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毕业论文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2010级本科毕业生择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2023-12-25 08:47:11  

论文总字数:10302字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择业情况的调查,情况实事求是,就业问题在毕业生的讨论话题中也相当的火热,所以做了对此方面的深一步研究与探讨,对当前毕业生择业的基本特征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希望能对毕业生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育,毕业生,择业,就业

Abstract: This tex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10-level professional graduates from physical education of the job choosing , it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oosing career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hoosing careers and school employment guidance,it aims at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tes to choose careers or employment .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graduate; job choosing; take up an occupation

1 前言

勿庸讳言,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既包括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到家庭、地区、生活环境、流行观念、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对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毕业生择业和就业情况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是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上的资料和大量的资料,得到了以下的表格和数据,也通过图书馆书籍的查阅,阅读了许多文章,归纳与总结出了一系列结论与方法。因为这是做体育研究方面重要的方法之一,科学、准确所以使用了文献资料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我所要阐述的问题以及结论。

2.2.2 问卷调查法

体育教育2010级本科毕业生共有98人,为了更准确的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法,设计了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毕业生择业情况调查问卷,并采用逐一发放的形式,由于在调查时部分学生回家联系工作,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回收率97.5%。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来的表格以及问卷,分析统计筛选出了有用的数据,更快更直接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数据支持,文章中的八个表格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提供了很重要的数据支持让文章显得更有理、有据。

3 结果与分析

3.1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特征分析

3.1.1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

表1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

已签就业协议 正签就业协议过程中 达成就业意向 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 尚未达成

15.4% 11.5% 11.5% 6.4% 6.4% 48.7%

表1统计结果表明,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不容乐观。广大学生还面临着严峻的就业考验。主要表现在尚未达成就业意向的占48.7%,已经签定就业意向的只占15.4%,正在签定就业协议过程中的占11.5%,达成就业意向的占11.5%,继续深造的占的占6.4%,继续深造的同学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过多,就业压力巨大,同时各高校增加对考研人数的录取,这也是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所做出的重要决策。但从总的说来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

3.1.2 毕业生的择业观

虽然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毕业生在择业时仍然会对未来的职业提出较多的要求,规划出较多的备选倾向。比如收入和所在地区,肯定在择业时成为首要选择的问题。

表2 毕业生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情况统计

薪水 地理因素 行业前景 个人喜好 办公环境

41.67% 20% 18.3% 16.67% 3.3%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对薪水的要求,占总数的41.67%,其次就是对地理环境的要求,占总数的20%,大多毕业生首先会选择经济发展较好的大中型城市,其次是中小城市,至于县城及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一般作为最后选择,对于农村则一般不予考虑。随后依次考虑的是行业前景、个人喜好,分别占18.3%和16.67%,考虑办公环境因素的人数最少,只占总数的3.3%,主要是考虑到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原因,毕业生一般不会在这一方面提出要求。

根据大量的访谈与调查,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毕业生中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面:

3.1.2.1 消极等待观

长期以来,大学生由国家统招统分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定势,因此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渴望,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疑虑重重,或坐等机会,依然认为学校、家长甚至社会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是理所当然,一旦要自己为找工作而着急忙活,就怨天尤人、满腹牢骚。

3.1.2.2 过分看重职业稳定

毕业生在择业时,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部分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当作择业的唯一标准,非公办学校不进,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配套设施齐全、前景较好的民办学校也不会考虑,这将会导致这部分人找工作时面临较大的局限性。

表3 毕业生择业目标的统计

民办学校 公办学校 企 业 自主创业 政府部门

3.8% 71.8% 5.1% 10% 9%

如表3选择公办学校的毕业生占据了很高的比重(71.8%)。通过表3还可以看出选择民办学校(3.8%)和企业(5.1%)的毕业生相对较少。

3.1.2.3 盲目择业观

有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就是简单地递交一份简历,然后回答用人单位的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大学毕业生不进行市场调查,不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一味对自己从内到外进行高昂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的全方位包装,一旦入不敷出,超负荷投入换得低效益产出,就焦虑不安、心理严重失衡,部分经济贫困学生甚至出现压抑、绝望的心情。  

3.1.3 不良择业观的原因分析

3.1.3.1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3.1.3.1.1 毕业生就业市场缺乏应有的公开和公平性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和法则,使毕业生这个高层次人才资源的特殊群体,能与其它劳动力资源群体一样,通过就业市场得到合理的配置。而目前的毕业生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行业分隔和地域限制,这种不开放、不平等的现象,成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公平竞争的最大障碍;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建阶段,总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 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和腐败现象也借市场不完善之机渗入毕业生就业的各个方面,也给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阻碍。

3.1.3.1.2 管理和服务体系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毕业生资源信息和社会需求信息渠道不畅,传递速度慢、容量低、覆盖面小,真假信息混杂难辩,就导致了双向选择的必要性,供需见面声势大,使毕业生真正陷入就业低的局面。

表4 学生择业的途径统计(此题多选题)

现场招聘会 上 网 亲友包办 报刊杂志 上门推销

44.9% 42.3% 46.2% 0 14.1%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有待完善,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和无序的现象,使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应有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和保障,导致毕业生通过现场招聘会找到工作的寥寥无几(见表4)。

