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旅游者参与公益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2023-07-31 08:35:04

论文总字数:12103字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并且越来越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公益与旅游的结合成为了新时期经济娱乐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公益旅游。此类旅游方式一方面能够带动旅游企业经济的提升,另外还可以帮助改善贫困或者生态环境恶劣地区。本文参考了近几年国内外整理的公益旅游文献及期刊,发现研究侧重点大多数是公益旅游的内涵价值等,本文通过对扬州市居民的问卷调差,分析了扬州市大部分旅游者在参与公益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与倾向,总结了旅游者选择参与公益旅游这活动中存在的特点,针对扬州市旅游者特征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公益旅游,行为特征,扬州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people"s demand for recreation is increasing when we can satisfy the basic needs. And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trait more and more, the incorporation of public bebifit and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entertainment , that’s volunteer tourism. This kind of traveling way can drive the economy of tourism enterprise.It also can help us to improve the poor areas and the bad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reference the organizing public tourist literature and journals of China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found that most research emphasis is the connotation of volunteer tourism value ,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of YangZhou city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zhou tourism,i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ies between most tourist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tourism activities , and summarize the tourists how to choos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tourism activities. Then i can propose feasi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YangZhou tourist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tourism.

Key words: Volunteer tourism,behavior characteristics,Yangzhou

目 录

1 前言 3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综述 3

1.3 研究方法 4

2 公益旅游相关概念 4

2.1 公益旅游的含义 4

2.2 公益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5

2.3 发展研究公益旅游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6

2.3.1 对公益旅游者的特殊意义 6

2.3.2 对旅游目的地的价值体现 6

3 扬州市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7

3.1 扬州市旅游者对公益旅游认知度调查 7

3.2 扬州市旅游者出游目的地调查 7

3.3 扬州市旅游者出游时间的选择分析 8

3.4 扬州市旅游者出游动机分析 8

3.5 扬州市公益旅游者年龄分布 9

3.6 扬州市公益旅游者出游方式分析 9

3.7 扬州市旅游者经济情况调查 10

4 扬州市公益旅游发展的建议 10

4.1 提升参与积极性 10

4.2 科学安排公益活动时间 11

4.3 加强各地区文化交流 11

4.4 提高整体经济水平与居民素质 11

4.5 设计特色旅游产品与线路 11

结 论 13

参 考 文 献 14

致 谢 15

1  前言

自旅游业出现以来,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政府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公益旅游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方式,通过帮助旅游目的地充分地延伸了旅游的价值,对公益旅游的研究兴起于欧美国家,至今已接近三十年左右,对于概念含义以及价值取向都有了深刻分析。公益旅游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略有欠缺,到如今也只有不过百篇研究文献。整体上看来公益旅游有着无比巨大的发展潜力,它符合我们的社会道德标准更能集公益、休闲娱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于一体,无疑能受到广大旅游者及社会人士的喜爱。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扬州市旅游者参与公益旅游的行为特征,提高扬州市居民参与公益旅游的积极性以及帮助旅行社更好的设计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消费者,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生态的保护。

1.1 研究背景

公益旅游的概念源于国外,起源于冒险家的探险活动以及道士传教活动等,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已经处于发展高峰期,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1】。公益旅游这个词汇在2005年的时候被美国相关媒体部门提出,后来逐渐出现于各种媒体中被大众所采纳。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此后公益旅游的发展就越来越顺利,相关组织机构成长起来,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

