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

 2024-01-05 08:28:28

论文总字数:6784字

摘 要

公共精神是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然而,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现象严重,本文试图从社会教育、高校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精神;塑成

The 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irit of Undergraduates.

Zhang Yu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The publ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degree of civilization, the public spirit of undergraduate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ersonal qualitie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the lack of public spirit phenomenon in current undergraduates is serious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formation of undergraduates public spirit from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the public spirit ;formation

公共精神是现代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共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显得越发的重要。公共精神的提升是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时代命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将来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处于成熟阶段,然而我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存在严重的缺失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探讨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塑成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公共精神源于西方古罗马时期的城邦政治文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为城邦服务,具备公共精神,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而当今公共精神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公共精神的高低决定着公民的素质,决定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1]另有学者指出:“公共精神是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公共精神所体现和反映的是个体主体地位的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独立的人格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公共的生态意识等。”[2]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公共精神在道德伦理上是指在公共道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宽容、自尊、责任、互惠、信任等。公共精神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在政治价值的基础上对公平的承诺、对宽容的尊重、对正义的信仰。公共精神在现实的社会公共活动上是指一种制度规章与行为规则,是民主政治文明的推动力。总之,公共精神是用利他的方式来谋求公共利益的态度与行为,是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包含着对自由、民主、平等、秩序、责任和公共利益等最基本的价值的认肯与追求。圣人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的就是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的主要特点主要有: 第一、公民性。公共精神的主体应是公民,就是指其政治含义上指作为主体的个人享有平等自主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个体能够独立判断与表达自己见解,公民个体能够承担公共责任。第二、公共性。公共精神的最根本特性与本质体现就是公共性。第三、参与性。公共精神的核心在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并且参与管理,例如社会公德的维护、公共责任的履行等。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个体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与公共事务管理,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大学生公共精神是指“作为具有独立主体人格和平等权利义务的个人,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关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勇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一种积极态度和精神风貌。由于公共精神是一个模糊的、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对大学生公共精神进行这样的理解,它是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上的认可和客观行为上的遵守和执行。”[3]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特征:

有健全人格,自我认同感强。具备公共精神的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主体地位。具备公共精神的大学生通常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较好的自我认同感。

有道德素养,自身全面发展。具备公共精神的大学生注重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成为有道德情怀的时代青年。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怀促进他们对于完善自我的追求,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具备公共精神的大学生通常有道德素养,自身全面发展。

有公民意识,公共参与积极。具备公共精神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积极主动的融入公共生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他们能客观准确地审视自身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内在激发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事物的管理之中。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

  1.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人口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大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公共生活得到迅速的扩张,人们的公共参与也变得频繁,但公共精神的缺失也越发明显。

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公共意识, 我们也应看到,仍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冲击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身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他们缺失公共精神。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存在缺失的主要表现

1. 缺乏独立人格精神

独立人格精神是指个体拥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对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事物做出独立、理性的判断的精神状况。大学生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表现在:他们没有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对社会关系中的真假善恶现象不能够独立正确地判断;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对自身社会地位、社会权责和社会基本规则缺乏独立正确地判断;他们不能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对实现自身应有权利和义务缺乏独立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2. 缺乏自制自律意识

自制自律意识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要求,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以遵循法律与制度,从而争取更大的自由。大学生自身自律意识缺乏表现在:他们不能做到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难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尽管大学生都知道应该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物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食堂买饭不排队,图书馆内大声喧哗,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墙面涂鸦,随地吐痰,乱踩草坪,馆藏书籍污损,课桌上乱刻画,运动器材严重损坏等现象常见不鲜。

3.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包括公共秩序意识、公共财产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等多方面意识。在公共生活中,公共精神的落实需要个体不要局限于自我,运用利他方式,关注公众利益,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实现个人价值。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主要体现在轻“公德”重“私德”,他们对社会公德表现的极其冷淡,却非常在意自己的蝇头小利。公交车上,他们忽视了礼让,为了自己片刻的舒适对老弱病残熟视无睹;大街上,他们忽视了交通规章制度,为了敢那一丁点的时间随意闯红灯;公园里,他们忽视了对公共卫生的维护,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任地丢垃圾。

4.缺乏公共参与精神

公共参与精神指公民个体积积极地承担公共责任,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在社会生活中,公民个体的主观意愿想去追求公共利益。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主要体现在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宿舍、学生社团、学院和学校,很少走进社会去参与社会实践。他们对于社会缺乏认知,对公共事务也不是很热心。即使有社会实践,大多数也只是停留于表面,很少涉及社会公众事务与利益。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主体价值

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本体特征和其的公共精神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建设。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美丽中国构建的重要力量,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公共精神,需要大学生敢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提升自身的公共素养,强化公民意识,积极的参与公共事物的管理;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稳定的关键期,必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提高自身公共道德素养,培养公共精神,践行公益行为,实现大学生的现代转型;当代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公共精神缺失现象,自制自律行为规范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弱化与公德心的淡漠,公共价值理性与公德责任观念的缺失。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客体价值

我国的国情与世界局势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建设。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大学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们理解市场运作规律,自觉遏制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从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人才,有助于推动建立建成竞争、效率、法律与公共精神的经济;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 有利于巩固已有成果, 加强薄弱环节, 提高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素质和公共精神修养, 增强抵御西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 加快我国融入世界历史潮流的信心和步伐”。 [5]

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途径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我们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去理解。

内容上,加大公共精神理念与知识的宣传传播力度。“公共精神的养成是公民知识内化的结果,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应以蕴含着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谐等)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国的传统文明结晶,借鉴西方先进的人文遗产, 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以现代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以及人文情怀为核心内容的公共精神意识,倡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不仅要依据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4]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塑成以现代价值观、法治、观道德观以及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公共精神。使他们勇于承担公民的义务,明确权利和自由,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使他们意识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一份子,有责任去保障、增进社会利益。

形式上,应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公德教育,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健全管理制度就是要进一步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倡导公民公共道德素养建设。实践教育就是倡导大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现代价值,培育公共精神。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正确的利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在公共精神方面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只有正确的将此三者相结合,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才能起到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塑成上面立竿见赢的成效。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发展与成熟时期,教育在其公共精神的塑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大学生自我教育三方面论述教育对于公共精神的作用。

社会教育是塑成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途径。首先,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风尚,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塑造公共精神;其次,加强公共部门的示范作用。政府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与服务者,应该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求真棒务实的工作作风对,起到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的辐射示范作用;最后,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舆论宣传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对是大学生公共精神塑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倡导积极向上的公共精神,监督与批评背离公共精神的言行。

学校教育是塑成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基本途径。首先,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塑成的主阵地。高校在开展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时候要重视思政课教学对塑成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积极推动作用;其次,以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塑成的大环境。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致力于营造民主、公开、自由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最后,以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塑成的重要载体。志愿实践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展现自我、充实自我、实现自我,从而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身的公共精神,推动着公共精神迅速传播。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塑成公共精神的关键途径。首先,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需要以正确认识自我为前提。“正确认识自我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塑成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客观要求,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6]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反省评价和认识其实质是对独立意识的塑成,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形成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需要以加强自身修养为基础。大学生有效参与公共生活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只有在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大学生才会逐渐表现出公共责任意识与公共精神; 最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需要以志愿服务契机。志愿服务是基于人类的良知,无偿的方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参加志愿服务能够唤醒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从而塑成公共精神。

大学生特殊的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把握住社会教育、高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相信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我国当代大学生将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美丽中国的构建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强恩.论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 11- 05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78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