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毕业论文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的评价与完善研究毕业论文

 2020-07-05 17:26:32  

摘 要

第一章 绪论 3

1.1研究的背景 3

1.1.1理论背景 3

1.1.2 现实背景 4

1.2研究主题及意义 6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7

1.4主要创新之处 7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8

2.1 互联网众筹的综述 8

2.2 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 10

2.3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11

2.3.1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1

2.3.2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11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的问题及影响性因素 12

3.1互联网众筹的参与主体 12

3.2互联网众筹的生态问题 13

3.3 生态系统的影响性因素 14

3.3.1经济环境 14

3.3.2政策环境 15

3.3.3信用环境 15

3.3.4法律环境 18

第四章 互联网众筹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9

4.1 指标体系评价构建的方法 20

4.2 互联网众筹平台的指标体系构建 20

4.3结论 26

第五章 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体系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27

5. 1 平台风险的改善建议 27

5. 1.1提升平台透明度 27

5. 1.2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 28

5. 2 政策环境的改善建议 28

5. 2.1建立平台与发起人的责任连带机制 28

5. 2.2建立投资者准入制度,实现风险管控 29

5. 3信用环境改善建议 30

5. 3.1构建信用评估体系 30

5. 3.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30

5. 3.3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31

5. 4 法律环境改善建议 31

5. 4.1明确众筹参与主体的法律关系 31

5. 4.2明确合法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33

参考文献: 33

摘要

互联网金融生态学是建立在金融生态学上,并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特点的一种强调发展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互联网众筹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子部分,在2014年后由于政策利好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迎来井喷式发展,对于银行业的垄断造成一定冲击。到2017年则迎来前所未有的行业洗底、驱逐劣币。众筹行业在降低融资门槛、股东身份多样化、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推动普惠金融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定义,评述了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通过德尔菲法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与十一个二级指标、四十个三级指标构建互联网金融众筹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指标、政策指标、信用指标和法律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分析发现众筹平台的共性问题居多,诸如平台不透明,资金去向公开度不足,缺乏标准的项目评级系统,与央行征信数据库缺乏联动,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长效的失信惩戒制度,法律层面众筹常与非法集资相混淆,参与主体的法律关系缺乏界定等。针对这些问题,比照国外网络众筹发展历程,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和措施。如引入第三方托管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平台的责任连带机制等,从而推进互联网众筹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众筹模式 互联网金融生态 征信体系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1.1理论背景

以金融生态环境轮为基础,对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金融生态论是借助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强调金融发展整体性的一种金融理论,以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空间内,各要素与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相互影响、制约,并不断演变,以成为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国内最早的说法源于“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周小川的言论,即金融生态是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是金融业中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的总和。从金融主体的层面看,它包括了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市场参与者。从结构层面看,它包括了政治、经济、信用、制度、法律等宏观环境因素。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相比,具有一定的共性,生物界为保持生态平衡往往会有周期性的变革,金融生态环境也同样如此,才能保证在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在李扬等(2005)看来,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与经济、政治、法制等基本环境要素息息相关,环境的具体构成发生变化,会进一步导致金融生态环境主体的行为、决策发生变化,从而对大环境产生影响。当冲击累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金融生态系统模型甚至会被打破,根据变化产生新的基本特征,新的均衡的金融生态系统会在各种系统的内外部力量对抗或调节下重新催化而成。林永军(2005)认为我国金融业生态目前的面临的情况是主要机构免疫能力不足、各子系统之间关联程度较低、生态链断裂,缺乏联动且运行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并认为当下金融生态系统整体脆弱的根本性因素是体制的不完善。只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才能提高金融的运行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优化资源合理配置、降低金融风险,从而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生态学要求我们综合把握各影响要素,只有打开全局视野,才能理清我国金融的发展规律以及内在逻辑,才能确保金融行业发展的健康稳定。

1.1.2 现实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互联网金融随着中国网络技术于开始普及而起步,银行业也开始互联网化。直至中国金融国际中心于2000年由12家商业银行联手成立,各类金融平台也随着计算机和宽带技术的普及开始异军突起。信息技术的飞跃进步不断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云计算、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热潮将互联网金融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同时也对传统金融机构提出了严峻挑战。商业模式也随着金融与互联网的更深度结合迎来了广泛变革,新的市场需求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金融在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理财服务等功能与传统金融的功能重叠,并且具有灵活即时、便捷高效、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与传统金融业务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带来了一定冲击。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展开创新,使得传统业务逐步互联网化。如各银行开展手机银行的app研发,鼓励用户通过移动平台完成交易业务。

