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字数:8824字
摘 要
“以学为主”是一种理念,它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这种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当的提问、单一的评价等问题。本论文从教师语言的维度出发,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考察,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的误区,对误区做简要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如何优化教师语言作简单的探讨,以此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以学为主
Abstract:"Learner-oriented" is an idea that emphasizes the focus on students" main status.At present, this kind of idea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teachers.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proper questioning and single evaluation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Starting from the dimension of teacher"s languag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er language myth,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error briefly, and a simple discussion on how to optimize teachers" language, in order to focus on students" subject posi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Teacher talk,Give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learn
目 录
1 前言 3
2 小语课堂以学为主的教师语言特征 3
2.1 以学为主 3
2.2 教师中心 4
3 课堂观察——《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 4
3.1 观察对象与方法 5
3.2 观察记录与问题明确 6
4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以学为主语言现状的原因分析 8
4.1 教师素质不高 8
4.2 课堂教学时间紧迫 8
4.3 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9
5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以学为主语言的策略探究 9
5.1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9
5.2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0
5.3 力求语言因材施教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附录 14
1 前言
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活动所说的全部言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自己对教师语言的看法: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以学为主”的语文教学课堂使其对教师的语言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更应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教师语言此时便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脚手架,不断唤醒、引导、激励这学生学习的思维,提升教师语文教学的质量,为落实“以学为主”迈出成功的一步。
2 小语课堂以学为主的教师语言特征
2.1 以学为主
“以学为主”简单而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并贯彻“以学为主”的理念,尤其是在语言方面,教师的语言主要可以分为提问式语言以及评价式的语言。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但并非所有的提问都是以学为主的,教师的提问应当是“适当、激励、有思考时间、流畅合理”的。
适当即教师提出问题的数量应当恰当,问题过多就会造成满堂灌的局面,甚至让学生一头雾水。所以教师每次的提问最好控制在一到两个左右。
激励即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提问,一步又一步地进行引导,实现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以起到激励的效果。
有思考时间即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可以立即指名回答,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表达不够流畅,甚至还会出现有的学生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况。
流畅即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语言一定要流畅清晰,不能出现明显的停顿或者口头禅。
为了真正做到教师语言以学为主,除了恰当合理的提问,教师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评价是对学生思考痕迹的反映,教师应该以“激励、针对性强”的语言进行评价。
激励即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进行肯定,以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你的回答可真全面,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遇到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也可以对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表示赞美。例如:“老师相信你接下来的回答肯定会更好的,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回答的,你先请坐。”
针对性强即教师的评价要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也可以是对学生回答的扩充。例如:“很好,你是抓住捧、拉等动词来理解这一段内容的,请坐!”
2.2 教师中心
教师中心一般是指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体现教师中心的提问可以概括为两点,分别是过多以及死板。
过多即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连串的提问。在当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出后,教师没有等待学生思考完毕就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看似整堂课密切关注学生,实际上教师仍然是整节课的主宰者和权威。
死板即教师的提问语言和方式比较死板,教师只会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提问,语言也比较死板单一,例如:“你感受到了什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除此以外,教师的评价也是比较“单一、缺乏激励性的”的,这样的评价不能使学生获得满足感,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下一次的回答问题,是非常不利的。
单一即教师的评语没有创造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生成良好的评价。评价语总是围绕“很好,请坐。”“对的。”这几句话。这样一来,课堂便会枯燥乏味。
缺乏激励性即面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也只是用“很好、正确”这样的语言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回答正确的同学即使知道了自己的答案正确,但教师的评价并没有使他产生自豪感,会影响到他下一次回答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做到“以学为主”。
3 课堂观察——《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824字
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