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0247字
目 录
1.引言 1
2.文献综述 1
2.1国外研究现状 1
2.2国内研究现状 1
2.3小结 2
3.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 2
3.1政治动力 2
3.2经济动力 3
3.3文化动力 3
3.4人力资源动力 3
3.5科技动力 3
4.淮安市发展过程中的动力问题 3
4.1 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4
4.2 经济实力弱和资本短缺 5
4.3 开放程度低及思想观念的落后 6
4.4 教育投入少和人才回流的双重限制 6
4.5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缺失 6
5.优化淮安市发展动力的对策及建议 7
5.1强化政治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7
5.2 加强经济的基础作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7
5.3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建设淮安精神 8
5.4 促进人力资源、科技的良性互动,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8
5.4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淮安市可持续发展 9
6.小结与讨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1
城市发展的动力研究
—以淮安市为例
单悦
,China
ABSTRACT: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result of the power works, these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on each other,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ventually affect the urbanization. Huaian development lag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20 year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huaian in economic power, political power and cultural power, human resources, power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c, finally proposed the improvement accordingly 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 City Development The central city Driving
1.引言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城市发展是一个城市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变化的经济成长过程[[1]]。在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城市化率的增长是最直接的要求。淮安市作为苏北振兴的重要城市,加强对其发展动力的研究,有利于不断优化淮安市的发展动力,使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有很多,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对淮安市发展动力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因此,为丰富此领域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城市发展动力的理论基础上,对淮安市发展动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城市发展的动力研究,国外的学者大多习惯把城市发展动力与经济的增长直接挂钩。如韦伯认为城市的经济效益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布莱恩贝利(197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城市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呈正相关关系[[2]]。诺瑟姆(1975)通过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度与人均收入成正相关的关系[[3]]。瑞诺(1981)通过对111个国家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一个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4]]。
钱纳里(1988)分析了101个国家的数据得出,人均GNP和城市发展水平有相关关系[[5]]。PaulBairoch(1991)分析得出,70%的城市发展水平可用经济发展总量来解释[[6]]。Vernon Henderson(2000)研究发现,城市发展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呈高度的相关关系[[7]]。Dharmendra Dhaka, Powel Mensa(2010)对南亚的五个国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对于城市化的进程有着积极作用[[8]]。
2.2国内研究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发展的动力研究也越来越多。杨重光(1987)认为城市发展的动因是:拉力(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和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的剩余劳动力)[[9]]。
阎小培(1998)认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可简化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10]]。而宁越敏(1998)在对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当前中国是多元城市发展动力[[11]]。
孙中和(2001)认为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动力也相应发生着变化[[12]]。赵君、肖洪安(2004)则通过研究发现,完善经济结构能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13]]。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2010)研究发现,城市发展的动力既有本身所固有的人文、自然等内生动力,也有来自于政策变化、投资等外部动力[[14]]。郝丹炀(2015)研究发现,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多元化主体的推动、农村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拉力、制度变迁的推动、教育的推动五个方面[[15]]。
从上述研究结果看,国外与我国理论界关于城市发展的动力的研究都确定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理论界的研究表明,国内目前对城市发展的动力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而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按社会要素把城市发展的动力分为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人力资源动力和科技动力五个方面。
3.城市发展动力的内涵
动力指的是一切力量的来源,对工作、事业等发展起促动作用的力量。而城市发展动力按社会要素可分为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人力资本动力和科技动力,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时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16]],对城市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发展的动力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最终决定着城市化目标的实现。
3.1政治动力
政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一直存在且重要。政治动力指国家运用行政法规和政策引导来推动城市发展,是政府行为的延续作用[[17]]。它往往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意志,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体制结构的影响下,城市规划往往偏于政治性。政治动力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创建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3.2经济动力
经济是推动城市发展最有力的保障。经济动力指通过市场规则来合理配置资源,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社会中,农产品市场难以构成对城市经济强有力的支撑,无法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今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已经正式确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城市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体现,这就意味着要想促进城市发展,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总量的提高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
3.3文化动力
文化包括精神和价值观念等,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动力指那些与本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构成的城市场景[[18]],以及其中包含的价值观与精神,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力。作为文化产业中包含的观念形态的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力量,是带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动力,有着很大的凝聚力,能大力提升城市的形象,进而促进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3.4人力资源动力
人力资源对城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数量、人才质量两方面。而人力资源动力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主要体现在人才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上。城市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聚集起来,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城市发展。而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发展本身就意味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劳动力作为中坚力量,能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来促进城市发展。
3.5科技动力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科技动力一般不直接发挥作用,而主要借助产业和劳动力等载体,把创新的科技整合后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出成倍的作用,以此来推动城市的发展。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知识创新主要表现在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城市科教水平的直接体现;技术创新主要指新科学技术的发明,可以实际运用到生产中,提高社会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推动城市发展。
4.淮安市发展过程中的动力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现今中国内陆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但是城市发展区域不平衡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且在区域内部也存在着这个问题。淮安市作为苏北四市之一,近几年在城市发展的竞争中渐趋势弱。因此,加强对淮安市发展的动力研究也就越来越有必要。
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实际上就是经济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推动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城市发展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二元化动力。随着我国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参与世界经济增强等,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也不再局限于二元化,开始逐步转向多元化。下面在淮安与江苏城市化率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回顾了淮安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从表1可看出,2005年之前,淮安市的城市化增长率与江苏的差距很是明显。2005年,淮安的城市化率达到了36.7%,比江苏城市化率低了13.8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看出,淮安的城市化率与江苏的城市化率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的。而在2005年稍显好转之后,淮安城市化增长率又呈现出后劲不足的现象,与江苏整体的城市化增长率的差距再次拉大。
表1 淮安城市化率与江苏城市化率
年份 | 江苏 | 淮安 | ||
城市化增长率(%) | 城市化率(%) | 城市化率与江苏的差距(%) | 城市化增长率与江苏的差距(%) | |
1996-2000 | 57.6 | 41.49 | -12.69 | -7.46 |
2001-2005 | 26 | 50.5 | -13.8 | -1.43 |
2006-2010 | 24.4 | 55.6 | -8.81 | -3 |
2011-2015 | 10.9 | 66.5 | -6.3 | -3.67 |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江苏统计年鉴》、《淮安统计年鉴》和江苏及淮安统计公报整理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247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