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2022-08-20 08:08

论文总字数:37220字

摘 要

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之一,起源于汉代丝绸之路,历尽辉煌与挫折,建交以来,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中欧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日益增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力图扩大与周边国家及欧洲国家间的贸易规模和经济合作,在此大背景下,明确中欧双边商品贸易中的竞争性以及互补性相当重要。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论文简要内容与研究方法、明确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研究涉及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进行整理。第三章对中欧从丝绸之路开始至欧盟东扩后至今的贸易关系进行回顾和梳理,以图表的形式分析中欧贸易现状、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的出口结构。第四章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这五个指标,多层次、多角度地衡量中欧贸易联系、中欧产业内贸易规模和中欧商品贸易的竞争与互补关系。第五章对中欧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总结,并基于结论对企业和政府提出扩大经济合作、加强双边对话、进行市场调研等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对欧盟的依存度高于欧盟对中国的依存度,且近年来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中欧整体互补性较高,初级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中欧联系度不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中欧商品贸易以互补为主,中欧贸易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总体上中国出口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产品。

关键词:中欧商品贸易,竞争性,互补性

A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SINO-EU TRADE

Abstract

China and EU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trade relations in the world. Their trade stems from the Silk Road, having discovered the hard way. Since China and EU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1975, trade between the two has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With the growth of the trade, trade frictions are also increas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New Silk Road strategy, trying to enlarge the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urrounding countrie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figuring out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in sino-EU trade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mainly expounding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he second chapt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involv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related literature home and abroad. The third chapt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sino-EU trade and analyzes the president situation and export structure of sino-EU trade. The fourth chapter uses Trade Combination Degree, Export Similarity Index, 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to measur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in sino-EU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depend more on EU than EU on China. On the primary commodity, China and EU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On the capital or technology intensive commodity, China and EU have very strong complementarity. On the labor intensive commodity, China and EU have strong competitiveness. The fif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in sino-EU trade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like strengthen bilateral dialogue, exp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market research.

Key words: Sino-EU trade, competitiveness, complementarity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 2

第二章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4

2.1 贸易竞争与互补相关理论 4

2.1.1 绝对优势理论 4

2.1.2 比较优势理论 4

2.1.3 要素禀赋理论 4

2.1.4 产业内贸易理论 5

2.1.5 小结 5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5

2.2.1 关于中欧双边贸易的研究 5

2.2.2 关于两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研究 7

第三章 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发展回顾及现状 8

3.1 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发展回顾 8

3.1.1 中欧建交前商品贸易发展 8

3.1.2 中欧建交后商品贸易发展 8

3.2 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现状 11

3.2.1 中欧总体贸易额现状 11

3.2.2 中欧贸易结构现状 11

3.3 小结 17

第四章 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实证分析 18

4.1 贸易结合度指数 18

4.2 出口相似度指数 19

4.3 产业内贸易指数 20

4.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21

4.4.1 中国和欧盟在世界市场上的RCA指数 21

4.4.2 中国和欧盟双边RCA指数 23

4.5 贸易互补性指数 27

4.5.1 中国和欧盟贸易互补性指数——基于一位商品分类 27

4.5.2 中国和欧盟贸易互补性指数——基于二位商品分类 29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32

5.1 结论 32

5.2 政策建议 32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自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75年建立正式的关系至今,双边商品贸易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1978年,中欧双方缔结《欧共体与中国贸易协定》,推动了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初步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共体开始取消对中国的经济、贸易封锁和制裁后,中欧双边商品贸易迅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入世,中国欧盟的双边商品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期。据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国也成为欧盟对外贸易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两国每天的贸易往来数额近17亿美元,并且连续四年双边商品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2014年中欧双边商品贸易额达6151.4亿美元,达历史最高记录。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1][1]。中国和西欧可以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大降低两国贸易成本,克服中国和欧盟因地理位置造成的贸易局限性,加强双方的贸易联系。在中欧贸易进入崭新发展时期的今日,“一带一路”战略既是中欧经贸往来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也是激活持续几千年“中国向西、欧洲向东”欧亚梦的构想,为中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2][2]。

