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

 2022-01-20 00:00:02

论文总字数:14589字

目 录

题目 1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1

英文摘要 2

1 导论 3

2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观念 4

3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是性格悲剧 4

3.1《伊利亚特》中人类英雄的两面性 4

3.2“日神情态”下英雄极端性格走向的自我毁灭 5

4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是命运悲剧 6

4.1贯穿《伊利亚特》的命运主题 6

4.2《伊利亚特》中人类英雄的共同命运 7

5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是社会悲剧 7

5.1《伊利亚特》的战争背景 8

5.2《伊利亚特》中的神人双向关系 8

5.3神与人“塔状”模式的权力与秩序 9

6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是文化悲剧 11

7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试论《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

丁文迪

,China

Abstract:The Iliad, the ancient Greek epic of Homer, created a series of heroic images with superb artistry, whether they were demigod or a king, a heroic descendant or an ordinary soldier,they all died in this glorious war and the battle of the famous Troy. Their tragedy is both a character tragedy and a fate tragedy, and even a social tragedy and cultural tragedy. This article tries to use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to explore the heroic tragedy in the Iliad from six aspects as follows: Heroic idea, character defect, fate theme, war backgrou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God and the culture .

Key words:Iliad ;hero ;tragedy ;god

1导论

《伊利亚特》又译作《伊利昂纪》,是荷马史诗之一,其作者众说纷纭,相传是由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所著。其全诗共15693行,分为相对独立的24卷,主要讲述了希腊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全书以主人公阿基琉斯的三次愤怒为线索,重点描写了十年战争最后五十天的情景,歌颂了浴血奋战、勇敢无畏的英雄们。《伊利亚特》是最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之一,也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滥觞,其间构架的神话体系、英雄观、悲剧观等对西方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都有着深远影响,很多内容更是直接成为了后世戏剧和小说的素材。

《伊利亚特》不仅是一部极其成功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历史百科全书,记载了迈锡尼文明晚期的“史”。除却在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学、地理学、神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面也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的信息。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述过:史诗和悲剧均是严肃文学,优于抒情诗等一般的诗,二者是同一类文学的不同表现形式。史诗的容量巨大,可以改编成好几部悲剧。所以《伊利亚特》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史诗,更是若干部伟大悲剧的素材。本文要讨论的正是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这里的“悲剧“”指的古希腊时期通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为戏剧的一种,和喜剧相对,有别于现代汉语词汇中名词活用作形容词的“悲剧”。

古希腊人崇尚悲剧而轻喜剧,尤其推崇英雄悲剧,所以优秀的作品不太可能为英雄们安排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如《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等著作都是如此。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明确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的媒介是语言,摹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第十三章论述:“完美的悲剧摹仿的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者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声名显赫,生活顺达”[2]。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优秀的情节是有缺点或是犯了错误的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逆败之境从而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无独有偶,他在十一章里又说:“最好的突转和发现同时发生。”[3]其中,突转是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发现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诗学》是古希腊时期权威的通行文学理论,所以其中的观点代表大部分诗人的普遍观点。照这样看,诗人为了情节、为了塑造优秀的英雄形象,必须得让英雄们遭受猝不及防的不幸而转入逆败之境。以《伊利亚特》中的头号大英雄阿基琉斯为例,由于和阿伽门农的女俘之争,他斗气,不仅眼睁睁地看着希腊联军节节败退、渐渐处于劣势,血流成河;甚至还让女神母亲请求宙斯帮助特洛伊方以惩戒阿伽门农。他是英雄,也是一个有着缺点犯了错误的好人。情节的突转在于他发现其挚友帕特罗克洛斯代他出征,战死沙场并被敌方羞辱尸体时,这个情节是全书的一个大分水岭。自此之后,阿基琉斯重新代表希腊方出战,希腊方逐渐赢得战争主导权,阿基琉斯的命运却逐渐由战无不胜的顺达之境步入逆败的深渊。综上所述,英雄们的悲剧有着其必然性。所以,本文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等文学理论和作品《伊利亚特》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书中的英雄观念,英雄们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文化悲剧的观点。

2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观念

《伊利亚特》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光有名有姓的就有百来个,花一定量笔墨专门描写过的有几十个,极其重要,甚至直接出现在卷章名的也有十个。比如开篇出现且反复再现的阿基琉斯;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第三卷中分别代表双方出战的先锋亚历山德罗斯和墨涅拉奥斯;第四卷中打破双方平衡的神射手潘达罗斯;第五卷中得到暗示接连刺伤了美神阿芙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的希腊方英雄狄奥墨得斯;第七卷中难分胜负的赫克托尔和埃阿斯;第十卷中夜探敌营,智慧与勇气并存的奥德修斯;第十六卷中代友出征、不幸身亡的帕特罗克洛斯;以及末卷只身来到敌营,赎回儿子遗体的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尽管史诗篇幅较长,人物众多,但诗人只写了最后五十天的战事,以小见大,详略得当。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双方的主帅——阿基琉斯与赫克托尔。

