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7437字
目 录
1.导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3
1.3.1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
1.3.2研究方法 4
1.3.3论文的创新 5
2.理论分析 5
2.1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内涵 5
2.2风险传导机制 5
3.中国21家银行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实证分析 6
3.1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6
3.1.1银行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 6
3.1.2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 7
3.1.3其他控制变量 7
3.2模型构建 8
3.3估计结果与分析 10
3.3.1模型估计的结果 10
3.3.2模型回归结果的分析 11
3.4政策性建议 12
4.总结及不足 13
4.1总结 13
4.2不足 13
4.2.1样本选取方面 13
4.2.2模型选用方面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货币政策之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实证研究
吴镇宇
, China
Abstract: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not only led to a worldwide recession, but also set off a theoretical ideological trend. Therefore,the theory of bank risk-taking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were generated.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is area is still in the basic stage,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also inadequate. So, this paper have launched some 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 Firstly, I collected 21 domestic banks’ financial data from 2007 to 2014 and some related macroeconomic data to create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Next, I estimated the model in the way of GMM.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results, it can be found that commercial bank risk-taking channel exists under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of our county. In addition, it also can be found that banks would take more risk in a 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The desire of bank risk-taking is influenced by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 microscopic bank data. Meanwhile, the larger commercial banks have better risk-taking ability and stronger willingness In a good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Finally, I propos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econom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gression results. The risk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and our country should improve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tability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Monetary policy; Bank risk-taking channel; Risk conduction mechanism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美国在过去几年中创造的繁华经济却在顷刻间土崩瓦解。其中,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虽然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能够为银行分摊一部分,但是严重的信用损失以及全球经济的持续萧条阻碍了实体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开始着眼于如何在维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银行的风险承担,各国学者也在寻求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和预防此类危机。许多学者在研究此次金融危机后将爆发的原因归结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长期实行的低利率货币政策,经过不断的分析总结,由Borio和Zhu(2008)率先提出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这一概念。他们指出货币政策的调度会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敏感程度和承担意愿作用于一系列银行信贷行为,最终会使国家经济和金融系统受到冲击。其后一些学者纷纷用各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据对具体的风险传导效应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并已有部分学者证实了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存在性。但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同,也就导致了影响风险承担渠道的因素也并不相同。同时,各国学者研究时切入的角度以及选取的变量不同,也会导致结果的差异性。因此,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仍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拓展。
后危机时代至今,世界各国为了走出金融危机造成的萧条现状,用大幅提高印钞量来增加本国货币的供应量、大幅降低利率等措施挽救金融市场,以增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的快速流通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回暖。但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并长此以往,因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本币对内贬值、银行风险集聚等。一些学者担心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这一系列措施可能会导致另一场金融危机的发生。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问题再一次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目前,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体系将得到全面改变,进而从起到推动银行自身整改的作用。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的生存环境和管理体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货币政策改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大,但也促使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使得积极的财务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新的主旋律,但低利率的环境下是否会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集聚又成为我国学者探讨的问题。而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证明相对较少,对风险的动态传导过程仍未完全厘清。因此,很值得对中国特定的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传导方面进一步探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关于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动态关联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政治经济有关专家的重视,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是对该经济问题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并以我国当前利率环境为前提,验证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若存在又是怎样传导并作用于我国的金融市场,这一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我国较低的金融开放程度和较严格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我国金融系统的主要特色,而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发展,监管方面也会因此放宽,但随之而来的是抵抗对外刺激能力的减弱,所以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增强我国经济系统的抗击打能力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Borio和Zhu(2009)总结出“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这一理论,即利率环境的变化会引起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承担意愿,往往会导致风险资产权重的变动,影响到银行各项经营及放贷业务,银行业整体风险性的增减会作用于国家的经济状态。他们给出了率先提出了该理论概念,成为后来人们对这方面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理论依据。
Adrian和Shin(2009)指出各个国家中央银行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即长期保持着较低的银行利率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中是存在风险传导的,这种状态的持续会影响银行对风险偏好性,从而导致银行资产组合风险水平、资产定价以及融资的价格和非价格条款等。他们提出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杠杆的效应原则,为这一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贡献。
Bruno和Shin(2012)以商业银行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之间的联系。他们选定DSGE模型以及VAR模型来检验长期宽松的利率政策下商业银行风险传导的存在性及动态联系。他们将前人提出的理论通过模型检验进一步完善,运用不同的模型检验方法展开实证分析。
1.2.2国内研究现状
张雪兰和何德旭(2012)以我国当时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为背景,通过收集2000年至2010年的银行金融相关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并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性,同时他们还发现这种抑制性受银行资本状况的影响。他们对银行资产对风险吸纳方法做出了具体的研究分析,并弥补了其他学者对紧缩货币政策下的风险传导研究的不足。
牛晓健和裘翔(2013)以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为背景,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收集它们的年报数据,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中国中央银行逐步推行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下,会导致各家银行实行相应的风险承担行为。他们认为相同政策环境下,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受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各个商业银行自身的异质性的微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7437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