中国虽然是欧盟对外贸易中重要的伙伴国,但同时也是欧盟实行贸易壁垒、实施制裁手段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断升高,新兴国家经济的崛起,中国主打的物美价廉的中低端产品将逐渐在欧盟市场失去竞争力。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和欧盟贸易竞争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保护欧债危机下的国内产业,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发起越来越多的各式各样的反倾销调查与制裁,影响比较大的如2012年光伏反倾销案和太阳能板反倾销案,涉及中国对欧盟出口额达210亿欧元,最终虽然和解,中方不得不签订“价格承诺”协议,规定最低价格和出口限额,对不在“价格承诺”协议范围内的企业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税。

专家学者们已对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做过许多研究,但关注点多在于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和贸易摩擦问题,如针对某一贸易争端提出应对的方案或者欧盟同某国签订贸易协议对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影响等等,关于中欧具体商品贸易的竞争与互补关系方面的文献则比较少。定量研究中欧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对于研究中欧之间国际分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贸易结构改善、推进中欧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促进中欧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回顾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发展历史,其次深入、详细地研究中欧双边贸易的现状,然后通过相关指数的计算总结归纳中国和欧盟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主要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1. 为引言。第一,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第二,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三,明确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为贸易竞争与互补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首先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国内外大量关于中国和欧盟贸易关系研究和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的文献进行详细回顾与综述。
  3. 为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发展回顾及现状。首先回顾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的发展历史,然后利用联合国和欧盟贸易统计数据以图表形式等分析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的现状并小结。
  4. 为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实证分析。通过计算五项与贸易竞争和互补相关的指标来从SITC一位商品分类和二位商品分类两个层次上衡量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各类商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5. 为结论和政策建议。笔者将通过以上计算结果来归纳中欧商品贸易整体和按生产所需密集生产要素分类的商品中的竞争性及互补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思路,技术路线图如1-1。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分析方法,力求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中欧双边贸易数据的整合,以表格和数据图的方式展现中欧商品贸易发展历程,再以贸易结合度指数等各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反映中欧商品贸易中可能存在的竞争或互补的关系,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对实证结果的原因及趋势进行探究。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

本文在实证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从按照整体、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SITC标准一位商品分类、SITC二位商品分类的不同层次、从时间变化趋势和最近一年的详细情况等多角度并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五项指标分析中欧商品贸易,由整体深入局部,较为全面、具体地证明中欧在具体商品上存在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能力有限,未能对中欧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对中欧双方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做深入的研究。由于信息有限,在第三部分分析中欧商品贸易发展历程和现状中所用的数据来源不同,1975年至200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研究》一文,2004年至2015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欧洲司,按SITC标准分类的商品贸易额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在统计方法上存在差别,导致原始数据有差异,可能导致分析结果有偏差。最后,就政策建议部分,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所提政策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检验。

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中欧商品贸易发展历程

中欧双边贸易现状

贸易总额

贸易结构

小结

贸易结合度指数

出口相似度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

结论

政策建议

第二章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对中欧双边贸易的研究必须要结合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在本章首先简述了绝对优势理论、比价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这些与研究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有关的理论,为下文对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节先对研究中欧双边贸易的文献分类,其次对研究国际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研究方法总结。

2.1 贸易竞争与互补相关理论

2.1.1 绝对优势理论

最初,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在其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提出以先天的丰富的自然要素或后天形成的有利条件为基础进行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每一国只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用以满足本国需要和出售来换取自己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自由交换的结果是贸易双方的国民财富都被提高了。绝对优势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间的分工以及贸易关系,但是无法解释那些在任何产品或产业上都不具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依旧可以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并且也能从贸易中获得封闭经济条件下无法获得的额外福利的情况。

2.1.2 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根据其创立的李嘉图模型,国际贸易的内容与方向不是取决于两国的绝对优势,而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的各自具有的比较优势。当一个国家同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这两种产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这个国家在其中一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更显著而另外一国在另一种产品上的劣势更不明显,根据“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原则,两国都可以出口其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任何两国都可以通过分工、专业化和国际贸易,提高全体国民的消费效用,获得贸易收益。比较优势理论首次较为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且有力证明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比较优势理论假定两国劳动生产率不同是导致他们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但是没有解释造成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原因。由于假定只有劳动力这一单一的生产要素,李嘉图模型显示在贸易开放的情况下,各国最终会完全专业化于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淘汰他们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业,现实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2.1.3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Proportion Theory),又称H-O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Eli Filip Heckscher和Bertil Gotthard Ohlin建立起来。要素禀赋模型假定两国生产技术相同,形成比较优势的原因是两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和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不同的要素比例。在自由贸易均衡中,一国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商品[3][3]。