1.2 研究综述

由于公益旅游起源于国外,一些欧美学者对于公益旅游的研究已经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而我国真正的开始研究大概时间定在1996年左右。我通过在中国知网网站上检索,发现关于公益旅游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其中包括硕士博士论文18篇、各种期刊58篇、报纸13篇以及4篇中国会议。文献显示关于公益旅游从2006年开始就有研究一直至今,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公益旅游的涵义、公益旅游的发展模式、公益旅游在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前景等。基于前人研究的这些成果我大致总结了一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基于公益旅游这个新词汇而产生的各种定义,西方学者各自有各自的见解,并不能达成固定并且统一的概念;第二点就是研究到现在各学者们讨论涉及比较多的重点还是关于公益旅游的内含这方面;很多人把公益旅游认为是做慈善,旅游者或者是其他的参与人员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帮助别人,我认为这种理解比较狭隘,有点以偏概全的嫌疑。公益旅游是志愿者和旅游者两个身份相结合的产物,如果非要说主导方旅游才是主要目的,不能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第三方面是关于旅游者划分的研究,青年旅游和大学生旅游占据主要地位,作为我个人来说去参加公益互动的意愿非常高,另外就是关于公益旅游研究的地区,包括重庆市巫山县、大连市、西藏等地区的研究。学者通过对当地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整合,分析发展现状、总结影响因素并指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为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做出一定贡献。总体上来说近三十年里各学者研究主题集中,接下来研究的话应当适当的改变研究方法和研究侧重点。比如作为旅游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公益旅游和慈善之间关系?注意了解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有何差别?试试从旅游目的地出发的角度改变旅游线路或者是产品开发等。对于现在存有的问题应当要立即加以改正,学会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证明自己的论述。

1.3 研究方法

扬州市与江苏省内苏锡常等城市相比,经济水平比较低一点,但是相对其他城市来讲还是要好的多。扬州市有1个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开展的旅游活动比较丰富。2013年5月26日旅游天使公益联盟在扬州启动,10位旅游天使在记者的陪同下浏览了瘦西湖等著名旅游景区,进行了公益旅游的推广;2014年2月29号,“旅游天使”扬州推介公益旅游活动在瘦西湖启动,希望大家多关注留守儿童等等;2015年8月28又在瘦西湖举行“旅游天使”总决赛,这一系列活动都提高了整个扬州市居民的公益意识,通过举行此类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宣传了扬州市城市旅游形象。所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扬州市居民进行了有关公益旅游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旅游者选择的出游时间,出游目的地等。然后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用图和表的形式清晰的呈现出来,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旅游者行为有哪些大致的特点,针对这些特征提出可行性建议。

2  公益旅游相关概念

2.1 公益旅游的含义

“公益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公益加旅游,简单的划分为Volunteer和Tourism,但由于公益旅游本身就算是一个新词汇,所以至今也没有出现一个较为固定的定义。我通过对国内文献和国际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比较系统性的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公益旅游的定义:Stephen wearing提出公益旅游是旅游人员因为自身原因或其他原因,通过一种被组织起来的方式去游玩,其中包含支援或援助社会上的贫穷者、研究社会或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倡保护环境等行为[2]。Globalvolunteer.com认为公益旅游与传统的旅游相比较而言更多的目的是在与服务,意义是通过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人文和资源的了解,更好的将二者联系起来。通过这一系列的定义分析,我认为公益旅游打破了一般的“慈善就是牺牲”的悲情定义,把旅游和公益相结合,以在旅途中行善这样一种新形式将公益变成大众更能接受的新时尚活动。公益旅游能够在满足旅游者外出游玩需求的同时提升旅游自身的价值,通过一边行善一遍游览的方式,让游客在欣赏优美景色的同时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善举,享受整个过程中奉献和旅行的双重感觉。与此同时,公益旅游也注重生态坏境的保护,旅游者帮助的不仅仅是贫困的人也包括旅游资源与环境等。当然,整个公益旅游中旅行占据大比重,公益活动不能喧宾夺主,也就是说公益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旅游附带成分是公益。

2.2 公益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资料显示公益旅游的雏形起源于美国的一所高校,经学生组织成立的一个团队发起而后逐渐地被美国公民接纳[3]。由于公益旅游意义非凡很快地变被流传开来,参与到其中人的数越来越多。刚开始的时候参与主体主要是一群学生,到后来发展到一种庞大的群体其中甚至包括明星,参与主体跨越年龄性别与种族,大家关注的只有一个点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去帮助社会,2005年前后被美国媒体对外宣传,逐渐成为新语言。

