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4957字
摘 要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环境行为
A Survey 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s of College-Student Tourists——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13311113 Dong Guilei
Supervised by Guo Yao
Abstract:Students touris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ourists, Nanjing City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tourists, help develop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ourist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isitors. Selected articles Nanjing three college students in its universities - Nanjing University, Southeast University,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as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mainly questionnaire form, using five Likert scale questionnaire form designed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basic informati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o investigate three aspects of the case.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by SPSS19.0 software statistic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conduct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samples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to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skills of two parts,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points citizens behavior, consumer behavior, self-discipline behavior, feasible measures four parts, to scale scores statistical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lack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skills, good environment, civic behavior and self-discipline behavior is excellent,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consumer behavior. On this basis,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various parts of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tourists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citizens and environmental skills through practical measures to return the impact is more significant. However, colleg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skill acquisition channels are sluggish environment, tourism environment repeated, should be socia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combine all three,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tudents of tourists, improv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touris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environmental behavior
据统计发现(具体数据见附件1),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持续高速发展,态势良好,势头强劲。我国国内游客(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连年激增,国内居民出境人数(万人次)增长速率不断攀升,在此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之下,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和入境游客(万人次)增速逐渐放缓,甚至从2011年开始,入境游客人数呈现不断大幅减少的态势[1]。
在倡导慢生活的今天,休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旅游也已然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饱受世界各地媒体病垢的中国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如随地乱扔乱吐、被坏植被、伤害野生动植物、随意碰触或破坏旅游景观等仍数见不鲜;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景区都遭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黄牌警告,备受人们关注。诚然,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当中,旅游景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更深的层面来讲,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者即是所有问题的主要制造者,也应是问题的承担者。因此,旅游者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的研究就变得迫切而极具实用价值。
