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卑心理的影响

 2023-05-16 09:34:30

论文总字数:6721字

摘 要

孩子的自卑心理表现在个人形象、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对淮安市S小学3-5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儿童在个人形象、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比较自信,但有五分之一的被调查儿童在社交方面表现出自卑感。

关键词:儿童心理,自卑,问卷调查

Abstracts: The children"s inferiority complex can performance in personal appearance, social contact, learning capacity and so on. By doing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primary school S in Huaian, we found that most children showed confidence in personal image, social contact, and learning capacity , but there was also one fifth of the children showed self-abasement in social contact.

Key words: Children"s psychology, self-abasement , questionnaire

目录

1.引言…………………………………………………………6

2.文献回顾……………………………………………………6

3.研究设计……………………………………………………7

3.1研究对象………………………………………………………7

3.2问卷设计…………………………………………………7

3.3资料搜集方法………………………………………………………7

3.4分析工具…………………………………………………7

4.研究结果……………………………………………………7

4.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7

4.2分析和讨论……………………………………………………8

结论与建议…………………………………………………………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附录……………………………………………………………………16

1. 引言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不利于个人成长。而一个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当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儿童的自卑心理状况如何?本文通过对淮安市S小学3-5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希望能对儿童自卑心理的现状作出分析,以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注意。

2. 文献回顾

自卑是与自信相对应的概念,指一个人在自我评价中认为某些品质不如他人而感到苦恼和颓废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超越别人。

关于儿童的自卑心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卑感的成因、表现以及克服策略等方面。

在自卑感的表现方面,主要成果有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节”。首先,“自卑情结”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情结”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1]

在自卑感的成因方面,研究较多。主要成果有艾里克森(E. H. Erikson)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第四阶段(5 -12岁)的主要危机就是“勤奋对自卑感”。儿童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2],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因自己的学业或其他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指责,这样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自卑感[3]。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关键中的关键。

徐凤娇和邓瑞姣[4]在《流动儿童自卑感原因分析与对策》一文中探讨自卑情结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对人有普遍的意义,能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但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情感是可以通过调整认识和增强自信心并给予支持而消除的。自卑对儿童的伤害很大,一方面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表现为不自信;另一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武志红在《家为什么会伤人》[5]一书中通过案例展示了儿童自卑心理的产生。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在其著作《规矩和爱》一书中总结到: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愤怒和自卑;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残忍和冷漠;在规矩和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谦虚和自信[6]

在自卑感的克服策略方面,主要成果有唐秀君提出的八种改变儿童心理自卑的方法,分别是改变形象法、语言暗示法、预演胜利法、发挥长处法、储蓄成功法、洗刷阴影法、逆向比较法和降低追求法[7]

这些成果对研究儿童自卑作出了学术贡献,但从心理学角度对自卑感进行深入探讨的较少,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儿童自卑心理的状况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儿童自卑心理改善提供参考建议。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儿童,但是因为儿童样本太宽泛,遂抽样选取淮安市S小学的3-5年级若干小学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幼儿园至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问卷和做问卷会出现理解方面的障碍,而3-5年级的学生基本能在理解问卷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问卷的调查工作,遂做偶遇抽样。这样既能保质保量完成问卷调查,也能反映问题,更具代表性。

3.2 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自编儿童生活状况问卷。问卷主要从形象自卑、社交能力自卑、学习自卑等方面调查儿童的自卑心理。

3.3 资料收集方法

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于2013年6月份在淮安市S小学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3 分析工具

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现场发放问卷,经过调查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被调查的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调查者当场收回问卷。问卷的相关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编码、整理、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我们使用描述统计等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721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