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11499字
摘 要
:德育生活化就是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要以生活为基石,在德育中密切联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使其思想品德不断向高水平发展,让学生学会生活,过上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在当前高校德育生活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高校比较重视知性德育,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忽视了对生活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德育生活化理论来源、科学内涵的深入探究,把握其精神实质,并进一步探讨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对于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高校德育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Wang Na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223300)
Abstract: Education in the moral education to life as the cornerstone,i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lose contact with real life,let th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to a higher level.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live a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life.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ome univers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moral education, they neglect the mor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students, negle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lif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heoretical meaning of life deeply, grasp its essenc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pproaches of life 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of lif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与之相应的不是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是对物质过度追求使人们的道德素质不断滑坡,即使在被人认为是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道德危机事件也层出不穷,道德危机的不断出现说明德育进入了高投入低实效的困境。一些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在于高校德育与生活的脱离,比如高校德育中忽略道德体验与实践,只重视知性教育,倡导德育要从受教育者的生活中来,在受教育者的生活中进行,并最终回到生活中去。高校德育时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组织有目的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使受教育者获得思想品德行为经验和富有感情的体验,使受教育者在一种主动状态下掌握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要求,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鉴别力、道德判断力以及行为选择能力。在此本文试图对德育生活化理论的历史渊源、内涵和实践途径进行探究,使我们在准确理解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一、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就要从实践出发。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类要通过劳动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政治领域、物质领域、精神领域,物质生产实践在根本上制约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劳动实践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没有劳动实践就没有人的社会生活。二是,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在劳动实践中,人不仅同自然界有着多种关系,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也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在人们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在基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生成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可见,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三是,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不仅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类通过改造社会,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属于人类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生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学生在实践中将教育者教受的一定社会的思政品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和信念,并在实践中将自己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政品德行为习惯增强德育的效果。引导受教育者从品德认识到行为转化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使受教育者获得思想品德行为经验和富有感情的体验,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信念,教育者要通过实践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环境,建设和优化大环境,使受教育者接受的道德规范在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强化和肯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情境方式,指导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锻炼受教育者的品德意志,最后就是组织各种实践方式,锻炼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和习惯,由此可见在品德教育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实践。如果缺少了实践这个环节,学生脑子里的社会思政品德要求就很难转化为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德育与生活的脱节,因此,学校在德育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坚持不懈的开展实践锻炼活动,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认识,进而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西方哲人生活教育理论之扬弃
1.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构造了自己的德育理论体系,自然教育观。在其《爱弥儿》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德育思想,提出了自然教育论,首先卢梭认为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适应学生的天性,使儿童的身心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要根据儿童“内在自然”不同发展秩序,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儿童进行教育。卢梭曾告诫教育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3],其次卢梭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就是指身心协调发展的人,教育者要根据儿童身心自然发展来教育,叫儿童怎么做人。同时卢梭对于经院教育进行批判,反对强制让学生服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主张要遵循儿童的天性进行教育。
卢梭认为在德育中不能进行单纯的理论教育,而应该让儿童通过生活,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中不断获得经验,总结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认识到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接着在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会造就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4]
卢梭主张的回归自然的教育方式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有许多启示:如要重视儿童经验的获得,强调发现学习,给孩子一个健康自由的环境等,卢梭自然教育观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在现实的教育中很难落实,但这一教育思想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让人们意识到德育应符合儿童实际生活。
2. 杜威的生活道德教育理论
杜威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国实用教育家之一,他主张道德教育要回归到儿童生活中,批判传统教育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不仅社会生活本身的经久不衰需要教导和学习,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的作用。”[5]同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使学生获得生活的能力,人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促使身心不断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生活。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详细阐述自己的德育思想,认为德育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客观规律,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认为培养道德的人根本途径是参与社会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
3. 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
