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4088字
目 录
1.引言 5
2.文献综述 6
2.1“90”后大学生概述 6
2.2心理契约概述 6
2.3离职倾向概述 8
2.4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 9
3.研究设计与方法 11
3.1研究假设 11
3.2研究对象 11
3.3研究方法 11
3.4问卷设计 11
4.研究结果分析 12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12
4.2人口统计学变量上 90 后企业员工对心理契约感知的差异分析 14
4.2.1 心理契约感知在90后大学生员工性别方面的差异 14
4.2.2 心理契约感知在90后大学生员工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 14
4.2.3 心理契约感知在90后大学生员工工作年限方面的差异 15
4.2.4 心理契约感知在90后大学生员工岗位类别方面的差异 15
4.2.5心理契约感知在90后大学生员工公司类别方面的差异 17
4.3离职倾向分析 18
4.4相关分析 19
4.4.1 企业责任和员工责任间的相关分析 19
4.4.2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20
4.5各变量间回归分析 20
4.5.1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20
5.研究不足 22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致谢 26
90后大学生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刘亚
, China
Abstract:"flash" is a synonym for post-90s, because of its frequent of job hopping to the enterprises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its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makes the management can not follow the old rul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re more concern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l economic contract contents, there are still implicit, informal, unpublished mutual expectations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employee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expecta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constitute the conten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is helpful to help managers to retain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create more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scholars, to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use of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data, which helps getti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high turnover rate: most of the survey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have said that if there is a suitable opportunity will choose to leave the company; The post-90s staff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the percep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exist difference: gender and education's percep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ifferent working years percep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angl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mount of tissu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ypes of jobs and personal point of view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type of position difference; the angl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mount of tissu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and personal point of no significant type of position difference; The post-90s staf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employee respons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he post-90s staf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Key words: post-90s staf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urnover intention
1.引言
近些年,90后渐渐走出校门,成为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逐渐成为职场的主力军,但由于90后鲜明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烦闷枯燥的工作,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使得90后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很多90后求职者在入职的三个月内离职,更有甚者在入职一个月内便会离职,“闪辞族”也成为90后的代名词。根据众达朴信2015年的离职率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规划,入职一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5.4%,工作年限低于三年的离职率保持在30%以上 [1][1][1]。稳定性较差,频繁跳槽成为90后的职业特征。在企业看来,在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以后,招聘的员工还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就离开了企业,这使得企业需要在留住人才上下苦功夫,这个除了一份外在的协议规定,更重要的是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内隐的、未说明的一种期待,这就是心理契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90后毕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90后毕业大学生界定为1990年以后出生的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发现,针对离职倾向问题对90后毕业大学生进行研究的不多,大都是针对知识型员工、80后员工等进行研究。同时,对离职问题进行探讨的角度也不一样,有的从职业发展角度,有的从大学生个人的思想素质角度,而对于他们的心理需要却很少涉及,我们从心理契约的方面去验证90后大学生员工的离职率,找到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有利于为以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心理契约有利于组织知道个人的真正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离职问题,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的相关制度,
提供公平有效的管理方式,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为企业留住人才。对于大学生来说,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研究离职倾向有利于他们认清自己的真实想法,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在就业和离职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发挥自己的干劲,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文献综述
2.1“90”后大学生概述
“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到1999年期间,并且接受了大学教育的公国公民 [2][2]。他们1990年出生的大部分都是2008年进入大学的,到2011年毕业的大专生以及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成为首批进入职场的“90”后。
由于“90”后所处的时代不同,导致他们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特立独行,他们更多的喜欢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愿意他人的过多干涉,也不愿意趋同。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他们身上,这使得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所以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能居于中心,能获得领导赏识和同事的赞美。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与“80”后相比,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开放文化的影响,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由于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环境单纯,同时自我的期望过高,当现实与自己的期望出现矛盾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由此引发了“90”后许多的心理问题,当遇到压力时,他们抗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使得他们遇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情就会选择逃避,频繁跳槽成为他们的处理方式。个性张扬、不关心时事、早恋、自私是很多人对“90”后的印象,认为他们是垮了的一代,但其实,90后大学生募捐为同学筹集医药费,积极为地震献血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所以他们也是具有社会责任的一代。
2.2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这个词首先是由外国学者Argyris(1960)说出来的,但是他没有给心理契约一个具体的概念,他只是用到了这个词去表达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但我们也可以说心理契约的源头就是《理解组织行为》[3][3]。后来Levinson等通过研究找到了心理契约的具体概念,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心理契约就是一种协议,不过这个协议就像一个隐藏起来的影子,大家心理都知道它的存在,只是没有把它白纸黑地写下来[4][4]。。Katter认为尽管心理契约这个隐藏的协议没有写下来,但是它也在双方的相处中慢慢转化成了一些现实的具体的期待[5][5]。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种期待,也是双方的责任。Rousseau(1989)等人对它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和个人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存在与白纸黑字的协议中,也存在于双方的信念中,更重要的是信念中的责任[6][6]。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4088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