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开展的较早,但主要集中于生态旅游区,侧重于采用定量模型或不同抽样方法对生态旅游者进行调查,如Luzar等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前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行为[2],Weaver等对在澳大利亚拉明顿国家公园生态旅馆过夜的游客进行抽样调查[3]。国内对游客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研究的文章甚少,多集中于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如刘丽梅等分析了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环境意识水平[4],陈楠等比较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大众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行为倾向特征[5]。
当今大学生旅游者是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活动的绝对主力军,也是潜在的生态旅游者群体。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态度极其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倾向对于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其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的是丽娜,王国聘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配额抽样法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意识的影响,并与国内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进行对比,对大学生旅游者的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行研究[6]。仅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进行调研,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不强,样本也不具有多样性,本文将继续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开展更加广发深入的调查,切实了解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以期为我国培育更多的生态旅游者以及为旅游地输送更高环境素质的游客。
1、本研究所涉及概念的界定
1.1 旅游者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7],它是对人与环境关系中出现诸多新问题的一种综合反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可以分为感性认识、知识、态度、评价和行为五个层次[8]。环境意识目前已经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成为人们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它不仅要求规范各人的生活方式,还要规范社区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9]。
就目前而言,环境意识这一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和普遍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界定。由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对环境意识这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形成了不同的观察、研究角度。学者们纷纷试图从哲学、文化、价值观、心理学、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内容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并仍在针对不同的研究方面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就其内涵而言,学者们目前也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中的环境意识是从旅游的角度出发的,指的是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是公众环境意识研究在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旨在探求旅游者这一特定群体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态度,并深入研究提高旅游者环境意识的方式、方法。
本研究认为,旅游者环境意识是旅游者对于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保态度等各种认知的总和。它包括理论、观点、思想等理性环境意识和心理、态度、情绪等感性环境意识两个层面。
1.2 旅游者环境行为
环境行为无论是就其宏观方面还是其微观方面而言都包罗万象、气象万千,旅游者的环境行为更是包含了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的方方面面。
在目前的学术研究领域,学者们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旅游者活动对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植被、动物等)的影响及后果层面,对旅游者环境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较少,而涉及到旅游者环境意识对旅游者环境行为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就更加缺乏。
本文所提到的旅游者环境行为则指的是在旅游者环境意识影响之下的旅游者环境行为,是旅游者采取有助于改善、增进或维持旅游环境品质的行动,在旅游过程中身体力行,以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目的的行为的综合。它可以简单归结为“消费行为”、“劝说行为”、“自我约束行为”、“公民行为”这四个方面的行为。
1.3 大学生
大学生指的是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高级专业的人才群体。他们具有较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群体数量庞大,是国家主要的人才培养对象,其培养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队伍建设。而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作为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必要将目光投向大学生旅游者这一旅游者的中坚力量,关注其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旅游者队伍建设。
