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1234字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实践意义 1
1.2.2理论意义 2
1.3研究内容 2
1.4研究方法 2
2文献综述 2
2.1国内外文献 3
2.2文献综述 3
3管理层权力、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 4
3.1概念定义 4
3.1.1管理层权力 4
3.1.2企业盈利能力 4
3.2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 5
3.2.1管理层寻租理论 5
3.2.2委托代理理论 5
3.2.3股利相关论 5
4实证研究设计 6
4.1研究假设 6
4.2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筛选 6
4.2.1被解释变量 6
4.2.2解释变量 6
5实证分析 8
5.1描述性统计 8
5.2相关性分析 9
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0
5.3.1多重共线性与异方差检验 11
5.3.2多元回归分析 12
5.4方差分析检验 12
6研究结论及建议 13
7研究的不足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黄照芳
,China
Abstract:In China, managerial power began after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rights of enterprises were gradually decentralized from the hands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hands of business owners. The power of management was gradually form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was not significant. Currently,managerial power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pany's decision-making. Most of the shareholders’rights only stay in the right to propos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hey cannot exert obvious checks and balances on the management. The real control power is often in the hands of senior executives. Executives sometimes use power to make more profits for themselves, formulate business policies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eir personal interests, and even have direct manipulation of corporate book value through financial statement indicators.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ased on management rent-seeking theory, dividend-related theory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power on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Does managerial power really affect a company's profitability? Is ther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nagerial power and profitability? How does management use power to influence corporate earnings? These are the problems that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solve.
Keywords: Managerial power ;Profitability ;Related relationship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不论是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都是企业生产链上重要的一环。我国有着特殊的制度背景,这又为管理层权力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我国,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的影响一直普遍存在。追溯其历史,改革开放刚起步时开始产生管理层权力的概念,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政策逐步推行起来,企业控制权首次从政府下放到企业所有者手中,但国家作为企业所有者缺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混乱,甚至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独大的现象。在这样的过程中,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力在不断地增强,国家作为控股股东因为“缺位”,对公司的运作和运营效率往往无法实现有效地指挥和监督。另一方面,非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公司的控股人往往兼任管理层职务,总经理与控股股东两职合一的情况司空见惯,经营权与管理权权限模糊不清,大股东时常会亲自管理公司或委托直系亲属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因此相较于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一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全面地影响着企业决策的制定和施行。更为甚者,有的企业的管理层在对企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着高于控股股东和董事会影响力和决策能力的现象。
凡事物极必反,当管理层拥有过大权力时,各种管理问题也接踵而来,正如19世纪政治家Acton在讨论教皇制度时说过的一句话:“权力是腐败滋生的土壤,绝对权力是绝对腐败滋生的土壤。”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实施之后,反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在其之中,高管腐败成为最严重的灾区。美国许多显赫一时的公司,例如安然、安达信等接连被曝光高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合谋操纵企业利润,其直接导致公司员工和股东损失了巨额财富,最终造成了席卷整个资本市场的连锁经济危机。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管权力的规范,为了监督管理层行为,曾多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委托代理问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公司经理人的倦怠,导致股东财富的流失,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冲击。
1.2研究意义
企业盈利指的是企业账面利润的增加。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管理层效率的体现。管理层如何有效地领导上市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市场占有率,使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市公司中,管理层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甚至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高管可以直接进行决策,由此推断管理层权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高管权力影响盈利能力的机制是什么?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去了解的。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管理层权力平衡机制,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与绩效。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的特殊制度环境,致力于研究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很有意义,同时对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也具有现实意义。
1.2.1实践意义
- 研究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管理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减少管理层的不合理寻租行为,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还能敦促管理层用长远的眼光来做出决策,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高管利益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增强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绩效,更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 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最大化实现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价值。在这个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人力资本价值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作用机制能够充分发挥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力资本价值。
- 能够使上市公司充分认识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的影响,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管理层权力过大而侵占股东利益。另外,企业管理机制的作用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法规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
1.2.2理论意义
学者们研究管理层权力理论时主要集中于薪酬补偿,本文从管理层权力角度丰富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本文将选取我国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丰富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研究。
1.3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引言,分别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环境、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在充分阅读过相关国内外学者有关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文章,归纳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第三部分是概念定义以及研究假设的提出,介绍了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以及论文所依据的理论影响机制;第四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我国深市沪市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的A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包括四个部分,描述性实证分析、相关性实证分析、共线性与异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以及方差分析检验,最后得出实证结果;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部分,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1.4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部分,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的方法,在委托代理理论、管理层寻租论、股利相关论等的理论基础上,广泛研读了管理层权力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观点,提出了本文的假设。
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主要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管理层权力是否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盈利能力EPS的研究假设。本文的数据是来自国泰安数据库,获取了2013-2015年间深沪市A股上市的2324家公司作为我们的数据样本,运用 stata12.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然后再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了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最后,通过方差分析检验自变量解释因变量的能力。
2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234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