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黄龙岘上范村兴范村美丽宜居村庄景观整治规划09毕业论文
2020-06-07 21:25:28
江宁区上范村规划说明
——From Soil To Sunshine
1.选区背景
上范村、兴范村位于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龙陆路,南邻龙山水库、西接牌坊水库,距禄口机场24km、南京南站30km、南京北站54km,是美丽乡村启动区的核心片区,村庄四周群山环绕、竹林簇拥、碧波荡漾,又称“龙乡双范”。龙乡双范沿着西部美丽乡村循环线龙坊路路段分布,自行车专用车道穿境而过,占地123亩,共有面积大小不一的民房70多栋,属于江宁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二阶段。乡村改造由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负责,致力于将上范、兴范村打造成南京高端精品民宿群,以文创休闲业为发展主方向,在与西部美丽乡村旅游产品形成差异化的同时,与黄龙岘茶文化村、苏家文创小镇之间的旅游形成互补,进一步构建黄龙岘大景区格局。
2.当地村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上范村、兴范村由于周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大规模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给传统村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原始居民的大量外迁,导致了乡土文化传承保留的危机。同时,在遍地开花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客源竞争的困局。同时由于村镇城市化的大趋势下,山地村镇风貌的支离破碎,建筑质量的良莠不齐,旅游接待设施的配置不均,管理服务水平的参差不,加上旅游开发对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忽视,导致山地村镇改造亟待寻找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指导。
3.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
乡土文化,包括各种观念形态和蕴涵于乡土物质实体中的文化因素。观念形态诸如语言、知识、信仰、宗教、习俗、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宇宙观等。物质实体如村落、人物、服饰、庙宇、桥梁、民宅、老街、古镇、手工作坊、生产对象、民间工艺、传统节日等。
这些物质实体渗透着乡土理念,承载着历代百姓的喜怒哀乐,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必不可少,需要发扬光大的。乡士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文化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传统,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本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乡土文化的价值目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乡土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带动源泉,也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乡土文化既做为一项新资源,它本身是拥有稀有性,以及独特性,同时还具有历史意味,从而它的价值是十分大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不一样,城市建设在主观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成为四四方方的城市景观园林模式,而新农村的建设不能按照城市的建设方式进行,只能按照乡土文化进行改革,既要全力保护自然资源,又要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进行建设,既要保障历史文化的份量,又要融入现代生活的设施,这样的新农村才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乡土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乡土文化产品、乡土文化景观、乡土文化经济活动。因此要发展美丽乡村,首先要保证乡土文化的传承。
4.概念反思
乡村改造的方向应该是什么?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答案,开发乡村,大力发现乡村旅游业;全部刷上白漆,盖上灰瓦,放弃原有肌理,把乡村变成郊区低端住宅群,还美其名曰“美丽乡村”。我想,这样做的设计师还不能够理解乡村的美。
乡村,其实和文物一样,人们热爱乡村,其实是对历史文脉的一种情怀,类比来说:一个现代机器生产的青花瓷碗和一个明清时期官窑里烧出的瓷碗,哪个更值钱?机器生产的瓷碗,整洁、光滑配以美丽的图案——20元,官窑的瓷碗,可能已经有了缺口,可能因为工匠手艺碗口不圆,更可能因为岁月蹉跎而使其外面的图案被磨损掉了一部分,而这个碗的价值却远远高于20元,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设计师深思嘛?如今,这两样同时放在你的面前,你选择哪一个?如果你选前者,你会说,它美观,干净,好用等等的优点;但如果你选后者,我想你的心里的答案应该是一样的,它有历史意义,它有文化内涵,最重要的是,它有价值!
