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8286字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在农村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求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重构农村文化秩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发展农村新文化,需要培养新的社会构造,尊重农村现实,围绕农民自身要求,探索文化建设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农村文化秩序
Rural lifestyle change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Horizon
Zhang Yany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people"s material conditions have improved and traditional rural lifestyles have chang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lifestyle, it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o reconstruct the rural cultural order. But it also brings a series of problems.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needs to foster new social structure and respects the reality in rural areas. At the same time, it needs to focus on farmers" own needs and explore ways to cultur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rural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fundamentally.
Keywords: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Transformation of rural lifestyle;Rural cultural order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职责是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公众普遍拥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则是当代中国发展最根本的一个特征。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底色来源于农村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上千年来承载着这种文化的中国农村都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在农业文化深厚的背景下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脱离农村现实,应该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借助经济社会变故的有益方面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避免其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2005年,中央对于增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布了相关文件,随后开始从点到面渐渐展开文化体制改革。到2006年,中央审议通过了有关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逐渐形成普及全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为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1]具体涵盖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和农村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这些基础工程都是为了改进阶层群众文化服务,是保护多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招数和方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在公共利益和公共文化统一的特征,要求文化建设的对象必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要维护其基本文化权益,提供多样便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其基本文化需求。
2.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切实保护农民的文化权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服务群众,充分让农民的文化权利得到实现。当前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进步,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相比之下,农村居民所享受的文化权利甚微。因此,为了实现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的文化建设不容忽视,同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围绕三农问题的一件大事。
-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目前政府的建设始终是围绕着民生问题,正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在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宗旨,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的坚定信心,这些都有利于公共服务型政府事业的开展。
- 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促进农民整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推能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提升农民的文化修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本质就是用先进文化的滋养,来影响农民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 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和进行的经济活动,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也被打破,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但传统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深深地制约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形成,成为巨大的消极力量,阻碍了农村文化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又继续影响农村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1.农民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种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人口数量大大减少,由于传统农村人口素质不高,这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过度所需要的人口素质差距太大,不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农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工业化大生产没有变更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农村生活方式的根基,以传统耕作自食其力为特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不能突破传统的枷锁,其属性仍属于农业社会。农民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不可避免地留存着一些旧思想和旧习惯,再有一些愚蠢滞后的现象,这些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容合。和现代农业所要求的人口素质有质的区别,严重阻碍了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
2.社会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
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已到了机械自动化中叶,甚至有些指标表明已在机械自动化的后期轨道上了。然而,城乡社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农村变革的需要。由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农村社会结构调整刚开端,农村的人口和家庭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都在跟随着调整变化,但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新社会阶层。经过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农民工恰恰是从中被分化出来的最不具备稳定性的阶层。从农村出来,进入城市,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等都受到影响发生变动,他们的最后属落将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构造情况。农民工生活的状态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接受来自工业化城市的信息,逐渐融入城市的追求,但根还是在农村。到后来,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城市聚集着数量庞大的年青农民工,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投入社会就进城打工,在农民工中间,他们是把长进和思想情愫交融于城市最深的劳资,所以他们留在城市的愿望比其他另外的农民工更强烈,导致这种夹在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中间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社会构造的繁杂和变故,造成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更加困难,这对于本就缺少同化准绳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大了难度。
3.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化
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带来了农民物质生活的变化,还助长了农村传统的人伦价值观的瓦解。在过去,农民生活的世界是以面对面的形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对周围的人事都清楚了解,一辈子都和这些左邻右舍打交道,待人接物、立身处世,需要以老实厚道、说话算话为标准。但是现在随着农民工进城,农民的那种老实厚道也正在发生变化,他们脱离了过去的熟人社会,来到陌生的大城市,老实厚道已不再符合他们的生存法则。大家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就没必要再遵循着不断重复的交易规则。于是,原村朴实主导的伦理观念和规则被打破,道德被推翻,而从城市带回来的规则和道德,一直没有被大家接受,或者没有形成游戏的新规则可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秩序,缺乏能保证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这种准则之争越不易调和,就越是突显出农村文化环境的无序状态,因此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化呼吁着农村行为规则与道德标准的重新界定。
4.新旧文化的冲突
