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及竞争力研究

 2022-01-17 23:50:04

论文总字数:21462字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绪论 3

1.1背景与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进程 4

1.3研究思路 4

2 山东省省情及发展概述 5

2.1山东省经济社会概况 5

2.2山东省省情政策及经济区 6

3 方法原理 6

3.1主成分分析 6

3.2因子分析 8

3.3聚类分析 10

4 实证分析 11

4.1对近年来省内各市经济指标的简单研究 11

4.2多元统计方法分析 13

4.2.1数据指标说明 13

4.2.2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13

4.2.3因子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15

4.2.4聚类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19

5 结论与建议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山东省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及竞争力研究

徐晓倩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 on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consists of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selects 14 variables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we will in-depth study on the 17 cit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theory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unbalanced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he situ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economic uneven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In this thesis,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based on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4, and sort the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model, find out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economic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1 绪论

1.1背景与意义

放眼全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1],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

从历史方面来讲,东部地区的交通条件较西部优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方便运输设法开凿运河,但规模都不大,直到隋朝,为发展江淮漕运,开凿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的运河,巩固了政治统治,更方便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从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使得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受挫,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京杭大运河又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内河航线。改革开放后,为发展经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了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南通、连云港、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些城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无疑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内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很落后,近二十年不同速度的发展变化,使得,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加大,为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西部经济得以发展,但东西部的差距仍然较大。

从自然地理环境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地区多为高原盆地,地形相对复杂,而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地形平坦,多位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效率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气候宜人,适宜居住。西部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农业经济水平较低,复杂的地形条件也不适合农业机械化生产,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远离海洋,气候干燥,不利于人类居住。

从国家政策方面讲,新中国建立后,建立经济特区、逐步将沿海城市开放、振兴工业区,政府将改革开放率先从东部地区实行,而后逐步向内陆及西部地区推进,一系列的政策倾向使得东部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也更多的落户于东部地区,科学技术人才也集中于东部,而西部地区人处于落后状态,教育教学工作也无法与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相比较,这些因素都使得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西部开放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由于长期的政策落后,人才缺乏,想要实现东西部经济发展均衡,仍需要长期的努力。

总的来讲,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差距;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南方北方的发展差异;城乡间的发展差距等。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很问题已相当严重,若任由其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矛盾冲突,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

对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平很问题,很多学者都有过研究,本文将眼光聚焦,范围缩小,着眼于山东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也很难做到平衡。山东省东、西部间的发展差异,就犹如中国东、西部间发展差异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从整体来看,发展迅速,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政策方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各地级市间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的势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变大。但是,关于山东省各地级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大多研究是将整个中国的发展,或者将经济圈的发展作为分析对象,但山东省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员,却很少有学者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来研究。

省级经济结构已比较完善,功能也相对完整,以省为研究目标更能深入了解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在中国,各省区内部在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以省为整体,以省内各地级市为单元,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对经济发展状况评估,发展规划的制订和调整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东省内17个地级市的主要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清楚看到各地级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结合省内政策、社会情况,找出原因,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例证。

1.2国内外研究进程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作为一种现象,已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2]

一般认为,区域经济学[3]形成于20世纪中期,但西方的西方区域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4]在《孤立国》中研究农业分带现象,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到20世纪,韦伯的和克里斯塔勒分别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之后经过廖什的发展,市场区位论得以提出。即,经济活动和要素[5],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总是向最优区位流动,这就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20到40年代[6],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加上世界大战的冲击,区域经济问题突出,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二战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国追求更快发展的同时,却造成了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加大,1957年,缪尔达尔的累计循环因果论提出,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会被不断拉大。次年,赫尔曼也提出了涓滴效应,支持其论点,而解决方法只能是增强国家干预。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不少学者从各个层面对区域经济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对于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区域发展差异并不明显,改革开放后,地区间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逐渐显现,发展差距逐渐扩大。1989年,周起业等所著的《区域经济学》一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区域经济问题的专著;1995年,陆大道对区域发展的“点轴系统”理论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T”结构进行了论证;1998年,王一鸣对中国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对策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张金锁、康凯、郭寿义、安虎森、朱传耿、沈山等学者相继提出了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论点。也有对特定区域的经济进行研究的情况,1999年,张耀辉对经济衰退进行了研究,还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2000年,张敦富对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3研究思路

对所有国家和地区来说,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局共同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从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情况来讲,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平衡的态势。不可否认,一定程度的经济不平衡可以激发竞争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性竞争,但是,一旦差距拉大,超出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造成贫富的两极分化,发生分歧,产生矛盾,不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健康型、持续性和高效性,更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社会矛盾。不论对于国家,或者一个省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衡,差距必然存在,我们要合理调控,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掌握其发展的趋势,做好宏观调控。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迈进,山东省[7]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山东省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格局状态,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全力减小区域差距,提高山东省内经济水平的协调性。为更客观地了解山东省每个地级市间经济发展的状态,选取2014年各地级市的经济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各地级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评测其综合竞争力,分析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利用相似程度与聚类分析对17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进行等级归类,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解决问题或缩小差距的建议,以调和山东省内各区域的发展差距。

2 山东省省情及发展概述

2.1山东省经济社会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第一阶梯上,有黄河流经,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北邻渤海,南接黄海,省会为济南。山东西部与河北省、河南省相接,南部与安徽省、江苏省相邻。从地势特征上来讲,山东的西部和中北部,由于黄河流经,产生的冲积平原,地形相对平坦,中部的鲁中山地地区地势较高,为山地丘陵地形区,东部伸入黄海的山东半岛,多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

图一 山东省行政区划图

山东省包括17个地级市,分别为青岛市、德州市、潍坊市、聊城市、菏泽市、威海市、滨州市、济南市、泰安市、烟台市、济宁市、东营市、淄博市、莱芜市、枣庄市、临沂市、日照市。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整体来看,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在全国是生产总值第三的经济强省,人口数全国第二,是著名的温带水果之乡,沿海省市,海洋资源丰富,矿产储量较大,资源丰富。

2.2山东省省情政策及经济区

山东省结合该省自然及社会发展情况,依靠改革开放的优势政策,制定了结构更加合理的发展计划。从整体上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462字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