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32449字
摘 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是CAFTA,它是由中国与东盟十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它的诞生有着它独特的原因与意义,自成立以来,为双边贸易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投资效应明显,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动态效应包括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政策预期效应。也为上海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自贸区近年来蓬勃发展,双方间贸易增长,经济增长,吸引了更多外国投资,刺激了消费,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促进了中国金融领域的革新。然而由于降低关税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冲击,东盟国家内部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对合作产生影响,东盟国家内部在贸易自由化观点上意见并不统一,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政治上的隐忧,自贸区话语权花落谁家等一系列不安因素的作用下,在自贸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借鉴其他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定期举行中国和东盟企业间的会晤和交流会等方式克服彼此的矛盾,共同为自贸区的明天做出努力。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区域合作
Abstract
CAFTA stands for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onsists of China and ASEAN members. It was created under unique circumstances such as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and both parties’ need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Its establishment is a huge contribution to bilateral trade and its investment effects are deeply obvious which include static effect and dynamic effect. Static effect is completed by trade creation effect and trade diversion effect. Dynamic effect is composed by return-to-scale effect、the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xpected effects on policy. CAFTA’s establishment also provides precious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Shanghai free trade area and other free trade organiza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CAFTA members’ trade activity has been largely increased, they attract more foreign investments than ever, stimulate consumption which is quiet on the down for the past a few years and is been bothering many governments, all the above results eventually boost the economy. However, regardless of its huge accomplishments, CAFTA is facing numerou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removal of tariff impact domestic industries which weakened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cause unemployment rate to increase.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 are factors that get in the way of the organization’s influence in the world. But all of these difficulties can be resolved by various ways like industrial reconstruction which would reduce the pollution and better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the meanwhile, learning from other successful free trade area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future for CAFTA also could help.
Keywords: CAFTA, investment effect,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目录 1
第一章 导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的内容 1
1.3 研究的基本结构 2
1.4 研究的目标 2
第二章 与自贸区经济效应相关的文献综述 3
2.1 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的理论分析 3
2.2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 3
2.3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的研究 4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与发展进程 6
3.1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6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历史背景 6
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过程 7
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意义 8
第四章 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的理论机制分析 9
4.1 自贸区的成立对投资的创造效应 9
4.2自贸区的成立对投资的转移效应 9
4.3 自贸区的成立对投资的动态效应 10
4.4自贸区的成立对投资影响的结论 10
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分析 12
5.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的创造效应与转移效应 12
5.2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统计数据分析 13
5.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好处 19
5.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 20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与展望 21
6.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6.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展望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自由贸易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作为区域合作的成功代表,也标志着自由贸易区这一经济体的成功。进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九十年代,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获得共同发展的呼声日益强烈,东亚地区的东盟脱颖而出,为东亚地区其他国家开展区域合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却缺少区域合作的经验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遇到了阻滞,寻求区域合作也成为中国新的目标。而在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双方谋求共同发展的重大标志。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将成为覆盖11个国家,近17亿人口的巨大经济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既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做出的表现,也是中国为自身和区域发展做出的长远决策。随着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通过贸易或者直接投资等方式,相互投资也在逐年上升,充分说明自贸区对投资有着积极的影响。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彼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中国而言,有利于与东盟国家更好的在各方面进行合作,增强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对东盟国家而言,有利于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扩大了贸易与投资的规模,促进了区域的整体发展。然而,除却自贸区带来的正面影响,由于东盟内部缺少核心、与中国产业结构有重合的特点导致一定的竞争性等因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还需要作出更多的调整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本文是建立在自贸区的成立有利于双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的角度上,对自贸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
1.2 研究的内容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有着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成立过程,全面建成之后会对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投资等各方面都产生长远的影响。以投资影响为例,有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
自贸区的成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静态效应可以分为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则是指,首先成员国间的贸易限制和关税减免使得投资壁垒减少,各类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使得成员国间的相互投资有所增加。其次是指,自贸区建成以后,成员间分散的市场被规则和框架逐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制度化的大市场,改善了投资环境,使得外国直接投资也被创造出来。贸易转移则是由于自贸区的建立,之前已经进入的区外企业根据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符合专业化生产的调整,从而使得投资从成员国之间发生转移,同时成员国间的相互投资也由于多种因素进行调整和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的动态效应是在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外资流入对成员国产生的各方面的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政策预期效应,这些都在第四章中通过数据分析得到验证。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利于双方间贸易的增长,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以及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定。然而,降低关税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冲击,东盟国家内部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对合作产生影响以及政治上的隐忧等问题又是自贸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的基本结构
