邱勋(2013)以余额宝为重点分析对象,论述了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方方面面以及应对方式,其认为在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市场地位和基金代销以及理财产品等业务,互联网基金都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1.3.4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从国际视角入手,在研究国外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上,张洪伟、张运燕(2013)提出早在2000年互联网支付堪堪起步时,欧盟、美国及澳大利亚就着眼于网上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以及监管问题,尽管其与传统支付业务存在差异,但从本质上看,互联网支付仍旧是支付,支付渠道或支付工具的改变不会导致已有的风险控制与监管体制失灵。因此,欧美等国家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方式与其对传统支付的监管方式并未存在过大区别。杨涛(2015)认为,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应从主体监管到功能监管,立足全球性、长期性视角,应该跳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机构分立,逐渐从新兴电子支付本身来看问题,这和上述提到的互联网支付本质上仍旧是支付的观点相契合。而在第三方支付监管现状方面,我国可以说持续加码:2017年12月27日,央行在官网正式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lt;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gt;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继条码支付业务规范之后,短短几日,央行又以“特急”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银办发〔2017〕248号),要求自2018年起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针对第三方支付展开的紧张的监管局面可见一斑。
1.3.5文献评述
通过研究阅读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发现国外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都先于我国萌芽发展,且目前体系也更为成熟。但是国外近几年关于两者的文献数量都较少,研究两者关系的更是寥寥无几了。我国即使目前有一批学者着手研究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但大部分是侧重于研究单个主体,阐述其发展模式、挑战、创新等等。可能原因归咎于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着手研究两者关系的学者为数不多。但是随着央行的监管持续加码,现今支付市场的政策环境同以往已大相径庭,且由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较快的特殊性,不少研究失去了时效性。
1.4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本文内容侧重于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交叉关系的研究,同时重点结合了目前我国最新的监管环境和监管政策,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PEST、SWOT、博弈论等方法,期望于引导两者良性竞争,开发双方的合作空间。
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历史短,相关文献搜集较少,而新兴支付方式属于民生热点、经济红人,相关媒体新闻倒是不少,可能造成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以及数据方面,部分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库和银行业年度发展报告,部分来源于民间咨询机构,类似易观国际、艾瑞咨询等,可能不如前者的官方可靠。
2.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
2.1流程介绍
目前广泛认可的第三方支付定义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此模式下,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注册的账号中预存一定数量金额,于电商平台选购心仪商品,进入付款环节,经过授权后即可自动链接到支付平台,进行货款支付。此时钱款暂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由其负责通知商家发货。待买家核收货品后确认收货,则第三方支付机构将钱款转交给商家,整个交易环节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667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