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期青少年道德培养问题探析

 2024-01-03 09:28:37

论文总字数:14013字

摘 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道德培养问题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的兴衰与存亡。由于现时期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青少年的道德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挑战,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重视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青少年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培养;家庭;学校;社会

The analysis of teenagers moral training problem in the present age

Liu Q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Teenagers are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hope of national ,teenagers" moral is a matter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a matter of national rise and fall and survival. But because now China is in transition period, teenagers" moral received challenges from various aspects, serious moral decline phenomenon. Aiming at this situation,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teenagers themselv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ral education problems, work together to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eenagers’ morality, guide them to become qualifie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Keywords: teenagers; moral training; family; school; community

引言

近年来,关于公民的道德素质问题,社会上存在很多争议,例如:青少年的道德滑坡、小悦悦事件以及老人摔倒不敢扶等现象。

公民的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公民的道德如何、素质怎样,将会直接影响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众所周知,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青少年的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抓好了青少年的道德工作,我们国家的未来才能繁荣富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1] 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历史和实践都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谁拥有了青少年谁就拥有了未来,如果我们不能求真务实地抓好这项工作,就容易导致本不固、源不清,势必会贻害无穷。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根据现时期中国社会的特征,脚踏实地地抓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关于青少年道德的培养千万不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形式上,一定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现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时期的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距离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被推翻,社会道德秩序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然而新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善恶、是非等等道德问题的评判标准也不一致。面对转型时期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和经济全球化,利益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新形势,青少年的道德培养遇到了各种挑战,现时期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尤为明显,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工作,深入探析青少年道德滑坡的原因,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更重要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社会多方共同努力,结合现时期我国转型的特点,切实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共创祖国的美好未来。

现时期青少年的道德现状

(一)青少年道德的重要性

道德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积累的,为大家所认可的,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行为准则。道德标准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的对错,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道德也可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道德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根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礼记中曾记载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把光明的伦理道德弘扬给天下百姓的统治者一定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他的国家的人一定要先管理好他的家庭,想要管理好他的家庭的人一定要先修养他的品德,想要修养他的品德的人一定要摆正好他的心态,想要摆正好他的心态的人一定要先让自己有真诚的意念,想要他的意念真诚的人一定要先让自己有丰富的知识,而丰富的知识在于不断学习与研究。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才而无德其行不远。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不断学习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少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3]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只有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同样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4]加大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与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整合多方面的力量,把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作为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抓,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水平,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现时期青少年道德存在的问题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身客观事物的一个总的看法和评价,它是人们后天形成的,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目标与追求,它是关于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准则的综合体系。简单来说,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好坏、善恶、美丑、得失等具体价值的一些看法、态度及选择。

当代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地加快,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都为我国的青少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有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不断地加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深化,影响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各种消极因素也在不断地增长,我国的一些传统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上出现了危机,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目标偏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受到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青少年的价值心里出现失衡,再加上现时期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的依懒性大,他们总是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当做是理所应当的,养成任意妄为的习惯。部分青少年还习惯于依赖父母,缺乏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差,集体主义和责任感明显减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这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不到体现。在前几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中,李启铭肇事后非但没有及时救助患者,被众人拦截后还嚣张地说道“有本事你们去告,我爸是李刚。”这就充分体现了他的道德水平低,缺乏责任感,缺乏做人最基本的良知,不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及对享有权力嚣张,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对孩子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偏向功利化,注重现实,注重效益。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价值利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上出现很多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些在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反应,出现了“饮食跟着广告走,服装跟着名牌走,娱乐跟着新潮走,人情跟着成人走”的现象。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相互比拼的不再是成绩,而是品牌,在生活中,各种拼爹拼妈的现象严重。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当代青少年都更加注重物质与名利,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严重腐蚀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他们对金钱的重视远远超过了道德,甚至导致部分青少年为了追求物质与名利不择手段,最终走上犯罪的道理。从2013年的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中我们可以看见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另外,还有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准则不一,颠倒了道德是非标准。现时期很多青少年对他人的要求很严格,对自己却很宽松。有时候别人犯了一点错误就要求他人要道歉,但是当自己做错事情时却不以为然,不去道歉。总是要求父母要怎么样,老师要怎么样,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问题,遇到事情就把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互联网走进了家家户户,为青少年的学习及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也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无规范性,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颠倒了青少年的道德是非标准。他们崇尚网络上面的暴力,电影中的黑帮,认为那是帅气,那是英雄,而对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模范事迹却嗤之以鼻。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面前很多青少年摇摆不定,说谎、作弊、失信于人等缺乏诚信的行为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处于特殊的阶段,他们的鉴别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在不断地上升,年龄也不断地下降,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的特征。我们要重视青少年道德上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各方面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加大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现时期青少年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时期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社会缺乏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再加上现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巨大的改革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整个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来自家庭的影响