本文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章做了关于自由贸易区的文献综述,第三章展示了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历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第四章对投资效应的理论机制做了说明,第五章从数据整理统计的角度说明了投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最后一章将自贸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及对自贸区未来的展望。
1.4 研究的目标
从二十世纪开始,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速度惊人,世界各国纷纷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列中来。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2年正式成立,对中国与东盟双方意义深刻,对东亚经济政治格局影响重大,为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提供了参考。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十多年来的发展,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本文从自贸区的历史开始说起,到中—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以及一系列的理论机制和数据展示,阐述了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双方产生的效应,同时还有无法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但也提出了可行的解决策略。
第二章 与自贸区经济效应相关的文献综述
2.1 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的理论分析
Caver(1996)认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针对无形资产的投资,由于自贸区的成立,成员国内部的关税的逐步消除,统一的市场逐步建立使得竞争性增加,许多外商跨国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会对研究开发和营销运营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无形资产被进一步开发出来,而跨国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其对外投资的重要凭借。Blomstrom(1997)提出,自贸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和稳定程度,以及自贸区的贸易自由程度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着影响。同时,在成立自贸区之时所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中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条款也有利于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国民待遇是指外商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享有同样的权利,同时在框架协议规范化的条件下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自贸区制度化的管理也为解决矛盾提供了争端解决机制。
Verm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了对外直接投资最先是由于发起投资的国家具有某些优势如技术、资金等,然而产品具有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生命周期,从而打破长期被垄断的可能性;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还取决于接受投资的国家具有某种优势,如劳动力、土地等。对外直接投资即将二要素结合的过程。Nabende(1999)对自贸区的投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对区域内较发达的国家有利,而对欠发达国家不利。科登(Corden,1972)在《规模经济与关税同盟理论》中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了关税同盟形成后规模经济产生的福利效应,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了规模经济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体化。
Neary(2002)在对区域一体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之后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促进区外企业为了逃避关税以及出口替代目的进行直接投资,但是这种投资效应对随着区内竞争程度的增强而弱化。范兆斌(2006)年通过对Neary模型的借鉴,并对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分析,发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投资效应在南南和南北自贸区内均显著存在。邱立成(2009)从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出发,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条件都对投资效应有所影响。
2.2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于1994年1月正式实施,北美自贸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是典型的南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北美自贸区的成立不仅为成员国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2000年,北美自贸区三个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达到了2992亿美元,根据UNCTAD的统计,同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3822亿美元。墨西哥作为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通道,吸引了更多的区外直接投资,在自贸区成立之前的1991-1993年期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135亿美元,而到2000-2002年期间增长为570亿美元,即使受到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1994-2005年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和存量均显示出上升的趋势,而加拿大在自贸区成立前的1990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761亿美元,而2003年则上升至2552亿美元,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投资创造效应,墨西哥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并没有产生总减少,投资转移效应并不明显,加拿大在1994和1998年分别由于美国和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欧盟和亚洲投资者的投资出现了负增长,呈现出投资转移效应,其余年份均为投资创造效应。在加入北美自贸区之前,1990-1993年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到世界的18%,而在1994-1999年则为22%,可见自贸区的成立提高了美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1993年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4674亿美元,2005年则达到37053亿美元,在加入自贸区之前1991-1993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的增长率均值为5.9%,而1994-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5.6%,这说明北美自贸区的建立为美国的投资带来了显著的效果。Galgau与Sekkat(2004)使用1980-1994欧盟成员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数据,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虚拟变量,发现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着明显的刺激作用。
欧洲关税同盟的第一阶段是1957-1967年,美国大量投资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协定国,分别占据美国对外投资份额的12.2%(54亿美元)与13.6%(60亿美元)。欧共体的第二阶段出现在60年代后期以及70年代,在进行第一次扩张之后关税龚萌效应愈加明显,特别是1973年爱尔兰加入欧共体之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50%,1978年达到6.8亿美元。英国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之后,对欧共体内部成员国的投资比例从1970年的18.5%上升到1973年的36.1%。1992年欧洲共同市场成立,单一市场的贸易壁垒进一步消除了区位优势刺激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外企业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欧洲扩大投资,如日本在1987年仅上半年对西欧的直接投资为32亿美元,比上年投资总额34.69亿美元增长一倍,对西欧的直接投资比例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也从1986年的15.5%上升到20.5%。由于1992年欧共体共同市场的成立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外国直接投资欧盟在1992年大量增加,单一市场的扩大不仅吸引了优势跨国公司,也使得区内的公司重新调整其投资布局,投资创造效应明显。
2.3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的研究
国内学者张帆(2002)认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竺彩华(2005)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实力增加,然而当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如纺织业、制造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减弱从而使得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东盟一些国家的经济较为落后,制造业占比重较大,因此中国对东盟进行此产业的投资不仅能转移本国落后产业,为高新科技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又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2449字
相关图片展示: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