新文化其实是对过去历史凝结下来的古老文化的舍弃和凌驾。新旧文化冲突的力点取决于,一面是农村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根深蒂固,当前农村文化主要还是以家庭、血缘、乡土为核心的文化传统,由于历史悠久,具有极强的渗透力。那种封建等级观念,保守、迂腐的思想和观念仍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即使有大量的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营生,受到城市现代化文化的潜移默化,价值观偕同行事法式也依然引领着农村,具有深远的影响。另一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已经普遍开始懂得追求物质财富。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2]
原本那些传统文化很多优秀的品质都是在传统物质匮乏的生活方式下产生的,所以在现代优越的的生活方式和新文化的滋生影响下,传统生活方式中承载的精神品质就很难在年轻一代人身上体现出来,如艰苦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中新文化的逐渐世俗化最终会一点一点地消解传统旧文化优秀价值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以及新旧文化的冲突需要,须建立新的文化秩序。农村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现代农业工作人员,还要灌输当今时代需要的农村价值概念的意识,具备勇于拼搏、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建立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的文化秩序,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
三、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道路
1.建立有效的文化供给模式
增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将公共文化资源充分合理配置,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总量。应该进一步推进确立阶层集体文化服务事业费保障机制,为了确保农民文化要求获得满足,各级文化单位应积极力争文化学术性基金及器具,用以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一是增加各级财政收入,确保农村文化机构所需的资金及活动经费足够;二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文化专项学费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做到经费的具体开支规范化,;三是创制激励机制和信贷法子,招引民间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乡村文化资源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加强和恢复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农村文化,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网络,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建立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科技馆等能实现共享的新机制,推进农村文化网络等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程序。[3]由政府和其他文化建设者负责提供,其供给给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具备的合理效果,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制定的文化建设的目标、具体要求,以任务指令的形式下达至各部门,形成政府号召,媒体宣传、基层部门组织实施活动、要求农民参与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农民的文化需求,造成农民被动参与,结果农民在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也很有限,这样一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效果不佳,等于和没实施一样。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文化供给模式,就必须以农民自身需求为核心,通过根据农民的兴趣爱好、文化素质、本地风味和社会需要等来确定文化建设的具体情节和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吸引农民主动参与,增强农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感,促进农村文化新秩序的形成和发展。
2.增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完善各种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完善软件设施,即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4]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机制。做好农村文化人马的扶持工作,使得农村文化人马的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和发展。省、市、县文学社或俱乐部等单位要面临以农民为中心组织的服务工作,增进对文化劳动力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为农村文化劳动力更加容易地寻求到学习的机遇,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第二,确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劳动力的身份资格、酬劳保护等编制。稳定如今的村镇文化工作者的建制和酬劳方针,固定旧有的文化原班人马,在此基础上给予丰厚的帮助。最后,采用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并对其尊重和保护,鼓励民间艺人为带动农村文化生活及传承民族文化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激活农村文艺表演团体的活力,扩张农村文化活动的规模,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介入面。
3.鼓励和扶持农村文化活动
要做到正确对待农村文化传统,我们必须首先准确地定义各种文化传统,对于那些优秀的文化,应积极引导提倡,如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的责任、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内容,都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的健康的方向发展。相反地,农村笃信、迂拙、颓丧、鄙俗、腐朽滞后的文化传统应受法律、科学、教育等措施,让其灭亡,建立新的农村文化秩序。除了做到对农村文化传统的扬弃外,还需要注重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的发扬,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发展。上千年的中国农村文化和风俗习惯积淀了诸多的地方特色,首先第一步得保护、继承和发扬当地特色文化,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然后建立文化产业,以适应当地特点和管理模式,使那些传统地方特色文化更加活跃、生动,进而推动建立当地文化自身发展和新文化秩序。繁多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稀罕的珍贵资源,农村在建设开发时,各个地方应特别强调利用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促进乡镇建设,保持地方特色,坚持文化传习。
发掘和重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要根据不同的人文环境和民俗民风,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在构筑有特色的新农村形象文化、充分挖掘农村的文化资源上下功夫,造就风格迥异的新农村文化品牌。[5]针对于传统文化中健康向上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应大力改造和发展,提升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培养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农村文化产业链和特色文化服务。结合时代和实际需求,鼓励和扶持来自农村题材文化活动和作品,支持并且重视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形成农村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各级文化宫、艺术馆、水文站和文化中心的职能,加强对民间剧院班子和农民群众文艺社团文艺创作的点拨,助长其保证节目品质和公演水平,使得农村表演市井和全民性文学上演火热起来。要依据各别的人文环境和习俗文风,把住力点和支点,特色出众,在构筑有特色的新农村形象文化、充分挖掘农村的文化资源上下功夫,成就风骨迥然不同的新农村文化铭牌。
4.培育稳定的社会结构
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农村地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方面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演变,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具有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化农村的双重属性。在这种无序和变化的背景下,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做到尊重农村现实,再树立新的农村文化秩序,从根本上消灭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来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是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更是具有活力和决定意义的元素。农民作为中国社会一个庞大的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社会结构,正处于分化阶段,工业化的规模扩张促进了农村社会阶层的转化。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从商、求学,他们长期居住生活早城市,但就目前的政策和社会现实还没有为他们提供什么保障,使得这一社会结构回不去农村,也融不进城市。农村社会结构正处于急剧分化中,农村就业、消费、住房和需求不具有稳定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所以,只有促进农村社会阶层的转变,使农民为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成员,农村人口结构得到根本性转变,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这是建立农村新文化秩序的先决条件。为了促进农村社会阶层的转化,可以根据农村人口在不同的当前形势下采取适当措施。第一类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上,进行培养现代农民,彻底地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第二类是到城市做生意的农民,可以通过公共政策使其市民化;第三类是去工厂打工的人,可以通过政策和社保等手段促进其技术,实现产业工人化;第四类是其他部分在城市被边缘化的进城人员,通过政策、培训、社保等方式,推动其分化。如此下来,培育产生出相对稳定,并且符合要求的社会结构,有利于重构农村文化秩序,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重构农村文化秩序,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6]将文化建设放于农村生活方式变化的背景下来勘察,必须意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久的历程,要筹划方案,将多种作用结合起来,按照现实情况,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失衡的问题,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促进农村新文化秩序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平.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286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