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0000个结果。
文献综述 纳塔栎嫩枝扦插技术及其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栎属(Quercus spp),天然地理分布广泛,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建群树种,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森林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娜塔栎(Quercus nuttallii),落叶大乔木,树干通直,大枝平展略有下垂,塔状树冠;枝叶繁茂,树形高大,叶形奇特,秋色叶亮红色或红棕色,且色叶在树上保留时间长,是良好的景观树种[2]。娜塔栎原产于北美,在美国东南部有较大分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极耐水湿,抗城市污染能力强,气候适应性强,喜排水良好的沙性、酸性或微碱性土。是优良的行道树种选择,也可作为庭院、公园等景点单植或丛栽,还可与其他绿叶树种搭配造景[3]。 娜塔栎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现在种子主要依赖于进口,价格较高,且种
《杉木炭疽菌生防细菌SMB22发酵条件优化及应用》 文献综述 1、杉木重要性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属松杉目(Pinales),杉科(Taxodiaceae)的一种常绿乔木,其树干端直、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轻柔,耐腐防蛀,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家具等领域[1]。由于其生长快、木材蓄积量较丰富以及用途广泛等特点,目前在我国长江以南广泛用于造林,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2]。人工林面积达853.86万hmsup2;,蓄积62036.45万msup3;,分别占全国人工乔木林主要树种的21.35%和31.64%[3]。 2、杉木主要病虫害种类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用材林树种,杉木病害对林业生产可形成严重威胁。过去一直认为杉木是抗病虫树种,杉木病虫害相对较少,培育人工林容易。自50年代起,已有学者开始对杉木苗期病害进行研究[
《杉木炭疽菌生防真菌SMEF1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摘要》文献综述 杉木是我国最常见的用材树种之一,而炭疽病是杉木常见的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在杉木炭疽病病害发生时治理的主要手段,但化学防治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化学成分难以降解,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植物病害的防治已经逐渐转向环境友好、经济效益更高的生物防治转变。本试验在实验室已经获得杉木炭疽病生防真菌SMEF1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寻找适合生防真菌生长的碳氮源,pH值,对该真菌的发酵条件进行最优化,本研究结果将对杉木炭疽菌的生防真菌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1. 杉木的重要性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广泛种植于我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安徽、江苏等多个省(区),由于其干形挺直圆满、生长速度快、抗虫耐腐
文献综述 两种四照花扦插生根研究 四照花属(Cornus)植物是山茱萸科(Cornaceae)的小乔木或灌木,因其花序外具四枚花瓣状总苞片所以叫四照花。四照花类植物包括东亚四照花和北美四照花两大类群(Rushforth.,1999)。《中国植物志》把两者分开并且独立成属,分别命名为四照花属(Dendrobenthamia)和北美四照花属(Cynoxylon)。 1、四照花的基本概况 1.1四照花的自然分布 此次试验材料为东京四照花(Cornus tonkinensis)和日本四照花(D.japonica var.chinensis(Osborn)Fang),以此两种花为扦插生根材料,两种花外观相似,日本四照花略小,东京四照花生于1200-1500米海拔高度的常绿阔叶林,产于中国四川筠连、古蔺等县,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越南也有分布。而日本四照花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力,喜湿润而排水
文献综述 盐胁迫对四照花形态解剖结构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四照花(Cornus)为山茱萸科,常绿或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此类树种不仅树姿优美,同时也是集彩花、彩果、彩叶于一身的彩色树种,栽培种的色彩更加丰富,并且颜色还能随四季的变换而变化,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园艺观赏树种(Fu et al., 2013)。与此同时,四照花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Jenkins and White, 2002)。 1.植物耐盐研究 1.1.盐胁迫的概况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的土地面积和大约30%的耕地面积受到土壤盐渍化和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的影响(Rengasamy, 2006)。仅我国,就有大约36000 hm2的滨海盐土面积(宋达泉等,1988),并且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干旱、降雨集中、海水侵浸等,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不断扩大,使农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
文献综述 前言 理解土壤团聚体粒径分级和稳定性,土壤有机碳矿化有关的相关因子。调查温度及水分对土壤矿化的影响,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以及总有机碳的矿化。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主要指的是土壤中的生物通过分解和利用土壤中的有机成分来进行自身的代谢活动,同时释放出CO2的过程。关于有机碳矿化的文章很多但是关于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相对较少,希望能从新的角度出发,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正文 有机碳矿化过程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与土壤中养分元素的释放与供应、温室气体的形成与排放及土壤质量的保持等有很大的关系。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表土中有近九成的有机碳存在于土壤团聚体内,土壤有机碳矿化是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结果的总体体现。理解土壤团聚体粒径分级和稳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由四个时期组成,分别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资产财务管理时期,投资财务管理时期,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新时期。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是经济学领域在上世纪上半叶,财务管理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是1910年由经济学家Meade出版的《公司财务》,随后,不断有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出现,如《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的出版。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电气化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时期,企业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产能,扩大营销规模,所以融资能力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是企业抢占市场,获得利润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提高融资能力,为企业融资能力服务。这就是这一时期被称作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的原因。随着时间的发展到1951年,研究一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在企业应用中的程度都不足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研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一、管理会计的概述管理会计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20世纪20年代萌芽,40年代创立。管理会计这个概念首先出现在1922年H.W.奎因斯坦的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正式提出则是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关于管理会计的定义,会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有各自的理解。比较权威的是美国会计学会于1958年提出,管理会计是在处理企业历史和未来的经济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砧木类型对薄壳山核桃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前言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nensis(Wangenh.)K. 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或长山核桃,是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Nutt.)植物,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之一。坚果个大、壳薄,出仁率高,取仁容易,产量高;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或面包、糖果等食品的添加材料。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种仁油脂含量高在70%以上,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7%,有很好的贮藏性,是上等的烹调用油和色拉油。薄壳山核桃还是优良的材用和庭园绿化树种。薄壳山核桃不仅能为市场提供富含营养的干果、优质的木材等林产品,而且能绿化荒山、荒滩、荒地,美化环境,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
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开花特性及花粉萌发特性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1.前言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nh.) K. Koch)正名为美国山核桃。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耐水湿,可孤植、丛植于湖畔、草坪等,宜作庭荫树,行道树,亦适于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绿化造林,为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和果材兼用树种,江苏省长江两岸可大片营造经济林。核仁可食,味美榨油供食用;材质坚韧,为优良的军工用材。种仁含油量达70%以上。 我国引种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我国在1890年开始陆续进行了美国山核桃的引种。目前在亚热带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以上均建立试种区,并已建成种质资源基因库、采穗圃、品种园和丰产示范林。但到目前为止,薄壳山核桃生产在国内仍未实现产业化,坚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