本研究中的大学生指的是在读大学本科学生,调查研究对象主要是南京市的在读大学本科学生。研究主要囊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学院这七所大学涉及到理工类、经管类、文史类、医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这六大类专业性质的本科生,但不包含环境类专业本科生。
2、研究方法与设计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对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的内涵和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为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的基础,为问卷设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大致的方向。
2.1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和方法
设计问卷的出发点是了解大学生旅游者目前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整体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对影响其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因素进行总结,发现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相关性,从而为大学生旅游者提高环境意识和改善环境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
2.1.1 问卷设计原则
本文问卷设计工作的开展遵循以下原则:
- 必要性原则:每道题都必要,题目与调研目标紧密相关;每个字都必要,语句短小精悍。
- 准确性原则:准确使用专业术语,避免不通俗的俚语或缩写;准确进行语意表达,问题清楚、具体。
- 客观性原则:调查问句保持客观性,提问不带有暗示,避免使用引导性话语。
- 可行性原则:避免敏感性和强隐私性问题,避免给被调查者造成心理压力;问卷长度合理,题目控制在20-40个(A4纸正反面一页),答题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 整体性原则:问卷题目尽量涵盖所有要了解的全部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类,题目间逻辑清晰,递进合理。
2.1.2 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设计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文献分析法,一种是学者专家咨询法。由于在不同目标群体中,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有不同的表现,问题设置时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旅游者这一特定群体的特殊性,针对其具体特征,并充分了解影响其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具体因素,进行题目设置。
-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将国内外有关期刊、论文、学术会议报告、研讨会资料、专著及统计报告等资料上将有关旅游者环境意识方面、有关旅游者环境行为方面、有关旅游者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方面的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章分类进行检索和整理,在理清本研究涉及概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文献研究中涵盖的因素与本研究对象相结合,提取符合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和因素,以之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问卷设计的理论依据,最后确定问卷结构和相关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
- 学者专家咨询法
问卷设计之际,向国内旅游环境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听取他们对问卷的意见并进行整理汇总,在此基础上,对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2.1.3 调查问卷初测与修订
将初次设计好的问卷在东南大学进行测试,选取旅游管理专业大四同学10名,其他专业10名。问卷采用现场填写方式完成并全部有效回收,根据被测试者提出的语言表达准确性、题目逻辑性、问卷完整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记录并汇总,对初次设计的问卷进行整体修改与完善。修改之后的问卷在自己反复测试后,小范围选取东南大学5名同学进行二次测试,进行最后的意见征集与问卷微调,确定最终问卷内容。
定稿后的问卷共36道题目,由三个部分的问题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资料调查,包含大学生就读学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性质、家庭所在地等变量,每年旅游的次数,旅游环保问题的来源,造成旅游环境问题的因素。第二部分为环境意识调查,13个题目,分为两个表格,采用李克特量表5点尺度设计。第一个是表格调查大学生旅游者对7个旅游环境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选项分为“从未听说”、“仅听说过”、“不确定”、“了解一些”、“很了解”;第二个表格调查的是大学生旅游者6个旅游中相关方面环境技能,选项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两个表格里的选项都分别赋值1-5分,请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打分。第三部分是环境行为调查,由15个陈述句构成的题目,分为两个表格,采用李克特5点法设计。第一个表格是对大学生旅游者具体旅游行为的调查,共10个,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两个方面,选项分为“从没做到”、“偶尔做到”、“约半做到”、“大多做到”、“每次做到”;第二个表格是对采取5个相关行为措施的看法,选项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表格里的选项也分别赋值1-5分,请被调查者根据旅游过程的实际情况勾选。
2.2 调查对象与数据采集
