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7019字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环境非政府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 3
2.1公民社会理论 3
2.2 社会共治理论 4
3 IPE及在雾霾治理中的参与模式 5
3.1 IPE介绍 5
3.2雾霾治理中IPE的参与模式 5
4. IPE推动雾霾共治的具体分析 6
4.1雾霾治理中IPE外力推动企业参与 7
4.2 IPE带动公众参与雾霾治理 10
4.3 雾霾治理中IPE对政府的影响 11
5 IPE参与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
5.1 IPE参与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 12
5.2 雾霾治理中提升IPE参与治理的对策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雾霾治理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参与研究
贺晓鑫
,China
Abstract:Haze governance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parts. At the time of rapid developing economy, needs ar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haze governance concerns the interests of all aspects.Therefore,only rely on the government or the market it will not be an efficient haze governance syste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ivil society is gradually emerg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triple social framework which concludes country ,market and government.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three sectors, it will get optimal efficiency in haze governance.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 (IPE)as an 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and then analyzes the participation model in the haze governance.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 statistics produc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promote public concern.For the government,the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 mainly through the pressur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policy,and promot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Final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of in the process of haze governance,and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Haze governance;IPE;Civil society;Co-governance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中国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快速工业化的历程,正式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中国的小康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以GDP为政绩指标的政府、以利润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是导致中国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严重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生产生活与社会和谐。雾霾治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关系全国人民福祉的工程。
在开放的国家世界环境中,各国的社会形态都相对由整体性社会向权力分散性社会转型。世界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革对中国的社会治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第三部门在社会治理中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力量。环境非政府组织兴起对政府雾霾治理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社会资本优势的“公民社会”及环境非政府组织组织在构筑多元主义治理结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政府治理雾霾的工程中,环境非政府组织具有治理供给、冲突缓解、张力维持与交往网络形构等重要功能。世界各国学者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选取了中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公共环境研究中心(IPE)参与雾霾治理的实践进行研究。它主要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引导或促使各主体参与雾霾治理。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事件来看,在雾霾治理等其它涉及每个主体利益的公共问题的项目中,环境非政府组织可以协调各个主体利益诉求推动各主体共同参与治理。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雾霾治理的研究在当前中国是极其匮乏的,本文着重进行个案研究,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为主题,深入探究IPE的发展模式,从理论上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具体项目进行研究。IPE 如何去挖掘到各个地区的环境信息,开发出什么样的产品去推动社会各主体实时了解,IPE的运作、如何引起公众的关心创造公众议题、如何协调各方利益等问题深入研究作为社会、企业、政府的“串联”线路的作用时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同时,本文所提出的串联论和并联论充分体现了多元主体共治对于雾霾有效治理的重要性。串联论是指社会公众、企业、政府与环境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串联关系,缺少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可能使得雾霾问题得到根治。正如物理几个灯泡的串联线路中,打开开关,中间任意一盏灯坏掉整体的电流就无法通过、其他的灯也不会亮,雾霾治理就是类似串联在一起的政府、公众、企业来解决污染问题的系统工程。
共治理论是适用于现在的社会结构、政府发展需求、解决公共问题的需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在本文中,共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共治主体之间如何发展良性关系;(2)共治主体如何在互相的监督对抗中获得发展(3);共治体系中环境非政府组织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媒介条件推动三方的无缝衔接。本文将具体研究IPE推动其它主体进行共治的具体实践。
1.2.2 实践意义
在经济飞速发展、个人、社会、企业、政治利益错综复杂的时代,针对涉及全方位利益主体的雾霾治理而言,“润滑剂”角色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是进行利益引导、利益协调、利益冲突化解的最佳主体,也是带动雾霾有效治理重要主体之一。因而,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不仅有利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发展、政府与社会公众、企业的良性关系模式的建构,而且有利于雾霾的有效治理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1)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发现其同企业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同企业对抗的症结,研究其行为模式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推动自身成熟化,完善同企业的共处模式。同时,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雾霾治理的过程如何引导企业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如何带动开发雾霾治理产品。
(2)相对于政府的实践意义是很突出的。研究并推动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问题治理顺应了政府管理方式变革以及职能转变的趋势。从环境非政府组织同企业、社会公众协调的角度看是十分有利于政府的治理的。政府与环境非政府组织合作互相借力化解社会矛盾是互利共赢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所关心的问题所进行的工作能有效弥补政府工作的一些缺陷、也能借助政府提升自身地位、提升知名度助力未来工作的开展。
(3)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雾霾治理有助于发掘公民社会的力量、培养公众参与公共议题的能力、维护共同的健康环境利益。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并理顺政府、企业、公众、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是中国雾霾问题解决的必要、充分的条件,是推动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公民社会的深入发展、顺应并推动政府职能变革实践的重要因素。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查阅和梳理国内与环境非政府组织相关的理论文献发现有以下几种分类:(1)从公民社会兴起的角度探究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例如,王名和佟磊从的研究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条件为起点,提出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科学的内部结构;(2)从各种各类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同公众议题的角度研究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治理,例如,李峰研究了在英国的特殊国情下环境NGO的独特运作模式,及其与政府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对外部环境进行控制的努力过程,即积极要求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扩大对决策的影响力而针对雾霾治理的文献重点都在于雾霾的成因、雾霾治理的实践探究、发达国家雾霾治理的先进经验借鉴;(3)从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与治理困境的角度探究社会治理的路径,例如,叶林顺认为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有限资源的情形下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提倡建立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合作关系。
1.3.2国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非政府组织都开始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针对工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非政府组织逐渐成长起来,渐渐有百花齐放的形势。国外针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数目远远多于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专门研究。国外学者对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涉及到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政治参与、媒体关系模式、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学者Turner从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政治、引起传统政治模式转变的角度进行研究。Arthur认为环境非政府组织是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至关重要的动力,它们以传统和新媒体为介体搜集与传播环境信息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从法团主义和公民社会理论角度研究政府与环境非政府组织关系的数目较多。Peter Ho的《Greening without conflict? Environmentalism,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Arthur的《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rough information: China and Vietnam》和《U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novations in China》几个学者认为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实现了环境问题的多元主体共治的局面。学者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分析在中国政府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时认为其同中央政府呈现友好关系但同地方政府的关系则有紧张态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7019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