乡村改造本就是一个开发文脉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开发地产的过程。毫不夸张的说,当下的乡村改造模式,就像是在给文物抛光,磨去文物表面的岁月印记,只留下一个“美观”的空壳,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在乡村改造的理念上要学会“做旧”,而不是“出新”。当我提出这个概念时,有人可能会质疑:乡村的改造不能只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也不能只考虑旅游者的喜好,而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一味的做旧会不会让住在那里的人很不方便?我觉的这是个非常人性化的质疑,可是如果“做旧”真的会让居民生活不方便的话,那我们考虑的也不应该是“做旧或出新”,而是“如何做旧”。
那么我们就“如何做旧”这个问题来好好的探讨一番。乡村的价值便在于相比城市更接近自然,相比社会更贴合历史,因此我们说,乡村与文物发挥着相同的作用,那就是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如果说它们在某些方面有差异,那我想,差异就在于乡村依旧需要为人提供功能和空间,而文物不用。在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的乡村改造就有了方向,“做旧”也就有了范围——建筑形式做旧,建筑结构出新;村庄肌理(即院落围合方式和院落之间的关系)做旧,生活方式出新;道路铺砖做旧,道路处理(乡村道路需要迎合不同时代的需要,如方便车行而适当增宽,方便残疾人而做一部分通用设计)出新;生产氛围做旧,生产方式出新。。。。正如我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乡村改造的时候,我可以在院落中间放一口井,让城市里来的人看一看,体验打水的感受,但不代表着村庄里的人用不上自来水。同理,在以上这些措施都能如实实施之后,村民们的生活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村庄的特色将会不言自明,我们会惊喜的发现,这才是我们记忆中的“美丽乡村”。
说完“做旧”,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乡村的“烟火气”,顾名思义,生活的烟火气指的便是乡村中所特有的一种不加掩饰的生活气息。炊烟,农具,渠边洗衣的农妇以及挑担叫卖的摊贩,这些或“动”或“静”的片段,构成了乡村的灵魂(之前的“做旧”构成乡村的骨骼)。烟火气的产生需要人为的干预,这一点与做旧有根本上的区别——无法将形式与功能分离开,如果要做到生活的烟火气,势必要从功能上入手,必须要有做饭的人和锅炉,才能有炊烟;必须要有挑担的摊贩,才能有街巷中的叫卖声。。。在这一层面上,乡村改造需要从人入手,为乡村提供不同职业的人,或者说,让村民自发成为不同的角色并能够从中获利。
当代村庄的规划方向,逐渐向旅游业上靠拢,往往导致的后果是村庄里的居民放弃了原有的养殖业和种植业,集中发展商业。城市中的游客进入乡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条街的商铺加上一条街的农家菜,然后就是一片粗放管理的田地。村中的居民不再是村民,而是店家。这一切都是让人心痛的,曾几何时,我们去乡村,仅仅只是为了吃饭和购物?
为了避免这种悲哀的不断复制,本设计以“From Soil To Sunshine”为主题,即“从泥土里来,到阳光中去”。这表明了设计者对于乡土情怀的尊重,也是对于乡土建筑的尊重,每一栋乡土建筑都应该扎根于本土文化,在此深根发芽,最终伸展到阳光下,让世人惊叹,使居民获得认同感,使游人获得归属感,这才是我们村庄规划的终极意义。
5.设计详解
上范村虽然占地较大,但是大部分建筑较为集中,该设计以此作为突破口,整合相邻的独栋建筑,使之围合成大小不一的院落空间,同时重新梳理了部分院落或建筑集群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部分建筑采光不足的问题,在空间格局上,不仅有对内围合的小院落,也有通过多个院落交织所产生的外部的大“院落”。规划中梳理了交通,并将游览线路拓展到周边的山上和泄洪池周边,增加了泄洪道两侧村落建筑和场地之间的联系。拆除离村落较近但孤立的建筑,整合离村落较远的建筑,形成次级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外来客流,保证每块场地的环境承载力。我们以四个节点为例,着重介绍设计中的细节:
该区域是村庄入口的第一处分岔路口,图中可以看到分岔路口向上的那一条巷道先经由两栋二层小楼,接着经过院墙与一层瓦屋的围合,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围合感,并希望借此在外来旅客心中划分出一道进入村落的心理界限,让游客们明确此时已经进入了村落。
