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2024-01-09 08:55:33

论文总字数:8343字

摘 要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企业的性别歧视、就业质量的高低以及社会的就业保障。而形成这些难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家庭环境、组织环境以及自身因素三大部分。根据这些不同的原因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家庭、组织和女大学生本身出发解决女大学生应聘时遇到的难题,帮助女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Problem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Hou Yan Qing

(Wentong College,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 faced with various problems. Including its gender discrimination, employment quality and social employment security. The reas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se problems is various. The family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factors of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asons we shoul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family, and female students solve the different problems of the female employment, help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Key Words: female undergraduate;difficult employment;problem analysis;coping strategy

随着多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接受教育的女性大幅增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然而,社会各界对高校女生就业歧视却日趋严重,“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家庭和女大学生个人密切关注的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给女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心理压力,还可能助长部分女大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女大学生就业难还直接导致女大学生考研率高,然而,即便是拥有了研究生学历,她们也得不到应有的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为了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我针对自己实习的所在地南京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了南京的11所高校中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440名女大学生。主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以及现场访谈的方式。

从大一刚进入学校选择专业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选择专业的占38%,而另外62%的女大学生则是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38%都是听从了父母亲戚或朋友的意见。然后从她们对工作的期待来看,其中40%的女大学生希望找到轻松稳定的工作,13%的人想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仅有11%的人期望找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再从女大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来看,其中76%的同学对此并不是十分清楚。

2010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首次公开发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1次面试机会或者笔试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觉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40%被访女大学生任务女生找工作比男生找工作困难许多,理科类和硕士研究生最觉困难。

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与市场问题,日益突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性别歧视

就业的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就业机会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的就业空间相对较小,许多企业在招聘广告中直接声明不招聘女员工。这是属于明目张胆的做法,而有些企业他们不想表现出他们的歧视,但他们表面上是一视同仁男女平等,所有的简历全部都接受,而被通知去面试或者面试成功的却只有男性。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与男生一样同等的机会。也许是收到了女人是弱势群体的观念影响,在男女生拥有同等条件下或者男生处于轻微劣势的情况下,企业也愿意聘用男生而非女生。

(二)就业质量问题

东方网9月1日消息:“不少女生为了一份工作而委曲求全。”同等学历下女生收入要比男生低上7%到8%。有一位去年毕业的女大学生,不是上海人,她为了留在上海,现在的工作是帮有钱人家的孩子做家教,每天呆在家里,每个月拿着一千多元的工资。而在上海,这样的月收入是非常低的,生活起来也十分的困难。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就业保障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之一市场经济体质的确立,女大学生就业告别了毕业分配的年代,开始了自主择业。女大学生失去了“计划体制下国家行政力量的直接保护而开始与男性在就业市场上进行竞争”,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开始显现出来。女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的现状:国家有关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可操作性不强;政府指定的有关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缺失,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有关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企业违法行为监管不力,执法困难;高校有关女大学生就业的保障服务体系没有建立。

三、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教育背景的父母对女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意向、就业心理等就业观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观有重要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影响着女大学生毕业去向、工作地、就业途径的选择;家庭结构对女大学生信心和就业心理的影响决定于父母处理婚姻的态度和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父母家庭背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上班族。我本人从7月份回到家以后开始找工作,期间面试了好几家企业。而决定不去工作最多的原因就是离家太远父母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外面住,担心我的人身安全。要么就是父母觉得工作环境不好,女孩子将来组成家庭需要一个好的身体。而我本身毕业以后也是一名大学生,父母不希望我成为一名体力型劳动者。因此,在求职的道路上,家庭环境对我的择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环境对女生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我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虽然今天已进人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有许多人意识到男女应得到平等的对待,但是这种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一方面,社会中的人普遍认为女性的优势在于心细、有着较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但是却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力,多数是按照铺好的路走下去。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女子的角色都是一家庭为主,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在结婚之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这种情况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开拓,也使得许多单位拒绝接受女性。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得用人单位片面夸大女学生的负面效应。让很多德才兼备、学有所长的女大学生,连参与面试进入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用人单位冷酷无情地拒之门外,在实际择业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国家原因

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不健全。以我国《劳动法》第13条为例,“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之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禁令虽有,却无任何可操作性,哪个部门负责监察、将采取何种惩戒措施惩罚违法企业都不得而知。因为无论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都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将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落在实处。可以讲,立法的缺失在客观上纵容了就业歧视的畅行。因此,企业在聘用员工时会潜移默化的偏向男大学生。

(四)组织原因

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讲求“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由于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的成本要高于男大学生。首先,女大学生工作不久便会面临婚育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组成家庭以后必不可少的。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不相符。另一方面,生育问题使女性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重返工作岗位后又需要一段时期的恢复和调整,由于相关法律的制约,重返者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退出时的水平,这样用人单位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成本负担。其次,从长远来看。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一般要比男职工提前5—10年,这就意味着,她们比男职工们要少贡献5—10年,而多拿几年的工资,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单位的成本。再次,由于生理等多种原因,女大学生到工作单位后,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工作需要随意安排工作。还有我国尽管在法律中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由于对违法主体缺乏具体的罚则,所以对用人单位难以约束。