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的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博学的思想教育家,他的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当时德育的实践困境提供有益的参考。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达到了当时古希腊的最高水平,所以在德育与生活方面的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首先他认为现实生活中需要道德,道德来自于人的生活。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继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伦理思想,强调理智的重要性,认为善、各种德性就存在于平时生活之中,是以平时生活为基础的,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的抽象的善各种德行是没有的。其次,善的生活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得,道德的获得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训练使的学生在以后行为中能够正确的选择,他认为道德实践的教育方法极大地推进了德育的发展。“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必须先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这些德性,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6]再次,认为生活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在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上,亚里士多德认为良好道德的获得是为了人们的更好的生活服务的,让人们通过德育更加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生活。
(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洋化教育”和“封建教育”,陶行知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德育更贴近受教育者思想实际,贴近生活,使德育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导致德育空对话或者自说自话。
首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的中心是生活即教育,认为必须以生活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开展德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德育合力,才有助于发挥德育作用。“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其次,他认为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可以大大增加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同时能有助于德育贴近生活,使德育落实到实处,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陶行知的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改革学校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符合社会实际情况,适应社会需要,继而推动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最后,他提出了教学要合一,根据学的方法决定教的方法,而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也就是说“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8]
二、德育生活化的科学内涵
(一)德育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并在生活中进行
生活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个体道德来源于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生成的经验、感受、体验的总结积累,形成了道德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历史时期的道德都会有新的内容和特点,所以说生活是德育产生的基础。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每个人既是道德的接受者,又是道德的创造者和体现者,道德在生活中产生并且作用于生活,所以德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围绕生活展开,尤其是要以受教育者正在经历的生活为中心,这样才能用自己在课堂上的道德知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增强德育效果,所以德育要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果把道德教育从生活中脱离出来,德育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抽象的道德规范教育,与生活无关,学生可能更多学到的是道德知识,面对现实生活仍然不能做出善恶判断,那就无法用所学的道德知识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也就谈不上德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毫无疑问,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才能有深远的基础和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德育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德育目的,成为束缚人的工具。
(二)德育生活化要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落脚点
道德是人的道德,而这里的人是指具有一定独立个性的人,道德教育是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设置的,应该以人为主体。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利益目标追求和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人们对于生活对于事物的看法日益多样化,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生活、个性、心理等差异,教育者开展德育活动时要“以人为本”,利用一切的机会和方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学生一方面是学校施教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是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人,德育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积极主动的接受并内化,才能真正的起作用。由此可见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是影响德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德育效益,教育者必须要树立在德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理念。在以往的德育中无视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把道德与学生日常生活脱离开,具体表现在:方法上,教育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向受教育者单纯强行灌输“先进的道德知识”,一味的采取灌输顺服式的教育方法。目标上,把德育目标无限提升,忽视学生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目标只是纯粹的注重功利性的理性价值,只是纯粹的为政治经济服务,无视个人的合理需求。内容上,过分强调社会既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抽象知识,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脱离了受教育者思想实际,缺乏实践性,德育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和发展,如果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道德认知上,缺少生活中身体力行,那么他们很难运用所学的道德规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更好的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这种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道德,收效甚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目标追求和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事物的看法日益多样化,自我意识增强,要改观德育低效的局面就要德育生活化,尊重每个个体,站在每个人自己的角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从自身的道德体验中自主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精神世界,了解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三)德育生活化要使人在适应生活中实现超越
德育根本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学会生活,过有意义、有道德的生活。德育的目的根本指向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有着更高的目标指向,最终指向是学生过有意义、有道德的生活。
首先,德育生活化要使人适应生活。这个世界是先于我们而存在的,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存在许多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物,比如说道德准则、社会规范等。如果我们要在现有的世界生存下来,适应现有的社会生活,就要学习人们时代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精神财富。“人降生的世界是既定的世界,他必须运用这个世界的具体事物和习惯模式才能生存。”[9]我们要在接受、学习这些“既定事物”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或者生活方式,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选择意义和价值的生活方式。为此,德育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遥不可及的未来生活,而是学生现在的生活为基础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其次,德育生活化要使人在生活中实现超越德育就是引导学生在适应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生活,德育生活化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并引导学生朝更好的生活境界发展。因为在生活中是善恶并存的,我们所面对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生活中不道德、恶是客观存在的,要吸收这个世上好的事物,摒弃消极的一面,不能全盘的接受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在德育中教育者要以积极地态度看待生活中的恶,善与恶一样具有教育意义,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开展教育,既要大力培育宣传正面教育,发挥先进典范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也要善于利用反面典型进行教育,注意发挥其劝阻警示作用,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去恶存善,超越自我。可见在德育时使人在适应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是指在教育者正确的价值导向下,使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现实生活,使学生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一)拓展德育生活化内容
德育从生活中来,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要以生活为中心开展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是不断变化 ,由于要以生活为中心开展德育,所以德育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内容。德育生活化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生活,德育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但这里的生活并不是等同于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善有恶,我们不能全盘的接受现实生活,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看待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德育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要超越现实生活,随着生活的变化不断拓展德育的内容,使德育高于生活,走在时代的前列,引导者社会进步。