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所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培养的基础,家庭因素也是青少年道德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一个人孩童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因此家庭是他们最早接触教育的地方,青少年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就是在家里形成的。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性格特点、思想道德素质等都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心里素质、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有重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不仅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采用何种教育的方式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纵溺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会养成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从小就学会了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等他们以后独自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遇到诸多挫折,如意志薄弱、唯我独尊、动手能力差、不合群等。有的重智轻德,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大,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给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而减少了对道德对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的教育,牺牲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这势必在无形中给孩子巨大的压力,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的严厉粗暴,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妥的行为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不是通过道理来教育孩子,而是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孩子,这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里健康,以后的性格中也会带有暴力的倾向,这样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则是绝对控制,每当父母的观点与孩子的观点产生矛盾的时候,不管谁对谁错,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求孩子绝对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叛逆性格,或者变得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爱而不溺,严而不厉,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应该是既是严师又是朋友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父母必须要承担监管教育孩子的义务。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不断增大,很多父母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而常年忙于工作或者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就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父母忽略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忽视了自己的监护职责,在孩子迷茫的时候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致使他们在道德观念上或其他方面存在一些偏差,有的甚至被犯罪分子加以利用,从而步入歧途。一个完整家庭是青少年温暖的港湾,家可以帮助他们遮风挡雨,可以给他们温暖的怀抱。现时期的社会离婚率不断地升高,很多家庭因为父母的离异再婚而支离破碎,家庭不再完整,父母不能更好地肩负起对孩子的监管教育的职责,这将会对孩子的身体以及心里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父母的一些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将会导致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上面的一些缺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来自学校的影响

学校的作用的就是教书育人,学校是青少年的第二个家,主要承担着青少年后天知识和道德的培养。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很多学校及老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很多年,每年都说要给学生减压减负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却有诸多困难。现行的教育体制主要还是高考制,还是通过分数来判定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分数才是唯一的法宝。学校需要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家长也同样要考虑孩子的升学问题,包括地方政府都不得不去考虑升学率。为了应付高考,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学校、老师只能抓住一切机会传授知识,占用学生的副课或者休息时间,采用题海战术,希望为学生们赢得先机,这些势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很多学校都存在两张课表的现象,一张课表是用来看的,上面出了语数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安排,但是往往另一张课表才是学生真正的上课的课表,上面密密麻麻排满了语数外课程,只有少数的其他副课。长期以往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略道德教育导致了现时期青少年道德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专门给学生传授知识、讲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家斯霞说的好:“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老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为人师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老师所教育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老师自身的学识、才干、性格、品德等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更要求老师要以身作则,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来教育学生,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服。但是现时期老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却让我们担忧。近年来陆续有新闻报道出老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如浙江温岭女幼师体罚学生事件、海南临高13岁学生因迟到被老师打耳光跳楼摔断腰事件、云南富源富盛中学老师体罚学生事件……还有各地报道的一些教师性侵学生事件,这些都会对学生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无法弥补的伤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老师们自己的品德都不过关何谈教育学生呢!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5]因此,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知识源于实践,又要运用于实践。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形式单一,思想道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老师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以教材为主,通过说教的方式来灌输一些道理,这样的教育方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懂得道理,不能把知识道理的传授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在一起。图书馆、多媒体等学校的德育物资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因此,我们要丰富学校的教育形式,把课堂与讲座、先进评优、向榜样学习等活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社会层面的影响

社会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大环境,伴随着青少年的年龄不断增长,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多,尤其在互联网走进家家户户的今天,青少年越来越容易地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革开始三十多年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不断渗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变化。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政府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虽然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但是各种封建腐朽思想的残余,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入侵都导致了我国社会不良风气的增长,他们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腐蚀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

不管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改革问题,“上海市长陈良宇案件”、“北京市长陈希同案件”等贪污腐败问题,“重庆綦江塌桥事故”、“海楼盘倒塌事件”等豆腐渣工程,还是类似于南京彭宇案好心扶起倒地的老人却惹来官司、震惊中外的佛山的小悦悦事件、热播娱乐节目《非诚勿扰》中的女嘉宾孙雅莉宝马车一案、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炫富等社会个别事件,都表现出现时期中国社会的混乱不堪,商家拿人的生命开玩笑,好人好事却得不到好报,贪官污吏越来越多,金钱关系比能力更重要等等,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造假、贪污、腐败、欺骗、拜金、功利等不良的社会风气,这些都将会造成青少年的人情冷漠、缺乏同情心、缺乏责任感、虚荣心强、拜金等性格特征,致使他们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严重滑坡。

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等,自从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开始,网络在我国迅速发展,普及到家家户户,大众传媒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众传媒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可以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增长知识,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信息量非常大,势必也有一下不良信息,有些商家为了提高发行量,提高收视率,提高点击率,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自己的经济利益,一些假冒伪劣的广告、血腥暴力的场面、带有色情的影视等等充斥了荧屏,尤其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黄赌毒”和带有暴力倾向和色情的网络游戏。这些都是对是非观念模糊、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的青少年的巨大的挑战。由于大众传媒的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目前还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错误的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造成他们沉迷于色情、沉溺于游戏、冲动暴力、吸食毒品等性格,有的甚至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某市公安机关曾对252名常接触有害书刊和音像制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萎靡的学生占94%,有流氓等违法行为的学生占68%。[6]

