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的直播 教育模式研究毕业论文
2020-04-11 17:48:52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日臻完善,网络直播平台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平台出于竞争考量,开始了垂直细分内容下的探索,“直播 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直播 教育”模式的即时性、灵活性、交互性使得其补足了传统教学、早期远程教学的短板,让教学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在模式探索的初期,仍存在有知识产权受侵犯、教育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政府监管不当等问题。
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梳理“直播 教育”模式脉络,结合传播学理论,厘清该模式优、劣势,并针对典型性问题,如:“网红教师”现象进行个案研究,还识别了该模式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直播 教育”;优势;劣势;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stant progress of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live broadcast platforms narrowed.For competitive reasons,platforms began to adopt vertical segment content strategy under investigation, "live education" model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immediacy, flexibility and interactivity of "live broadcast education" mode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early distance teaching, so that teaching is no longer limited by time and space. However, in the early stage of model explor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fringement, education content quality gap,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so on.
This study used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content analysis towards "live education" mode,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model, and in view of the typical problems, such a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hot-spot teacher" phenomenon also identified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ed by the model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pinion.
Key Words: “live education”;strengths;weaknesses;advice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意义 1
1.4研究方法 2
1.5文献综述 2
1.5.1国内文献综述 2
1.6研究创新点 6
第二章 “直播 教育”相关概念梳理 8
2.1直播相关概念 8
2.1.1直播定义 8
2.1.2直播发展历程 8
2.2“直播 教育”相关概念 9
2.2.1“直播 教育”定义 9
2.2.2“直播 教育”发展历程 9
2.2.3“直播 教育”内容(研究) 10
第三章 “直播 教育”参与者研究 11
3.1网络直播教师(传播者) 11
3.1.1网络直播教师分类 11
3.1.2网络直播教师职能转变 11
3.1.3“网红教师” 12
3.2网络直播学生(受众) 14
3.2.1网络直播学生权利扩增 14
3.2.2网络直播学生作为劳动力商品 14
第四章 “直播 教育”渠道研究 15
4.1平台发展驱动力 15
4.2平台建构模式 15
4.3平台付费模式 15
4.4对比其他教育形式(渠道) 16
第五章 “直播 教育”效果研究 17
5.1“直播 教育”模式中五要素的联动模型 17
5.2优势分析 17
5.2.1媒介特性 17
5.2.2“使用与满足” 18
5.2.3从“群体动力论”看学习氛围构建 18
5.3劣势分析 19
5.3.1知识沟 19
5.3.2信息过载 19
5.3.3监管不当 19
5.4问题识别与建议 20
5.4.1教师方 20
5.4.2学生方 20
5.4.3平台方 20
5.4.4政府方 20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2016年被称作我国“网络直播元年”,根据CNNIC于2017年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44亿,占网民总体47.1%。庞大的受众群体、日趋激烈的平台竞争,使得资本市场开始了对“直播 行业”的探索。
网络直播双向传播、即时传达的特性使其可构架出主播与受众间的实时交互连接,同时可突破时空壁垒,传播活动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局限。上述特性正是对于在线教育的突破与补充,“直播 教育”模式因而备受资本青睐,应运而生。
当前,我国“直播 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其一,传统网络直播平台下垂直化领域细分模块中的教育专栏,以斗鱼网络直播平台中的“鱼教鱼乐”板块为例;其二,实体教育机构自主创建的教育直播平台,以新东方、好未来打造的“叮当课堂”、“不二课堂”、“酷学直播”等为例;其三,在线教育平台搭建的直播平台,以腾讯课堂、沪江“CCtalk”等为例。
1.2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基础,即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说)、with what effect(取得了什么效果),厘出脉络清晰的“直播 教育”模式。结合传播学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知识沟”、“群体动力论”等,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直播 教育”模式的优势与当下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与发展建议。