拓展高校德育生活化内容首先是教育者及受教育者都要接受德育生活化教育,树立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拓展德育生活化内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享人类文化,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应该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老师不必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全的高大形象,术业有专攻,老师或许对于自己教授的这个科目比较了解,但是对于其他并非事事精通,这样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取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和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老师自己也在德育的过程中获得人生价值,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老师和学生应共同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把握道德生活的趋势和时代思想的精华,共同进步,推动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建设。
高校德育生活化需要拓展的另一个内容是德育生活化要凸显终身德育的理念,拓展德育的时间、空间维度。人的德性发展是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无限性和连续性,因此德育应该不止局限于学校,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任务,是一个人一生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要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要加强德育生活化的宣传,使德育蕴含到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
(二)积极开展网络德育
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名已达到6.32亿,学生是中国网民最大群体,占比25.1%,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网络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如果学生不能明辨自己看到的信息,就容易产生困惑,造成老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与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相矛盾,降低德育效果。这就要求德育生活化要以网络为载体,通过网络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扩大德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受到德育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以网络为载体也能与其他载体构成补充并相互作用,大大增强德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高校校园网站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校网站把老师上课的教案传上去,与课堂上讲的内容相互补充,供学生学习。学校网站上设有答疑栏、心理咨询栏、留言板等,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要及时对学生问题答疑。网络德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新的德育观和网络德育体系,能自信地迎接网络时代。
(三)德育生活化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运用
1.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德育课堂作用,德育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1)传统式教学向渗透性教学转变,渗透性教学是指将德育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各方面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把德育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德育要渗透到各方面的具体工作中,融入到生活中,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对象,才能更好的满足受教育的需求,从而加强思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单项式向互动式教学转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课前老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拓展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手如讨论、辩论、讲座、演讲等,使得课堂上师生的课堂交流增多,在课堂上老师就一个问题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老师不要去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其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被动式教学向主动式自学转变。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在接受教育时也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和再创造,德育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积极主动的消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学生才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只有让学生主动式学习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教育者要激发学生精神世界发展需求,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动机系统,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调动他们对德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德育实效性。
- 校园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校园实践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实践是人正确思想发展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只学道德理论或者单凭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只能了解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无法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所以德育的学习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校园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用脑子思考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满足了学生的自尊感和成就感。活动主要有三类:开展各类学术知识类活动,以学科文化知识为内容结合课外文化知识开展科研活动,这样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二,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通过组织的歌舞,篮球等活动,一方面给学生才艺展现的一个平台,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时事政治类,学校经常开展时事政治类的竞赛,让学生对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关心国事的意识。对学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以及深化改革、学校发展等方面的议题进行探讨,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教学就是指导和安排高校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常以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1)社会调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老师根据课堂内容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学生自拟题目,根据实践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自己学的知识加以思考分析,写出调查报告。(2)志愿者活动类,是指在课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类活动是让学生到社区、农村等开展文艺演出、义务支教等社会服务活动。(3)参观访问活动:参观、访问(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等等,用这些鲜活真实的历史事实教育学生,他们的事迹让学生觉得这些亲切可信,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也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四)创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生活化互动机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既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又受微观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主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学校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具有指导性,家庭对于孩子思想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思想、性格的影响是终生的,“生活在一个关系融洽、教育方式合理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要比生活在关系恶劣、教育方式不合理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无论是在心理、性格、情绪、品德、意志、学习等方面,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会获得更好更快和更全面的发展。”[10]。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自发性、持久复杂性,可见高校德育只有与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共同构建完整的德育生活化网络,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才能对受教育者发挥有效的作用,学校德育效力才会增强。“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11]因此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本文从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含义和实施途径三个方面来探究高校德育,这是针对近年来高校德育脱离生活实际一味空洞说教而导致德育形式化教条化等弊端提出的一点看法,德育生活化强调德育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家园,主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己去体验,自觉参与,只有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才能使德育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499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