要素禀赋模型也认为贸易开放会使每个国家都从中获益,但不同的是,要素禀赋模型涉及收入分配的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在标准的HO模型中,贸易的开放必然会使一国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提高,而是该国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下降[4][4]。

2.1.4 产业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为经济水平及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在相异产业进行的贸易,但现实中同一产业也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要素禀赋结构相似以及消费水平、需求结构相近的发达国家,为解释这种现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有:第一,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基础是同类产品的异质性,第二,产业内贸易的诱因为收入以及偏好的相似性,第三,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是生产中规模收益的递增性[5][5]。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开发新产品,而技术落后的国家主要生产技术成熟的产品,以满足同一国家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的消费需求。瑞典经济学家S.B.Linder认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近时,这两个国家的消费者的需求及偏好就越具有相似性,产业内贸易领域和规模就越大。

2.1.5 小结

分析两国贸易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主要从出口结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入手,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从出口结构和资源禀赋方面分析。若两国在同一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时,则这两个国家在该产品上有竞争性,若两国在不同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则两国具有互补性;同样的,若两国具有同一种丰裕生产要素时,两国可能在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上有竞争性,若两国具有不同的丰裕生产要素,则两国具有互补性。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分析,经济发展情况越是相近的两个国家,出口结构越相似,两国的竞争性越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关于中欧双边贸易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已对中欧商品贸易关系进行了相当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欧贸易关系影响因素,或者某一事件对中欧贸易关系影响和中欧双边贸易摩擦。

邹静(2007)在分析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特点并且对比中欧、中美贸易关系的基础上,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中欧贸易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发现造成中欧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有双方商品出口结构不平衡、市场需求不平衡、欧盟东扩、统计方法有差异、中国某些政策偏差、全球产业转移等,并分析了其带来的对中欧双方的影响,使中欧贸易摩擦加剧、增加中国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张雪佳(2011)通过对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贸易关系的比较,发现中欧贸易的依存度和强度都较高,且与中欧经济发展具有同步性,并从贸易额、国际分工、贸易政策角度阐述中欧贸易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以人均GDP、GDP、是否加入世贸组织、空间距离4个因素为变量分别建立进口和出口引力模型,得出GDP对其影响比较大而人均GDP影响较小的结论。张璇(2013)在对中欧贸易特点、贸易条件、贸易地位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DP、人均GDP、空间距离、FDI、外贸依存度、欧元汇率等指标,分别建立进口和出口引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双方经济的增长对中欧双方均是有益的,FDI对进中欧出口额的影响不显著但呈现正相关,而空间距离和汇率波动程度都和进口额呈负相关。

Fredrik,Patrick和Razeen(2010)首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贸易政策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从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两方面,集中分析经常账户和汇率两点来反映中欧贸易关系。作者认为中国不应实施特惠贸易协定而应该更多地参与到世贸组织中去,而欧盟不应盯住双边经常账户赤字和人民币汇率,作者呼吁政府加强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双边贸易合作。陈欣(2007)分析中欧贸易发展历程、现状和出口结构,对中国和欧盟新加入的成员国在原欧盟15个成员国组成的市场上的出口竞争优势进行探究,并建立引力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分析得出欧盟新入盟的10国对中国生产的产品有替代作用,但影响有限,在总体上,中欧商品贸易仍然能够保持较为较好的发展态势。张彬和杨勇(2009)侧重于欧盟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运用引力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进行协整检验,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和欧盟双边商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在短期内影响显著,生产以及贸易效应、人民币对欧盟汇率波动和中欧经济规模都是影响中欧贸易额的因素。钱亚男(2010)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和分析中欧贸易结构两方面研究欧盟FDI对中欧双边商品贸易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双边商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欧盟对华FDI双向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欧盟FDI又推动了中国对欧出口结构的升级转化。于延良(2013)通过分析中欧贸易中资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的变化情况,发现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中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较大,但由于欧债危机开始下滑,而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中该类产品的比重上升,但整体贸易结构有待改善,同时,作者运用引力模型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出口额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对该类产品的净出口额的影响更大,货币发行量、欧盟国财政对进出口贸易影响较显著,而中国财政收支对贸易影响不显著。