根据南京市各大高校本科生主要地域分布特征,并考虑到学校的男女比例问题,分别选取了位于江宁大学城的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位于仙林大学城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位于江浦(浦口)大学城的南京审计学院,共计7所高校2011-2014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在这7所高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场所随机抽取样本。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工作开始于2015年5月1日,于2015年5月7日结束,历时7天,共发放问卷429份,回收421份,其中6份问卷由于答卷不完整而被剔除,9份因连续6题以上(包括6题)选择同一评价值而被剔除,1份因学校不属于南京而被剔除,因此,回收有效问卷405份,其中,男生共157份,女生共248份,有效率为96.20%。原计划每所学校发放问卷60份,男女各半,但由于实际发放情况出现偏差,最终,南京大学发放60份,回收57份,有效55份(男30份,女25份);东南大学发放56份,回收54份,有效54份,属于东南大学有48份(男20份,女28份),另外6份为南京其他高校学生填写;河海大学发放71份,回收69份,有效64份(男36份,女28份);南京财经大学发放61份,回收60份,有效59份,属于南京财经大学55份(男14份,女41份),其余4份属于南京其他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55(男22份,女33份);南京师范大学发放61份,回收61份,有效58份(男19份,女39份);南京审计学院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60份(男13份,女47份);南京其他高校有效共计10份(男3份,女7份)。
将405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问卷数据录入统计工作,完成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2.3 调查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主要采用均值(数据平均值)统计法。首先对环境意识调查和环境行为调查两个部分包含的四个矢量矩阵中的28个题目进行均值统计,按照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等级对应的分值,计算出全体被调查者每一个陈述句和每个矢量矩阵的平均分数;之后根据第一部分中大学生旅游者的个人相关信息变量——学校、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对样本总体进行分层分类统计,计算出与各个变量相关的每一个陈述句和每个矢量矩阵的平均分数。
数据的复杂处理利用SPSS软件分析方法。最基本的是描述性统计方法,即将所有有效问卷录入后,根据各个题目进行频数、频率统计,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并进行交叉分析,了解各项数据的大致情况。对个别问题,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关性分析。
3、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研究问卷分析
效度与信度是两个具有相关性的概念。其中,数据的信度分析是效度分析的前提条件,效度分析是信度分析的有利论证。
3.1 信度分析
信度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靠性,是对同意对象进行多次同样方法测量并得到一致性结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与评价时中,信度分析应用非常普遍。使用信度分析,既可以评价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检验问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10]。通常,信度以信度系数Alpha为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常用的信度系数为Cronbach α系数。
尽管对Cronbach α值的合理值的看法仍然存在部分分歧,但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同Cronbach α≥0.70时,表示很可信,这也是最为常见的结果;当Cronbach α<0.35时,表示可信度低,量表应考虑重新编制。透过表1可以看到,α值在0.707-0.761之间,均大于0.70,因此,结果可信。
表1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量表可靠性统计量
Tab. 1 Reliability Analysis——Cronbach α
项目 | Cronbach’s Alpha | ||
环境意识 | 环境知识 | 0.735 | 0.742 |
环境技能 | 0.707 | ||
环境行为 | 实际行动 | 0.753 | 0.708 |
可行措施 | 0.722 | ||
总体 | 0.761 |
数据来源:SPSS可靠性分析结果汇总
3.2 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即进行简单的因子分析,主要是通过KOM(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检验,判断是够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OM是Kaiser-Meyer-Olkin 所提出的取样切当性数量,其值介于0与1之间。当KOM值越接近1时,表示变量之间的共同因子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表2第一个数据KOM统计量用于检测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比较的是各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要0.60以上,本文分析得到的KOM数值为0.777,因此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第二行显示的是Barlett 球形检验结果,它适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也就是各变量是否相互独立,透过表格可以发现,近似卡方值为2997.131,自由度为378,显著性为0.000(该数据<0.05时,拒绝统计量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假设,即认为适合做因子分析),已达显著水平,应拒绝原假设(原假设是:变量间的偏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1]。
表2 KOM 和Bartlett 检验值
Tab.2 KOM and Berlett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 0.777 | |
Bar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Approx.Chi-Square | 2997.131 |
df | 378 | |
Sig. | 0.000 |
数据来源:SPSS因子分析结果
4、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现状分析
4.1 样本总体特征分析
- 样本总体来源
