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动画中乌托邦观念的比较研究 --以《疯狂动物城》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2022-01-20 00:06:05

论文总字数:11426字

目 录

引言 5

1《疯狂动物城》中的“乌托邦” 5

1.1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和谐因素 5

1.2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冲突因素 6

1.3“乌托邦”概念背后体现的美国文化 6

2《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乌托邦” 7

2.1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和谐因素 7

2.2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冲突因素 7

2.3“乌托邦”概念背后体现的中国文化 8

3 “乌托邦”概念的比较 9

3.1两部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相同点 9

3.2两部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不同点 9

4两部电影中的“乌托邦”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11

5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美中动画电影中“乌托邦”概念的比较

--以《疯狂动物城》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张蕾

,China

Abstract:Utopian concept is reflected in Zootopia and Pleasant Goat and Grey Wolf which one is a American animated film and another one is a China animated film Comparing with the mean of utopia; they are not only have the collision but also include some same things ;There are reacted America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We can find the forward direction from the difference opinions of utopia in America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Utopia; Animated film;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引言

在西方,“乌托邦”概念曾在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在其作品《乌托邦》中出现,可以理解为“没有的地方”及“好地方”,“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 “乌”的意思是没有,“托”可以理解为寄托,“邦”的意思则是国家,整体看来,可理解为“空想的国家”。它常用来表示想象的、理想的社会,具有空想的性质,象征着绝对式公平1

在作品《乌托邦》中,主人公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乌托邦”。在那个地方,财产是归人民所共有的,并不存在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区别,所以人民是平等的,没有人具备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官吏由公共选举决定,暗箱操作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所以那里拥有着绝对的、无可挑剔的公平。

而在中国古代,并未明确提出“乌托邦”概念,李广益在其作品《中国古代乌托邦绪论》中提出,“大同”一词出自作品《礼记》,原意是指人们在帐篷里共同吃饭、说话等等,反映了人类原始的共产主义生活,代表着平等、和睦,不会因社会阶级、地区、民族等的分化而发生变化。“天下大同”强调不会因为身份地位而被更改的平等与和睦,其内涵与西方类似,故可以此来指代“乌托邦”概念2

美国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与中国动画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都涉及了“乌托邦”概念,故此次论文将以动画电影为载体,借由美中动画电影中的优秀作品《疯狂动物城》和《喜洋洋与灰太狼》为例,分析美中动画电影中“乌托邦”概念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探讨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以及其背后体现出的本国文化。通过对它们的比较,探索中国动画电影的前进方向。

近二十年来,美中动画电影发展迅速,不同题材的动画电影相继跃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针对美中动画电影本身的研究也开始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探索动画电影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学者以动画作品中的“乌托邦”概念为切入点,比较美中动画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分析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向前发展的必要措施。所以本文将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继续探索。

1美国动画中的“乌托邦”

“乌托邦”可理解为“空想的国家”,用来表示理想的社会,象征着绝对式公平1。在美国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和谐与冲突并存的“动物城”就是“乌托邦”的具体体现。

1.1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和谐因素

影片中的“乌托邦”是和谐的,那里充满着平等、友爱、包容,几乎是个人人向往的理想国度,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追求。

在动物城里,各类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再也没有食物链上的互相追逐。在影片开始的部分,主人公兔子警官“朱迪”坐着火车,一路晃着晃着地到了动物城,火车到站后,三个不同大小的列车门同时打开,高矮胖瘦不同的动物有序地下车。从朱迪的视角中,我们看到了动物们在动物城的生活井然有序,它们有各自的产业,管理着城市中属于它们的部分。这些细节都充分表现了动物城的和谐。

“乌托邦”一般用来表示理想的社会,具有空想的性质,象征着绝对式公平,影片叙述到这里,动物城整体的状态与此吻合。但接下来,影片的表现内容便不是“充满美好的理想国”了。

1.2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冲突因素

影片中的“乌托邦”是极具冲突的,这种冲突掩盖在和谐的表象下,它或许不易被外人发现,只有当你真正踏入影片所构建的“乌托邦”之中,你才能理解那种影片试图向我们传达的,无奈的冲突。

在兔警官朱迪来到动物城之前,有大批量的食肉动物失踪,他们身上野蛮的天性似乎被激发了出来,甚至于捕杀食草动物。当新闻被曝光后,整个动物城陷入了恐慌之中,那引以为豪的和谐彻底被打碎,再也不复存在。当兔子警官朱迪介入到案子之中后,她发现这一系列的事情都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操纵者利用毒药来使食肉动物疯狂,进而是动物城完全掌握在以自己为首的食草动物手里。这个人就是看起来很温顺的羊副市长。

