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论中西文化差异

 2023-12-28 09:28:00

论文总字数:5879字

摘 要

面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理性的判别极其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梁漱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描述,寻找梁漱溟所认识的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表现以及对待这种差异的态度。同时可以激励我们对文化的评判更加客观,更有主见。

关键词:梁漱溟;中国;西方;文化;差异

Shuming Liang’s viewpoints abou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Liu Qinghua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Facing the great impact of the Western culture, rational judg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his paper aims at seeking Shuming Liang’s viewpoints about the reasons, expressi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attiude he treat these differences through his interpretatation. Which can also encourage us to evaluate different cultures more objective and more inner-directed.

Key Words: Shuming Liang; Chinese;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

全球化已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不仅处于文化多元的世界而且要面对这多元的世界了,社会更加缤纷多彩,人们也更容易在这种多元中迷失,各种文化不断冲突、斗争、包容,因此当前的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进行文化建设就要认清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异同与本质以及探究出目前在全球化中炙手可热的文化种类繁荣的原因,这有利于人们对不同文化持有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不至于在某时段的某种文化热潮中盲目跟随,不至于对自己生长环境中的文化盲目排斥,失去信心。梁漱溟先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梁漱溟的思想中,只有文化问题才是近代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文化问题也就是解决中国乃至世界一切问题的首要问题” [1],他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看法对现时代的我们有很大的价值与借鉴意义,因为我们依然处于文化碰撞的大时代。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紧紧跟随梁漱溟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加理智的态度。

一、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梁漱溟通过对其他人对东西文化差异产生原因观点的批判提出自己寻求文化根源的方法,他认为文化即是这个民族生活的过程和方法,而生活又是人们无穷无尽的“意欲”,他认为文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是因为人们的最原初的“意欲”不同,“意欲”差别的产生在适可而止的追述下,又可以表达为人们心理状态的不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心理能分出三个层面,它们分别是本能、理智、理性,其中本能是人作为生物的基本,在本能的基础上可从注重理智与注重理性的不同区分中西文化,其中西方文化在意识中理智的指向下,突出的是用自己所拥有的尽可能多的知识、智慧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愿望,而东方文化中人们也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欲望,但对待欲望的方式似乎稍微有些不同,人们以节制、控制自己的欲望为较好的方向,就目前来说,对欲望是抑制还是鼓励积极追求孰优孰劣不能判别,因为每个人判别事物优劣的标准是不同的,同样标准也不是唯一的。梁漱溟先生认为在历史长河中东西文化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不同文化,只是时期不同,他提出文化三路向说,即西方文化,一种和意欲同向的生活状态,把自己的生命尽可能的表现和外化为他物;印度文化,一种与西方文化近乎相反的生活状态,极力想摆脱外物,寻找回归自己的本真,于是宗教式的文化与这种禁欲式的生活方式相互交融、促进。中国文化,在儒学的浸染下,中道思想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土壤,被人们吸收,如此根深蒂固,不断的对意欲进行调和,是自己达到一种身心安逸和谐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梁漱溟先生看来,生活中对待意欲的态度的不同逐渐形成了文化的三种路向。与此同时,梁漱溟先生认为在不同文化相互隔绝的状态下进行的文化发展与变化是不同的环境下创造精神的显现,创造精神是共有的,但最终却因为客观的隔绝产生了差异。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首先,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化的主要表现特点即是近代以来这段时期,中国有识之士在西方社会中看出的两个明显的闪光点,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民主,只是梁漱溟先生对这两点做了更加细化的说明与解释,他在科学方面所做的解释首先是区分科学与技术或者说“手艺”,指出中国人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简单复杂的制作活动,但作为我们活动指导地位的更多的是不成体系的零散的古人前辈的经验,而且我们还有个在这方面表现很明显的词——“心传”,“西方却一切要根据科学——用一种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往前探讨,与‘手艺’全然分开,而应付一切的都凭科学,不在‘手艺’” [2]。梁漱溟先生以中西医为例很好的表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在这种状况中,西方的各种各样的学问逐渐建立起来,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学问与手艺分不开的模糊的交融在一起的。梁漱溟先生在民主方面的看法即首先提出中国人不能适应没有领头人的社会,西方的没有尊卑的平等思想,不是一人作主的状况对中国文化是很大的冲击,在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后,人们逐渐在西方人创造的物质世界里惊讶,迷失,他们用物质科学征服我们,告诉我们这个时代里弱肉强食的新规则,人们接受规则后开始寻找自己在这套规则中从哪里开始输的,于是寻到了政治上的时候,认为是中国缺少民主的氛围,人们习惯的遵循固定的规则生活,缺少个性意识。在民主与否中处于焦点的是“权”,梁漱溟先生认为对“权”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层面,中国文化中更多的是作为“权威”去认识的,对中国人提到“权”,人们的视线是向上看的,是站在比自己高的位置上的人所拥有的,而在西方文化中“权”指的更多的是人们自己可以感觉得到的一种去做某种事的能力,也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多从“权利”方面认识“权”。梁漱溟对中国文化中偏向“权威”的“权”提出两层理解,“第一层便是有权、无权打成两截;第二层便是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 [3],同时对西方文化中偏向“权利”的“权”也给出两个层面的解释“第一层便是公众的事大家都有参与做主的权;第二层便是个人的事大家都无过问的权” [4]。除了对“权”的理解偏向不同,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西方那样的规范的社会组织和成体系的法律就在于缺少宗教信仰或信仰,没有信仰,人们思想不坚定,更易随遇而安、盲从,凝聚力不强,在古代中国很明显法律和权威的地位不像西方,中国没有成长起西方那样的民主、法律,取而代之的是宗族和礼法,也就是经验和权威的地位很高。总体上说,科学和民主也就是东西文化差异在那个时代表现出来的较明显的特点。

