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陪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2022-02-07 17:03:39

论文总字数:53865字

摘 要

本文的研究内容旨在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资源获得情况的家庭陪读决策的研究调查来分析阶层与资源差异对家庭陪读决策的影响。首先环境因素是做出陪读决策的前提,本文分别从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不同家庭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劳动阶层的陪读决策影响较大。在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本文进而对不同阶层家庭的资源获得状况和个人与家庭所面临的限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理性行动理论从陪读的成本、陪读的收益和选择陪读与选择住校的效用比较这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陪读家庭和未陪读家庭做出各自选择的主要因素。最终得出学生的个人能力是影响陪读决策的主要因素。但是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不能否认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较大影响。实际上,不同阶层家庭间陪读决策的差异与其资源获得差异有关。

关键词:高中陪读 教育决策 理性行动理论 环境因素 资源获得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lasses and resources on family accompanying decision. First of all, the environment factor is viewed as the premise of accompanying decisio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re two kinds of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t turns out tha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labor class. In this paper, it is analyzing the resources different families available to, and the constraints they are facing in decision-mak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uses Rational Action Theory (RAT) to explain this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RAT assumes that decision-making involves cost-benefit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students' personal ability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accompany study decision. In fact, the different decisions in different class are up to the differences in resources they are available to.

KEY WORDS: Rational Action Theory, Decision-making, Accompany Study, Resource, Class.

目 录

摘要 ……………………………………………………………………………………………Ⅱ

Abstract ………………………………………………………………………………………… Ⅱ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三、既有研究与本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2

3.1文献综述 2

3.1.1 有关陪读方面的研究 2

3.1.2有关教育选择方面的研究 4

3.2研究理论 5

3.3研究视角 6

3.4研究方法 7

四、案例分析 7

4.1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7

4.2案例分析 9

4.2.1L区L高中陪读的基本情况 9

4.2.2陪读决策的环境因素 9

(一)制度因素 10

(二)社会环境 14

4.2.3不同阶层家庭的资源获得差异 14

4.2.4不同阶层个人和家庭所受限制的情况 16

五、不同阶层家庭的陪读决策影响因素的差异 18

5.1陪读的成本 18

5.2陪读的收益 19

5.3选择陪读和选择住校的效用比较 21

5.4理性行动理论的三个作用机制分析 22

5.4.1相对风险规避的差异机制 22

5.4.2能力与成功期望的差异机制 22

5.4.3资源差异机制 23

六、结论与讨论 23

七、本文的不足之处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1. 问题的提出

陪读一词在中国并不新鲜。孟母三迁,正是母亲对孩子教育环境的忧心所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问题受到了更多家长的重视。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陪读性迁移的现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直至今日,陪读现象,尤其是伴着迁移现象的陪读越来越多的出现。这种迁移主要可以分为国外陪读性迁移和国内陪读性迁移两种。前者的陪读者不仅仅是家长,也有夫妻间的陪读等,与后者的陪读形式具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高中陪读的行为。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许多学生需要去往离家较远的地方求学,而这也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一个决策问题:学生自己住校还是家长租房陪读?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笔者将本文所讨论的陪读形式定义为,主要指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与孩子住在学校周边,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心。租房陪读是解决学生上学住宿问题的一种方式,而是否陪读则是学生和家长的行动决策。这一决策,一方面是学生和家长的自主决策,另一方面也受家庭所处的制度环境的限制。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时间点下教育政策也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市区,也会因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等原因,在不同的辖区有不一样的教育政策。因此,笔者特别关注了具有特殊性的,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南京市的偏远郊区——L区农村家庭的陪读决策。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制度限制对于一个家庭的陪读决策来说有怎样的影响。在相对有限的资源中,处于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可获得资源的家庭在做陪读决策时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有何异同?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陪读虽然近年来受到热议,但是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讨论,社会学对此鲜有研究。笔者认为,陪读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值得社会学探讨的因素。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陪读现象的出现实际是教育不平等的后果。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教学质量有优劣之分。城乡的二元制结构进一步导致了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

在教育政策方面,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教育进入了改革新阶段。从90年代开始,全国中小学校大规模调整,农村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成为主要目的。2001年5月29日,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文件中,国家将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作为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方针。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下,许多农村中小学校合并。这的确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但同时拥有优秀师资力量的学校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很多地方形成了“一个乡镇一所中心校”的格局。寄宿制学校随之普遍出现。寄宿生活使得农村的学生较早地就要脱离家人的照料,进到校园的群体生活中。熊春文(2009)认为中小学时期缺乏家庭照料和乡村生活经验会对孩子认知能力和人格形成有不利影响。[2]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5386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