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浅探

 2024-02-05 21:01:45

论文总字数:10990字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是以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的高智能学习方式,主要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着眼于对人才的创新型培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把探究性学习作为学习的内容,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注重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走出现存的探究性学习误区,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Study on the Inquiry Learn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Yang Zhiy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Inquiry learning is a kind of problem at the cor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launched intelligent way of learning, mainly based on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 should not only put inquiry learning as learning content, should regard it as a major way of teaching. Focus on exploring ways to approach learning research, out of the existing inquiry learning misunderstanding, for changing concepts of education,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quiry learning, moral classrooms, education methods

探究性学习是以一种高智能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以问题为基点展开教学过程。主要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着眼于对人才的创新型培养。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这样的:“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1]

设置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知识的现状,化被动为主动。从开放且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以及提高综合能力。显然,在这样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改变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教育的引领者,如何适应探究性学习的新要求,为孩子呈现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课堂,将直接影响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成果。

一、探究性学习的提出与意义

探究性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获取所需知识的教学策略及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跨入20世纪的大门,看着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禁自问:快速发展中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又是通过何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有一位专家给这个问题作出了简要概括:未来的社会需要新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认知方面,要有善于捕捉、组织各种信息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要有善于认识自己的反思能力,以及根据反思结果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在精神力量方面,这是未来对新型人才最为重要的要求,即理想的人才必须要有自信,必须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冲动,必须要有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坚强毅力,必要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再很好的适用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因而,教育改革理论势在必行。如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探究性学习”。

早在1909年以前,绝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接受性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掌握其概念和基本原理,也就是中国人口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1909年,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一次发言中,杜威首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认为,当前的科学教育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忽视了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的地位。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已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方法。”[2]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课程改革关注焦点转向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日本的临时教育会议,韩国的“全人观”,澳大利亚的“教育通行证”和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无一不把探究性学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后者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建构,但是过分注重已有知识的获取,遏制了学生的潜能。而前者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理念的。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性及实践性。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课堂的的有效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培养了其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服务于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敢于质疑,敢于对权威说“不”。而当代中学生最大的通病是盲从和偏信,尤其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一旦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就是要锻炼学生对任何“人、事、物”的质疑精神,时刻保持一颗合理怀疑和探求真理的心,从而带领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俗话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任何一本书,从它写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它在一定程度已经落伍了。思想品德课本也一样。所以现代中学生要学会把思想品德的课本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对比,并主动对比和发现其中的差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课本上不曾涉及的内容,以此填补课文空白点。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相关的合作意识、探究技能、实践方法等综合素质。[3]

二、目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问题

探究性学习在中国课堂中早已不再陌生。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虽然探究性学习的示范课题很多,但广大师生依然无法自觉或自然地把它当成一种日常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不得要领。显然,这样的实践方式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更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特此,我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欠缺

放眼中国的思政课堂,我们经常会遭遇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和“提不出问题”的尴尬场面。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探究”意识的欠缺,这将严重制约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改革进程。为此,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听和答,至于提问那是老师的事情;还有一部分孩子缺少锻炼,一发言就很紧张。生怕提出问题太幼稚,遭同学的嘲笑;最后一小部分学生因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提出的问题和教学问题往往关系不大。

2.教师观念的问题。少数老师还存在着“师尊生卑”的旧观念,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者,不允许学生对自己所传达的知识提出异议;还有部分老师仍满足于教学的授业解惑功能,习惯于把自己的思维粗暴的强加给学生,强调知识的识记,却忽视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没有把能力教学提上议程。[4]

(二)探究性学习与应试教育存在对立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发展或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因此,老师应该改变以往运用很长时间来讲解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探究——质疑。

而应试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直接灌输,“上课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5]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应试教育早把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分数是学习唯一的评价标准。很多教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认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事情,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课外的实践活动,不应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开展探究性学习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绩,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当前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显而易见,这是受应试教育的毒害。

不能正确的解决“教”、“学”和“考试”间的关系,势必使探究性学习成为一句空话,最后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全面发展和锻炼的平台。

(三)探究性学习的“精英化”和“地域化”倾向

1.思想品德课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趣味性不足,而且对学生的洞察力,知识面以及表达能力等要求较高,所以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胜任和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处于“观摩”的状态,不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趋势。[6]

2.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对探究性学习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课程,是少数“尖子生”需要关注的课程,普通学生只能做观众;探究性学习是城市孩子的课程,农村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农村教学开设此课程的意义不大。这些观点无疑是一种误导,是阻碍探究性学习传播与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有一位教育家曾说,探究性学习植根于每一个儿童的本性,它尊重每一个儿童个性的独特性与具体性,因此,它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非面向所谓的少数“尖子生”。