3.1.3.2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所处的被动局面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接收一名大学毕业生非常重视,这与他们逐渐建立的人才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分不开,但他们常常以一种极为严格,甚至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求职毕业生,这不免太苛刻和不切实际了,令一些毕业生望而生畏。

用人单位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过于强调全面才能和实践知识,而忽视了大学生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大多数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是完全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

从各种毕业生人才市场和日常的毕业生“双选”活动中看,本科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社会需求在减少,更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如果这种选择出于本单位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也无可非议,但这里也不乏用人单位存在“文凭越高越有用”的片面理解,以“择高不择低”的心理追赶潮流。本应本科胜任的岗位选留研究生顶岗,造成人才浪费和结构不合理。

3.1.3.3 毕业生择业价值趋向发生偏离

择业对于一名大学毕业生来讲是今后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确的择业对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都非常重要。

表5 求职中毕业生感觉最困扰的因素(此题多选题)

就业指导不够 信息量少 学校支持不够 能力不足 优势难以发挥 方法技巧欠缺 对社会缺乏了解

20.5% 29.5% 21.8% 23.1% 26.9 % 11.5% 42.3%

但是,由于社会因素、毕业生的自我认识、评价的主观片面性以及对社会认识的不足造成毕业生对社会缺乏了解的占了42.3%,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见表5),使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正确的择业指导思想,陷入择业误区,盲目择业,造成个人内心痛苦,出现社会人才浪费, 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表6 毕业生期望工作地区

经济文化中心京沪地区 西部地区 一般城市

26.7% 0 73.3%

从表6可以看出,目前有些毕业生缺乏献身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择业目光短浅,不愿到国家需要和边远落后地区基层锻炼,而是把择业目光投向大城市、大机关或生活安逸的一般城市,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知识人才一方过剩而一方不足的不合理局面。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对个人功利意识考虑的比较强,为社会奉献的意识淡薄,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一味的追求那些工作任务轻松、工作环境舒适、工资待遇高的单位为择业目标,对这些人来讲,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就放弃了奋斗志向,难免不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淘汰。

有少数毕业生在校时不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毕业择业时不是积极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推销自己,以此来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而是采用实用主义,把精力放在托关系,找门路上面,甚至使用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手段与他人竞争。

3.1.3.4 毕业生择业的多渠道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关切程度较高,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毕业生目前对谋取一份理想工作的迫切心理。如表4各项指标均表明毕业生在择业途径上的多样性。这可能与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毕业生的主观努力有关。他们除了借助现场招聘会、网络外还通过一些相关的辅助手段,通过父母、亲戚朋友的帮助,其目的是谋求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这些人就占了46.7%。

3.2 目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择业难的问题

3.2.1.1 毕业人数的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加缓慢的矛盾

据统计2005年至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2011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将是5年前的三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就业岗位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这是造成毕业生择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3.2.1.2 用人单位要求和毕业生实际情况的矛盾

毕业生具备好的思想心理素质,是用人单位,尤其是党政机关、高等院校、部队、科研单位及其他高层次用人单位都要考察的内容之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潜能;热爱本职工作,勇于开拓进取,乐于奉献,不怕吃苦,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语言和文笔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外语能力;有一定工作技能这些都是大部分用人单位所希望毕业生能够达到的要求。

总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挑剔”,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通过了解社会,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以便主动地适应社会。

3.1.2.3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表7 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

1% 8% 42.3% 20.5% 26.9%

表6显示,有47.4%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方式不是很满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主要包括法规和政策指导、思想指导和技术指导三个方面。

法规和政策指导。法规和政策指导,主要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法,了解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自己的就业权利,合法就业。

思想指导。思想指导主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现状,了解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帮助毕业生准确了解自己、估价自己,同时帮助毕业生确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修养,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技术指导。求职技巧指导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帮助毕业生掌握在具体应聘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技巧,避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种种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就业障碍。

但如何来贯彻这三个方面呢?以上三个方面完全可以贯穿在表7的六个方面中。法规和政策指导、思想指导采用集体活动和专题演讲的方式将更为合适。技术指导则采用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面对面咨询的方法相对来说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表8 学生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此题多选题)

经验分享 案例分析 集体活动 专题讲座 角色扮演 面对面咨询

33.3% 20.5% 23.1% 14.1% 23.1% 43.6%

4. 结论与建议

4.1 毕业生普遍关注自己的未来,谋取理想工作的心情较迫切,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目的和手段均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加大就业前的指导和培训。这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 :国家就业政策与学校具体规定、就业形势与就业信息分析、就业技巧与就业准备,正确的就业观念等。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择业重大关头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在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国家需要,突出强调大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需要的第一线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努力为社会争做贡献的同时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4.2 为了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必须健全各种配套政策法规,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平等、择优录用。反对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的卑劣行径。

4.3 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毕业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

4.4 体育教育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体育院校应面对社会现实,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取向,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进程,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设自己独特的品牌专业,稳住生源,才能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仪.郭庆秋.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302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