Wei Shi(2008)从中国和欧盟角度分析了其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比中欧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发现中美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执行得更为有效和全面,而中欧双方都需要在未来做出更大的努力来改善当前状况。作者认为造成中国产权保护欠缺的原因不是所谓儒家思想中的“读书人偷书不是偷”的观念,而是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缺陷和不够发达的经济。苗东强(2007)通过计算RCA指数发现中欧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都占据比较优势,而欧盟在机械设备、化工产品这些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也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并且更加显著,随后作者结合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反倾销、知识产权摩擦等四类贸易摩擦的特点、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提出对策建议。周璐(2010)分析了中国和欧盟以中国入世为分界点的两个阶段的贸易摩擦情况,着重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全球产业转移及FDI、统计标准差异、欧盟对华实施的军售禁令、双方依存度不对等、非市场因素负面影响、欧盟东扩、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作祟、固定的意识形态偏见、中国企业对欧盟制度的忽视等,并提出争端的解决途径。郑晓妮(2012)通过对中欧商品贸易及其贸易摩擦的发展脉络分初始、转折、新阶段进行梳理,概括其特点,探究中欧商贸冲突的原因主要为贸易数额与结构失衡严重、中国对欧盟依存度过大、中国企业自律不足、冲突应对能力弱、利益集团因素等,并加入两国GDP和距离构建引力模型发现贸易摩擦会减少中欧贸易额,但对贸易结构影响不显著。

2.2.2 关于两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Adam Smith(1776)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随后David Ricardo(1817)创立比较优势理论。Bela Balassa(1962)在研究中第一次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定量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

Vildan和Abdulkadir(2008)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对绩效指数研究了1995年至2005年土耳其的西红柿、橄榄油和果汁在欧盟市场上比较优势的变化,并建立欧盟的进口需求模型来研究土耳其及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耳其橄榄油和果汁在欧盟市场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但是西红柿没有。Amita和Zeba(2010)在研究中印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时运用RCA指数计算公式和HS编码下的数据,从部门和商品两个层面,对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进行探究,并计算Spearman秩相关从而纵向分析中国和印度2000年至2003年部门比较优势的变化,再利用SITC标准下的数据分析中国和印度依据产品要素密度划分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和印度在,资源、劳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占据比较优势的部门。Bojinec和Ferto(2012)为研究中欧五国(捷克共和国,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与欧盟之间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计算各国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运用非参数Kaplan–Meier乘积估计生存分析法从时间上研究贸易措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检验贸易措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匈牙利在大宗原材料商品、中间加个产品和园艺上具有很强的贸易优势,相对贸易优势与单向出口和成功的价格和质量竞争类成功的双向贸易有一致性。邝艳湘(2011)在研究中俄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时运用出进口比率、TII指数和RCA指数,从总体和行业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中俄贸易具有存在互补性,但不同产品体现出差异的存在:中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的产品有纺织工业制成品、水泥石料、农副产品等,而俄国的军用设备、矿石、木质原料等产品占据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和俄罗斯在五金材料、塑料制成品这些产品上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马丛丛(2013)在研究中国和日本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关系时运用RCA指数同贸易竞争指数进行实证计算,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在其中的部分成品上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且中国和日本各类制成品的比较优势是有变化的,通过贸TC指数和TII指数定量地分析中国和日本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互补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依然有很强的互补性,当然也有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和欧盟商品贸易发展回顾及现状

中欧贸易历史悠久,在中国和欧共体建交之前,中欧贸易发展较缓慢,中欧建交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本章第一节将中欧贸易分为建交前和建交后两个阶段来分析,由于建交前贸易数据缺失,主要从国际环境角度分析中欧贸易,建交后的中欧贸易关系主要从贸易额及其增长率角度分析。第二节从中欧贸易总额及中欧商品出口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中国和欧盟的商品贸易现状。