以羊副市长为例。她对权力是渴望的,她希望由自己带领的食草动物能拥有控制动物城的权力。为了这个目标,她甚至动用各种力量只为了挑起动物城中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矛盾,利用食肉动物身上“野蛮”的天性对其进行诋毁;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一直带有偏见,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不会如此轻易地被煽动,不会那么容易地相信食肉动物身上野蛮的天性真的有可能再现。那种刻在骨子的认知决定了动物城达不到大家所期待的和谐。最终,这样的冲突在兔子警官朱迪和狐狸杰克的共同努力下被解决。

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影片所呈现出的“乌托邦”并不是完全与世无争,充满美好的,在这里同样存在着偏见、质疑、权利、争抢,存在着很多与理想的,与社会价值观的,甚至是与自我的冲突。

这种由各种各样的冲突构成的“乌托邦”,其现实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反映社会现实。它不怕讽刺,不怕揭露,将真正的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1.3“乌托邦”概念背后体现的美国文化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里,“动物城”这个“乌托邦”既有和谐,也有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其背后的美国文化。

首先,电影中的“乌托邦”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导致美国文化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很多种,本片主要是在地理的方面有所体现。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美国国土辽阔,面积可达937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在美国国家内部,有着极为复杂的地形。这样辽阔的国土面积决定了国家内部具有很多不同的气候区,如炎热的夏威夷,寒冷的阿拉斯加等等,而不同环境孕育出的文化也各有不同,这就成为了导致了美国文化具有多样性重要原因之一3

在电影中,动物城占地面积辽阔,动物们在各自的生活区生活,无论是冰川区,热带雨林区,亦或是沙漠区等等,都包含在动物城之中。动物生存在动物城中类似于人类生活在现代社会,动物们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延续着自己的种族文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电影中的“乌托邦”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同样的,导致美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本片主要是在人种的方面有多体现。

美国有3.2亿人口,是一个移民国家。在美国,人口主要由是英国移民后代、拉美国家移民后代、非洲移民后代以及法国移民后代构成。这些移民把各自国家的文化带到美国,它不同的文化互相融合,和谐共存,共同汇集为今天的美国文化,这也是美国文化极具包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3

大到大象老虎,小到刺猬仓鼠,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共同在“乌托邦”式的动物城中和谐地生活着。无论是火车这样的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广场这样的公共场所,都为不同的动物做了合理的安排,体贴周到地让人称奇。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类似于生活在美国的不同人种,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第三,电影中的“乌托邦”为我们揭示了美国文化中的种族偏见。

在美国,白人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白人至上”的观念,他们觉得西方文化远远优于其他地方,这种特殊的优越感导致了美国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种族偏见。

在电影中,小兔子朱迪努力要做一个警察,但这种愿望却几乎不被所有人理解,原因只是因为它是一只兔子,大家都觉得兔子天生就是弱小的,这样弱小的它不可能承担得起维护动物成治安的责任。狐狸尼克在小的时候也有着维护大家安全的愿望,但最终这种愿望死在了身边小伙伴的嘲弄和不信任下,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大家都觉得狐狸就是狡猾的,无论是否善良是否努力,只要你是一只狐狸,你就注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这是动物城这个“乌托邦”向我们影射的种族偏见问题,电影的导演也希望通过这样一部动画电影来向我们呼吁只有种族问题被正视,社会文明才有可能真正地得到发展。

2中国动画中的“乌托邦”

“乌托邦”可理解为“空想的国家”,象征着绝对式公平1,在《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和谐与冲突并存的“羊村”就是“乌托邦”的具体体现。

2.1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和谐因素

在《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电影塑造了“羊村”这个“乌托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和谐。

在电影中,所有的羊都生活在羊村,它们像人类一样吃饭睡觉生活,这里有科技,有娱乐,有许许多多属于人类社会的活动,但却没有人类社会勾心斗角的复杂。而这样的故事背景,就是导演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乌托邦”。

2.2影片中“乌托邦”概念的冲突因素

《喜羊羊与灰太狼》塑造的“乌托邦”确实具有高度的和谐,但也同样存在着小的冲突,这种冲突来自于羊与狼这两个种族的食物链关系。

诚然,羊村是单纯无害的,但这些幸福地生活着的羊却面临共同的威胁,就是羊村之外的灰太狼。他每天都思考着怎样才能抓到羊村中的羊回去饱餐一顿,而这也是羊的生活中唯一不和谐之处,要随时考虑到狼的威胁。电影的主线就是羊与狼的矛盾,故事也是在这样的冲突下展开的。

2.3“乌托邦”概念背后的中国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42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