1.3研究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我国对于“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的研究虽较为充实,但由于以二者结合产生的“直播 教育”模式尚属起步阶段,对其研究多是从网络技术、教育方式、心理学等角度进行探讨,鲜少有从传播学角度对该模式进行研究的范例。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框架对该模式进行研究,一方面“5W”模式使得该模式下的传播活动被清晰呈现。其次,教育究其本质也是一种传播,基于传播学深入分析,从平台自身、受众心理、外部环境等角度发掘该模式的优劣,从而建立能提高教育传播效果的新模式,也能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从实践意义来说,本研究所得的优化传播建议,针对现行“直播 教育”模式进行了升级,对于网络直播平台方后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总结的当下“直播 教育”模式现存问题,对于教师、学生的网络直播教育工具的应用具有启发意义。最后,还为“直播 教育”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护航,面向不同主体提出监管、改进建议。
1.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相关学术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归类、整理所得资料,借鉴前人所得,总结现行的“教育 直播”模式构成,形成研究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网红教师”案例进行个案研究,梳理“网红教师”特征以及打造方式。对部分教育直播平台运营模式进行探察,总结“教育 直播”模式现行架构。
(3)内容分析法。将“网红教师”授课时与学生的互动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教育直播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将直播课堂中对话框内聊天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直播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构建。
1.5文献综述
1.5.1国内文献综述
1.5.1.1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
截至2018年4月3日,对关键词“网络直播”的知网检索结果共计2,884词条,发布于2017年文献数达1,139篇。从发布所属学科而言,新闻与传媒、中国与国际政治、诉讼法与司法制度、行政法及地方法热度最高,其中所属新闻与传媒领域文献数为1,019篇。在新闻与传媒学科下,针对网络直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传播特性研究、参与者(传、受者)研究、平台发展实践性研究等。
第一,网络直播传播特性研究方面。
网络直播的传播特性研究,主要是从国内网络直播现状结合传播学探究网络直播相较于其他传播形式所独具的特性与模式。研究表明网络传播具有交互传播、双向传播、即时传播、个性化传播、精准传播、碎片化、半逐利化的特性,因而形成了弹幕文化、以“网红经济”主导的运作模式以及泛娱乐化的媒介氛围。
张旻从网络直播中的“网红”现象着手,归纳得出因弹幕、评论、打赏等互动方式的存在,网络直播具有双向互动特性,形成了弹幕文化。作者还指出网络直播的半碎片化传播不同于微博、微信彻底的碎片化传播,传播活动高度随机且受众参与时长普遍较长。而“网红”现象的出现致使网红经济成为网络直播的主导,该种传播行为具有较强的逐利性,平台、主播方为创收在内容上不加控制,致使泛娱乐化媒介氛围形成。[[1]]
严小芳在传播形态变革视角下,引入场景传播理论,指出网络直播具备场景构建的“场景五力”,在互联网技术升级背景下对精准传播实施升级。[[2]]
第二,网络直播参与者研究方面。
在网络直播参与者研究中,主体分为作为受众的参与者以及作为传播者的参与者。研究主要从参与者身份及行为特征、网络直播对参与者的影响、参与者心理动机三个维度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其中身份及行为特征多以问卷调查法展开,得出有数据支撑的参与者画像;心理动机研究则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定性分析;对参与者的影响则是应用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得出结论。
尹鹏远对网络直播平台受众进行调研,以问卷调查形式得出基于受众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地域的参与者身份画像,基于受众直播行为习惯,如使用频率、使用时段、动机、满意度等方面得出受众直播行为特征画像。[[3]]
续蔚一结合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网络直播参与者进行深度剖析,认为受众参与网络直播活动的心理动机为寻求认同感、体验现场感、通过体验性消费获得心理满足、满足个人窥私欲、猎奇。[[4]]
王宇明、何静对受众、传播者双方进行参与者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笔者提供了分析路径,他们认为参与者旨在满足信息获取、社交参与、休闲娱乐、窥私猎奇等方面需求。[[5]]
张志华、董欣佳就劳动力商品化理论界定主播与受众身份,提出主播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工,他们受制于资本方对生产资料的控制,以及受众打赏、观看收益;而受众是遵循平台规则的消费者。[[6]]
周睿依据网络直播活动与戈夫曼“拟剧论”的契合,提出参与者在直播表演中,表演区域、形象管理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拥有了传播的互动权。[[7]]
庞慧敏、王雅琪分析网络直播的工具性 、考量参与者所受影响,一方面笔者从技术决定论角度认为网络直播技术准入门槛低,使参与者逐步依赖网络直播,成为被其驯化的主体,丧失自主性。另一方面,新媒体为参与者排解无聊感提供多种选择,却适得其反,产生“新型孤独”。最后,笔者通过“认知盈余”理论探讨参与者在时间盈余前提下获取并传播有价值内容的可能性,构建了参与者合理应用网络直播的新型模式。[[8]]
郑丽的研究着眼于网络直播对青少年的影响,通过社会报道、案例研究提出网络直播的不良影响在于内容不当,致使青少年产生行为偏差,影响身心健康、承受经济负担。[[9]]
第三,网络直播平台发展实践性研究方面。
该部分研究以现象观察、问题得出、治理建议为逻辑脉络展开。
王明宇、何静研究认为当下网络直播平台存在着传播内容缺乏规范、价值导向低俗、缺乏相关法律监管、行业自律、盈利模式不健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10]]
吕然从传媒法制的视角分析,认为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在于内容不当,涉及黄暴赌等灰色话题;侵犯知识产权、人格权;充斥虚假广告、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等。[[11]]通过借鉴他国优良监管办法,笔者分政府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三个角度提出改进建议。[[12]]
1.5.1.2关于“直播 教育”的研究
知网关键词“教育、直播”检索记录共计434条,热门学科为中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而新闻与传媒下属相关文献仅27篇,可归为三类。第一,无教育导向的网络直播潜在教育效果的研究。第二,教育作为主要功能的电视直播研究。第三,教育作为主要功能的网络直播研究。本次研究仅针对最后一项展开,因而只对以教育为目的的网络直播研究进行文献梳理。
依据拉斯韦尔5W模式,主要研究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传播者(教师)、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教育直播平台)、传播受众(学生)、传播效果(从优势与劣势)展开。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