近三十年来,公益旅游的得到不断发展与壮大,尤其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还有国外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发达,旅游者有更多的钱和时间来参与公益活动,所以总的说来起源于国外的公益旅游这一概念更被国外人接受。如今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都有各自的正式的公益旅游组织,公益旅游的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此吸引旅游者[4]。比如英国有个在公益旅游领域内较为知名的组织i-to-i公司,该公司所涉及的旅游活动遍布世界各地大概有三十多家,有统一的运营体质,稳定且高效的完成公益旅游活动。我国公益旅游起步较晚,刚开始真正了解此公益项目的旅游者并不多,但2007年上海假期旅行社首次推出的五日游路线就广受好评,由此看来公益旅游在国内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我国有些进入性很差的山区相对说来比较贫困,在青年教育的这一方面缺乏资源,旅游者们通过“多背一公斤”这类活动带着自己多余的学习生活用品适当地帮助当地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5】。另外,四川地区经常会受到地震灾害或其他山区因季节问题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都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以及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些负面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旅游者通过这种充满爱的旅游活动让灾区人民感受到温暖,更快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公益旅游的主体越来越丰富,不再是力量不薄弱的小团体而是逐渐壮大的旅游团队,包括学生、工作者及退休员工等一系列人员。我们国家在志愿网上显示出已经拟定或成功的项目已经接近20多个,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欠缺,但我国自身实力在不断增强,关于公益旅游发展无疑也是往更高的方向去。

2.3 发展研究公益旅游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公益旅游最早出现在美国某大学的学生组织的一次社会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就是学生们利用周日或假期等时间前往不同地方进行公益活动【6】,国内正式提出的第一条公益线路就是上海市假期旅行社推出的五日游路线,此后还有广州志愿者组织的多背一公斤活动等也广为人知。自从公益旅游这个新词汇出现以来,被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那到底是为什么能够如此广泛的被接受呢?我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作出了以下见解,公益旅游作为旅游活动有着非传统旅游一般的特殊意义,它的价值体现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甚至是整个社会中。

2.3.1 对公益旅游者的特殊意义

公益旅游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活动,因为是非盈利也就是说该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希望通过活动的完成来实现为大众服务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净化心灵,在提升自我品质的同时游览目的地景色。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帮助弱势群体或者改善当地生存环境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比如大多数来自城市的旅游者从未体验过贫苦的生活环境,当他们到了旅游目的地时会觉得新奇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当地的生活。然而当他们真正经历的时候就会理解这个社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幸福,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时还有人吃不饱穿不暖。旅游者会更加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参加公益旅游能够帮助旅游者完善自身品质为以后的生活奠定道德基础。马克思曾经在书里这样提过: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应当遵循的原则指向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本身的完美。每个人活着都追求很多东西,最本质应该还是心灵的升华【7】。参加公益旅游时,旅游者没有以一种施舍者的态度面对旅游目的地的居民而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朋友或者普通的居民与其接触,给人一种平等的姿态。活动中充满旅游者的爱心,满足了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同时帮助当地有困难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旅行最大的意义。

2.3.2 对旅游目的地的价值体现

作为公益旅游的一个显著性特点就是目的地的选择,不是所有的景区景点都能够达到公益旅行的目的。毕竟公益狭义上来说是相当于一种慈善活动,既然是慈善活动那么目的地的经济或者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是属于薄弱的才能起到一定效果,也就是说选择活动地点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合适。一般旅游目的地都是贫困山区或者是自然资源丰富但是进入性比较差的地区,在公益旅游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旅游者可以通过捐献自身携带的物品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窘况,虽然得不到本质的改变但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如多背一公斤活动,自被提出以来就得到广大群众喜爱,提倡旅游者旅行的同时背点文具书籍等在行走的途中与当地人分享[8]。旅行社设计公益旅游线路,倡导游客积极参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经济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景区,提倡旅游者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帮助当地居民一起改善现状;更有的资源资源丰富然而进入性很差的景点,旅游者可以通过微博博客等网络渠道加以宣传使得更多的人知晓并参与进来

3 扬州市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行为特征的大体含义是从大量的行为中总结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那么公益旅游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大部分旅游者在参加公益旅游活动的时候经常性、习惯性带有的意愿或倾向[9],其中包括对公益旅游的认知程度、出游的动机、出游时间与出游目的地的选择以及影响旅游者出游的因素。我以扬州市为调查地点,总计参与调查人员200名,男女性别各占一半随机取样,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一些行为特点。

3.1 扬州市旅游者对公益旅游认知度调查

表1 旅游者对公益旅游认知度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210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