(五)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传统性别角色的分工,使得社会对女性产生了一定的偏见,女大学生尽管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无法完全摆脱这种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形成的局面,并不能一蹴而就的去改变它。很多女生自身给自己一个较低的定位,形成了一种社会性别自我歧视。这些观念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有些女大学生好高骛远,就业观念不现实,她们认为自己受的是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坐办公室”,就应该是“白领”,而不愿意去工地、去车间、去基层锻炼。她们大都喜欢选择比较稳定、轻松和风险小的工作,相对于男生,她们更喜欢选择待遇高和环境好的单位,而对于一些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她们大都不愿意接受,甚至不敢问津,也缺乏竞争意识。这不但给外界形成了女大学生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怕苦怕累、享受思想严重的主观印象,也影响了用工单位对女大学生的选择。而且她们自身在自我否定中放弃开发自身潜能的努力,即使那些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也往往在“我不能”的阴影中错过了就业良机。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在择业时的期望值要高于普通女性,她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大部分女大学生把“国家机关”、“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把“大中城市” 作为理想的就业选择,有的女生还希望未来的工作单位有“出国”、“培训”等机会。和男生相比,女生不愿意下调对工作的期望值,这也成为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女生的原因之一。

女大学生有的眼高手低,有的只求安稳,这些都是女大学生本身的自身原因造成的就业难。

  1.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对策略

(一)家庭原因造成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1.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就业竞争观念。

家长不要一味包办代替托关系让孩子坐享其成。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1. 家长要在孩子择业时给予支持。

孩子有自己的理想、目标是好事情,家长不应该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阻挠孩子。家长应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给孩子最大的支持,这样孩子才能没有负担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全力以赴。

  1. 家长要自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为人父母自己对待工作时应认真负责,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觉得工作不好就换工作。这样孩子有样学样,以后步入社会也无法融入职场,增加就业的难度。

(二)社会原因造成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社会要加大宣传性别文化的观念。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性别歧视导致的女大学生措施就业机会的案例多不胜数。

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树立公平的竞争意识,做好舆论宣传,对女大学生工作能力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消除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为了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从根本上要转变观念,剔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落后思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应该把女性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为此,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传媒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国家原因造成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政府要加强有关立法工作。要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最强有力的武器还是法律。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权利,消除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给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对违规企业从严从重处罚,使性别歧视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收益,而企业与生俱来的成本观念便会自动发挥作用,制约企业不再歧视女生。鉴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隐蔽性。当前很难对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进行处罚。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监督机构,对招聘单位性别就业比例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和纠正性别歧视行为,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同时,法规的出台也有助于促使政府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具体的操作有以下几点:加强完善法制建设,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的就业的政策引导,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完善就业保障体系,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加大执法力度,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有力的法律援助。

(四)组织原因造成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用人单位要转换用人理念。用人单位要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在招聘人才时不能仅考虑近期的经济利益,而应从企业文化内涵、岗位需求、人才素质、性别比例等更为长远和可持续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拒招或少招女性是规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一种理性选择,但是,对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减少女性自然附着成本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也需要用人单位转变用人理念,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刚走出校园的女大学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好学的精神,用人单位要转变“女不如男”的用人观念,科学认识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做到唯才是举,给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女大学生受到赏识后,就会完全接受用人单位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与用人单位荣辱与共,竭尽全力为其服务。同时,在工作中男女合作会对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人际环境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五)女大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除了社会、用人单位和政府的努力外,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说法影响下产生畏难的心理,这是长期的社会风气下产生的潜在意识。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女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消除心理上的自我歧视,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要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秀的表现证明自身的价值,改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为自己赢得满意的就业岗位。

同时,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摆脱“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等想法的局限。

而在更为细节的一些方面来看,女大学生在面试时从脸上的妆容到衣服的着装都是需要重视的。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你接下来的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在与面试官对话中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谈吐、坐姿等,这些在应聘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怎样把握住机会全部要靠自己。

女大学生也要好学进取,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实习机会,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搞好人力关系。

综上所述,要想帮助女大学生有效的就业有一下几点:

1.家长要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孩子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2.社会需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就业氛围,给予女大学生充分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广泛树立公平意识,形成良好的关怀女大学生的分为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3.政府应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和法规建设,为女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4.用人单位要改变以往的招聘传统观点,以公平的姿态面对应聘的女大学生,给她们同等的机会就业。

5.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是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途径。要把我就业方向,勇于超越自我,提高自身能力,为自己争取到满意的职业。

消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比例,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从政府、社会到个人,都要冲破传统的性别歧视与偏见,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她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力贤. 浅析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 知识经济. 2008(03):38-4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34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