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太宗《晋祠铭》看其崇王之风

 2023-07-10 07:57:07

论文总字数:10688字

摘 要

唐太宗一生致力于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他将王羲之的书法推到至高的位置,他对王羲之的推崇甚至影响至今。本文主要针对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进行论述。文章将从唐太宗的书法取法、书学思想、其对王羲之行书的继承以及他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另外,重点对《晋祠铭》的总体风格、以及《晋祠铭》与王羲之行书的承递关系进一步阐述。最后,梳理文献,从唐太宗对唐代书法的介入和影响及后人评价等方面去研究他对王羲之行书的学习。与此同时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对现代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太宗,晋祠铭,王羲之,行书

Abstract:

Taizong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study of wang xizhi"s calligraphy he will push to the high position, wang xizhi"s calligraphy since his esteem and even the influence of wang xizhi.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aizong of wang xizhi is discussed. Determining the articles from the emperor taizong of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thoughts, its inheritance of wang xizhi running script, and he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n and later generations. In addition, the key to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journal jin temple inscription, "jin temple inscription" and wang xizhi running script recursive relations further. Finall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emperor ta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interven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to study his learning of wang xizhi running script. At the same time his accomplishment in calligraphy also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modern people.

Key words:

Taizong, Jin Ciming, wang xizhi, cursive handwriting

目 录

前言 4

1 唐太宗早年书法取法和主要书学思想 4

1.1 早年书法取法 4

1.2 书学思想 5

2 《晋祠铭》的艺术特色 7

2.1 “似欹反正,动中寓静” 7

2.2 与王羲之行书之具体比较 8

3 对唐代书法的介入和影响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致谢 16

前言

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的学习和推崇是历代帝王最深远的。他既具有很高的书法造诣,又具有一定的书法理论修养,更因为他在倡导书法方面的历史功绩,因此他在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说对于唐太宗的研究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并且很多书史中也有过对他的研究。

1 唐太宗早年书法取法和主要书学思想

1.1 早年书法取法

唐太宗,高祖的次子。在他青年时期,隋朝末年劝父亲李渊起兵,取得天下。在位约二十年,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昌明、经济空前繁荣,可以说那时候是我国民族之间最和谐的时间段。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具有一定成就的诗人,在书法方面也卓有成就。《续书断 宸翰述》“太宗方在跃渊,留神墨妙,断行片简,已为时人所宝。及既即位,万机之暇,手不释卷,学书至于夜分,而夙兴如常。”[1]从中可以看出太宗在还未即位时就留心精妙的书法,片段的文字已经被当时人们所珍藏,即位之后更加的喜爱书法,每日手不释卷的临习。

太宗在其年少时期书法或多或少受到其父母的影响,追溯其父亲李渊及母亲窦氏的师承就可以了解太宗早期的书法审美的形成。将其放到书法史的大背景中去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享誉盛名,王羲之、王献之虽说相隔的时期比较接近,但是他们所代表的书法风格却相差很远,王献之书法在南朝宋齐时期得到了大多数书家的推崇,王献之代表当时的主流书风。到了南朝的萧梁时期得到了改变,梁武帝提倡复古,提倡学习书法大家钟繇、王羲之,但由于当时时代相隔甚远,钟繇可供学习的材料并不多,当时王羲之的书法遗迹还有很多,因而大多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颜氏家训集解》中说:“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诸书,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萧晚节所变,乃是右军少时法也”[2]据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名士都是以王羲之为取法对象的,萧子云和王羲之早年书风相似。而据《周书列传》记载 “褒识量渊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梁国子祭酒萧子云,褒之姑父也,特善草隶。褒少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俄而名亚子云,并见重于世。”[3]从中可以看出王葆的书法是源于萧子云的。并且根据《颜氏家训集解》的记载,萧子云的书法又源自于王羲之少年时期。那么王褒的书法也必然是受到王羲之书风的影响的。北周时期太宗的父亲李渊作为贵族去学习王褒的书法。并且据《旧唐书·后妃传上》载:“高祖太穆皇后窦氏”,“善书,学类高祖之书,人不能辨”[4] 可见太宗的父母都属于王褒这一脉的,也可想而知王羲之对太宗早年的书法审美的深刻影响。另外《宣和书谱》:“先是,释智永善羲之书,而虞世南师之,颇得其体,太宗乃以书师世南”[5]。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在当时也极力弘扬他的书法,并且太宗即位后,一直虚心向虞世南学习书法。而虞世南这一脉向上追溯也是王羲之,可想而知王羲之对太宗影响之深远。

1.2 唐太宗书学思想

唐太宗在书法审美上追求一种温润雅正的中和之美,他的“惟求骨力”“神气冲和”“法度森严”以及“尽善尽美”等书学主张和美学思想,这种理念主要来自于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学习和喜爱。唐太宗关于临摹曾说过:“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6]认为临摹应多观察思考,体现其森严的法度。《续书谱》“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馆秋蛇。恶无骨力也。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复收。”[7]太宗这样的书学观点与虞世南的《笔髓论》[8]很相似,强调骨力的重要性,和如何体现用笔的骨力。

太宗如今流传于世的书论总共有四篇,这些书论都阐述了他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其中《论书》阐述了他关于书法学习的观念。此篇论是从用兵打仗的角度去谈论临帖,悟出学书也要抓住关键, 而去作突破这样的关键的道理“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9]太宗关于临帖的观点,和我们现代所强调的不谋而合,他认为学习书法不在于你用一整天的时间去临习,而在于长久的持之以恒。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68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