3.1 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发展回顾

3.1.1 中欧建交前商品贸易发展

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可以以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作为起始点。公元97年,班超派遣使者甘英前往大秦国,直抵波斯湾,不但打通了已经日渐衰落的丝绸之路,并将其从亚洲延续到了欧洲。公元166年,罗马帝国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桓帝赠予了象牙、犀牛角等礼物,标志着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外交关系的正式确立。此后,中国和欧洲的贸易继续发展,唐代,大食国、东罗马帝国都不断遣使来到长安,官方和民间都有着全面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蒙元时期,中欧经济、贸易往来空前繁荣,商队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药物等来到中国换取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元大都成为国际性贸易中心。然而,随着蒙元的覆灭和东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加之奥斯曼帝国对商人施加的重税和明朝开始实施海禁政策,欧洲商人很少能再通过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随后整个欧洲乃至北美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而此时的中国,清政府实行着“闭关锁国”政策,仍然沉静在“天朝大国”的梦中。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1840年和1856年,欧洲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之后的一百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无数硝烟与战火,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欧的贸易关系不如说是欧洲列强单方面的掠夺与剥削。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而西欧各国又为了能在战后迅速恢复经济不得不依赖于美国。1949年,美国联合日本、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法国等14个国家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物质封锁。这段时间,西欧各国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美国,而此时的中国也是以与苏联及东欧国家贸易往来为主,中国和西欧双方贸易往来多为民间贸易,因此这个阶段,双边贸易发展十分缓慢。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和苏苏联外交关系交恶,中国与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贸易量大大缩减,中国开始努力以民间交往的方式与西欧、日本发展贸易。至七十年代初,由于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已与许多西欧国家,如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75年初,中方邀请欧共体委员会当时的副主席索姆斯来华访问,经过一系列的协商与谈判,中欧在5月6日正式确立外交关系。中国和欧共体的贸易关系开始向正规化、契约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6][6]。

3.1.2 中欧建交后商品贸易发展

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后,双方缔结了贸易协定,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初步发展。据统计数字显示,中欧贸易总额在刚建交时只有23亿美元,贸易额极低,但是十年后,1986年已突破100亿美元,1989年的数据为139.84亿美元,与1975年相比增长了5倍多。除此以外,欧共体对中国在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方面都有初步发展。然而1989年至1990年,欧共体跟随美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制裁,1990年中欧进出口总额为137.51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又回到停滞状态。(见图3-1)

图3-1 1975-1990年中欧商品进出口总数额(亿美元)[7]

1990年欧共体取消对中国的经济制裁,中欧经贸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欧双边贸易开始迅速发展。(见图3-2)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相比较,中欧进出口贸易都有较快速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从增长幅度上看,1991年中欧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51.4亿美元,至2003年,中欧双边贸易商品进出口总额达1252.2亿美元,中国从欧共体进口的商品总额从84.0亿美元增长至530.6亿美元,中国对欧共体的出口商品总额从67.4亿美元增长至721.6亿美元,增长了接近10倍。(见图3-3)从增长速度上看,1991年开始除个别年份外,进出口总额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年均增长接近20%,中欧贸易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1.84%,相比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进口额略逊色,为16.60%。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伊始,中国与欧盟的出口贸易差额变成贸易顺差。1996年,中欧贸易逆差减少到0.42亿美元,1997年中欧贸易出现46.28亿美元的顺差,至2003年,中欧贸易顺差增长到190.9亿美元。

图3-2 1988-2003年中欧商品进出口总额(亿美元)[8]

图3-3 1991-2003年中欧商品进出口情况[9]

2004年,欧盟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扩充,波兰等十国加入欧盟,当年,中欧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772.87亿美元,欧盟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伙伴之首。虽然欧盟东扩后,中欧商品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从增长额的角度来看,从2004年至2008年,中欧商品贸易总额平均每年有620多亿美元的增长额,中欧双边贸易依然发展迅速。之后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中欧商品进出口贸易在2009年和2012年都出现负增长,但是至2014年,中欧双边交易额较2008年还是有显著的增长趋势。(见表3-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722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