本次调研主要在南京市的七所高校展开,就回收的有效问卷来源分布情况而言,占比均围绕在14%,河海大学偏高,东南大学偏低,比例相对均衡(图1)。就各学校的男女比例而言,南京大学相对均衡,差异在10%以内,另外六所高校均差异较大;除南京大学和河海大学男生比女生多之外,其余五所高校女生人数均大幅超过男生人数(图2)。因此,样本整体男女比列不够均衡,女生远多于男生,这恰好符合调查样本整体的男女比列不均衡、女多男少的情况。
图1 样本总体学校分布情况统计图 图2 样本总体各校男女比例情况统计图
- 样本总体年级和专业构成
从调查情况整体来看,四个年级学生都有。大一学生略少,占比不足20%,大二学生略多,占比超过30%,大三和大四人数比较均衡,整体年级构成合理(图3)。通过年级与专业性质的交叉分析结果来看,被调查者专业性质构成情况不尽如人意。无论哪个年级,经管类和理工类学生都是据绝对的主力,经管类在大三学生中占据三分之二的席位;文史类占比次之,但比重不大;其余类型专业的学生较少,农学类都为0(图4)。此种不均衡的总体专业性质分布,符合研究样本的学校学科分布以经济和理工为主的背景,结果比较合理。
图3 样本总体年级构成情况统计图 图4 样本总体各年级专业构成情况统计图
- 样本总体家庭和旅游次数情况
统计发现,调查样本总体情况是居住在城镇的学生比居住在农村的学生多。受访者中,来自城镇的超过五分之三,而农村的不足五分之二(图5),不均衡的分布情况符合南京市在校大学生城镇多于农村的总体情况。关于每年出游次数的问题,大多数人表现出相似性。无论生活在城镇还是农村,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每年出游1-2次;城镇受访者每年旅游3-4次的比例高出农村的约8个百分点,旅游5-6次的高出4.72%,每年几乎没有旅游活动的反而比农村的低约4%(图6)。总体而言,南京大学生每年旅游次数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5 样本总体家庭情况统计图 图6 样本总体家庭类型与旅游次数情况统计图
4.2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4.2.1 环境知识了解程度
环境知识部分共调查了大学生对七个与旅游环境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通过这七个题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可以发现总体的平均分较低,说明大学生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概念仅有3个,得分最高的是荒漠化达3,75分,大学生普遍对这一概念有一定了解;而游客环境权和代际公平这两个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平均得分不足2分,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这两个词从未听说。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作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的大学生的旅游环境知识水平较低,对概念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基础阶段,旅游环境理论知识修养的提高任重道远。
表3 环境知识描述统计量表
Tab.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从未听说 | 仅听说过 | 不确定 | 了解一些 | 很了解 | 和 | 均值 | 标准差 | |
---|---|---|---|---|---|---|---|---|
7、生态旅游 | 46 | 123 | 45 | 181 | 10 | 1201 | 2.97 | 1.143 |
8、旅游可持续发展 | 43 | 89 | 51 | 206 | 16 | 1278 | 3.16 | 1.136 |
9、荒漠化 | 17 | 36 | 33 | 263 | 56 | 1520 | 3.75 | 0.946 |
10、游客环境权 | 218 | 54 | 80 | 52 | 1 | 779 | 1.92 | 1.126 |
11、代际公平 | 245 | 58 | 44 | 50 | 8 | 733 | 1.81 | 1.163 |
12、世界旅游日 | 75 | 138 | 63 | 123 | 6 | 1062 | 2.62 | 1.142 |
13、世界环境日 | 18 | 137 | 54 | 181 | 15 | 1253 | 3.09 | 1.051 |
小计 | 662 | 635 | 370 | 1056 | 112 | 7826 | 2.76 | 1.101 |
数据来源:SPSS描述性分析结果汇总
4.2.2 环境技能了解程度
在环境技能方面,从这六个问题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见(表4),无论是问题的单项平均分还是总体平均分都较高,说明大学生环境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平均得分4分及以上的两项,充分证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旅游环境忧患意识且多是易于管理的环保型游客;有两项平均得分低于3.5,对这两项的态度,“不确定”者占多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知识层面的欠缺和与人沟通能力相对欠缺的问题。通过表4与表3比较,环境技能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环境知识,说明大学生尽管对专业名词了解不够,但具体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较强。
表4 环境技能描述统计量表
Tab.4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Environmental skills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确定 | 同意 | 非常同意 | 和 | 均值 | 标准差 | |
---|---|---|---|---|---|---|---|---|
14、我有能力识别出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文物古迹 | 18 | 51 | 196 | 116 | 24 | 1292 | 3.19 | 0.890 |
15、我对所报道或所见的旅游环境问题感到忧心 | 2 | 11 | 38 | 289 | 65 | 1619 | 4.00 | 0.639 |
16、我掌握了劝告他人停止破坏环境行为的方法 | 5 | 53 | 232 | 100 | 15 | 1282 | 3.17 | 0.741 |
17、我会留意旅游地生态环境或倾听生态环境介绍 | 3 | 16 | 89 | 255 | 42 | 1532 | 3.78 | 0.709 |
18、我愿听从景区人员或导游的旅游环保建议 | 1 | 4 | 10 | 240 | 150 | 1749 | 4.32 | 0.597 |
19、我的游览对目的地生态环境或传统文化不具有破坏性 | 7 | 45 | 70 | 169 | 114 | 1553 | 3.83 | 1.015 |
小计 | 36 | 180 | 635 | 1169 | 410 | 9000 | 3.715 | 0.765 |
数据来源:SPSS描述性分析结果汇总
4.2.3 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获取渠道