《伊利亚特》是一部宏伟的英雄史诗,通常我们都把其中的主要人物称为“英雄”。那么,在《伊利亚特》中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人又算得上是英雄呢?陈中梅先生在《神圣的荷马·荷马史诗研究》中认为“英雄”也可理解作“勇士、壮士或豪杰”之意。但他同时把“英雄”约等同于“王者”,如希腊联军总统率、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就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英雄。荷马在《伊利亚特》第十卷中多次叙述狄奥墨得斯是英雄“他和众多王者一样,他出生入死,决战沙场,统率本部人马战斗”,又如通过雅典娜女神之口说出奥德修斯三代英雄之家等等。无论是狄奥墨得斯、奥德修斯、还是墨涅拉奥斯,他们都是希腊联军中的诸国国王。所以,“英雄”等同于王者,这一称谓是个人地位和社会威望的体现。但在伊利亚特第十五卷和第十七卷中反复提到“阿尔戈斯人的英雄们”这里联系上下文,指的是在战场上所有浴血杀敌的英勇士兵,而不完全是专指地位很高的将领和王者。我认为,首先,英雄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他们是凡人,但天赋异禀、生来就拥有极强的能力(比如说骁勇善战、能言善辩),是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也优于一般的人,因为这些能力他们受到尊重和敬仰。其次,他们是天之骄子,大多出身显贵:要么是神的后裔,要么是国王的儿子,要么家境丰厚。再次,他们都拥有值得歌颂的父辈,比如在《伊利亚特》中常用阿特柔斯之子替代阿伽门农和墨涅拉奥斯,用佩琉斯之子替代阿基琉斯,用特拉蒙的儿子替代埃阿斯。虽然这种称呼十分冗长繁琐,但荷马却非常热衷。最后,外貌似乎也很重要。众所周知地,古希腊人很崇尚健美的体魄,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念;《伊利亚特》中经常用“捷足的”、“目光炯炯的”、“美颊的”、“美发的”、“白臂的”等形容词来描绘英雄们。

所以,出身、财富、能力、勇气以及健美的外貌是英雄们的几大特点。

3 《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悲剧是性格悲剧

3.1《伊利亚特》中的英雄的两面性

我们以上列举了英雄们的种种优点,譬如出身显赫、富可敌国、骁勇善战、外貌健美等。但是,英雄们并不是毫无缺点的,脱去被歌颂的华丽外衣,他们同一般人一样不完美。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二章中提到:“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而悲剧和史诗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4]在十五章中说:“既然是摹仿比我们好的人,诗人就应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在表现易怒的、懒散的或性格上有其他缺陷的人时,也应既求相似,又要把他们写成好人。荷马描绘的阿基琉斯尽管倔犟,但不可否认他仍然是个好人。”[5]在这部作品中,阿基琉斯悲剧性格的两面性被刻画得尤其深入:例如,在史诗开头,他仅仅因为主帅阿伽门农的无理要求被伤了“自尊”而拒绝参战,眼睁睁看着己方节节败退,更有甚者,还请求神明帮助敌方惩罚己方。这些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他的倔强任性和不顾大局。然而,当挚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后,他悔恨交加痛不欲生,决定代表希腊方重新出战;在好友葬礼上肃穆悲壮的表情,又充分体现了他对朋友的爱护和忠诚。

从这里可以看出,“英雄”确实是优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毋庸置疑,他们是好人。但他们仍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是完人。这一观点在《伊利亚特》众多英雄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比如阿伽门农极度自大、贪婪傲慢,在史诗第一卷中,他强行掠夺阿基琉斯的女俘并霸道地宣誓:“我还有别人尊重我,特别是智慧的宙斯......但是我却要亲自去到你的营帐里,把你的礼物、美颊的布里塞伊斯带走,好让你知道,我比你强大,别人也不敢自称和我相匹敌,宣称和我相近似。”[6]他也常常找一些荒谬的借口为自己的错误辩解:“阿开奥斯人常常向我诉说那件事情,一再责备我,但那件事不能唯我负咎。是宙斯、摩依拉和奔行于黑暗中的埃里倪斯,他们在那天大会上给我的思想灌进了可怕的迷乱,使我抢夺阿基琉斯的战利品。”[7]但是不可否认,阿伽门农作为希腊方的主帅,是整个军队的最高决策者和灵魂人物,他每日殚精竭虑排兵布阵,为最后希腊联军的胜利作了巨大的贡献。

又如墨涅拉奥斯粗鲁且缺乏理智,同样是阿特柔斯的儿子,“擅长呐喊”的他常常在战场上“野兽般的疯狂地咆哮”,但我们也需要注意,“捷足的”他骁勇善战,是令敌方闻风丧胆的一员大将;再如亚历山德罗斯胆小懦弱,他带走海伦,却没有勇气面对和承担后果。《伊利亚特》第三卷中他和墨涅拉奥斯决斗时,作者这样描写:“当神样的亚历山德罗斯看见墨涅拉奥斯在那些代战者当中露面时,有如一个人在山谷中间遇见蟒蛇,他往后退,手脚颤抖,脸面发白,再往后跳,退到勇敢的特洛伊人的队伍中间迅速躲藏。”[8]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58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