3.探究性学习课程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地域的,不能因为经济条件而择地发展。相反,我们倒是可以根据每一个学校、城市、或地域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使探究性学习秉承“从学生生活中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地域特色理念,更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给予其浓郁的人文精神。毕竟只有走向大众化,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才能有效推广,并发挥应有的价值作用。

(四)探究性课题的形式主义倾向

当前,某些学校开展的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其特点是“大、难、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其选题往往脱离课本,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如: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种形式化、成人化倾向明显的课题容易造成两个弊端:一是探究内容的窄化。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最好是选自于教学的常规课程,因为常规课程的选定必然是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特点及需求所量身定制。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过分注重选题的社会化价值,则与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初衷相背了。二是课题选择过难。如果缺乏与该阶段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研究课题,这样无疑使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比较吃力,那么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把探究性学习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从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探究的方法过分注重形式,注重程序。有的教师把开展探究性学习理解为就是要多开展活动,比如多组织辩论,多开展调查报告等;甚至有的老师把探究性学习定义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乍一看很有新意,课堂氛围也被调动的非常浓厚,但是仔细品位,却发现学生依旧欠缺深入的思考,依旧没有改变“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实质。仅仅是走了探究性学习的过场而已。

三、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浅探

探究性学习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我们千万别觉得它遥不可及。我们只需抓住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可。教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预测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要从一味的被动接受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摒弃以往的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主动地去尝试探究,努力培养和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其实,探究性学习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开展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课堂探究性学习可以做到常态化的原因以及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一)确立切实可行的探究性课题

探究性学习是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应以“问题的解决”来统领课堂。但并非任何问题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有所选择,并经反复推敲论证。[7]那么,怎么精选课题,精选什么样的课题,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课题的选择,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两个原则:

1.贴近学生生活

社会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同样,也是教育教学的资源库。教育教学要真正实现其价值,教师就必须学会从社会生活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能引起他们高度认同感的,选取与教育教学内容契合度较高的事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与学生贴合度较高的探究话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能让他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增强教学效果。加强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思想政治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中的“成长不烦恼”,就是一个很好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前几天,我收到我一位远方表妹的来信,信上说:亲爱的姐姐,最近我的烦恼特别多。爸妈都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可理喻”的,在他们眼里,我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整天只知道玩;只知道花钱、买没用的东西;“疯狂”的追星;和他们眼里的“坏孩子”称兄道弟……太多的苦恼缠绕着我,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上述的烦恼几乎是每一位初中生都可能遇到的,所以,教师可以确立“如何面对和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这个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相信话题抛出后会受到比较大的反响,因为和生活的贴合度比较高,所以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讲。这此过程中,教师要下讲台进行指导和点播,最后综合各方的意见,并给出评价和解决策略。通过此课题的解决,既让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又让他们体验到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乐趣。

2.注重对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

从知识体系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从设立的主要目的上看,它确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思想品德课的展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形成三观。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现行社会的各种现象。所以,思品课程的设立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对周遭事物的情感水平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的“民族情,民族魂”一课中,有一框题是“弘扬中华美德”,课本内容鼓励每一个华夏子女应该是非分明,惩恶扬善,见义勇为。问题来了,见义勇为这四个字在大多数人的字典里并没有错,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啊。

而随着时代的改变,我认为在这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本着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适当变通,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飞车抢包”等的情景,设立这样一个探究性课题:初中生是否应该见义勇为?通过学生自己的分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点播,得出初中生更应“见义智为”的结论。既做到锻炼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又把思品课的落脚点放在了注重对学生生活实践的指导。

(二)确立方便快捷的探究载体

1.充分利用互联网

由于全国各地的教育状况不同,大到教育政策小到师资力量,所以,各校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也是良莠不齐。为了避免“孤芳自赏”和“闭门造车”这两种极端,我认为可以利用当前日渐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社交网络理念来构建全新的探究性学习平台。[8]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真实世界,接受丰富的学术资源,扩大探究性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共享来沟通不同地域的学习者和教育者,使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得以交流,必要的时候通过相互协助达到探究目标,从而完成对学生科学精神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与互联网庞大的信息接触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摒除“以信息为知识的”的错误认知。首先,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实用的,我们需要做一个认真的筛选。其次,知识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而是内化了的,并对人的思考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才称为知识。总之,利用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信息,而是搜集归纳和内化。

2.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教师最好要创设一定的探究空间,即民主,开放,积极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学生置身于社会这个大背景中去领悟知识,更有助于实现书本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效统一。可见, 丰富的生活内容能为学生的理论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精心设计多元性,探究性的问题,构建开放性的学习课堂,必定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契机。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的“消费者权益”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标记出自身不能理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或到市场,商场调查,或到消费者协会了解相关案例,或是走访居委会,整理并罗列出相关的要点。这种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的探究方式,正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点滴之中,使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的结合起来。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99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