三、梁漱溟对待东西文化差异的态度

首先,在梁漱溟先生提出“文化三路向说”这种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后,又逐渐开始微妙的转变自己的思想。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差异的背景下,通过对所处社会状况的观察分析,否认很多人所持的东西文化交融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是更加成熟的文化,只是这种成熟不完全,因此可以描述为早熟,他提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即认为西方文化是第一期,中国文化

是第二期,印度文化是第三期,目前状况是西方文化繁荣发达最具影响力的时期,接下来,不能确定的多久之后,将会进入中国文化的辉煌时代,再往后就是第三期的印度文化的繁荣期,这三期文化按顺序相继处于主宰地位,处在那时期的人们会认为所处的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最适合人生,最容易被人们接受,依据这种三期的实质呈阶梯性的划分,可以看出梁漱溟主张人们对欲望的节制,但是“梁漱溟虽然倡导‘寡欲’或‘抑欲’,但他所讲的‘欲’或‘私欲’、‘欲望’,指的主要是理智打算计较所引起的‘忧苦烦恼’” [5],梁漱溟的“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在他看来是近乎假说的猜想,他提出当时中国人对待东西文化的暂时态度,那就是先不要用印度文化覆盖住中国,而是鼓励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可以看出他似乎有些偏向“中体西用”的观点,作为处于不同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巨大碰撞的时期的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梁漱溟先生不可避免的拥有民族性,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可以显示他的复兴中国文化的意图,他的这种信心表现在从只是区分不同的文化路向到猜想会呈现阶梯状的三期重现。在提出“文化三路向”观点时期,东西文化在梁漱溟先生来看是处在不同轨道上的,如果不是出现战争或贸易,不同文化彼此撞不见,那么各种文化在自己的范围里进行着,各种文化独立的存在着,不能用某种标准评出优劣的存在着。到后来的“文化三期重现说”,梁漱溟先生的观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持一种明显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文化,而是转向了一种有进化论思想的文化观,表现在先生认为西方文化目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是因为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蹩脚,而只是因为这两种文化繁荣的时期还没有到。他明确指出自己相信在物质文化为主导的时代结束后将是中国文化的时代。梁漱溟所坚信的是每种文化都是一个整体,它们是不可被打破的,因此也就没有所谓文化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对民主与科学的大肆推崇不可以被视为文化因素的重新组合,因为在梁漱溟先生看来这种现象似乎更能反应他的“文化三路向说”以及“文化三期重现说”,他认为在以儒家为典型的中国文化中,孔子的真精神即包含了三路向中的前两个路向,因为梁漱溟的思想由一种文化的并行的路向说逐渐变成似乎含有阶梯性的进化观,所以也可以说孔子的真精神包含了前两个时期的内容,这也就更能表明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繁荣后会取得瞩目,“对于东方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只能以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接纳来救补,这可以说是梁漱溟现实而清醒的态度” [6],因此梁漱溟先生的关于不同文化各自成为一体并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与他的“三路向说”和目前的社会现象和状态并不是矛盾的,同时也与他的文化三期重现的观点相互融通。

四、小结

梁漱溟先生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观点在当时的时代中是有极大影响力的,他对其他学者思想的批判以及自己所提出的新鲜观点对当时的学者和百姓都可以起到精神上的刺激作用,有助于人们对突如其来的另类文化进行更加理性的再度审视。同时目前社会在经过巨大的发展变化后,看梁漱溟的思想和观点

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便有的思想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这个什么都处于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创造的社

会更加强大,人在一定意义上会显得渺小,人们不停的在无极限的追寻对自然的明了,最初是妄图征服自然,并且迄今为止,在西方社会的带领下人们依然在做这种近乎愚蠢的行动,“按梁漱溟的逻辑,西方文化主张想歪用力以宰制外物,发展机械工业,但其发展到极端就会导致异化,致使人性丧失” [7],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人与自然或者说人与物质世界是一种彼此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的时候,对物质的追求与对人心的平静的追求开始逐渐被期待上升为一种和谐的状态,这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繁荣状态,这里的中国文化并不是一种狭义的包罗各项具体事宜的名词,而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对待人和世界的态度。梁漱溟先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看法是在它所处的时代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及推测所进行的合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结论,很多人能与此产生共鸣即充分证明了他的学说能自圆其说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中,文化日益趋向多元,人们好像更容易按自己的喜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和范围,人们的追求也似乎逐渐变得在所处的范围内了,但同时按自己较为狭隘的喜好最终相遇的终点却是某一种文化,这其实归根结底是对某种可以在现时代引起人的仰慕的文化的追崇,这种追崇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度”下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保护,毕竟超出了某种度,会出现显得逐渐同化的社会。通过对梁漱溟先生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观点的了解,可以有助于人们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寻求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西方文化和自己所处的中国文化,在目前时代来说,在不跳出文化民族性的境况下,我们仍以中国文化的繁荣为自豪,我们期待中国文化能为世界做出某种意义上的贡献,我们不排斥其他文化,我们更理性的对待其他文化,更理性的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辨别不同文化中的精华及糟粕。

参考文献:

[1] 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233.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587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