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性研究毕业论文
2021-03-11 23:31:28
摘 要
本文使用文献法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以了解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又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把中国现代话剧与同时期西方戏剧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最后选取了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话剧作品:曹禺的《雷雨》和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进行个案研究。
本文是从历史背景和具体作品两方面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性进行揭示。通过中西方戏剧理论的流变,发现剧场性的普泛核心义素是“场”,即交流性。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戏剧作品,其剧场性内容各有不同。对于以“诗化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成熟中国现代话剧来说,既有重视交流的传统,又有“文以载道”文学观的影响,于是从西方戏剧百花园里“自取所需”,形成了独特的剧场性。
关键词:中国现代话剧;剧场性;诗化现实主义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o collect a lot of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and us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compare the Chinese modern dram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drama in the same period. Finally, selecting two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hinese drama works: Cao Yu's "thunderstorm" and Xia Yan's "Under the Shanghai’s eave" to conduct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theatricality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from both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oncrete works.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ama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dimension of the theatricality is "field", that is, communication. And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 theatricality content of drama is different. For the mature modern Chinese drama with "poetic realism" as the main feature, it has a tradition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self-taking" from the western drama garden.Thus forming a unique theatricality.
Key Words:Chinese modern drama;theaticality;poetic realism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 什么是剧场性 3
1.3 关于中国现代话剧 4
第2章 从历史背景看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性 6
2.1 国内背景 6
2.1.1 中国传统戏剧中剧场性的衰落 6
2.1.2 中国现代话剧的基本特征 7
2.1.3 中国现代话剧对戏曲的继承与突破 8
2.2 国外背景 8
2.2.1 外国戏剧家的现代主义探索 9
2.2.2 中国现代话剧对现代主义的学习 9
第3章 从作品看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性 11
3.1 从曹禺的《雷雨》看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性 11
3.2 从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看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性 12
-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 绪论
本章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了解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通过中外戏剧理论结合戏剧演出实际,运用概念分析法对相关概念:中国现代话剧、剧场性进行界定。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同哲学、宗教、文学等一道诞生。中国现代话剧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长期以来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兴趣。现代话剧研究视角十分丰富,包括艺术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研究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话剧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求,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作品,找出中国话剧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特点;二是对中国话剧的艺术特征进行探索,从文学角度或从艺术学角度,分析作家、流派和演出特征。
就中国话剧的艺术特征探索而言,最早有陈大悲的通俗理论著作《爱美的悲剧》,在批判文明新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学说,为中国话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自此,从现代到当代,不少戏剧理论家、教育家结合西方戏剧理论和中国戏曲理论企图发现中国话剧的本质特征。董健、马俊山认为“戏剧性”是戏剧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特性[[1]],而谭霈生一直致力于“戏剧性”的研究,著有《论戏剧性》和《戏剧本体论》。
“剧场性”作为一种审美特性伴随戏剧诞生而存在,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通过扮演,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2]],就是指的这种剧场性。然而“剧场性”(theatricality)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为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创造,用来指称“戏剧性”。18世纪,戏剧理论家施莱格尔第一次将“剧场”的概念引入到戏剧本质探讨中并给予了正面评价。而“剧场性”(theatricality)这一概念尽管出现了,但却是带有贬义的[[3]]。西方戏剧长期将戏剧归入“诗”,戏剧是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中的一类,专注于舞台呈现的“剧场性”不登大雅之堂,判断戏剧价值的标准是悲剧、诗体形式所带来的高贵、庄严。直到17世纪,散文体戏剧(prose drama)才随着市民文学的兴起在喜剧中确立稳固地位,18世纪,悲剧台词也逐渐使用散文体,到19世纪散文体戏剧才取代诗体剧(poetic drama)占据主流。[[4]]“剧场性”逐渐被重视,尤其是在20世纪现代主义剧作家“反戏剧”的潮流中被不断提及。在“否定剧场”和“反戏剧”两种极端的碰撞后,许多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剧场性”。国内外均有许多戏剧理论著作对“剧场性”有所论及,如德国戏剧家汉斯-蒂斯·雷曼认为如今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用“theater”比“drama”更合适[[5]];董建、马俊山的《戏剧艺术十五讲》第三讲戏剧性中,把戏剧性划分为了文学性与舞台性两个方面,其中英文的“theatrical theatricality”即指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也有将theatrical与theatricality译为剧场性的,但中文的剧场性多指戏剧演出的某些物质环境,与戏剧性这一概念颇有歧义,顶多也不过是与戏剧的一小部分含义相通而已。”[[6]]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