现时期青少年道德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生长的环境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思想的建立,品德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由于青少年的辨别能力差、抵抗能力差、自制能力差,很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青少年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保证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需要高度重视起青少年的道德培养问题,分析青少年道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青少年成长中的形形色色的消极因素,为他们道德的培养之路扫除障碍。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改进家长的教育方法、加强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教育,这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品行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力。有句老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所以平时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能答应孩子的事情总是无法兑现。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吵架,要多关系孩子,悉心照顾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亲切、和睦的家庭生活环境,为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打好坚固的基础。

其次,父母对孩子要做到宠而不溺、严而不厉。俗话说慈母多败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既不能事事顺着他们的心意,同样也不能一直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一方面父母要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事事代劳,要适当地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什么叫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指孩子在生活中能够不依赖父母,不依靠他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进行一项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事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一个人只有学会了独立自主,才会讲道理,才能懂得尊重别人,才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另一方面父母要尊重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不适用于现今这个社会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心声。遇到事情就一味地打骂孩子这不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长大后性格中带有暴力倾向,遇事就会冲动,用暴力解决问题,而且会给孩子的心里造成阴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产生怀疑,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样长期被压迫会导致他们的自卑懦弱的性格。

再者,父母要勇于承担起监管孩子的责任,不仅要督促他们的学习,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的教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理,即使你再有钱,即使你再聪明,那也是没有什么用处,一个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婚姻失败等其他原因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自己却忽视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尤其是孩子的德育。还有一些父母望子成龙,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超过其他孩子,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家长孩子整天忙于各种学习,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青少年的心里是脆弱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家长不管在不在孩子的身边,都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引,在孩子失落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用自己满满的爱来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二)学校教育的改革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行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的德智美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第一,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尽最大的努力把素质教育提上日程,落到实处。素质教育之所以还没有普遍实行,是由于大部分学校还是以考试分数来给学生排名,来颁发奖状。因此,学校给学生的最终成绩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最终成绩拥有两项考核内容,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家长及学生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表示学校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让做人。

第二、学校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任何一个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学校课程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那这个方向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这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7]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们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榜样,都要爱岗敬业,以德服人、以身作则。坚决反对老师满口脏话,不讲文明礼貌,反对老师打骂体罚学生,反对老师在教学上弄虚作假等等。老师不仅仅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成长道路上面的引路人,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一方面,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用自己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指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健全关于老师的考核管理制度,把专业知识、教育水平、职业道德、思想状况等等都纳入教师的考核中。

第三、学校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采用多样化的德育形式。道德培养只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学校还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实践,加深自己对问题的认识,通过榜样来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可以发展和完善各种学生组织或社团,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学校也可以多给学生创造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和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的培养。学校把学生的道德教育与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还能对在活动中学生道德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社会政府的关注

吴德刚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大多采取以学校德育为唯一途径的封闭形式,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之间协调不够,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8]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对国家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关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所以我们要结合全社会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国家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道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标志着一个民族发展的水平,所以全社会都要真正地重视起青少年道德的重要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事物的作用,意识也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才能够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第一、加强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现时期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国家软实力。第二、国家政府应该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青少年的成长。例如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通知》,2004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通过强制的手段来保护青少年的成长,避免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其次、国家政府要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引导。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道德培养的消极作用,国家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要严厉禁止影视作品中出现带有凶杀、暴力、色情和恐怖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进一步健全法制,加大对大众传媒犯罪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做到有法可依。2、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力度。将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大力打击大众传媒中的不健康的信息内容,增强大众传媒的责任意识,不断丰富大众传媒作品的内涵。3、优化大众传媒的传播环境,加大主流文化的弘扬力度。多宣传一些主流价值观念,大力表彰先进模范人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高尚的道德素质,用正确的理论来引导舆论,用高尚的情操来感染人。

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政府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家庭和学校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要从这三个方面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抓住机会,吸取经验教训,相互合作,共同为了青少年的道德培养而努力。现时期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产生了一批特殊的社会群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年龄小,缺少教育与关爱,容易引发生活、情感、心里等一系列问题,现时期“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父母需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通过各种方法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里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和老师也要对留守儿童做全面、深层的了解。可以建立关于留守儿童的档案,充分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点等,留意他们的心里变化,深入到学生的家庭和生活中去,并经常开展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用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政府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经济,为当地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岗位,方便他们与孩子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资,组织社工多关注留守儿童,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面对的问题。从留守儿童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学校、政府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应该通力合作,关注青少年的道德培养,使他们在“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中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结束语

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要求和基本道德规范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要求。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公民,作为二十一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应该自觉地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态度以及道德人格。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劳动,遵纪守法、正直、勇敢、善良、诚实、友爱,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自己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限时任务。”[10]由此可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全社会力量必须要形成一股合力,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必须要通力合作,在充分认识到加强青少年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结合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针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应对现时期青少年道德培养的各种挑战,采取有效的措施,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培养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工作,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0.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01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