众筹行业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即以(2011-2013年)为萌芽时期,以“点名时间”为首的众筹平台在市场需求下小心生长。(2014-2015年)众筹行业以2014年为分水岭,在国务院会同银监会、证监会通过国务院会同银监会通过《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关于大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推动了互联网众筹行业井喷式的发展。然而在2017年则迎来深度洗牌的一年,2016年的互联网众筹平台数量为历史顶峰,据《2018互联网众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以及《2018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合法与合规运营研究报告》,深度洗牌取代野蛮生长,伪众筹平台逐步退出市场,进入大浪淘沙阶段,金融监管规范发展和监管趋严已成为行业的主要旋律。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国众筹平台比2016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一,与2015年的数量相当,统计显示为280家。在大浪淘沙的整体背景下,2017年全国全年众筹平台已倒闭180家,下架或者转型的共计20家平台。即便行业整体发展日益残酷,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降低,在统计中,整体融资金额未出现大幅度下跌,筛选下核心投资人群,在度过靠互联网人口红利后野蛮生长的阶段后,互联网众筹平台将规范发展。众筹平台原有的粗放式盈利模式已不能再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搭便车获利,需要探寻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以量到质的转变。众筹融资行业也在2018年提出了“提能力、引技术、强风控、建生态”的发展目标,2018也将成为互联网众筹金融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1.2研究主题及意义

本文以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互联网众筹平台进行研究探讨,将互联网众筹平台行业发展现状拟生化概括,从传统金融生态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互联网众筹平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诸如法律留白、监管不当、恶性竞争、同质化盲目发展、法律缺位,甚至诈骗等现象比比皆是。在长期恶性循环的发展中,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系统如果不能改善自身的调节机制,不断积聚最终将导致整个行业生态系统的崩坏。众筹平台的趋利性,行为以谋求最大利益为动机,在盲目追求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强调收益,逃避经济责任成为多发之事。这种本性加剧了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令市场运作更加盲动。本文的意义在于:参考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的影响性因素,把握当前的行业发展状况,运用科学的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对其评价概括,在此基础上做出改善建议。有利于构建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转变互联网众筹平台的粗放发展模式,通过制度结构发挥平台的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者扶持力度的同时加强审查和法律监管,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促进众筹平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实际,查阅相关数据和报告。首先回顾了金融生态环境与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概念及相关评价方法,然后重点评述了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包括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特征以及完善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针对当前中国互联网众筹金融平台所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把握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众筹融资平台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路以及建议,以减少传统金融的共性风险和互联网众筹金融的个性风险,有助于促进众筹经济的良性发展。

1.4主要创新之处

互联网众筹平台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近几年都是讨论热度比较高的话题。尤其在社交平台上依赖于粉丝效应,传播呈几何倍增,项目本身也屡屡成为新闻热点引人关注。本文立足于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理论视角相对较新。国内学者对国内众筹平台的研究从2011年才开始深入,大多是通过举出典型众筹平台对标国外知名众筹平台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改善建议。而本文采用的是结合金融生态理论的方法,从整体出发,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系统性、科学性进行顶层设计,使互联网众筹平台成为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导向建议。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众筹的综述

Ordanini(2009)认为,众筹的本质是一种集资活动,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平等地参与投融资环节,相互联系并汇集资金用于特定的目的的一种活动。在后期更细化的研究中,Belleflamme、Lambert与Schwienbacher(2010)提出了众筹的愿景是利用大众资源来支持哪些对于传统资本的获取受到限制的项目。Lambert还继续进一步丰富众筹的概念,认为众筹是多数通过互联网发生,是集中资本资源的一种开放调用,并且具有特地的目的,同时也能获得某种报酬或者股权。国内李雪静认为众筹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更是一种“检测器”,在产品进入市场前获得有关产品的批评或反馈使产品或创意是否具有吸引力,这种提前检测的功能是传统的众筹融资所并不具备的。在互联网技术普惠性的特点下,互联网众筹可以让每一个消费者平等地参与投融环节中,参与项目的决策和运营,成为低成本的投资者。

在国家的“双创”鼓励下,2014年以来我国众筹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众筹开始呈现出向体系化、生态化发展的趋势。曹志鹏、杨晓飞(2017)认为众筹融资生态系统是指不同类型的众筹群体在动态的复杂环境下以生存和发展为目的,与其生存环境和内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系统生态特征,生成一定效应的动态平衡系统。王静(2016)认为针对互联网众筹平台而言,认为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了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微企业及初创企业融资困境和大众投资意识觉醒三方面。众筹融资的出现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大众提供了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渠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市场的资金短缺,使得公众平等机会下参与现代金融服务构建普惠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生态的局限性,改善资本市场结构,并促进资本与消费相融合,促进股东身份的多样化。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