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福利院1#宿舍楼设计毕业论文
2020-04-08 12:48:56
摘 要
Abstract - 3 -
1 设计资料 - 2 -
1.1 工程名称 - 2 -
1.2 工程概况 - 2 -
1.3 建筑等级 - 2 -
1.4 设计荷载 - 2 -
1.5 抗震设防 - 2 -
1.6 气象资料 - 2 -
1.7 地质资料 - 3 -
1.8 材料选用 - 3 -
2 结构选型 - 4 -
2.1 柱网布置 - 4 -
2.2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 4 -
2.3 计算单元选取 - 4 -
2.4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估计 - 7 -
2.4.1 梁截面初选(②轴) - 7 -
2.4.2 柱截面初选(②轴) - 7 -
3 侧移刚度的计算 - 9 -
3.1 梁线刚度ib的计算(I=2I0) - 9 -
3.2 柱线刚度ic的计算(I=I0) - 9 -
3.3 相对线刚度计算 - 9 -
4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 11 -
4.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 11 -
4.2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所受荷载 - 13 -
4.2.1框架梁的恒载 - 13 -
4.2.2柱纵向集中恒荷载计算 - 17 -
4.3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 21 -
5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 30 -
5.1活荷载标准值 - 30 -
5.2活载作用下框架所受荷载 - 30 -
5.2.1屋面与楼面活载 - 30 -
5.2.2柱的集中力 - 34 -
5.3 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 36 -
6 风荷载作用 - 43 -
6.1 风荷载标准值 - 43 -
6.2 侧移刚度D - 45 -
6.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 45 -
6.4 框架柱的剪力分配计算 - 47 -
6.5 框架柱反弯点高度的计算 - 48 -
6.6 框架柱端的剪力弯矩及梁端的弯矩计算 - 49 -
7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 - 55 -
7.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 55 -
7.1.1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 55 -
7.1.2二~六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 55 -
7.1.3底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 55 -
7.2 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计算(基底剪力法) - 56 -
7.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 - 58 -
7.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D值法) - 58 -
8 荷载和内力组合 - 65 -
8.1 梁的内力组合 - 68 -
8.1.1梁的内力组合计算 - 68 -
8.1.2框架梁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 72 -
8.2 柱的内力组合表 - 72 -
8.2.1 柱的内力组合计算 - 72 -
8.2.2 柱的剪力设计值 - 77 -
9 框架梁、柱配筋 - 78 -
9.1 框架横梁配筋 - 78 -
9.2 框架柱配筋 - 82 -
10 板的配筋 - 89 -
10.1 双向板计算 - 89 -
10.1.1 荷载设计值 - 90 -
10.1.2 内力计算 - 90 -
11 楼梯设计 - 96 -
11.1 设计参数 - 96 -
11.2 荷载计算 - 96 -
11.3 截面设计 - 97 -
12 基础设计 - 101 -
12.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 101 -
12.2 示意图(以中柱②-C,②-D为例) - 101 -
12.3 计算信息 - 101 -
12.4 计算参数 - 104 -
12.5 计算作用在基础底部弯矩值 - 105 -
12.6 验算地基承载力 - 105 -
12.7 基础冲切验算 - 107 -
12.8 基础受剪承载力验算 - 114 -
12.9 基础受弯计算 - 114 -
12.10 计算配筋 - 116 -
结束语 - 118 -
参考文献 - 119 -
致谢 - 121 -
1绪 论
1 设计资料
1.1.1 工程名称
黄石福利院
(6)降水:平均年降雨量1382.6mm,最大暴雨强度50mm/h,最大降雨量302.4mm。
图2.1 柱网布置图
图2.2 计算单元选取简图
图2.3 计算单元立面示意图
取柱为
B,C轴柱:
取柱为
A轴柱:
取柱尺寸为
具体尺寸由下图2.4所示:
图2.4 梁柱截面尺寸示意图
表3.3 相对线刚度
杆件 | CB跨梁 | DC跨梁 | BA跨梁 | 底层 边柱 | 底层中间柱 | 二~七层边柱 | 二~七层中间柱 |
线刚度i | 1.00 | 1.14 | 1.14 | 7.78 | 10.61 | 3.68 | 4.42 |
梁柱相对线刚度如图3.1所示:
图3.1 相对线刚度示意图
标准层自重 25 KN/m3×0.25m×(0.6m-0.10m)=3.13KN/m |
抹灰层:10厚混和砂浆 0.01m×(0.6m-0.1m)×2×20 KN/m3=0.20KN/m |
合计 3.33KN/m c. b×h=200 mm×400 mm |
标准层自重 25 KN/m3×0.20m×(0.4m-0.1m)=1.50 KN/m 抹灰层:10厚混和砂浆 0.01m×(0.40m-0.10 m)×2×20 KN/m3=0.20 KN/m |
合计 1.70KN/m |
(4)柱自重
a. b×h=500 mm×600 mm 25KN/m3×0.5m×0.6m=7.50KN/m
抹灰层:10厚混和砂浆
17KN/m3×0.01m×(0.5m 0.6)×2=0.37KN/m
合计 7.87KN/m |
b. b×h=600 mm×600mm 25KN/m3×0.6m×0.6=9.00KN/m
抹灰层:10厚混和砂浆 17KN/m3×0.01m×0.6m×4=0.41KN/m
合计 9.41KN/m
(5)外墙自重
墙体 0.25m×7 KN/m3×(3.6m-0.60m)=5.25KN/m
混和砂浆粉刷内墙 17 KN/m3×0.020m×3.0m=1.02 KN/m
水刷石外墙面 0.5 KN/m3×3.0m=1.5KN/m
合计 7.77 KN/m |
(6)内墙自重
墙体 0.2m×7 KN/m3×(3.6m-0.50m)=4.34N/m
混和砂浆粉刷内墙 2×17 KN/m3×0.020m×3.1m=2.11KN/m
合计 6.45KN/m |
(7)女儿墙 0.20m×7KN/m3×1.4m=1.96KN/m
混凝土压顶0.1m 25KN/m3×0.10m×0.25m=0.63KN/m
三面粉刷 0.5 KN/m2×(0.25m 1.4m×2)=1.53KN/m
合计 4.12KN/m |
4.2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所受荷载
屋面板传荷载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 屋面板传荷载示意图
4.2.1框架梁的恒载
(1)屋面板传荷载:
①AB轴间框架梁上等效荷载为:
①②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荷载可等效为:
②BC轴间框架梁上梯形荷载等效荷载为:
③④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荷载可等效为:
标准层板传荷载示意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标准层板传荷载示意图
(2)标准层板传荷载:
①、②板传至CD跨梁的的三角形荷载可等效为:
①、②板传至杆件1,2的梯形荷载可等效为:
α=/3.6=0.21
③、④板传至杆件1,2的三角形荷载可等效为:
图4.3 恒载作用下框架梁受力示意图
图4.4 恒载作用下框架梁受力图
(注:梁上的均布荷载是由梁中荷载等效而来)
图4.5 次梁总荷载
传给C,D柱的荷载为
图4.6 竖向恒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
4.3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采用分层法计算恒载作用框架弯矩
(1)梁的固端弯距可按如图4.7所示求得:
屋面层:
4.7 顶层梁固端弯矩求解图
标准层:
4.8 标准层梁固端弯矩求解图
集中力作用:
均布荷载作用:
标准层最后固端弯矩:
以上是毕业论文大纲或资料介绍,该课题完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请添加微信获取,微信号:bysjorg。
相关图片展示: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