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28329字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综述 1
1.2.2国内研究综述 2
1.3研究方法 3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4
2.1概念界定 4
2.1.1公共气象服务 4
2.1.2社会力量 4
2.2理论基础 5
2.2.1新公共服务理论 5
2.2.2当代治理理论 5
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理论分析 6
3.1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动因分析 6
3.1.1社会力量的兴起 6
3.1.2公共气象服务实践的需要 6
3.1.3政府管理变革的推动 7
3.2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特点分析 8
3.2.1自愿性 8
3.2.2非营利性 8
3.2.3公益性 8
3.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优势分析 9
3.3.1适应性优势 9
3.3.2监督性优势 9
4.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案例分析 10
4.1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参与服务供给的案例分析 10
4.1.1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的发展 10
4.1.2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参与气象服务供给的内容 12
4.1.3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参与气象服务供给的效果 13
4.2杭州市志愿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案例分析 14
4.2.1杭州市志愿力量的发展 14
4.2.2杭州市志愿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供给的内容 15
4.2.3杭州市志愿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供给的效果 16
5.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困境分析 16
5.1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16
5.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17
5.3社会力量尚较为薄弱 17
5.4社会环境尚不够成熟 18
6.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对策 18
6.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制度保障 19
6.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设参与平台 19
6.3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培养社会力量 20
6.4完善服务供给机制,形成合作格局 20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研究
堵婷婷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deepening of social forces, social forces are bound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forces of supply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tives,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basis, through practical cases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s and volunteer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upply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upply of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has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s not in place, social power is still relatively weak,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s not yet mature.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and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service.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public demand for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from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platform creation, expansion of the pow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ttern of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
Key words:Public weather services;Social forces;Service supply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当前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气象服务进行创新与完善。我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恶劣,亟需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维护公共气象权益,这也是建成文明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加强建设气象服务体系、改革气象服务供给模式是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加的气象服务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
我国气象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知识经济革命和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国际完备气象服务体系、先进气象科技水平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气象服务能力与公众需求多样化、气象科技水平与社会实践要求、气象人才素质与实现气象现代化不相符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尽早把全面深化气象改革落实到位。 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会议上公布了中国气象服务建设的愿景,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指出,要改革中国社会现有的气象服务现状,必须“加强政府主导公共气象服务,发挥市场主动配置气象信息资源的作用,强化气象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引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动力”[1]。
在此时代背景下,探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对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体系完善和公民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结合国外先进理念,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原理,从新公共管理与服务理论、当代治理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出发探究其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方针指引下,引导鞭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是全面加速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完善并规范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气象服务,亟需明确如何培育社会力量,加强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形成国家政府、市场组织与社会力量之间良好沟通等问题。本文选取气象行业组织和气象志愿者组织两个对象进行研究,在分析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气象服务所遇到的困境后,针对性提出促进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供给的对策,以指导社会力量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伴随公众对气象权益意识的觉醒,基层群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朝着形式多变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使得国内外学者加速了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研究,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某些学者观点,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1.1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研究
美国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丹哈特认为,“新公共服务”比“新公共管理”理念更顺应时代需求,因为新公共服务理念建立了公民权利、社会资本、公共对话三个维度,来检验公共行政机构的运行状况。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以公众为导向的管理实践,注重公共服务管理本质,目标在于建立政府与公众间互动关系。由此社会力量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参与是提高政府服务满意度、民主性的重要依据。
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最早使用剩余分析理论来论述非营利组织产生的必要性,这一解释也适用于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气象服务的缘由。在失灵理念中,存在市场与政府失灵,需要它们与非营利组织协调合作加以解决。市场、政府、非营利组织组成一个循环系统能有效维持社会治理的稳定,并且相互之间的合作共赢能够获得利润最大化。在面对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效率不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对服务质量要求严苛的情况下,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获得普遍认同,越来越多国家选择这种合作策略。
1.2.1.2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在西方,公共气象服务供应方式有政府向社会购置与政府自身供给两种;商业气象服务供给方法有国有企业独立供给、民营企业联合供给、国营企业与民营且共同供给三种。
在美国,最早的天气服务于1870年创立,是国家以提供灾害性天气和警报为目的而设立的;国家提供气象服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紧密相关,开始于1940年前后。全球天气动力公司是美国比较著名的私人气象企业,主要提供天气信息和航空气象服务两类产品。在日本,气象服务纳入公共和私人两类,公共气象费用由日本气象局下属各地气象台负责。近年来由于社会志愿力量的参与和气象服务的国际合作,日本的气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和多样化,日本整个气象服务中每一个环节都已经或正在实现现代化。美国气象志愿者参与气象服务活动,一方面提高了民众对于气象知识的关注度,也能很好地弥补气象服务商业化带来的公益性的缺失,有利于维持稳定的社会环境。20世纪初商业性气象服务逐渐起步,并在80年代取得了飞速进展,大部分国家气象服务为顺应社会需求渐渐由免费的公益服务转变为营利的商业服务,气象服务已触及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并涉及国家很多经济部门利益,对加速社会政治经济进程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国外关于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实践和研究较为充分,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研究较少,但现已有理论也能为我国气象服务发展提供裨益。
1.2.2国内研究综述
1956年,“气象预报”栏目在报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开面世,首次开启公益性气象服务。我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于2008年5月开始运营,从此我国气象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以电台、电视、报纸、信息等为载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2]公共气象服务将会越来越重要、影响经济社会前进轨迹,国内逐渐开始重视此类研究,很多学者为完善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创新改革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8329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