调查结果再次印证了这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旅游者知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80%的被调查者肯定了网络在自己获取旅游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方面的作用,电视广播和书籍也获得了半数以上的认可,各色展览和宣传也很好的发挥了作用;环保组织、父母和老师、亲朋好友、社会教育机构等的影响力显然处于弱势地位(图表1),只得到了极少数人大学生旅游者的认可。大学生主要学习场所是学校,学校老师应是大学生环境知识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而调查结果显示的学校低获取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环境知识空白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映射出多方面的责任缺失问题,值得许多相关部门和组织进行自我反思与修正。
图表1 旅游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来源情况统计图表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电视广播 | 273 | 67.41% |
网络 | 324 | 80% |
图书、报刊、杂志 | 217 | 53.58% |
展览或宣传语 | 166 | 40.99% |
亲朋好友 | 27 | 6.67% |
父母或老师 | 54 | 13.33% |
环保组织 | 57 | 14.07% |
社会教育机构 | 20 | 4.94% |
其他 | 9 | 2.22% |
数据来源:根据问卷结果编制
4.3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行为现状分析
4.3.1 实际行动
- 公民行为
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游客,旅行过程中会谨记履行公民义务,读懂环保标志,正确投放垃圾,及时告诫他人。这一点从相关描述性分析结果(表5)——平均值3.61分——来看,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表现良好,尤其是坚持不乱扔垃圾这一项,无人“从没做到”,接近55%的人“每次做到”,平均分达4.45,为最高分,可见大学生基本养成正确扔垃圾的习惯。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对掌握劝阻他人停止破坏环境行为方法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强,被调查者在及时劝阻他人停止破坏环境行为方面表现并不积极,多数人都是“偶尔做到”或“约半做到”;与此同时,对触手可及的垃圾随手捡起这件事上,更多的大学生只能“偶尔做到”或“约半做到”,平均分仅有2.89分。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公民行为意识较强,但局部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表5 公民行为描述统计量表
Tab. 5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Citizenship Behavior
从没做到 | 偶尔做到 | 约半做到 | 大多做到 | 每次做到 | 和 | 均值 | 标准差 | |
---|---|---|---|---|---|---|---|---|
21、我会留意景区的环保标志 | 10 | 64 | 71 | 207 | 53 | 1444 | 3.57 | 0.987 |
22、无论离垃圾桶多远,我坚持不乱扔垃圾 | 0 | 8 | 23 | 152 | 222 | 1803 | 4.45 | 0.694 |
23、我会主动捡起触手可及的垃圾 | 32 | 134 | 113 | 99 | 27 | 1170 | 2.89 | 1.072 |
24、我会及时劝阻他人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 29 | 121 | 142 | 89 | 24 | 1173 | 2.90 | 1.017 |
小计 | 71 | 327 | 349 | 547 | 326 | 5590 | 3.61 | 0.942 |
数据来源:SPSS描述性分析结果汇总
- 消费行为
从消费行为的描述性统计情况来看(表6),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平均得分只有2.94分,足见大学生旅游者与环保型顾客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一次性餐具和洗漱用品的普及,大量旅游服务提供商向旅游者提供一次性用品,即方便自身管理,又给顾客提供方便,致使很多时候大学生旅游者选择一次性餐具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不乏考虑到卫生情况而做出选择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使用与旅行习惯和意识密不可分,自带洗漱品尚未形成一种旅游风尚。环保产品与服务选择少与大学生群体经济实力弱呈正相关,旅游过程中,大学生更多的是考虑到价格因素,而不是产品的可回收性和可再生性,由此可见:对大学生旅游者群体而言,环保与价格相互对立,更多时候价格略胜一筹。
表6 消费行为描述统计量表
Tab.6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Consumer Behavior
从没做到 | 偶尔做到 | 约半做到 | 大多做到 | 每次做到 | 和 | 均值 | 标准差 | |
---|---|---|---|---|---|---|---|---|
25、就餐时,我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 30 | 117 | 140 | 98 | 20 | 1176 | 2.90 | 1.009 |
26、住宿时,我不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 | 44 | 131 | 87 | 103 | 40 | 1179 | 2.91 | 1.184 |
27、即使价格稍高,我依然选择环保的产品或服务 | 14 | 99 | 159 | 112 | 21 | 1242 | 3.07 | 0.930 |
小计 | 88 | 347 | 386 | 313 | 81 | 3597 | 2.94 | 1.0419 |
数据来源:SPSS描述性分析结果汇总
- 自我约束行为
旅游中的自我约束力,最能体现一个游客的素质。目前,媒体病垢是绝大部分游客不文明行为都与之相关。被调查者的自我约束行为描述性分析结果(表7)令人欣喜,每项平均得分都超过4.45分,总体平均分达4.57分,大部分人每一项都能“每次做到”,足见大学生旅游者在美食美景的强诱惑力下,还保持高度的理智,自我约束能力强。
表7 自我约束行为描述统计量表
Tab. 7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elf-Control Behavior
从没做到 | 偶尔做到 | 约半做到 | 大多做到 | 每次做到 | 和 | 均值 | 标准差 | |
---|---|---|---|---|---|---|---|---|
28、我不伤害、食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 2 | 7 | 14 | 148 | 234 | 1820 | 4.49 | 0.695 |
