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群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2022-03-05 21:42:49

论文总字数:28898字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在互联网时代视障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问题,主要探究了视障者实际生活中面临哪些社会排斥,互联网如何消除这些社会障碍增进视障者的社会融合,以及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以信息无障碍进行反社会排斥。研究发现:视障者面临着观念排斥、教育排斥、就业排斥、社会交往排斥以及有障碍的公共设施。然而在读屏软件支持下,视障者可以将明眼人的看世界转化为听世界。互联网的自媒体去中心化、媒体全民化、信息数字化、虚拟去差异化、跨越时空限制五大机制成功以数字融合促进社会融合。因而互联网时代弱势群体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是以数字融合促进社会融合还是数字鸿沟导致更边缘化的处境,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其中关键因素。

关键词 :视障者 社会融合 社会排斥 信息无障碍

ISSUES ABOUT SOCIAL INTERGR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IN THE INTERNET ER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problems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community.It explores what social exclusion the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face , the Internet how to eliminate these social barriers and increas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how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anti social exclusion. Results are below: the visually impaired face social exclusion of cognition, education, employm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ublic facilities.With the help of screen reading software, the blind listen the world by ears instead of seeing the world by eges. By five mechanisms including decentration, popularity, digitization, virtuality and transcendency, the Internet can promote social integration by digital integration. Therefore,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visually impaired fac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formation exclusion and information fusion at the same tim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in the Internet era pal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batin social exclusion and realizing soci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 visually impaired 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exclusion accessibility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一、选题背景 5

二、文献综述 5

三、研究问题及分析框架 6

四、研究方法 7

五、研究意义 7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视障者的社会排斥 7

一、观念排斥 7

二、就业排斥 9

三、教育排斥 10

四、社会交往 11

五、公共设施 11

第三章 互联网与视障者 12

一、视障者如何使用互联网 12

二、视障者的互联网活动 12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视障者的社会融合 13

一、媒介去中心化 ——打破观念排斥 13

二、媒体全民化——创造互联网新职业 14

三、信息数字化——打破教育排斥 15

四、匿名去差异化——拓展社会交往 16

五、突破时空限制——促进独立消费与政治参与 17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无障碍建设 18

一、信息无障碍概念及发展历程 18

二、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19

三、无障碍建设不足与建议 19

结论与讨论 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1

附录:访谈提纲及问卷 22

致谢 25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显示,截止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全国有近五分之一的家庭都有残疾人[1]。其中视力残疾1263万人[2],其中盲人群体约550万,低视力群体约750万。与这些庞大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常生活中鲜见视障者的身影,因为他们被隔离于特殊学校之中,职业只能从事推拿行业,盲道被占用毁坏无法使用。视障者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边缘人群。

在互联网 浪潮席卷下,普通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都已发生深刻变革,然而一现状却被众人忽视,那就是视障群体的生存状态也已悄然改变。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再是健全人的专属,淘宝网购、微信社交也不再只是普通人的生活常态,视障者通过读屏软件即可上网将明眼人的看世界转变成听世界。互联网为视障者的生活重新打开了一扇窗,透过窗户,视障群体可以与明眼人平等交流,表达自己政治权利,获得海量的学习资料,从事网络写作、网络咨询等新职业,传统印象中悲苦、可怜的失明生活藉由互联网获得新生。可见,互联网时代视障者的社会融合状况已发生改变。那视障者究竟遭遇了哪些社会排斥?互联网如何利用其技术力量实现了这些障碍突破,增强了社会融合?在互联网社会,最根本的反社会排斥是什么?由此本文将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对视障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状况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社会排斥于兴起于欧洲社会贫困问题研究。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在《被排斥群体:法国的十分之一人口》中首次提出“社会排斥”概念,指出法国受排斥人群占总人口的1/10,包括精神或身体有残疾人、自杀者、老年病患等群体(阿马蒂亚•森,2005)。Burchardt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社会成员在消费、生产、政治、社会互动的参与不足。Saracenor认为参与的本质是公民权利的获得,社会排斥是公民权利不能实现的表现(彭华民,2005)。社会排斥可分为政治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社会排斥与公共服务排斥五种类型,内容包括:政治权利缺失,在地方性或全国性的政治活动上参与不足;被排斥于劳动力市场之外,个人消费和储蓄不足;群体的成员在拥有一个主导文化的符号、意义和仪式等资源方面的边缘化;社会关系纽带的断裂而无法参与正常人际交往活动,包括与家人、朋友和社区成员进行的活动;不能获取与其他社会群体同等的公共服务机会,如医疗、交通、体育健身娱乐等公共设施(熊光清,2008)

主要有三大特点:1.多维度,排斥包括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内容2.累积性,社会成员在某一方面遭受到的排斥往往会导致其他层面的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剥夺。3.动态过程性,社会排斥不仅仅是一种结果,更是导致贫穷与剥夺的过程与机制。(景晓芬,2004;丁开杰,2009)我国学者周林刚(2004)总结概括了三点成因:1.自我责任论,脆弱群体遭受的社会排斥是由于自身行为和态度造成的2.社会结构论,脆弱群体面临的困境不是自身不够努力而是社会结构有意无意将其排斥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3.社会政策创造论,社会排斥是由游戏规则造成的,所谓的“游戏规则”指的是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所以反社会排斥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唐钧,2002)。上世纪90年代,欧洲进行了一系列反社会排斥的实践,如1997 年, 英国专门成立社会排斥办公室、法国制定反排斥法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889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