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5726字
摘 要
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最好的赞美。老师曾经教我们描绘第一笔人生的蓝图;也曾经把我们从无知的荒漠引领到知识的绿洲;在当代社会各种思想纷繁复杂、风格多样的绘画领域中,是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老师不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深深的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古往今来,很多作品都以不同的形式讴歌老师;本文以全新的视角,从绘画创作实践体会切入,从画面结构和笔墨情调,色彩渲染等几个方面来谈论《画境》的情感表达。关键词:情感、构图、笔墨情调、色彩渲染
Abstract: Li Shangyin said "to death to make silk, wax torch ashes only dry tears", this is the best of teachers praise, the teacher taught us the first life blueprint; once the us from ignorance of the desert oasis of leading to the knowledge;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oughts and complex, diverse styles. The field of painting, is the teac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us; the teacher is not only a sacred occupation, but also a good social role, deeply engraved in our hear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many works are in a different form Acura teacher; based on the new angle of view, from the practice of painting experience breakthrough,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drawing and painting mood, emotion expression to talk about "painting".
Keywords: emotion, composition, ink style, color rendering
目录
1 前言 4
2 《画境》中的“情” 4
3 《画境》的绘画语言 5
3.1 画面的构图 5
3.2 笔墨情调 6
3.3 色彩渲染 7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 前言
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面中的诗情画意是一种美学情趣。古今中外的名画之所以能打动人,感染人,大都是因为画面所表达的深深的情感或作者深邃的思想、精神内涵。至于说技法等形式美感的东西大体是为画中的“情”字服务的。
2 《画境》中的“情”
感情是进行艺术活动和创作艺术作品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将自己体会出的情感通过艺术形式和技巧进行表达,这就是创作。创作不仅仅是作品的创造,而且是用艺术的手段去表达情感。在创作中,创作活动的进行与作品的好坏、质量的优劣都是由我们自身投入的情感决定的。作品是否有艺术性,取决于我们在创作前和创作时对作品情感投入的多少。
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我走过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刚开始的学习大部分是临摹作品,依靠对名家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技法的学习去画画,新鲜感的刺激是我创作的动力。但是作画的兴致只靠新鲜感是远远不够的,常常过于肤浅,作品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慢慢地我就开始尝试去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进行表达。从另一个角度看,作品的意境是对客观世界和物象的情感升华,所以说创作更讲究心理感受。
我最初绘画时总是会习惯性的首先去想如何构图、造型等问题,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即首先应该考虑怎样在一幅作品里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后才谈到具体运用什么艺术语言形式,以及如何使用。这里我们不妨举大师徐悲鸿“愚公移山”(图1)创作的过程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徐悲鸿在1939至1940年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去举办画展宣传抗日”。[1]
图1
“徐悲鸿深深地被印度人为民族独立而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有感而发地开始创作《愚公移山》,在进行创作前,他首先是拟订了所要抒发的是不屈不挠抗日情怀,后再确定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体现这种抗战的决心。因为徐悲鸿在作品的历史题材中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抗日情感,所以《愚公移山》能以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抗日民众的毅力与决心,使作品没有时间和空间距离感,更真实地贴近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2]。由此我们便可知道要创造一个艺术作品必须融入情感,必须有非常具体的情绪,不能含糊、虚拟。随手画出的作品是不可能有情感的。
在创作《画境》时,我用主观想法去感悟客观存在所带来的强烈感受,从而把我的主观想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从结构到笔墨技巧,一切努力都为表达画面的思想感情、表达这思想感情所寄托的意象、表达这意象所传出的情感境界服务”[3]。《画境》中的“情”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首先,从画面直观角度看,“画境”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景色美如画,二是渐入的画境老师和欣赏画作的观众所形成的宁静和谐的美,亦如画。其次,从作画的时间背景看,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毕业之际,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于大学几年老师的不舍。在大学的这几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我们绘画艺术,教我们体味画里画外的人生,我内心非常感激我的老师,这也让我对我未来的教师生涯也很憧憬。通过创作《画境》这幅画,我想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3 《画境》的绘画语言
3.1 画面的构图
任何一幅美术作品都讲究构图,传统称之为章法或布局。“南齐谢赫的中国画六法当中讲“经营位置”就说的是构图”[4]。构图是在画面上对所画物象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用自己主观想法对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讲究“立意为先,章法为后”。
一切构图安排都是围绕思想情感而服务的。《画境》的构图充分考虑了师生情这一重要情感的表达。整幅画的黄金分割点是审美和视觉的焦点,更是我作画时抒发情感的中心。为了使面生动有节奏,情景交融,对比上和谐,动静上互相衬托。在创作《画境》时我采用半圆形围合式构图(如图2),画面中央的人物主大次小,使之有一种倾向中心而又团结的意思。好处是通过周围观画的学生衬托主体人物——正在作画的老师,使画面整体统一,主次分明。深化画面情感的表达,突出了观众与老师的和谐关系,以及他们对老师深深的爱戴和尊敬之情。也表现了主体人物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
一张画有一张画的结构和情调。画中主体人物是老师,他周围的学生、小孩及老人的身形结构中有许多起伏,纵横,开合,轻重的变化。变化的人物不仅非常的和谐统一的围绕着老师,而且他们的神情目光要么看向老师描绘的对象要么专注的看着老师的画,使人物间互相有联系,有呼应,有顾盼。整个画面的结构和情感基调因此而得到了升华。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5726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