29、观赏花草虫鱼鸟兽,我爱护有加 | 0 | 6 | 17 | 161 | 221 | 1812 | 4.47 | 0.651 |
30、参观文物古迹,我不会手脚并用或信笔涂鸦 | 1 | 1 | 11 | 90 | 302 | 1906 | 4.71 | 0.554 |
小计 | 3 | 14 | 42 | 399 | 757 | 5538 | 4.57 | 0.632 |
数据来源:SPSS描述性分析结果汇总
4.3.2 可行措施
被调查者在无论是在环境意识(包括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方面,还是在实际环境行为(包括公民行为、消费行为、自我约束行为)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调查选定五个不同主体——旅游景区、学校、家庭、环保组织、旅游者,从它们的角度出发,采取可行措施,从结果来看(表8)得到了被调查者较高程度的认可。旅游景区首当其冲,大部分人都认为它们的环保力度应加强,出现5a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黄牌警告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学校开课的必要性最弱平均得分只有3.88分,在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对环保类必修课热情不高;环保组织对大学生来说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似乎也应该更加高调做事,多开展旅游环保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旅游者参与度。
表8 可行措施描述统计量表
Tab. 8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Feasible Measures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确定 | 同意 | 非常同意 | 和 | 均值 | 标准差 | |
---|---|---|---|---|---|---|---|---|
31、旅游景区或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力度 | 2 | 2 | 18 | 154 | 229 | 1821 | 4.50 | 0.655 |
32、我认为学校至少应开设一门环保类必修课 | 3 | 22 | 83 | 211 | 86 | 1570 | 3.88 | 0.829 |
33、我认为家庭应该进行旅游环保方面教育 | 1 | 14 | 86 | 207 | 97 | 1600 | 3.95 | 0.782 |
34、我认为相关环保组织应多组织旅游环保公益活动 | 2 | 11 | 42 | 231 | 119 | 1669 | 4.12 | 0.733 |
35、我应该主动参加旅游环保教育或环保活动 | 2 | 15 | 81 | 223 | 84 | 1587 | 3.92 | 0.771 |
小计 | 10 | 64 | 310 | 1026 | 615 | 8247 | 4.074 | 0.754 |
数据来源:SPSS描述性分析结果汇总
4.3.3 破坏性旅游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的因素
一直倡导环保旅游,做环保型游客,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但破坏环境的旅游行为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被调查者众说纷纭,但通过统计分析(图表2)不难发现,负主要责任的主要是旅游者、法律法规,其次是当地居民和旅游地,接下来是家庭、旅游组织,肩负责任最少的是学校。“旅游者环保意识不强”这一项占比89.88%,也就是说接近90%的受访者一致认为游客这一旅游活动的主体该为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负主要责任。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自己的旅游行为进行了肯定,否认对目的地环境具有破坏性,无疑认定自己是环保型游客。看似矛盾的两种说辞,实则是对自己所处群体之外的旅游者环境行为有微词,将来走向社会的他们应该会鞭策自己做一名更高素质的游客。
图表2 旅游环境问题屡禁不止的因素统计图表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旅游者环保意识不强 | 364 | 89.88% |
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 162 | 40% |
旅游地环保设施不齐全 | 161 | 39.75% |
学校旅游环保教育缺乏 | 70 | 17.28% |
家庭旅游环保教育缺乏 | 102 | 25.19% |
相关组织旅游环保宣传力度不够 | 98 | 24.2% |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施不利 | 204 | 50.37% |
数据来源:根据问卷结果编制
5、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的关系
通过对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描述性分析,不难发现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存在某种程度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分为两部分展开,首先是相关性分析,以确定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是否存在相关性;接着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情况。这两种分析均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回归分析。
5.1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9),就显著水平P值而言,除“环境知识”与“自我约束行为”这两组数据相关程度不明显外,“环境知识”与“公民行为”、“消费行为”、“可行措施”之间,“环境技能”与“公民行为”、“消费行为”、“自我约束行为”、“可行措施”之间,均具有很高的显著水平。总体而言,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显著相关,两者间确实有明显关系。
从相关系数R值来看,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其中,“环境技能”与“公民行为”、“可行措施”间的相关性较强;“环境知识”与“公民行为”、“消费行为”、“可行措施”之间,“环境技能”与“消费行为”、“自我约束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都较弱。
在分析显著水平的基础上比较相关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在部分因素上存在较强相关关系。
表9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相关性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4957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