院落外侧的巷道格局是经过分割原有两栋连接一体的两户人家所形成的,因此在形成内部院落的同时,外部的巷道形式也十分重要,由于场地内部有高差,因此在巷道内设置了两处台阶以解决高程问题,同时仿照留园入口的处理方式,一步一回转,在第一处台阶上去以后,需要经过一处转折再上一处台阶,此时游客才能望见村落内部的景观,反之亦然。
图中所示的院落格局其实都已经过精心调整,原本朝外的院门被调整为朝向村落中心的广场,不仅遵从了中国古民居院落前低后高的建筑层次规律,也使得原有外放型的村落格局变为内收型,增强整个村庄的神秘感。大部分院落由于原有建筑基址的限制,分为了前院和后院或者大院和小院,借以强烈的开合对比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中的开合承接。
该区域是经由上图巷道进入村庄后所到达的第一处开敞空间,该区域由散布四周的5户院落围合而成,整体呈现为开敞空间,但对于村落外部,仍然保有一定的私密性,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右侧直接连接到村庄外部的次级道路上,虽然道路不宽,但为了保证村庄的围合感,将场地与外部的连接处做了先抬高再降低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中用了台阶与坡道两种处理方式,一来丰富了场地中的游行体验,其次也考虑到了残疾人士的出行。
该处开敞空间其实也是一处巷道的交接处,上方是一条较陡的台阶,连接到下一处集散空间,左侧则是上方集散空间的回游道路,形成一条环线,丰富游人的出游选择。如此设置空间是由于考虑到了空间的节奏感,开合有序的村落建筑群要求我们在这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设置集散空间,供游人休息并决定下一处要去游玩的景点。
该区域位于村落建筑集群的最高处(不是村庄最高处),也是整个村庄核心旅游景点的端点,从该处起,游人的行进路线经由大台阶上升到一个比之前一处集散空间更为开阔的集散空间,由于该处地势较高,视野较高,加之靠山一侧有建筑围合,将游人的视线引导到山下,形成了一种更为开敞的心理空间,从而与之前的一系列空间形成了一条富于变化、错落有致的空间序列,即“开敞——封闭——半封闭——开敞——封闭——半开敞——极为开敞——半开敞”。 最高处的几栋建筑由于其良好的光照条件和视野条件,决定改造为核心民宿,这几处民宿的院落从图上可以看出并没有完全围合,一来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进入,围合太多会影响游人进入的积极性;其次是由于其地势(建筑集群中)最高,因此为了是院墙不遮挡视野,因此去除了部分院墙,使得院落呈现为上图中的半开放模式。
该区域为整个村庄集群的尾声,在村落中经由上述几个空间区域之后,从该区域可以直接离开村落建筑集群,进而回到最开始的村庄次级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向西走,可以经过一条街的商店、饭馆,最终穿过一条人工溪流,到达整个村庄的次级中心——射箭场和茶庄。
这条街道与该村庄的其他巷道有一点明显的不同,就是巷道两侧的院落之间,高差多达2米,如何处理一条巷道的两侧院落便成了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设计者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式,在道路右侧较高的院落外侧采取“ha-ha wall”的处理方式,用矮墙的外立面缓和高程带来的不和谐感。
院落内部的处理方式由于缺少了院墙的围合,整个院落呈半围合,正对外部街道,因此院落的处理需要改变一种形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院落,而是应该采取长凳长桌的室外庭院景观,类似于中国传统茶楼的室外摆设,一来贴合嘈杂的环境,二来增加村落景观的多样性。
6.总结
村庄改造不应该目光短浅的只注重眼前利益,也不该一次性的大兴土木的想要根除场地中的弊病,这些想法都太过“傲慢”。首先,村庄改造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从居民的思想眼界,到居民的生活方式,再到村庄的整体格局,最后才是每个建筑的外观。一个村庄,村民是灵魂,因此,尊重村民是改造村庄的第一要务。其次,村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过往,生活气息需要时间的沉淀,乡村的烟火气需要村民自发的去使用,去改造。而设计师们的工作,第一是要将村庄的整体格局规划好,保证道路的通畅以及基础设施分布合理;第二是指导村民们如何扩建或者改造自身的房子,给出几种可行的方案,在列出几种明令禁止的建筑样式,让村民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去改造村落,去为你的设计添砖加瓦,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设计。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